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樓臺先得月」,對於這句話我想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甚至經常會在嘴邊提到。當然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這句話並不是什麼用來誇讚他人的話語,反而更多的是一種諷刺他人的話語,諷刺他人由於接近某些人或者事物而搶先獲得利益。
只是很多人往往只知道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句話,對於這句話的後半句卻一點都不熟悉,那麼「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下半句是什麼呢?答案就是「向陽花木易為春」了,簡短的兩句話組合起來卻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
而這段千古名句的產生就更加的有意思了,不僅是作者發洩自己心中鬱鬱不平的話語,更是在最後幫助作者加官進爵,在官場上晉升的臺階。這首詩的作者是蘇麟,對於這個名字想必很多人都是陌生的,因為詩人一生中只有「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這半首詩流傳了下來,在文壇光芒璀璨的唐宋時期,僅有半首詩的蘇麟自然也就默默無聞了。
蘇麟原本是北宋年間的人,一開始只是在杭州府的屬縣充當巡檢的職位,而他的上級領導就是赫赫有名的範仲淹了。了解範仲淹的人都知道,範仲淹這個人除了自身能力強之外,提拔與推薦的下屬也都紛紛成為北宋的肱股之臣,為北宋輸送了很多能人異士。
正是因為範仲淹喜好舉薦的性格,在他擔任杭州府知府的時候,底下的人很多都得到了舉薦與晉升。但是這些人裡面並沒有蘇麟,因此蘇麟的內心是非常鬱悶的,在蘇麟看來並不是自身能力不行,純粹是因為自己沒有在範仲淹的身邊,因此才沒有得到範仲淹的賞識和舉薦。
於是為了得到範仲淹的賞識與青睞,蘇麟準備投其所好,在一次前往杭州面見範仲淹述職的過程中,蘇麟向範仲淹獻了一首詩,這首詩全詩已經不得而知,但其中「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卻流傳了下來。
在這首詩中,蘇麟將官位將晉升的機會比作明月與春天,將範仲淹比作江水、太陽,而那些得到舉薦的人並不一定是自身多有能力,純粹是因為離得近才得到了舉薦的機會。短短的兩句詩中,蘇麟一方面狠狠地拍了下範仲淹的馬屁,另一方面又打壓其他人一把。
蘇麟的這點小心思自然是瞞不過大文豪範仲淹的,也讓範仲淹開始關注起自己底下的這個員工。雖然蘇麟的文採得到了範仲淹的認可,但是文採和為官從政所需的能力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範仲淹開始不時關注蘇麟的表現,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之後,蘇麟的才華得到了範仲淹的認可,最終得到了範仲淹的舉薦,官途開始一路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