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仙法訣廣集玄華注·上篇》44、何為小還丹
44、何為小還丹
小丹還珠自身閒,還道回天看宮闕。
牧士拉馬過舟楫,花開四季各有限。
大小還丹,一般都以大小周天來劃分,在體內行小周天功夫,就是小還丹,在天地間行大周天功夫就是大還丹,小還丹得小藥,大還丹得大藥,雖然有大小之分,只是定力有深淺,故所得不同,作用不同。
還丹一詞,最早出現是在《周易參同契》裡,有兩處,一是「巨勝尚延年,還丹可入口」,巨勝是草藥,有很多種類,比如胡麻,黃精等,吃下去可延年。
我們自身也有長生延年之藥,就是精氣神,能把精氣神不向外耗散,迴轉凝聚起來,返本歸元,就叫還丹。道家認為還丹入口,就能長生。還丹這個丹就是金丹大藥。如《悟真篇》所說:「一粒金丹吞入腹,方知我命不由天」。
《周易參同契》中還有一處是:「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還丹,不外水火之性情,通俗講,就是後天自己的性情。我們的生命,不外兩個部分,一個是性,就是本性,人性;一個是情,就是人的七情六慾。可以說明白了性與情,就明白了如何做功夫。
性,靜態的,不動的,寧靜的那個是性,性是先天,是體。情,包括情緒,喜怒哀樂愛惡欲,妄想,妄念都是屬於情,是後天的,是用。對普通人來說,一輩子都是被情牽著走,絲毫做不了自己的主。
還丹,就是金來歸性,金是流動之氣,就是情念完全清淨了,呼吸之氣沒了,就是一念不生氣住脈停,回到本性,沒有後天的雜念了。這個金,是本有的,因為念頭不動了,清淨了,氣也住了,它就回來了,也是呂祖《百字銘》裡的「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就是還丹之意。
呂祖還有個名句是「金為浮來方見性,木因沉後始知心」,金性喜歡流動,為氣;木為情,就是雜念妄情不起了,本心顯現。
還有紫陽真人的「金鼎欲留朱裡汞,玉池先下水中銀。」也是講這個金氣跟性情相合的作用。所以,千說萬說,還丹不離身心,性情,性命。
小丹還珠自身閒,
小丹還珠,小還丹屬於煉化真氣,自身築基階段,氣在五臟間循環,元神性體初成。小丹的這個「小」字,也指小藥。小藥主要是從體內生理的變化,後天的精氣中煉出的真精,更是要在胎息功夫的前提下說小藥。小藥得之,陽氣復,元精產,可補漏健體,還精補腦。
此句的「閒」字,也是小周天之後的火候與玄機。小還丹後,丹道術語是「以鉛見汞,名曰華池。」元神神體初步培成,要慧而不用。
一個「閒」字,談何容易,儒家有句話叫「人非有品不能閒」,生活中你注意觀察就能發現,很多人忙慣了,一閒下來,心裡像長了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有的人是感到非常寂寞,思想無所寄託,心裡空落落,以至於悲悲切切,百無聊賴。
而修道者,則是反其道而行,比如宋朝曹文逸真人的《靈源大道歌》就有:「閒閒只要養元神」。一個人,能享受寂寞,體會過那種「空山夜雨,萬籟無聲」的孤寂與美妙,就能更加認識人生,能體會到人生更高遠一層的境界,才能真正閒下心。
當然,這個閒,也不是不做事,而是於事無心,忙歸忙,可心中無事;於心無事,事來則應,事過不留。心念隨時空。有了如此「閒」之境界才能在自身體內修煉丹珠。
從丹道角度講,《玉溪子丹訣》裡說:「元神凝則思慮之神泰定」,反過來也就是說,人的思慮之神能泰定,則元神自然凝聚不散。後天的念頭能止住,心能清淨下來,元神自然就會主宰生命,進行金丹的修煉。
還道回天看宮闕。
還道回天,古人認為,人之初生,元性從虛空而來,虛空為乾卦,也是圓滿無虧損的先天面目,元性也是乾卦。
元性進入身體後,分化為元神和元精,元神居於心為性,元精在腎為命,元性的乾元之體就分化了,元神是乾失中爻而成,為離卦;元精是坤得中爻而成,為坎卦。
坎卦中的那一陽就是來自元性的真陽,是真金,把此陽爻返還到離卦中,取坎填離,則離得陽爻又回復乾卦本來面目,這就是還道回天的含義,乾者,天也,道也。這也恰是小還丹的作用。
由此也可見靈應之精準,不得不讚嘆張玉仙老師。
看宮闕,這裡,看宮闕有兩層含義,一是龍宮之宮闕,指元神下海擒得元精,得元精之養靈性大增。另一層含義是天界之宮闕,元神健復如初,成為乾健體,可以進入虛空,到天界宮闕修煉,也是神修的開始。
牧士拉馬過舟楫,
牧士,指修煉者,馬是修煉者的神氣,放牧者一般都是在牧場,草地裡放牧,憑的是馬自己的腳力,而牧士拉馬在船上時,船在水上漂流,藉助水流的速度,人馬兩閒,就像神修丹法,自然修煉。
此句中舟楫之意,也頗有含義,舟楫行於水面,水載舟而行,水為坎卦,好比精氣。《悟真篇》中有:「鼎內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如果沒有修成胎息,,沒有開關展竅,真陽未生,元精未產,就急於運轉周天,後天識神妄為,其實是空玩感覺,這叫無水行火,必燒灼一身。
《脈望》中說:「日用功夫,以元神為主,何為元神?內念不萌,外想不入,獨我自主,謂之元神」。當欲神靜定無為之後,先天的生命之主元神才能獨立自主。
修道者要體究紫陽真人《悟真篇》那句「饒他為主我為賓」的法要,要讓元神為主(他),識神為賓(我),才能煉神成丹,變化無窮,使修持力大增。
花開四季各有限。
四季輪迴,每一種花都有自己獨屬的花開的季節,比如春有梅花,杏花,桃花;夏有薔薇,石榴,荷花;秋有桂花,菊花,冬有臘梅。每一種花都做不到在四季任意開放,這是大自然和花自身的局限。
花開一季,各有花期,且花期也是有限的。春天剛從冬天裡甦醒,轉眼就滿地落紅,故有詩人感慨:「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花開之時,是一種生機萌發之象,《周易參同契》中有:「陰陽之始,玄含黃芽」,這裡的「玄」為天,「黃」為地,這一句的意思是說,太極始判,無極而太極,虛無的能量運化之中,已經有了孕育萬物生長的生機。
很多人在修煉中,會有一種內景就是,百花盛開,綠草盈盈的等的景象,我鍊氣脈手訣時,或在黑暗中,有時候心一靜下來,就「看見」陽光明媚,翠黃的草地,各色花開搖擺的樣子,如在眼前,很美的景色。
這些也是元氣氣化之象,景有生就有滅,不可迷於內景。此陽氣生發之時,心性德性如水,要以水制火,以求水火既濟,此時,性要定,不可起妄念妄情,則性住氣自回,就是還丹。
但只是小還丹,還不足以打破後天生命的局限,只有凡胎可脫,元神出體,在虛空中立番事業,才能化凡身為金身,返本還原,終得大自在。
* 需要請購陳全林老師的鑲名詩、丹訣、羅漢、仙人、山水畫、書法以及張玉仙老師書法的朋友,請到孔夫子舊書網:陳全林益生文化書店下單、預訂,掃描上圖的二維碼可進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