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操作五大策略
一、控制資金與籌碼比例。
在熊市的多數時間裡,保持空倉或輕倉,平時不輕易搶反彈,理由是熊市不言底,尤其是熊市初期的每次反彈,賣出都是正確的。
多看少動能夠躲避風險,保留大量現金,也就保留了希望,保住了真正抄底的火種。
二、建立自己的股票池。
熊市中最大的不確定性是系統風險,其次是個股,所以選股要儘量採用價值評估方法,並且建立自己的股票池。
當股票池中的個股出現價值嚴重低估,大盤出現力度較大的反彈時,果斷買入其中最有把握的個股。
三、儘量做大級別反彈。
大級別的反彈行情,主力介入程度較深,拉高派籌周期也較長,搶反彈的機會大於風險。
如果頻繁操作小反彈,往往是今天追入明天套,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四、高拋低吸滾動操作。
熊市反彈要視力度,反彈到相對高度,哪怕手中股票虧損也要清倉,等跌回到一定低位再補進。
通過多次高拋低吸的滾動操作,降低持股成本,彌補前期虧損。
五、盤中T+0交易。
熊市當天出利好消息,經常是見光。
如果斷定手中個股低開高走,開盤先逢低買入,待股價大幅上漲後,賣出與買入相等的股份額;反之,高開幅度較大,先賣出手中股票。
在同一交易日內,低買高賣或高賣低買,博得利差,也能攤薄平均持股成本。
炒股為何要選擇龍頭股?
1、龍頭股的安全邊際最高。
這是很多散戶一看就無法理解的事情,作為一般投資者喜歡便宜的,或者沒漲的股票,美其名曰價值投資,長線持有。
但是作為小資金如果要迅速起來,我個人還是覺得只有通過短線的複利和波動來提升收益率。
那麼龍頭股就是這樣,大家回想上一輪牛市~中國中車,連新聞都在說中國神車,很顯而易見大家馬上就能想起的股票在主升浪階段,甚至跌下來的時候都有散戶接盤。
所以說越是龍頭越抗跌,因為想買的人多,資金介入最瘋狂,有了熱情根本下不來。
反觀其他的股票根漲也跟跌,甚至出現跟跌不跟漲。
2.龍頭股的漲幅最大
很多例子隨便舉幾個:
1、2007年的中國船舶
2、2009年流感行情時的萊茵生物,漲幅四倍
3..2015年的一帶一路,中國中車,VR暴風科技
龍頭股具備五個條件:
第一,龍頭個股必須從漲停板開始。不能漲停的股票不可能做龍頭。
事實上,漲停板是多空雙方最準確的攻擊信號,是所有黑馬的搖籃,是龍頭的發源地。
第二,龍頭個股一定是低價的,一般不超過10元。
只有低價股才能得到股民追捧,成為大眾情人龍頭。
第三,龍頭個股流通市值要適中,適合大資金運作,大市值股票和3000萬以下的袖珍盤股都不可能充當龍頭。
第四,龍頭個股必須同時滿足日線KDJ、周線KDJ、月線KDJ同時低價金叉。
第五,龍頭個股通常在大盤下跌末端,市場恐慌時,逆市漲停,提前見底,或者先於大盤啟動,並且經受大盤一輪下跌考驗。
N字漲停選股法
即股價上漲初級,股票形態為「N」字形態的一套選股戰法。就跟「N」字形一樣,追求的是暴漲暴跌洗盤之後再度暴漲拉升的力度,N字形中間的調整時間絕不能超過3—4天!如果是攻擊性長陽之後的總調整周期不得超過5天。
N字戰法關鍵要點:
1)調整時間越短越好,說明個股已經是相當強勢,資金搶籌是相當明顯。
只調整1日最好,最極端的是漲停跌停再漲停,這種是最理想,基本上沒什麼風險,追之無疑。
調整2日次之。最好調整的天數在5日以下。調整的時間越久作用越不明顯。
2)調整幅度越小越好,調整期間的最低點未跌破前一漲停的最低點更好。
3)後一漲停比前一漲停價位更高越理想,甚至超過了調整期間的高度就更理想了。
4)選取時,儘量去選取20日、60日均線開始上揚的股票,最好是呈現多頭排列狀態。
選這樣的個股,需要把握什麼要點?
1)個股N字左斜槓上漲時必須是倍量起漲,也就是說成交量必須是倍量放大的。
邏輯很好理解,成交量成倍放大,說明有資金在搶籌,後市拉升時也更能吸引跟風盤;
反之若起漲時量能沒有起來,則明顯是個股不受資金關注,這樣的個股後市也很難吸引跟風資金,可想而知,上漲幅度也不會太大。
2)個股中間藍色斜槓調整時成交量必須是成倍以上縮小的(成交量是起漲時成交量的二分之一不到,縮量的尾聲是一次買點)。
這一條也很好理解,成倍縮量說明資金還鎖定在裡面,沒有明顯的出逃或者出貨,這一點很關鍵,它是個股後市會不會展開N字右斜槓拉升以及拉升幅度大小的關鍵因素。
3)個股N字右斜槓上漲時,再次出現漲停板。
這種情況下,平臺突破處就是我們的第2次買點,這種節奏下,一旦能放量突破平臺,個股就有很大的概率會產生趨勢性行情,邏輯簡單個股已經吸籌充分,股價拉升起來並不會有多費事。
個股的形態不一定像N字那樣標準,大多是變形,但大體形態是N字,所以我們第一買點是N字回踩;第二買點是個股的形成N字後平臺突破口。
如果先賺80%再虧50%,與先虧50%再賺80%,兩種路徑的結果會是怎樣的呢?
還是一個有趣的地方,50/80規則。
無論你是先賺80%再虧50%,還是先虧50%再賺80%,兩種路徑的結果都是一樣:虧損一個跌停,10%
保持高水平的複利是極其艱難的,而重大虧損對複利將產生重大傷害,過多的微利、微虧對長期複利也有巨大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巴菲特一直強調的投資最基本的原則:第一、不要虧損,第二、記住第一條。
這句話初看起來似乎不現實,因為任何投資都存在風險,虧錢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每一筆交易都成功。
但是,我認為這句話講的不是操作層面上的技術問題,而是思想層面上的意識問題。
如果有兩隻股票,一隻可能賺很多錢,但不穩定,做好了一次能賺100%,做壞了可能虧損80%;
而另一隻股票可能賺得很少,但很穩定,但是每年有5%的分紅收益。
你會選擇哪種產品來投資呢?
我相信,如果是巴菲特的話,他會選擇第二種,因為它的成功概率最高,看似賺得不多,但只要日積月累,最終的回報就非常大。
都說股市裡1賺2平7虧,虧錢容易賺錢難是所有參與者的共識,如果你能做到不虧,就已經打敗市場中絕大多數參與者了。
如果你能做到賺錢,哪怕是小賺了,就已經成為前1名了,你還會輕視虧損這件事嗎?
股神巴菲特之所以能成為股神,並不是他每一年都能賺幾倍的錢,翻看他過去50年的投資收益率,超過50%的只有一年,超過30%的總共也只有11年。
但是,最重要的是,他虧損的年份只有兩年,分貝是2001年和2008年,而且,虧損的幅度沒有超過10%。
所以,巴菲特被尊為股神,是值得每個投資人服氣的,毋庸置疑。
碼字很辛苦,認同觀點的可以點讚,點讚支持一下,謝謝。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的這裡,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的可以關注本人百家號。每天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到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