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把握好時機,孩子未來更優秀!

2020-12-21 木棉媽媽小學教育

文丨木棉媽媽

龍應臺說:父母是有有效期的,有效期是10年。

孩子的成長也是有有效期的,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是3-6歲,如果在這一有效期沒有幫孩子養成好習慣,以後想要糾正就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在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我們要培養哪些性格呢?

01、自律

或許你會說:跟一個三歲的孩子談自律,是不是早了點?

那是因為很多父母從來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對待,總認為孩子還小,可是如果父母不去培養孩子,孩子不會一夜之間長大。

孩子自律或許沒有大人那麼能夠堅持,但孩子有自己的自律習慣,比如每天刷牙,每天洗臉,每天學一會兒英語。總之當你給孩子建立起來制度和程序的時候,到了固定的時間孩子就會去做固定的事情。

如果父母能夠培養孩子這一點,對以後孩子上學、工作都是有好處的。

02、自信

唯唯諾諾的人走到人群中總是容易被忽略,而自信的人總是閃耀的自信的光芒,不管顏值如何,走在人群中那種氣質總是能夠吸引人的注意。

很多人說自信的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但我認為自信的孩子都是被父母愛出來的。一個孩子內心有愛,才會表現出來自信。

平時在跟孩子相處時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多關注孩子身上的優點,這樣才能培養孩子自信心。

03、有禮貌

禮貌是做人的最本質的要求,有些孩子總是喜歡惡作劇,家長不但不幹涉,反而認為孩子很有趣,很可愛。

也有的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喊大叫,家長也裝作沒看見一樣。這都是不禮貌、沒教養的表現。

3-6歲的孩子家長說什麼,他就會聽什麼,如果你不強調紀律,要求孩子講禮貌,孩子不會自己變乖的。

老話常說言傳不如身教,與其對孩子說教一萬遍,不如父母給孩子樹立榜樣。

作為父母我們能為孩子做點什麼呢?今天棉媽給大家分享一套超實用的繪本——《陪孩子走過3~6歲敏感期》。

本書作者李靜是家庭教育研究員、兒童書籍創作者。除了《陪孩子度過3-6歲敏感期》之外,還創作了多部家庭教育類書籍以及兒童小說,比如《兔拉姆,快跑》、《男孩冒險書:培養男孩野性與智慧的魔法書》、《女孩才藝書——培養女孩才情與優雅的魔法書》、《陪孩子度過7~9歲叛逆期》等。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敏感期,關鍵的三年,或許決定的就是孩子一生的命運。

孩子比同齡人說話晚,是「大器晚成」還是有什麼生理問題?孩子為什麼不愛上幼兒園?

這些問題都生活中常見的困擾新手父母的問題,而這套繪本是新手爸媽必讀的繪本,通過繪本內容來了解孩子的心理、行為、動機,了解3-6歲孩子性格形成的敏感期要怎麼做。當父母了解孩子,才能夠給孩子足夠的愛,才能更好地愛孩子,教育孩子。

好父母勝過好老師,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當父母能夠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時,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愛和教育。

這本書結合了兒童行為心理學和性格心理學知識,通過一個個真實、熟悉又生動的小故事,揭示孩子在3~6歲敏感期內的種種特徵以及表現方式,破解孩子健康成長的密碼,幫助家長正確地處理孩子在敏感期內的種種問題。

《陪孩子走過3-6歲敏感期》這本書是家長和孩子都需要的書,相信家長們一定能從本書中找到一把可以打開孩子「怪行為」和「怪想法」的金鑰匙。有了這把金鑰匙,家長們便可以陪伴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從而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有自信、有同情心、有安全感和創造力的優秀兒童。

我是木棉媽媽,也是小學老師,一個愛看書、愛學習的媽媽,專注孩子成長教育,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教育知識,別忘了關注棉媽,棉媽將持續輸出更優質的內容。

相關焦點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在這5個方面「下功夫」,孩子將來更出色
    性格良好的人能改善與人相處的能力、能虛心接受新事物、處理事情能力也比較強,還能獲得高質量的生活,在人生道路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歸屬於學齡前兒童,處於接受幼兒啟蒙階段。
  • 李玫瑾: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2個方法,養出孩子好品格
    而寶寶在3歲的時候智力、體能、個性能已經定型80%以上,6歲時,達到成人的90%,神經系統這個路徑一旦完成了,就很難消失,所以說6歲前正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特多次提到過,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如果孩子想要要一個東西,必須是父母來滿足,那麼當一個孩子以哭鬧的方式父母給予滿足,這是一種性格方式;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當孩子能夠說話,就要說出來,然後家長要告訴孩子,我為什麼能夠滿足你,為什麼不能夠滿足你
  •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爸媽巧用這3招,孩子日後好管教
    這時的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父母說什麼,孩子就喜歡反抗,嚴重一點的甚至會開始摔東西,脾氣越來越壞。事實上,所謂的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如果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千萬不要依著孩子的性子,否則長大後,很容易養成驕縱的性格。
  • 哈佛教授:要養出快樂孩子,6歲前3個性格關鍵期,就別讓他好過
    3、具備良好的溝通和表達能力。4、充滿自信。那麼我們該怎麼培養自信快樂的孩子呢?要養出快樂孩子,6歲前3個性格關鍵期,就別讓他好過!在這個時期內,父母還應該給孩子多創造一些玩樂的機會,這樣他就不會因為無聊而哭鬧著要人陪了。3、2-6歲(自主意識發展期)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具有自主的意識,有一部分小朋友表現得很乖很聽父母的話,自已意識比較模糊,也有一部分孩子自我感受比較強烈。
  • 如何培養一個好性格的孩子?李玫瑾:要抓住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孩子三歲時的性格,意味著已經有大人時的雛形了。紐西蘭有長達30多年的跟蹤調查,人數達到1000人。 當時選擇了3歲的寶寶追蹤到38歲,每年進行追蹤記錄。結果發現,被認為是自信開朗的孩子,長大後依然樂觀開朗。 小時候膽小沉默的孩子們長大後更容易緊張,陷入負面情緒。
  • 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掌握這3招,孩子更好管教
    不少寶媽在面對孩子這種脾氣不好的行為,多半都會在一氣之下對寶寶施行棍棒教育,但換來的結果是孩子越來越叛逆不聽話,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家長沒有在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給寶寶立下規矩,導致孩子養成了壞習慣。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掌握這3招,孩子更好管教1、給孩子制定規矩,簡單明了可能很多父母都會疑問:2歲孩子什麼都聽不懂怎麼立規矩?
  • 3-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使勁管好這4方面,孩子將來更出色
    而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就是孩子3-6歲這個階段,孩子會形成自己處事的態度和方法,初步形成社會規則和價值觀。正是因為3-6歲對孩子來說足夠關鍵,所以李玫瑾在講座中不只一次的建議家長:孩子在6歲前就要管好,不然以後就管不了了。孩子4歲時你拒絕他,他最多是在地上打滾,等大了你拒絕他時,他就會懂得離家出走,服毒自殺了。
  • 3~6歲孩子是成長的關鍵期,父母再忙也要多和孩子在一起
    許多家長在孩子滿周歲後,都會開始考慮孩子未來的教育問題,而3~6歲則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關鍵期,它將決定孩子未來的性格、脾氣、成長、情商以及人際關係等問題。那麼在3~6歲的時候,家長要如何做呢?1、樹威信、立規律在孩子3~6歲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樹威信並立規矩,讓孩子心裡時刻有規矩意識,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總包庇不管,那麼長大以後他很可能就會違反法律,甚至導致孩子未來生活得不幸福。
  • 兒童心理學家表示:3~10歲孩子性格形成關鍵期,家長要針對性引導
    兒童心理學家表示,12歲以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家長要想給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性格,就要在0—12歲這個階段下功夫,有針對性地去指導。小王覺得小孩子要是教育好了,能是一個很優秀的人,因為她有著太多太多的優點了,而且她也覺得不應該把孩子束縛在一個板凳上面,儘管這個孩子實在是太跳脫了。不過,小王也才成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很多時候經驗不足,常常有些束手無措。
  • 孩子在性格形成關鍵期,如果有這些行為舉止,及時糾正很重要
    什麼是小孩的性格形成關鍵期?小孩從出生後,他們會經歷各種各樣的關鍵期。那麼孩子的性格養成,往往會經歷好幾個階段,通常在他們3~6歲的時候,是他們性格形成關鍵期。這三年之所以是他們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是因為小孩在這三年裡,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心理敏感期,同時也是他們從家庭踏入學校生活的時期。因為受到各種綜合因素的影響,使得他們在這個階段,性格將會變得穩定。
  • 哈佛教授表明:想養出快樂孩子,3歲前要抓住兩個「性格關鍵期」
    性格樂觀的孩子,在未來往往能比別人有更強的抗壓能力,在面對麻煩的時候也能更加遊刃有餘,因此,給孩子塑造一個快樂的性格非常重要。對於這點,哈佛大學的教授就通過一項研究表明:想養出快樂的孩子,3歲前就要抓住這兩個"性格關鍵期",這樣才能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加樂觀和開朗。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可以說3~6歲是孩子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腦和心理都會進入一個高速發育期,據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在6歲時大腦發育的完成率就會達到80%,所以在3~6歲這段時間內,培養寶寶的各項能力都會事半功倍。
  • 3歲6歲是孩子成長關鍵期,此時不立規矩,等到長大的時候就晚了!
    而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三歲看老,也就是說,從三歲開始家長就要尤其注重孩子日後綜合品質的培養,比如說要教會孩子開始有規矩意識,而不是隨心所欲地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前段時間,聽到李玫瑾教授一段話:孩子在三歲,六歲的時候是立規矩的關鍵期,此時若不立下規矩,等到長大的時候就晚了!
  • 3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寶寶以後好管教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關鍵時期,其中就包括叛逆期,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孩子的叛逆期是在初中、高中階段,其實3歲的孩子,也會經歷叛逆期。這個時候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父母說的話,孩子喜歡反抗,嚴重一點甚至會開始摔東西,脾氣越來越壞。其實,所謂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因此,如果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父母千萬不能以孩子的性子為標準,否則長大了,很容易養成驕縱的性格。
  • 把握0-8歲英語啟蒙關鍵期 嘰裡呱啦讓孩子喜歡學英語
    把握0-8歲英語啟蒙關鍵期 嘰裡呱啦讓孩子喜歡學英語 對於英語啟蒙,很多家長知道0-8歲是最適合英語啟蒙的黃金時期,卻苦於不知道如何能夠抓住關鍵期,讓孩子在寓教於樂中就能做好英語啟蒙
  • 黃磊女兒9歲翻譯英文原著:抓住3個關鍵期,孩子發展事半功倍
    孩子成長為優秀成功的人誠然需要實打實的努力,但在抓住發展的關鍵期可以讓孩子的付出得到事半功倍的收穫。孩子成長飛快,一年一個樣,做家長的可千萬不要錯過這些黃金髮展期,不然以後花十倍八倍的力氣也未必補得來!
  • 孩子能否出色,和媽媽性格有關聯!這4種母親,能教出優秀孩子
    3、對事有原則,不溺愛現在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家庭對孩子的寵愛已經達到了溺愛的程度,養成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壞習慣。這對孩子日後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未來孩子步入社會,任性妄為的性格很容易得罪人,造成不良的後果。媽媽在教育孩子時要有自己原則,不能毫無底線,什麼事都依著孩子,要有自己的主見和「狠心」,當孩子有不良行為要第一時間去糾正,而不是放縱。
  • 3-6歲,抓住幼兒發展關鍵期,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機會窗口」的報告,其中指出邏輯思維的敏感期在孩子3-4歲時就會出現,孩子在無數個問題中萌芽好奇心,急切了解這個世界的邏輯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還有就是接受過關鍵期訓練的寶寶,他們都有著非常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說工整書寫,有序思考,還有歸納整理的思想,對於他們以後的學習來講是有著非常巨大的幫助。3—6歲是幼兒思維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抓住關鍵期培養孩子,讓他在未來具有無限大的潛能。邏輯思維能力怎麼培養?
  • 兒童遊戲心理學:不要打擾正在遊戲的孩子,守護行為養成的關鍵期
    閨蜜小莫跟我抱怨,她家3歲的寶寶在玩耍、遊戲的時候,幫忙照顧的奶奶總是會各種打斷他的遊戲時間。比如晚飯後,寶寶喜歡一個人坐在客廳的遊戲區玩一套「過家家」的玩具,看起來非常開心,並不需要大人的參與。但是坐在沙發看電視的奶奶總是會逗寶寶說話,或是讓寶寶看電視裡有趣的畫面,或是擔心寶寶危險喝止他小心什麼。
  • 3-6歲是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期,父母做好3點,孩子更討人喜歡
    一個才幾歲的孩子,就已經能夠說出這樣「走心」的話語,讓人覺得非常真誠,情商也很高!嗯哼在節目中的表現非常「圈粉」,也讓不少寶媽心裡有了底:情商高的孩子,往往更受大家的喜歡;並且,孩子雖然小,家長的教育方式也非常管用,孩子其實能夠聽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