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極拳技藝技法
說起八極拳,王世泉介紹,八極拳講究剛猛爆烈,冷脆快狠,全身是一股爆炸力,能夠一招致勝的就不出第二招,而且強調內存八意,外具八形,勁發八面。
內存八意方可先機制勝,八意即驚、慌、狠、毒、猛、烈、神、急,外具八形,即龍、虎、熊、猴、燕、犬、鷹、鶉,勁發八面即四面八方。練八極拳時,力量要練到極限,力始源於腳,主宰於腰,通過肩、肘、手,力發於四周,要打出一個整勁兒,整勁兒就是爆發力,你進我也進,你退我還進,就是你打我,我不躲,我還上,你走我跟進上。
內存八意、外具八形,勁發八面均以「極」字為宗旨。人的全身內外是一個整體,內動必形於外,外動必發於內,意動神隨,一處靜百處靜,一極動百極應。五臟動於內,四肢百骸必形於外,每一出手起腳必形神合一,以意使氣,以氣活血,以血養氣,以氣促力,所以八極拳呼吸講究「含胸拔背,松肩松胯,氣貫丹田」。
八極拳的主要風格是意形俱練,內外兼修。其套路都是從實戰出發,結構嚴整,簡潔精練,質樸無華。演練起來更是節奏鮮明,剛健有力,爆發力強,不但沉穩厚實,而且虛靈活潑,特點突出。習練八極拳重要突出八個字,即頂、抱、纏、拿、攉、挑、劈、砸,其表現方式有金剛八式、六大開、大小八極拳、行術八極拳、大小劈掛掌、八極對接、八極對劈掛、八極功力球、大架太極一套、雷拳兩套(龍行、虎形)、太極軟架三套《易筋經》等。下面簡單介紹幾種。
金剛八式:撐錘、降龍、伏虎、劈山掌、探馬掌、虎抱、熊蹲、鶴步推,這八式還各自對應有一種形象的說法,即崩弓竄箭急、五嶽朝天錐、六合撲地錦、劈山斧加鋼、登山探馬準、圈攔虎抱急、熊蹲硬靠擠、鶴步推山穩,只有習練時老師現場教學才能更好地理解。
六大開:是八極門絕技,意為先開門後進招,主要練的是開合力和腰胯的靈活與勁力。使用時招不離胯,前手擰鑽如螺旋,後肘發力催前手。沉肩、墜肘、松胯、合膝,結合衝步,使肩、肘、胯、膝、足、手都能攻擊。不招不架為上乘,招架進擊為中乘,招架躲閃為下乘。
八極小架:八極小架定勢極為重要,是習練八極拳的根本。要求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氣貫丹田,尾閭中正,呼吸自然。習練時不可求快,一招一式要準確,沉穩。
八極大架:要求動作剛勁,發力爆猛,氣勢磅大。以意領氣,以氣催力,三盤六點內外合一,八方發力,周身是眼,渾身是手。動則變,變則化,化則靈,其妙無窮,大有「晃膀撞山倒,跺腳震九州」之勢。
當然,八極拳雖以實戰為第一要義,但也要具有觀賞性。兩人演練起來,要求招式勇猛,步法穩健,迅捷有力,不躲不閃,不留餘地,能接則接,接不住則被打倒,沒有絲毫花架子。長期演練,人的手、眼、步、身法的快速反應能力,以及攻擊能力和抗擊打能力都能得到很好鍛鍊。
八極功力球:是練習內功的方法,抻筋拔骨,舒筋理脈,內外雙修。這道功法的練習,宜用鐵球,也可用泥球,開始時要輕,每個球以3公斤為宜,以後可逐步增至6-7公斤。此功全套動作用時初始8分鐘,然後慢慢增加至20分鐘,最後能用6-7公斤的球將此套功法用30分鐘完成,即練成。
八極對接實戰演練:是以兩人實戰為突出點,突出頭、肩、肘、手、腰、胯、膝、足的攻擊作用,既要體現八極拳「勇猛強悍,緊逼硬靠」的特點,還要體現腳下穩重厚實,輕盈多變的步法;既要展現兩人真打硬拼,踢、打、摔,更要充分體現八極拳「出手不空回」順勢打勢的招法。八極拳的實戰效果非常顯著,如在對敵應用歌訣中就有:「一要心力二要熟,三要膽壯四要通,五要精足鎮靜待,六要精神對彼應,七要氣力全身注,八要見勢順勢行,九要急速如閃電,十要發動無須停」。要「出手不見手,手到不能走,出手如閃電,手到不空回」。
刀:八極拳的刀種類很多,各支系的刀法也不盡相同,主要有六合刀、飄搖刀、提柳刀、萬勝雙刀、夜戰刀、春秋大刀等。當年,八極拳傳人馬鳳圖、馬英圖將雙手刀法改變成「破鋒八刀」,作為西北軍中的大刀教材,在抗戰中,二十九軍的大刀顯示了精湛的刀術,令日軍聞風喪膽。
此外,八極拳的器械也很多。主要器械有六合大槍、震山棍、大六合刀、小六合刀、萬勝雙刀、護手雙鉤、月霞劍、青萍劍等。
六合大槍:八極拳最著名的先賢不是以拳出名,而都是以「神槍」聞名於世,六合大槍是最著名的槍法。八極拳門中的槍法源自延安西北梭羅寨賴魁元,和戚繼光《紀效新書》上的六合大槍之二十四式基本吻合。所謂六合,即心與意合、意與手合、手與步合、步與槍合、槍與腰合、腰與力合,也有解釋為一截、二進、三攔、四纏、五拿、六直這六種主要槍法,還有的說是集「楊、高、沙、馬、劉、羅」六家槍法精華提煉而成。
六合大槍主要槍法是纏、抽、抱、閃、代、撐、擁、劈、拿、剁、挫、挑、崩、提、勾、扎、滑、攪等。擰槍花是六合槍的基礎,即攔、拿、扎,以腰為軸,後手擰扣合之,槍圈不宜過大,以防住自身為目的。練槍圈時,步手一合,腰一轉,後手擰勁向前鑽,突要猛,抽要急,直出直入步相隨,身如弓,槍如箭,來回抽撤不見面。
棍:八極拳門中主要棍法有五虎群羊棍,也稱八棍頭。棍打八字:刺、崩、點、纏、捆、劈、撩、挑。棍無橫棍,槍棍不分。上指鼻尖,高不過眼,低不過膝,用棍以腰為主,棍之打、敲、拆、洗,就是後手及腰力之功,故不用提得過高,用棍者往往怕投得不高打得不重,所以就會因光使前手之力,無後手之功。還有一種叫震山棍,也稱行者棒,技術動作主要表現在撩、點、劈、滑、蓋、截等,運動形式自然,步法靈活多變,樸實無華,出招勢險,講究實戰。
八極對劈掛:以八極拳的剛猛脆快、短小精悍、進身擠靠、手肘並用的招數,以劈掛掌的長、靈、飄、活,大開大合,抽、摞、劈、掛為主兩人合練的套路,演練時要求真劈實打。
劍:八極拳門劍術的套路很多,各支系都有自己的習練內容,有很多套路也是從其他拳種中以不同形式流入門中,無論哪個套路,其風格雖有不同,但其實質特性還是相同的。套路有月霞劍、青萍劍、轉魂遊龍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