家長們都知道,一個人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一個好的習慣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大有益處。
習慣如此強大,可以把一個人送上天堂,也可以把一個人拖下地獄。
壞習慣會驅使孩子偏離正道,好習慣會驅使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奮進。
古人說:「性相近,習相遠。」
人最開始的秉性都是相同的,但在成長過程中,受生活環境的影響,人的習慣就不同了。
好的變壞需要一刻鐘,壞的變好需要一年。
讀書的好習慣會在一瞬間消失,然後養成上網打遊戲的習慣;改掉吸菸的壞習慣通常需要很長時間。
所以,只有從小培養的好習慣,才能讓孩子受益終身。
教育孩子,要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入手。
1、自己的事自己做
人的一生,很多習慣都是從幼兒時期養成的。
末代皇帝溥儀,小的時候自然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出行有人陪同帶路,等到成為平民,在生活自理方面就差很多,衣服穿反,扣子錯亂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掃大街,掃著掃著就迷路了,回不去了。
人總要自己照顧自己。生活,總要自己經歷,才是人生。
這樣,當有一天父母應該放手,不會過於擔心,孩子也不會充滿恐懼。
2、凡事及早不及晚
許多成年人有「拖延症」,事情要到最後關頭才匆匆忙忙去做,那是缺少了「及早」的習慣。
培養孩子「凡事及早不及晚」,可以有充裕的時間應對可能的突發事件,從而養成從容的心態。
比如,一定要讓孩子完成功課之後再去玩耍。
3、參與家務,培養責任感
不要總覺得孩子還小,什麼活都不能做。
讓孩子力所能及地做些家務活,主要是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讓他明白他是家庭中的一員,有義務幫家裡分擔一些事情。
孩子養成做家務的習慣,對他成年後建立新的家庭也大有好處。女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男人能燒一手好菜,這些有助於家庭和諧。
4、養成閱讀習慣
不用限定孩子必須看經典名著,先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只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能夠靜下心來看書就可以了。
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也應該喜歡閱讀,經常陪孩子讀書。
大量閱讀的好處是:積累詞彙、增強語感、提升寫作能力、擴大知識面、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一個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的孩子,潛力無窮。
5、學會選擇,懂得取捨
我們都明白人生有舍才有得,但真正要舍的時候,尤其是捨棄自己最喜歡的人和物時,我們又會陷入深深的痛苦。
從小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捨得意識,也是培養他的一種思考習慣,這會讓他在以後人生中面臨重大選擇時,有自己明確的目標。
越早有自己目標的人,成功的機率就越大。
6、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要以為孩子小,想哭就應該哭,想笑就應該笑,想發脾氣就發脾氣,其實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一生的事。
孩子的情緒要有宣洩的空間,也要有調節控制的習慣。
比如孩子遇到難題,煩躁了,告訴孩子遇到困難,煩躁、發脾氣都沒有用,不如先去做點別的輕鬆的小事,讓心平靜下來,再回頭解決問題。
如果你家孩子還沒有養成這些好習慣,那麼,從現在開始,「逼」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因為優秀也是一種習慣!
專業育兒教授推薦給千千萬萬父母的一套《世界兒童成長故事繪本》(共10冊),這套書從性格養成、培養好習慣,高情商和情緒管理四個大方面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無論是想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高情商,還是想讓孩子有閱讀興趣,這套繪本故事書都是不錯的選擇。
作為一套專為兒童出版的故事繪本,書中不僅包含豐富的知識,還有很高的教育價值,鼓勵孩子自己解決成長中的疑惑和困難,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這套書有足足10冊。不僅品質好,價格也非常實惠,原價240元/套,寒假優惠價不到100快,家有2-10歲的娃,一定要入一套,收到就知道多值了!
趁著這個寒假,買一套回家讓孩子邊看邊學,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