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個小習慣,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孩子未來會感激你

2020-12-24 踽踽懂家居

家長們都知道,一個人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一個好的習慣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大有益處。

習慣如此強大,可以把一個人送上天堂,也可以把一個人拖下地獄。

壞習慣會驅使孩子偏離正道,好習慣會驅使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奮進。

古人說:「性相近,習相遠。」

人最開始的秉性都是相同的,但在成長過程中,受生活環境的影響,人的習慣就不同了。

好的變壞需要一刻鐘,壞的變好需要一年。

讀書的好習慣會在一瞬間消失,然後養成上網打遊戲的習慣;改掉吸菸的壞習慣通常需要很長時間。

所以,只有從小培養的好習慣,才能讓孩子受益終身。

教育孩子,要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入手。

1、自己的事自己做

人的一生,很多習慣都是從幼兒時期養成的。

末代皇帝溥儀,小的時候自然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出行有人陪同帶路,等到成為平民,在生活自理方面就差很多,衣服穿反,扣子錯亂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掃大街,掃著掃著就迷路了,回不去了。

人總要自己照顧自己。生活,總要自己經歷,才是人生。

這樣,當有一天父母應該放手,不會過於擔心,孩子也不會充滿恐懼。

2、凡事及早不及晚

許多成年人有「拖延症」,事情要到最後關頭才匆匆忙忙去做,那是缺少了「及早」的習慣。

培養孩子「凡事及早不及晚」,可以有充裕的時間應對可能的突發事件,從而養成從容的心態。

比如,一定要讓孩子完成功課之後再去玩耍。

3、參與家務,培養責任感

不要總覺得孩子還小,什麼活都不能做。

讓孩子力所能及地做些家務活,主要是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讓他明白他是家庭中的一員,有義務幫家裡分擔一些事情。

孩子養成做家務的習慣,對他成年後建立新的家庭也大有好處。女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男人能燒一手好菜,這些有助於家庭和諧。

4、養成閱讀習慣

不用限定孩子必須看經典名著,先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只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能夠靜下心來看書就可以了。

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也應該喜歡閱讀,經常陪孩子讀書。

大量閱讀的好處是:積累詞彙、增強語感、提升寫作能力、擴大知識面、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一個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的孩子,潛力無窮。

5、學會選擇,懂得取捨

我們都明白人生有舍才有得,但真正要舍的時候,尤其是捨棄自己最喜歡的人和物時,我們又會陷入深深的痛苦。

從小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捨得意識,也是培養他的一種思考習慣,這會讓他在以後人生中面臨重大選擇時,有自己明確的目標。

越早有自己目標的人,成功的機率就越大。

6、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要以為孩子小,想哭就應該哭,想笑就應該笑,想發脾氣就發脾氣,其實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一生的事。

孩子的情緒要有宣洩的空間,也要有調節控制的習慣。

比如孩子遇到難題,煩躁了,告訴孩子遇到困難,煩躁、發脾氣都沒有用,不如先去做點別的輕鬆的小事,讓心平靜下來,再回頭解決問題。

如果你家孩子還沒有養成這些好習慣,那麼,從現在開始,「逼」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因為優秀也是一種習慣!

專業育兒教授推薦給千千萬萬父母的一套《世界兒童成長故事繪本》(共10冊),這套書從性格養成、培養好習慣,高情商和情緒管理四個大方面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無論是想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高情商,還是想讓孩子有閱讀興趣,這套繪本故事書都是不錯的選擇。

作為一套專為兒童出版的故事繪本,書中不僅包含豐富的知識,還有很高的教育價值,鼓勵孩子自己解決成長中的疑惑和困難,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這套書有足足10冊。不僅品質好,價格也非常實惠,原價240元/套,寒假優惠價不到100快,家有2-10歲的娃,一定要入一套,收到就知道多值了!

趁著這個寒假,買一套回家讓孩子邊看邊學,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

相關焦點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專注力會越來越好,上學後更省心
    如果能在孩子6歲前,也就是學齡前這個階段養成專注的好習慣,那麼上學以後,孩子能坐得住板凳,專注地聽老師講課,那麼以後的學習成績也能省心不少。所以在這裡我建議6歲前的孩子, 就算用「逼」也要讓他養成這3個好習慣。
  • 你知道自己的孩子,要在小時候養成哪些習慣嗎?謹記不要忽略細節
    習慣一旦養成就會陪伴著孩子的一生,成功的人往往都有過人的習慣和自律,所以家長對於自己孩子養成習慣這件事馬虎不得。那麼有哪些習慣,讓孩子需要在小的時候就得養成?首先就是要讓孩子明白講禮貌,往往一個講禮貌的孩子更容易成功,誰不喜歡一個乖巧懂事講禮貌的孩子?孩子懂得講禮貌的重要性後,在未來的生活裡也更容易遇見貴人。
  • 父母養育孩子的路上,不要讓孩子養成嬌生慣養的習慣
    可這樣的缺課之下,容易讓孩子滋生嬌生慣養的行為,一有點不舒服就開始請假,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學業,還不能很好的學會克服困難,養成堅持上學的習慣。當然,也並不是說孩子生病了,就一定非得讓孩子上學不可,只是有一些輕微不適,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還是有必要讓孩子繼續堅持。
  • 不想把孩子養成白眼狼,這三件事上父母一定要狠下心!
    看到這則新聞,很多人都在譴責這個男子不懂事,啃老,不成熟,其實這何嘗不是父母教育上的失敗呢?任何孩子都有變成白眼狼的可能性,如果不想孩子變成白眼狼,那麼這三件事上父母一定要狠下心。01、讓孩子獨立「你會掃地嗎?讓媽媽掃吧!」
  • 作為父母的你還不懂,孩子的未來,最終拼的是父母的狠心
    這完全是因為少年是習慣養成的時期,而一切良好的習慣,才能讓孩子蛻變得更優秀。只有少年時期的父母狠心,才能讓孩子蛻變得更加優秀。 只有在少年時期不斷拼搏,才能在未來的歲月中,才成為一個令人羨慕的優秀少年,然而在孩子教育過程中,父母一定要在以下5個方面"狠心"對待,不管孩子採用多麼激烈的態度反對,"狠心"
  • 逼孩子好好讀書,他將來就會感激你嗎?
    於是乎,「要從小逼著孩子學」成了一些父母的信條,不過,即使是逼,也是講方法的,不是硬逼,更不要……其實,我也不知道該說更不要什麼,因為有些東西確實是一言難盡。看一個例子吧。一個例子網上看到的一個例子,作者是孩子的爸爸。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家長多說3句話,孩子將來會感激你
    例如有的家長會說:「我這輩子都要這樣,你要好好學習,好好表現」,或者說:「你不能像你爸那樣,你要會 xxx」,這些都是大型雙標現場嗎?假如父母不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他們就很難理解什麼是「變得更好」,跟父母只會講些簡單的東西,如果被無端指責,就問誰能接受?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如果孩子喜歡頂嘴,父母最好找個合適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長大了會很感激你的。
  • 「逼」孩子養成這10個好習慣,孩子想不優秀都難!(深度好文)
    生活,總要自己經歷,才是人生。這樣,當有一天父母應該放手,不會過於擔心,孩子也不會充滿恐懼。許多成年人有「拖延症」,事情要到最後關頭才匆匆忙忙去做,那是缺少了「及早」的習慣。培養孩子「凡事及早不及晚」,可以有充裕的時間應對可能的突發事件,從而養成從容的心態。比如,一定要讓孩子完成功課之後再去玩耍。
  • 李玫瑾坦言:當孩子不想讀書時,父母這樣回答,要比打罵更管用
    儘管父母苦口婆心的勸說,但是孩子卻完全不吃這一套,對此很多父母,立馬就失去了耐心,有的對孩子的學習不再多問,有的甚至對孩子動手逼孩子學習,其實我們與其做這些無用功,不如試試李玫瑾教授的方法。李玫瑾教授還表示,作為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而讀書,但並不單純地對孩子說讀書很重要,而是要通過言語向孩子表達清楚,告訴孩子:你的未來並不取決於你現在生活的好壞,沒有人會為你編排命運,你的命運要有自己書寫,你的未來應由你自己掌控!
  • 體育運動是健康的保證,讓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這3點要做到
    只是,孩子們總是無法抵擋來自電視、電腦、遊戲的誘惑,運動不足成了通病,孩子們的體形兩極分化,要麼是「小胖墩」,要麼是「豆芽菜」。所以,媽媽們要想辦法引導孩子多運動,讓他們養成鍛鍊的習慣。家長要怎麼做,才能幫孩子養成愛運動的習慣呢?
  • 為了孩子好,瘋狂逼孩子的媽媽,卻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一排坐6個家長,能找到一個是爸爸就很不容易。爸爸去開家長會,也只是個擺設。兒子一個同學的爸爸每次都去開家長會,可是回家從來不跟媽媽說講了什麼內容,媽媽甚至私信問我。陪寫作業的、接送孩子的、陪孩子上各種興趣班的、為孩子的各種資料忙前忙後的,都是媽媽,爸爸就是真空一樣的存在,對孩子的事情漠不關心。
  •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把握好時機,孩子未來更優秀!
    文丨木棉媽媽龍應臺說:父母是有有效期的,有效期是10年。孩子的成長也是有有效期的,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是3-6歲,如果在這一有效期沒有幫孩子養成好習慣,以後想要糾正就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我們要培養哪些性格呢?01、自律或許你會說:跟一個三歲的孩子談自律,是不是早了點?
  • 孩子有這3個壞習慣,一定要及時改正過來,不然很難成才
    習慣能夠影響一個人未來的發展,所以,很多父母都會把習慣培養列入到育兒教育中,但是說得容易做的難,真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時,總能遇到各種麻煩。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現在就對孩子有這麼高的要求,會不利於孩子自由發展。
  • 父母一定要送給孩子的四件禮物,你送了哪一件?
    每一個孩子,他的眼界、他的好品德、他寶貴的好奇心和童心,都需要父母悉心的培養和呵護。除了優質的生活,我一直認為為人父母,在孩子長大之前,一定要送給孩子4件禮物。送給他豐富的閱讀量、對世界源源不斷的好奇心、受用一生的好習慣好性格、和溫暖踏實的陪伴。
  • 15歲前,再愛孩子也告訴他這7句話,孩子早晚感激你!
    有句話說得好:這個世界很公平,你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為未來鋪路。人生,從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在學校混日子的孩子注意了,我想和你說說這7句話。孩子,在學校不要混日子,當你不想努力的時候,想想你的父母,想想你未來的生活。你今天有多努力,明天就有多幸運。
  • 李玫瑾:孩子小學如果沒有養成這三個習慣,初中再努力也是倒數
    李玫瑾:孩子小學如果沒有養成這三個習慣,初中再努力也是倒數 習慣是一個人思想與行為的領導者 —愛默生 孩子早期的習慣養成有多重要,很多高中生和大學生的媽媽都深有體會,然而此時的他們就算對孩子的行為再看不過去,也無能為力。
  • 有種「遺憾」叫劉歡女兒——狠心「逼」孩子,長大她才會感激你
    劉憲華說,「對啊,小的時候被父母逼著很煩,但現在很感激他們」。聽完後楊穎的表情落寞了,仿佛在埋怨「爸爸媽媽,你們為什麼不逼我呢」?孩子,長大她才會感激你中國著名男演員劉歡在音樂上頗有建樹,經典歌曲「少年壯志不言愁」、「彎彎的月亮」、「心中的太陽」等膾炙人口。
  • 父母要教孩子一件事:別人說了「對不起」,不一定回答「沒關係」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沒有和孩子一起思考過:當你讓別人傷心的時候,你應該是說一句什麼呢?在生活中孩子有時候也會犯錯,會因為某些事情打擾到或者影響到別人,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教會孩子學會道歉。父母要教孩子一件事:別人說了「對不起」,不一定回答「沒關係」每當孩子在一起玩耍打打鬧鬧之時,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要是無意之舉,我們可能會教孩子要學會道歉,或者在別人道歉的時候要禮貌地回應:沒關係。
  • 優秀的父母,要學會做孩子的重要他人,這三個角色影響孩子的一生
    每個人生命的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重要他人,古話說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重要他人是什麼樣的人,會影響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決定孩子一生的3個重要他人,父母一定要重視。0-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孩子非常依賴父母,主要通過模仿父母,去學習和探索這個世界,而在大多數家庭當中,這個階段,陪伴孩子最多的人往往是媽媽,媽媽在孩子心中的特殊地位,會對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力。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父母多說這2句話,孩子將來會感激你
    要說孩子長大後什麼事情最讓家長心煩,那肯定是學會頂嘴了!許多父母抱怨他們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頂嘴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有時候甚至氣到家長說不出話來,這讓父母非常難過。家長要明白,孩子頂嘴不是在向父母示威,而是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頂嘴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