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極拳小架的五種練法

2021-02-13 武術之家


小架只一套,單需要好幾種練法才能體現它的功用。每一種練法所起的作用不同,各有各的意義。但無論如何,小架作為八極拳的築基功夫,是以慢練揉練為主的,形象地說得百分之八十慢練柔練。


1. 慢練暗發勁。慢練就是放慢速度來打拳。但只許慢不許斷(一個動作而不是全套)。暗發力也叫暗勁兒,是指力點要清,把力的爆發點表現出來即可,而不求力猛力大。這主要是練技術的純正、路線的清晰、肢體的協調,也就是強調一個「整」字、一個「合」字。這時的跺子稱「暗跺子」。


2. 慢練微發力。微發力是要求在一個動作的放了點上有明顯的發力動作形態而動作過程是慢的。這個發力動作是輕微的,但卻是清晰的、外放的、到位的、不含在裡面的。要求在動作達道要求後,嘗試力的外吐和整體的配合,同時體會架的沉穩。


3. 慢練猛發力。這種練法的動作過程還是慢的、柔的。猛發力是專門練習發力的。要求把技法需要的攻擊力揮灑無餘。前提是前兩種練法必須精熟,也就是前輩常說的「通過暗勁把明勁逗出來」。


4. 快練猛發勁。快練是追求動作的疾速。因為格鬥中速度不快很難擊中敵人。猛發力與快練配合,才是達到了技術的最後要求,即有速度又有力量。這一練習不但可以鍛鍊在快速運 動中高質量地完成技術,又可以在不斷變化技法、步法、身法時增強身體的協調、穩定能力。但由於快練猛發力非常消耗體力,而且對身體震動特別大,因此不可過多練習、不可勉強練習。


5. 動耗樁。所謂動耗樁是區別於一個式子固定不動的站樁的。具體針對小架來說,就是四種行拳方法如常,而在定式時靜止耗架子。即能起站樁的作用,又通過換式行拳來放鬆因耗樁造成的肢體僵硬,是比較科學的。老拳師們將它稱作「換式子」。
八極拳小架
技擊歌訣
霸王請客笑面迎,上步頂肘不留情。
與友切磋爭上下,保家衛國楚漢爭。
二郎捆人不用繩,小纏抱纏腰襠松。
金龍合口手法妙,獅子擺頭在其中。
鎖肘抹面把步上,霸王頂門用肘忙。
眼觀地形進退快,護襠鐵錘向下栽。
錘打腳面不留情,借力就式蛇出洞。
閻王點頭把您招,口說好話暗藏刀。
以靜制動探力度,內含棚力打拿刁。
翻手疊手手法妙,誘敵入圍不知道。
翻腕疊手力著巧,寸接寸拿死角找。
降龍伏虎著法狠,手抓辮子腰中補。
白蛇吐信迎面掌,上步蹬腿找眼忙。
步到手到身法到,鎖喉摳眼按山梁。
順勢拔簧步法快,躥身躍步把人傷。
採手脫袖往前闖,一手抓住小燕青。
一拳打倒五和尚,一腳踢到小柴王。
旱地撐船著法狠,上護下打襠要準。
霸王頂門力度巧,以快打慢步中找。
左右開弓十字力,相互鬥法保天朝。

本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聊聊八極拳的練打結合
    八極拳的訓練思想是由兩個基本內容構成的,其一,是練打結合;其二是拳槍結合。下面請允我略加分述。 練打結合是大多數傳統拳術所共同追求的,並非八極所獨有,但八極在練打結合的訓練上有一套辦法。
  • 古老的八極小架,其魅力何在?為什麼會風靡全球
    八極小架是八極拳體系的基礎架子,也是精髓部分。稱它為基礎架子是因為他是每天必須練習的,從步形、手形、氣口、姿勢、發力這幾方面只有在小加中找,小架練熟了,其他的也很容易理解接受。說它是精髓,簡單的二十多個動作,它幾乎囊括了所有八極拳體系的技擊方法,六大開八大招,及八極拳的特點挨膀擠靠突崩撼擊都能在小架中體現出來。八極小架也可慢練,也可柔練,也可快練,也可硬練。只要能把本拳門體系的特點體現出來,怎樣練都可以。練習小架一定要把拳意加進去,所謂拳意是指練拳的最終意義,每招每式的真正含義。
  • 八極拳技法及內功、器械綜述
    練八極拳時,力量要練到極限,力始源於腳,主宰於腰,通過肩、肘、手,力發於四周,要打出一個整勁兒,整勁兒就是爆發力,你進我也進,你退我還進,就是你打我,我不躲,我還上,你走我跟進上。六大開:是八極門絕技,意為先開門後進招,主要練的是開合力和腰胯的靈活與勁力。使用時招不離胯,前手擰鑽如螺旋,後肘發力催前手。沉肩、墜肘、松胯、合膝,結合衝步,使肩、肘、胯、膝、足、手都能攻擊。不招不架為上乘,招架進擊為中乘,招架躲閃為下乘。八極小架:八極小架定勢極為重要,是習練八極拳的根本。
  • 八極拳實戰攻擊八法
    掃描二維碼,關注功夫者微信公眾號八極拳講究貼身近打,硬攻直取,毫不留情,其招法以「六大開」、「八大招」為核心,有八八六十四手之變化,這裡選取八種攻擊方法作介紹,以獻同道。三、圈挎在八極拳法中「挎」與「胯」通,是「六大開」之一,主要多指橫向的發力,大部是摔法,在八極拳中有內圈挎、外圈挎、摔挎、崩挎等等。運用「挎」法時多運用上下齊發的合力,這裡將內圈挎作一介紹。
  • 簡樸剛烈的八極拳
    八極拳又名開門八極拳,是我國傳統拳種之一。以其剛烈雄健、簡潔樸實的風格和獨特的技擊特點獨樹一幟享譽海內外。在我國武壇眾多門派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拳諺曰:「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八極拳主要流行於我國的北方諸省。
  • 霍氏八極拳源流綜述
    到了霍殿閣又根據李書文一生所慣用的手法,結合自己在實踐中的體會,把八極拳散手中的招法,組編成更具使用價值的「應手拳」,並廣傳弟子,從而形成了完整的理論及訓練體系,使霍氏八極拳在保持古樸風格的同時,在拳術內容、練法、功法、用法上又有其獨特的風貌。
  • 【品讀河北】河北非遺——孟村八極拳
    國務院先後於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四批國家級項目名錄(前三批名錄名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實施後,第四批名錄名稱改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名拳名家—八極拳高手吳大偉
    我連忙叫了句吳老師,吳老師笑著對我點了下頭便走進大廳,若說從吳老師的氣場看出他的功力深厚,你們覺得我有點誇張的話,那麼在訓練大廳吳老師向弟子們講解小架一路,想必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看到了他的功力是多麼深厚了!就是一個「撐拳」,看得我倒吸一口涼氣。
  • 擦亮八極拳文化金字招牌 魯臺港澳記者走進吳鍾八極拳博物館
    10月20日,參加「感受新山東·見證新願景——臺港澳媒體山東行」聯合採風活動的魯臺港澳記者一行來到山東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吳鍾八極拳博物館。近距離感受慶雲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吳鍾八極拳。 八極拳是中國十大拳種之一,有很強的實戰價值,軍隊中操練的擒拿、背摔、格鬥等,都吸收了八極拳的某些特點。清乾隆帝曾寫下「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的詩章,對八極拳高度讚揚。
  • 陳氏小架的核心「合
    沒有合,就不是小架拳。小架拳的中心任務就是合,想合要走程序和功法。外三合是基礎,下節不合,顛覆必生。兩隻腿硬頂住骨盆,容易雙重,如果不合,那就是丟。從某種意義來說,松是從合中來。沒有這些那你如何跟人家交流推手。松和後弧是練合的第一條件,合的第一位置在襠,其後才在心意合。氣與意合,意與勁合。上下,左右,周身合。每一式的轉換必須先松後合,沒有這個說明你的小架拳不得法。如何去合,體合不住 ,勁就會散。
  • 傳說中最剛猛的傳統武術,八方極遠八極拳的技擊特點
    如「馬步橫擊」「弓步 雙推掌」等,以擊和推並伴以擠、靠、闖等身法把對手撼退或摔出。三、突。出招突然,快速變化,這是八極拳發勁的明顯特點。結構嚴謹,短小精悍八極拳,上肢多 以衝拳、貫拳、擊掌、推掌、纏腕、頂肘;下肢以彈腿、闖步、碾震,配合軀幹,擊法連續,乾淨利落一氣呵」成,將武術技擊中勁力突發性運用的恰到好處,拳諺日「迅雷不及掩耳」,正表現出技擊的精華。
  • 中國武術名家吳連枝:詳解傳統武術八極拳
    吳連枝回憶說,他已經記不清是從幾歲開始練拳的,好像一會走路,就開始學拳。他先是跟著爺爺吳會清練拳,他學會的第一套八極拳老架子就是爺爺教的。爺爺儘管非常疼愛他,可是在練功上對他要求卻很嚴。可惜,在吳連枝11歲那年,爺爺吳會清去世了。 爺爺去世後,吳連枝就隨父親吳秀峰學習八極拳。
  • 【散打講堂】傳武八極拳能不能打?一文詳解八極拳真正實戰威力
    ……可見八極拳在技擊實戰中的重要地位。除了拳術,八極拳還有器械:六合大槍、六合刀、行者棒、雙戟雙鉤、鴛鴦鋱、雁翅鏜等。2008年6月7日,八極拳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八極拳從創立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但關於其創始人及發源地眾說紛紜。
  • 沒有武德的人是練不好武術的——訪全國八極拳第九代傳人周德勝
    壓腿、踢腿、站馬步樁、打少林拳、練器械……幾十年來,周德勝風雨無阻每天堅持練習武術,這也為他打下了紮實的武術功底。直到兩年前,周德勝接觸到了八極拳,而這在他看來,「既是機緣巧合,也有些像是註定」。潛心練習,他在濰坊武術文化節國際武術邀請賽中摘得多項桂冠據了解,八極拳是中國武術中的一種拳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以其獨特的風格和練法,別具一格、自成一家,也因意形俱練的修習而獨樹一幟,在武術界頗有影響。
  • 楊家太極拳練法揭秘
    各勢各氣,各勢各勁,由此勢而變彼勢,交接之後,換勢換法,換法換意,由換意而換氣,由換氣而換勁。此中變換轉動之間,與學者內部之意氣運用外部之四肢伸轉開合有極大關係,務須依照譜中各論,而適合之。練拳五.練拳七:例如身軀肥大者可學通臂拳、摔跤等技;如身材中等而強壯者,可學搓角拳(編者:不知此系何拳,疑為「戳腳」之訛,待考)、八極拳、太祖拳,形意拳等技;如身體輕靈小巧者,可學地躺拳、猴拳、醉八仙拳等技,如年事已高、身體柔弱者,可學八卦掌、太極拳、金剛十二法等技。中國拳技繁多,今餘不過舉其大概而已。
  • 民國武術家李書文習練八極拳的心得體悟!
    應敵用法歌曰:一要心力,二要熟,三要膽壯,四要逼,五要精足鎮靜待,六要精神對彼映,七要氣力全身注,八要見勢順勢行,九要急快如閃電,十要發動不須停。    要出手不見手,手到不能走,不招不架步落招成,又日打招如走路,看人如蒿草,練空如打實,打實如練空,一動二靜必存應敵之心,發則金剛怒民守若菩薩低眉,守而如婦,奮而如虎。博獅用全力,博兔亦用全力,聲以驚之,勢以逼之。
  • 八極拳名家劉雲樵
    但他幼年體弱多病,五歲時,父親便讓他跟著世僕張耀廷學習迷蹤拳。張也是滄州人,為人忠厚勤勉,不但會練拳,而且有健步如飛的絕技,以「張快腿」馳名鄉裡。雲樵一邊學拳,一邊練習奔跑,還接受張耀廷的推拿按摩治療。幾年下來,不但治好了病,而且還練就了矯健敏捷的腿功,從此與武術結下不解之緣。雲樵七歲時,父親因他喜好武術,特意將大名鼎鼎的八極拳家李書文先生請到家裡,為雲樵傳授武藝。
  • 從孟村走向世界的「遊戲主角」吳連枝:冀八極拳文化在世界生根發芽
    他就是74歲的吳連枝,是中國吳氏開門八極拳第七世傳人,也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滄州武術(孟村八極拳)的代表性傳承人。圖為孟村八極拳弟子正在練習八極拳的拳架。 韓冰 攝八極拳是中國武術的一種拳法,其動作樸實簡單,卻又剛猛霸道。八極原為古地理概念,用於武術,意為「力達八方極遠」。
  • 揭秘八極拳最厲害的招數——頂肘
    八極拳教練剛剛拳諺:寧挨十拳不挨一肘。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咱們看拳和肘的骨骼結構,先說說拳,五個手指頭握在一起形成拳頭,拳頭的最前方是一個面,在武術當中這個面就是拳面。而肘就不一樣了,練拳的都知道用肘的時候都是近身靠打,它是集全身的勁於肘尖再加上整個身體向前擁措的力量,可想而知,肘擊的力量多麼嚇人。八極拳的肘在練和用等方面跟其他拳種就不太一樣。練的時候都是上步進身整體發力,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八極拳的趟泥步上,沒有趟泥步肘的威力就會大大的打折扣。再說八極拳用肘,它一般都是借力打力,也就是說在對手進攻的同時,我也進身。
  • 八極拳與脊柱健康
    八極拳與脊柱健康長時間的不良姿勢導致脊椎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脊椎部的肌肉韌帶長期處於非協調受力狀態,是引起脊柱健康問題的最常見原因。八極拳的拳架結構功法與脊柱健康練八極拳行拳剛勁樸實,動作迅猛,「一練驚牛瘋象龍虎行,邁步打拳一團風」,八極拳將健身與技擊熔為一爐,順會先天自然之能,對人之精神與肉體並練,內臟與外軀兼修,使全軀內部循環、神經、消化、排洩、呼吸諸系統及軀幹筋骨,經過鍛鍊更加堅強與協調一致,能夠提升身體強度和柔韌度,增強免疫力,在長時間的學習和工作中不易產生疲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