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2020-12-25 雙胞胎孕媽小依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馬雲

馬雲說的這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當時還不太理解,為何要注重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直到我當媽之後才了解到,3~6歲對於孩子的人生來講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從孩子4歲開始,父母就要多花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

說過這樣一句話吧「3歲看老,7歲看小」,就是說看一個人3歲的脾氣和品性,就可以預測出一個人老年時的行為品行,看一個人7歲左右的習慣,他小時候是怎樣的。

可以說3~6歲是孩子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腦和心理都會進入一個高速發育期,據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在6歲時大腦發育的完成率就會達到80%,所以在3~6歲這段時間內,培養寶寶的各項能力都會事半功倍。

同時3~6歲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曾有育兒研究人員將孩子這個年齡段的性格比喻成「潮溼的水泥」,意思就是說,只要你想它可以塑造成各種形狀,所以家長如果想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性格,在這個時間段一定要對孩子嚴加管教。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3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

2019年馬雲在「重回課堂」當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孩子一定要培養他的3商3力」

所謂3商就是:情商、智商、逆商;

所謂3力就是:腦力,心力,體力;

相信不必多說,大家也明白培養孩子這「3商3力」的重要性,所以我建議父母們從孩子3歲開始就把下面這三件事做好,絕對勝過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

一、給孩子做好情商啟蒙

馬雲老師的3商當中就有提到情商丹尼爾也曾說過: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的關鍵。無論是在馬雲、李嘉誠、比爾蓋茨,在這些商業巨頭的身上,都能看到高情商的表現。

曾有記者調查過750位百萬富翁,他發現這些百萬富翁身上都有三個共同點,自律,誠實,情商高。

二、給孩子做腦力訓練

促使寶寶大腦潛能發育的一個好時機,這個階段父母可以訓練寶寶的腦力,這個階段寶寶對語言、數學、音樂等方面的接受能力特別強,家長可以通過這幾方面來對寶寶的大腦進行開發,提升寶寶的記憶力,專注力,想像力,創造力,思維能力等。

家長可以給寶寶買一些益智類玩具,比如說積木、拼圖等,這不僅有助於孩子智力的開發,更加有助於寶寶動手能力的開發。

三、讓孩子鍛鍊身體

在孩子3~6歲這個年齡段是身體發育的,這樣不僅有利於孩子肌肉骨骼的發育,也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如果你想讓自家孩子有大高個的話,那麼這段時間一定要讓他加緊鍛鍊,你平時可以多帶寶寶出去走走,也可以給寶寶弄一個小自行車讓寶寶登,堅持下去你會發現寶寶的改變。

讓孩子鍛鍊身體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少受欺負,現在大多數學校經常發生校園霸凌的事情,如果你家孩子從小就開始鍛鍊,長大以後身體肯定很強壯,上學自然就不會挨欺負。

所以說給孩子做好情商培養是很有必要的,情商不僅可以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還能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體諒他人,對孩子以後有很大的幫助,情商除了父母言傳身教之外,也可以藉助繪本的力量。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們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是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認識不到和不解決,要知道,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我學習的過程。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孩子看繪本時會有很強的代入感,將自己帶入到繪本中的角色之中,這也正是孩子為什麼看繪本學東西快的原因。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李玫瑾教授推薦的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8歲前,父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訓練思維才是聰明的關鍵
    隨著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長更迫切地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甚至有的家長,還讓自己的孩子提前起跑,比如給他們報各種早教班、興趣班等等。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聰明,從小就領先比人一步。但是,從小就給孩子報興趣班,真的能讓他們更聰明嗎?答案是不一定,過早報興趣班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 夫妻倆為娃上興趣班吵架鬧離婚,孩子上興趣班父母要知道的幾件事
    最近這近四十天的宅家生活,讓有些夫妻的感情迅速升溫,也有不少夫妻因為生活瑣事,鬧的要離婚。我的同事張姐,一復工上班就對我們幾個好友吐槽,宅家的這段時間因為孩子上興趣班的事,張姐和她老公吵到要離婚。吵架的原因是,張姐覺得女孩就應該學學彈鋼琴、古箏,於是半年前花了5萬多給女兒買了一架鋼琴,還請了家教,一對一在家教孩子。
  • 李玫瑾:沒必要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作用小得可憐還費錢
    這年頭,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少不了要給孩子報幾個興趣班。畢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是社會渴求的。而且身上多一兩個才藝總歸是多了幾分優勢,興趣班的興起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父母憑著一腔熱血給孩子報了興趣班,費錢費力的,孩子卻未必領情。朋友小梁的孩子本是眾人眼中的乖乖女,但是在小梁未經孩子同意報了奧數興趣班之後,卻遭到了孩子的反對。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孩子不僅去上興趣班時還是一臉抗拒,學習成績也並沒有上升。這時小梁才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 3年給牛牛報了幾萬元興趣班,我整理了一份0-6歲報班建議~
    但我和老周白天要上班,外公外婆教不了什麼東西,送去課外班,總比每天去公園鏟沙子要好。牛牛都5歲了,不是小寶寶了,要嘗試接觸不同的東西,發掘興趣愛好。給娃報班是個頭疼的事情,一直以來,也有很多媽媽問我關於興趣班的問題:牛牛5歲3個月,讀幼兒園中班。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浪費錢不說還沒啥作用
    在當下這個競爭壓力大的大環境之下,多數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名一兩個興趣班,以此提升孩子的個人能力,有的家長甚至會為孩子報名多個興趣班,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予以他們過多的壓力,這也使得多數孩子在被問及是否想要參加興趣班時,都是報以一副不情願的態度,但若問到孩子的父母
  • 孩子上幼兒園後,父母每天讓他做這3件事,將來上小學會很省心
    我個人認為與其浪費錢去報班,還不如在孩子上幼兒園後就開始做準備,每天讓他做這3件事,將來上小學會更省心。既然獨立是成長的一步,父母與孩子的緣分註定漸行漸遠,那我們真應該早點為孩子做準備。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5~6歲學齡前兒童語言領域的教育重點,在於培養該年齡段孩子的口語交流能力,閱讀的興趣習慣以及初步閱讀理解的能力。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的潛在差生。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費時費錢,還沒啥作用
    易烊千璽在2歲時就報了興趣班,5歲的時候就被媽媽逼著學舞蹈,這才成就了他的未來。但是,並不是每一位媽媽都像易烊千璽的母親一樣聰明,家長盲目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哦!前些天,兜媽就在網上看到了一個例子。「魔鬼媽媽」4年花費20萬,給孩子報14個興趣班,結果如何?這位媽媽號稱「魔鬼媽媽」,在4年的時間裡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不過,興趣班的效果如何呢?
  • 8歲前給孩子思維訓練是關鍵,這2種興趣班,既浪費錢還耽誤了孩子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你的孩子聰明嗎?我想大部分家長都會回答:「聰明」。的確,每個父母都會認為自己的小孩是最聰明的!從小到大,家長都在為自己孩子的未來而奮鬥著,為孩子報補習班興趣班,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尤其是最近兩年,似乎家長們都很「驕傲」地給孩子報興趣培訓班。
  • 給6歲女童報興趣班,姥姥賣掉一套房,3年花費120萬真值嗎?
    「6歲前,你給孩子報了幾個興趣班」?據網絡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教育支出已經能佔據家庭收入的20%以上,而這種現象也反映出了當代家長的教育焦慮。我在《老師請回答》這檔綜藝節目裡感受最為明顯,這個節目中有個6歲的女童,來自北京!她上興趣班3年花了120萬,為了支持她上興趣班,姥姥還買了一套房子。那這個女童都學啥呢?芭蕾舞、聲樂、表演、鋼琴、走秀、珠心算、還有籤約費用13.8萬、去紐約走秀一次20萬等等,總共加起來120萬。
  • 寒假報班高峰期,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不要報,費錢還沒用
    馬上要放寒假了,很多家長又開始摩拳擦掌,準備給娃安排上滿滿的興趣班了吧?興趣班,已經成為現代孩子成長的標配,誰家的孩子不上興趣班,簡直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每到放學,周末假期,各種舞蹈班,音樂班,編程班培訓機構裡面擠滿了孩子和家長,特別熱鬧。
  • 李玫瑾:孩子6歲前這三種「興趣班」沒必要報,沒啥用白交智商稅
    給寶寶選擇興趣班有講究,選不好會對寶寶造成很大的影響現在很多家長都懷揣著「不允許孩子落在起跑線」這樣的信念,總覺得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自己小時候沒有條件去學習更多的特長。所以現在只要有能力就會讓孩子去學習興趣班。
  • 父母的這3點,毀了孩子的閱讀興趣
    因為我是兒童閱讀指導師,從事相關工作也有3年,所以經常會去朋友的繪本館進行閱讀指導講座和繪本沙龍活動。期間,我遇到很多聰明伶俐的孩子,可是當我同他們的父母進行交流時,我開始為孩子閱讀興趣的建立,感到擔憂和心痛。這些父母正用他們認為對的方法,一步一步的毀掉了孩子的閱讀興趣。很多家長總是憂心忡忡的跟我訴苦「我們家孩子天生就不愛讀書,怎麼辦?」
  • 李玫瑾:再愛孩子,也別讓他上這3種興趣班,又費錢又坑娃
    關於報讀興趣班的好處我們都了解,例如學習舞蹈能訓練孩子柔軟度,幫助美化形體,提升他們的氣質,將來也有成為舞蹈家的可能。而口才班就能讓孩子擁有一個好口才,對於孩子將來與人交往和工作都有一定的幫助。很多家長在報名興趣班的時候都是在非理性的狀態下報讀成功的。這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畢竟對於大部分五歲以內的孩子而言,自己喜歡和適合什麼他們其實並不清楚。
  • 幼兒園期間要不要報興趣班?李玫瑾教授給出忠告,這是在害孩子
    雖然我家孩子還沒有上小學,還在幼兒園,但是興趣班已經流行到幼兒園了,舞蹈班,鋼琴班,書法班,英語班,光我家樓下就有好幾個班。那麼,在幼兒園期間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吧?說實話,我不太想給女兒報班,一方面是想給她一個快樂的童年,另一方面就是現在的興趣班價格也不便宜,二十幾個小時的課程就要一兩萬塊錢。不知道,你家有沒有給孩子報興趣班?在這方面,我聽過李玫瑾教授的一堂講座後,也改變了自己的看法,並且覺得,家長真的不應該盲目跟風報班!
  • 給孩子報鋼琴班卻被「鄙視」?興趣班鄙視鏈,凸顯家長的攀比之風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對於父母而言,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前途,於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便成了所有父母的教育理念,爭先恐後地給孩子報興趣班。為了讓孩子更出類拔萃,什麼冷門報什麼,什麼貴報什麼,不管孩子的興趣不說,甚至還存在「興趣班鄙視鏈」,而曾經一度熱門的鋼琴居然成了這條鄙視鏈的最底層。
  • 這「四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過來寶媽心裡話:費錢又沒啥用
    家長圈不成文說法:自家孩子沒上過興趣班,父母都不好意思說。現在這個社會,除了拼錢,就是拼教育、拼孩子了!而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不輸起跑線,就開始熱衷於給娃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很多孩子一天要上好幾個興趣班,從早忙到晚,可這對孩子來說,真的有用嗎?孩子上了很久的興趣班,一點效果都沒有表妹小茜的孩子今年五歲多了,是個比較靦腆的小姑娘。小茜準備女兒報個興趣班,一來是鍛鍊孩子的性格和口才,二來是學個特長,將來萬一用得上。
  • 培優但不是拔苗助長,你的孩子幾歲上的興趣班?科學教育尤為關鍵
    文/元媽談教育一家一個娃,個個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很多家庭都是媽媽為孩子的學業忙碌。從胎教開始就各種學習,報班,就等著孩子出生啦。最近和很多媽媽聊天,有的從4歲開始就要學習遊泳啦?有的從2歲開始就要學習樂器啦?可怕的家長們的「成龍心情」,可憐孩子們的童年時光。
  • 兩歲的孩子「狗都嫌」?父母學會這3招,比吼叫孩子更管用
    文丨小兔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麗麗家的孩子2歲了,雖然小傢伙還小,但是麗麗卻已然開始為孩子的教育感到苦惱了。相較於孩子如今的「不講理」,麗麗很是懷念孩子小時候的乖巧可愛。
  • 李玫瑾坦言:再愛孩子,也別讓他上這3種興趣班,費錢不說還沒用
    6年花費50多萬,報了10多個興趣班,一個沒堅持下來 李女士的家庭條件屬於非常不錯的那種,在成都全款買下兩套房子,一套留給父母住,一套是學區房
  • 孩子出門不會交朋友,建議父母做好這3件事,變成社交小達人
    最近後臺有一位粉絲留言說,自家的孩子自從上了幼兒園突然發現不愛說話了,問他在學校的情況也是支支吾吾表達不清。直到有一次去學校接孩子,才發現自己的寶寶是獨自走出學校門的,而其他的孩子都是結伴而行。寶媽對於自家的孩子,不會交友這件事,可謂是異常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