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憑藉此詩得以升遷

2020-12-26 柳暗花明美文齋

近水樓臺先得月,下一句是「向陽花木易為春。」出自宋代蘇麟的《斷句》。這是流傳甚廣的詩句,因全詩僅此兩句,故稱為斷句。

【解釋】靠近水邊的樓臺(因為沒有樹木的遮擋),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著陽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發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蘇麟(969~1052前後),宋杭州屬縣巡檢。詩人並不出名,卻這兩句斷句的詩句,而廣為人知。

故事出自宋俞文豹編撰的《清夜錄》。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範仲淹,學識淵博,能詩能文。他寫的《嶽陽樓記》膾炙人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

範仲淹長期在朝為官,並擔任要職,也曾鎮守過地方。在他鎮守杭州期間,對部下很寬厚。他舉賢不避親,對手下的人都根據其所長進行舉薦,不少人因而得以提拔或晉升,眾人對他都很感激。

當時蘇麟因擔任巡檢,常常在外,一直未被範仲淹舉薦。也沒有機會得到提拔。他眼看著自己周圍的同僚,無論職位和能力比自己高低,都一個個得到了升遷,而自己卻依舊是個巡檢,心裡難免忿忿不平。

蘇麟認定自己一定是被這位範大人遺忘了,可又不知該怎樣表達,才能引起範仲淹的注意?找範大人直言,明顯是討要官位,他又好面子難以開口。不說吧,心裡又很不平衡。為此,他總是憂心忡忡。

我想,或許是朱慶餘試問張籍的故事啟發了他:朱慶餘以《近試上張籍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來探問,不知是否能考中?

張籍讀了他這首詩後,心照不宣,酬和了一首《越女出鏡心》。「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暗示朱慶餘考試很成功,因為他的一曲菱歌(即《閨意》詩),足以與萬金相匹敵。

兩首詩,一問一答,問和答都用了比喻的方法,或者說用了一語雙關的手法,言此而意彼,非常巧妙。前者通過「閨意」而問,後者以「越女出鏡心」而答。也正因為有了這一問一答,才有了這千古的詩壇佳話。

蘇麟於是如法炮製,決定寫首詩去向範仲淹大人請教,實際上是想委婉地提醒他:請別忘了自己!想到這裡,蘇麟趕忙興致勃勃拿出紙筆認真地寫了首詩,並將詩句呈給了範仲淹,很虛心地請他賜教。

蘇麟作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看似詠樓臺亭榭、花草樹木,實則暗示:好處都被別人佔了,而自己卻得不到恩澤。

範仲淹是何等聰明之人,他吟誦著蘇麟的詩,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不由會意地笑了。哈哈大笑之後,對於這兩句詩也多有讚賞。他暗暗自責,怎麼就把蘇麟忘了呢?因此,馬上寫了封推薦信,很快,蘇麟就得到了提拔升遷。

在古典詩詞當中,很多精彩作品都是全篇完整地流傳了下來,即便有殘句,也會有所註明。但蘇麟的斷句,全篇只有2句,卻也依然流傳千年成為名言,而詩人也憑藉這首詩也很快得到了提拔。

蘇麟的斷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之後成為人盡皆知的成語,用以譏諷借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親信撈取好處的人,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說明越靠近權力中心,越能得到升遷的機會。強調了外因對事物發展的影響,即環境對人的影響。所以在實際的生活當中,人們常常用這個來諷刺那些有背景的人。

歷經千年,蘇麟的斷句流傳至今,充分說明其本身的生命力。同事也說明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之中,這兩句古詩依然得到廣泛的運用。「近水樓臺」這個詞在今天依然帶有貶義的意思,相關的現象在今日依然存在。

(圖片源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必刪!)

相關焦點

  •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七絕】無題            作者:劉嫦月宋朝雅士多謀智,抒意仲淹薦聖人。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七絕   】雅趣           作者:王金兆西山軒閣韻淵純,願擇吟堂伴對鄰。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 「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下半句是什麼,作者藉此加官進爵
    「近水樓臺先得月」,對於這句話我想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甚至經常會在嘴邊提到。當然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這句話並不是什麼用來誇讚他人的話語,反而更多的是一種諷刺他人的話語,諷刺他人由於接近某些人或者事物而搶先獲得利益。
  • 談古論經|近水樓臺
    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將為您講述成語故事近水樓臺,之後會和您分享神的話語。如果您對今天的節目有感動或是對節目有意見、建議分享給我們,請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號「全球愛之音」,在微信平臺上留言,我們的牧者會給予回復。接下來請收聽本期的談古論經,首先請聽成語故事近水樓臺。
  • 中國古代的「懶」詩人,一生連一首詩都沒寫完,詩句卻人人會背
    在這種情況下,心態失衡的蘇麟便作了兩句詩:「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俗話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很快,這兩句詩便傳到了範仲淹的耳朵裡。範仲淹是何等聰明,豈能聽不出詩中的諷刺之意?近水樓臺先得月而他雖然舉薦了自己的屬下,但這些人大多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並非刻意地任人唯親。為了給蘇麟一個機會,他特地派人對蘇麟進行了考察。
  • 歷史中「最懶」的詩人,一生就寫兩句詩,詩句卻人人會背
    >如接下來此人只寫半首詩,卻寫出朗朗上口、能千古流傳的,則僅此一位,此人便是北宋的蘇麟。但蘇麟這個人臉皮薄,也不好意思直接上門找範仲淹求職,這可咋辦?他深知範仲淹有才華,又愛作詩,因此就想通過一首詩來毛遂自薦,也將自己的意思隱晦地向範仲淹傳達。
  • 「美文選粹」郝志剛|向陽花木易為春
    向陽花木易為春己亥歲尾,朗日晴空,城郊紅彤彤的燈籠早已在街頭巷陌懸掛起來,在田地山間層層積雪的映襯下格外耀眼,豔陽下,榆柳向陽的柔條已經泛黃,又一個春天馬上就要到了。我看見女兒的笑臉綻放其間,就像一幅幅新春的畫卷。
  • 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俗話又說:近水樓臺先得月,怎麼理解
    兔子不吃窩邊草為舍,近水樓臺先得月為得。捨得是一種人生智慧,也是人生的態度,擁有超越境界,來對已得和可得的東西,進行決斷取捨的情懷和智慧。兔子不吃窩邊草,窩邊有草何必滿山跑。很多人只知道兔子不吃窩邊草這句成語,但是卻並不真正,了解這句成語的含義。
  • 成語故事 |《近水樓臺》斷虀畫粥的範仲淹的故事
    可有一個部下叫蘇麟,他在杭州所屬的縣城裡任職,因為距離遠,很少接觸到範仲淹,沒被範仲淹推薦過。巧了,有一次,蘇麟到杭州來給範仲淹匯報工作,他寫了一首詩給範仲淹,其中有兩句為:「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意思是說範仲淹只提拔身邊的人,自己不服呀。如果換作別人拿到這種有著諷刺意思的詩,肯定氣得要死,恐怕就要治這個屬下的罪了。
  • 「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下一句你知道嗎?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懷•其二》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沉沉心事北南東,一睨人材海內空。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俞文豹《清夜錄》
  • 他一生只留下2句詩,短短14字,讓範仲淹慚愧不已,後誕生一成語
    詩歌的評判標準,並不在於作詩數量的多寡,而在於質量,畢竟能達到李白、杜甫那種境界的人少之又少,只要能有個一兩首詩流傳後世,就足以稱得上不枉此生了。然而,北宋詩人蘇麟卻是一個「奇葩」,因為他這輩子只留下了2句詩,其餘的要麼就是不出名,要麼就是失傳已久。不過,僅憑這兩句詩,他就足以讓範仲淹汗顏了。這是怎麼回事?他和範仲淹有什麼過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