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出門辦事,一直在開車就連上藍牙,剛好隨到孫燕姿的一首《風箏》,然後就翻出她的專輯,一氣兒聽了兩個多小時。
那這周咱就來聊聊孫燕姿,一大波青春記憶即將湧來。
眾所周知,孫燕姿出身新加坡,她與林俊傑是新加坡獻給華語流行樂壇的兩份大禮。
孫燕姿出生於1978年,一算她都41了,時間真可怕。
燕姿生在書香門第,父親是大學電機系教授,母親當老師,上面有個姐姐叫孫燕佳,下面的妹妹叫孫燕美,孫燕姿的名字是咋來的呢?因為她是二女兒,也就是「次女」,這倆字上下一懟,可不就是個「姿」嘛,她爹媽也真是夠省事兒的
童年
西方有個「Middle Child」的說法,就是生在中間位置的小孩往往會不一樣,因為老大天然有權威與責任,老小更易獲得父母關愛,中間那個上下都不靠,會更易表現出特異性。
少年
燕姿的大姐與小妹都是走非常正統的人生道路(大姐是銀行高管小妹是醫學碩士),而燕姿這個Middle Child雖然也讀了理工科,畢業後卻不走尋常路,成了一位歌手。
因為從小學鋼琴,她的基礎很好,18歲就寫出了處女作《Someone》,新加坡的英文教育很普及,所以是首英語歌,這是她送給自己18歲的禮物。
但很奇怪,這首歌並沒有出現在她第一張專輯裡,而是放在2002年的《Start自選集》裡,你可以琢磨琢磨這是種什麼心態。
大學期間她被華納唱片的星探發現,想讓她去華語樂壇闖蕩,但父親不同意她輟學,只答應先進行音樂培訓。
由於準備充分,2000年大學一畢業,孫燕姿就籤約華納在臺灣出道,發行了首張專輯《YanZi》,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首專輯似乎是那時候的風尚。
華納唱片當時的處境不妙,旗下只剩下郭富城跟鄭秀文比較能打,所以對天資卓絕的孫燕姿寄予厚望,給她配了四個牛叉閃閃的製作人:包小松、包小柏兄弟與李偲菘、李偉菘兄弟,這四個人手下出了太多經典作品,我就不多說了,不知道他們有多牛的同學自行百度。
李偲菘、李偉菘兄弟(他倆雙胞胎)
在四大製作人的嚴格要求下,孫燕姿迅速成長。
這張專輯為她帶來了夢幻般的開局,大賣60萬張,拿到了臺灣金曲獎最佳新人,那屆金曲獎的含金量極高,你猜她PK掉了誰?分別是:範瑋琪、林凡、戴佩妮,和周杰倫。
我當時正上大學,最大興趣就是逛音像店,所以很早就買來聽了,還是卡帶。孫燕姿給人的感覺和之前的女歌手很不一樣,瘦弱嬌小,再加上平胸,像個俊朗的小男生,但在這副小身板裡,卻有著強大的聲場,開口唱一句,你就能感受到她天生就是當歌手的。
唱片封套上的那句宣傳語沒有瞎掰:「沒有一個22歲的女生,能像她這樣唱歌」。
《YanZi》裡面的歌首首精彩,任何一首拿到現在都可以當主打,有快有慢,極為全面。最火的是三首:《天黑黑》、《超快感》與《愛情證書》。
《天黑黑》已經成為經典,我第一次聽的是MV,放一下吧,
其實這首歌的基調偏陰鬱,MV都拍的都有點兒像鬼片,它能紅主要是各方面都太優秀了。廖瑩如、吳依錚填詞,李偲菘譜曲,為孫燕姿量身打造,配器主要就是鋼琴,留出空間,充分發揮燕姿的唱腔優勢。
再就是《愛情證書》,很地道的甜純情歌,旋律優美歌詞清新。
這首歌對準的就是年輕學生群體的小情愫,你看這詞兒寫的:
寂寞當然有一點
你不在我身邊
總是特別想念你的臉
距離是一份考卷
測量相愛的誓言
最後會不會實現
每字每句都打在校園聽眾的精神七寸上,真是太準了。
《超快感》是首快歌,編曲有一絲絲搖滾味兒,我對這首MV記憶很深,放它。
專輯裡還有首相對冷門的《和平》我也很喜歡,放一下。
如此閃亮的開局下燕姿馬力全開,僅僅六個月後就拿出第二張《我要的幸福》,接下來的兩年又出了三張,分別是《風箏》、《Start自選集》與《Leave》。
如此快的發片速度讓評論界很尷尬,剛給了她「音樂精靈」的稱號,沒想到叮叮咣咣發了這麼多,拿了無數獎,只能拋棄「精靈」的Title,叫她「小天后」。
華納唱片可算逮著個寶,狠命薅羊毛,但就算是這種有點掙快錢嫌疑的作品,質量都非常過硬,世紀之交那批音樂人的創造力太逆天。
在那三年裡孫燕姿與周杰倫是華語樂壇最閃亮的雙子星。2002年,臺灣一年的專輯銷售量,他們倆就佔了40%,孫燕姿還創了個記錄,每年都有2張專輯進入「臺灣年度專輯銷量榜」前五名,是唯一一個連續3年做到「每年都有2張專輯進入前5」的歌手。
尤其難得的,孫燕姿從來不靠緋聞博眼球(從沒聽說有),堪稱模範偶像,人家就是唱歌,只此一招,就碾壓同時代絕大多數歌手。
她的好歌實在太多,我就抓鬮挑幾首吧。
《我要的幸福》裡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那兩首最紅的,反而是樂風有些奇怪的《難得一見》,不再溫婉,而是展示了霸氣,感覺是甩開腮幫子唱的。
《風箏》那張中最火的無疑是《綠光》,當年真是滿大街一片綠,無論啥場所都能聽到「在我心裡,你是唯一」,太熟不放了。
這張裡我最最喜歡的是《逃亡》,濃重的搖滾曲風,燕姿的聲音有讓人充滿力量的魅力。我真心覺得,孫燕姿就算選擇去當一個搖滾女歌手,也一定是出類拔萃的,真是鐵嗓啊!
我強烈推薦同學們考試之前單曲循環《逃亡》,能漲分兒,真的,親測有效。
《Start自選集》是一張大部分為翻唱的專輯,從中你能看出孫燕姿的喜好,西方的Beatles、Tori Amos、Patty Smyth、Alanis Morissette,也有齊豫、王菲、張惠妹這些華語前輩。
其中的那首《Hey Jude》對於推廣Beatles功勞巨大,相信很多孩子都是聽到這首歌才去找Beatles,我有段時間去KTV想裝逼就總唱這首,放一下:
從她會選Tori Amos我就猜孫燕姿的性格深處還是挺另類的,Tori就是以邪魅著稱。
還有一首方文山作詞的《直來直往》,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周杰倫傳染,這首裡她也帶上了吊吊的氣質。
2003年,推出專輯《未完成》和《The Moment》之後,孫燕姿宣布休息一年,開始創辦自己的音樂工作室Make Music。
這一年她有首超級爆款歌,為電影《向左走,向右走》演唱了主題曲《遇見》,是當年全亞洲華語電臺裡被點播最多的曲目。這部電影現在好像沒什麼人提了,這首歌卻紅了十多年,經常被各大音樂綜藝節目翻唱。
這時候的孫燕姿在音樂界如日中天,發售的所有專輯銷量都超過100萬,「小天后」的那個小字可以去掉了。
從2004年開始,孫燕姿的腳步放緩,基本保持了每年一張的發片速度。那一年還發生了件大事,就是我畢業了工作又累又煩,所以後面她的專輯就不是每張都聽全,只零星挑些熱門的,我不是個合格的姿迷。
再放一首,就《愚人的國度》吧,這首歌的旋律沒那麼抓人,但多聽幾遍有別樣的味道。
不知不覺那個當年的假小子已經結婚生子,現在的孫燕姿過著有家庭有音樂的幸福生活,雖然相夫教子,但不當黃臉婆,女性氣息十足,下面這組照片真是美翻了。
我覺得人最可貴的品質就是欣賞自己,2017年,她嘔心瀝血的單曲《跳舞的梵谷》沒能入圍臺灣金曲獎,她發了這麼一條微博:
只有活明白的人,才能說出上面的話,真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了。
她對音樂的熱情沒有因年齡的增大而減弱,在我心中,孫燕姿永遠是那個喜歡唱歌的,22歲女孩。
各位晚安。
往期音樂欄目精選:
讓普京化身迷弟的俄羅斯殿堂級樂隊
皇后的狂想曲
Sting
今天似乎非常適合聽這張專輯
X!!
吟遊者張楚
巨匠駕到
把「噴」變成藝術的男人
聊聊紅歌
不會寫書畫畫的導演不是好音樂人
兩年前我放的第一款產品是日本進口的Sante FX眼藥水,賣的特別好,後來因為貨源問題斷貨,好多同學問,那我就再放一次,去日本旅遊這小東西一直是必買清單上的。
由於是從香港發貨,快遞時間會久一點,大家填收貨人的時候務必要用真名,以防過海關時出現問題。兩年過去,價格貴了幾塊,大部分地區包郵,想補貨的同學點下面的小程序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