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棉媽媽
龍應臺說:父母是有有效期的,有效期是10年。
孩子的成長也是有有效期的,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是3-6歲,如果在這一有效期沒有幫孩子養成好習慣,以後想要糾正就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在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我們要培養哪些性格呢?
01、自律
或許你會說:跟一個三歲的孩子談自律,是不是早了點?
那是因為很多父母從來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對待,總認為孩子還小,可是如果父母不去培養孩子,孩子不會一夜之間長大。
孩子自律或許沒有大人那麼能夠堅持,但孩子有自己的自律習慣,比如每天刷牙,每天洗臉,每天學一會兒英語。總之當你給孩子建立起來制度和程序的時候,到了固定的時間孩子就會去做固定的事情。
如果父母能夠培養孩子這一點,對以後孩子上學、工作都是有好處的。
02、自信
唯唯諾諾的人走到人群中總是容易被忽略,而自信的人總是閃耀的自信的光芒,不管顏值如何,走在人群中那種氣質總是能夠吸引人的注意。
很多人說自信的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但我認為自信的孩子都是被父母愛出來的。一個孩子內心有愛,才會表現出來自信。
平時在跟孩子相處時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多關注孩子身上的優點,這樣才能培養孩子自信心。
03、有禮貌
禮貌是做人的最本質的要求,有些孩子總是喜歡惡作劇,家長不但不幹涉,反而認為孩子很有趣,很可愛。
也有的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喊大叫,家長也裝作沒看見一樣。這都是不禮貌、沒教養的表現。
3-6歲的孩子家長說什麼,他就會聽什麼,如果你不強調紀律,要求孩子講禮貌,孩子不會自己變乖的。
老話常說言傳不如身教,與其對孩子說教一萬遍,不如父母給孩子樹立榜樣。
作為父母我們能為孩子做點什麼呢?今天棉媽給大家分享一套超實用的繪本——《陪孩子走過3~6歲敏感期》。
本書作者李靜是家庭教育研究員、兒童書籍創作者。除了《陪孩子度過3-6歲敏感期》之外,還創作了多部家庭教育類書籍以及兒童小說,比如《兔拉姆,快跑》、《男孩冒險書:培養男孩野性與智慧的魔法書》、《女孩才藝書——培養女孩才情與優雅的魔法書》、《陪孩子度過7~9歲叛逆期》等。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敏感期,關鍵的三年,或許決定的就是孩子一生的命運。
孩子比同齡人說話晚,是「大器晚成」還是有什麼生理問題?孩子為什麼不愛上幼兒園?
這些問題都生活中常見的困擾新手父母的問題,而這套繪本是新手爸媽必讀的繪本,通過繪本內容來了解孩子的心理、行為、動機,了解3-6歲孩子性格形成的敏感期要怎麼做。當父母了解孩子,才能夠給孩子足夠的愛,才能更好地愛孩子,教育孩子。
好父母勝過好老師,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當父母能夠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時,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愛和教育。
這本書結合了兒童行為心理學和性格心理學知識,通過一個個真實、熟悉又生動的小故事,揭示孩子在3~6歲敏感期內的種種特徵以及表現方式,破解孩子健康成長的密碼,幫助家長正確地處理孩子在敏感期內的種種問題。
《陪孩子走過3-6歲敏感期》這本書是家長和孩子都需要的書,相信家長們一定能從本書中找到一把可以打開孩子「怪行為」和「怪想法」的金鑰匙。有了這把金鑰匙,家長們便可以陪伴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從而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有自信、有同情心、有安全感和創造力的優秀兒童。
我是木棉媽媽,也是小學老師,一個愛看書、愛學習的媽媽,專注孩子成長教育,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教育知識,別忘了關注棉媽,棉媽將持續輸出更優質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