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仙法訣廣集玄華注·上篇·79、何謂「修仙須帶俠氣」》
人生志氣俠入朝,背靠山脈入上圖。
影中流逝魔空轉,真人真傑貴三世。
「修仙須帶俠氣」,說起俠氣,很多人會想起行俠仗義,古道熱腸,除暴安良,維護正義,救濟貧窮,仗劍天涯的豪俠之士,他們身上的俠氣更是一種光明磊落,重義輕利,懂得尊重人性與生命的風骨與精神。
俠的品質是縱穿華夏歷史的,是在中國人的血液裡生根發芽的,尤其修仙道者,要有一點俠義之氣才更好。
俠義之氣通仙道,仙道貴劍,劍也是精氣能量,仙道門裡有一派就是劍仙派,劍仙功夫是修煉人體肺經之氣,內丹外用。煉劍成功時,身劍合一,劍仙可御劍飛行,白光一道,收發自如。
呂祖是一位劍仙,白玉蟾大師也是劍術驚人,王重陽真人是武舉人出身;仙學大師陳攖寧的一位朋友梁海濱,是民國時修行劍道的奇人。攖寧夫子在《口訣鉤玄錄》中也寫到:「劍術也是極端秘密的,一種上等的名劍仙,次等的名劍客。」
人生志氣俠入朝,
有大志之人,入朝為官,也要帶些俠氣才好,文人手中的筆就是俠客手中的劍,會直言相諫,敢說敢做。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這首靈應詩,老師曾畫過《劍仙圖》,畫面上的劍仙帶有慈悲之氣,象徵已經轉化了色身氣質。題詩也非常好。
一首詩是:「手持太乙劍,心存乾元神。明心見本性,即事而成真。」
另一首詩是:「龍虎丹成劍先行,此心已歇道已明。不問人間不平事,觀善修身任平生。」
這句裡的「觀善修身任平生」,頗有另一種俠氣之道,生活中,身上有一些俠風俠氣,會多一些膽識和勇氣,血液中會有一種溫度,在普通生活中,猶顯可貴。
比如汪曾祺有一篇小說《歲寒三友》,裡面的畫家靳彝甫,開店的王瘦吾,陶虎臣三人是一起長大的好友。畫家靳彝甫是三代家傳的畫藝,只是不出名,他有三塊田黃石,大畫家季淘民喜愛之極,曾開價二百大洋,靳彝甫說了一句話「不到山窮水盡,不能舍此性命。」
季先生也是大家,沒有不高興,反而建議靳彝甫去上海開畫展,三天後靳彝甫帶著季先生的邀請函去上海開了畫展,賣出幾十張畫,畫展結束就按照季先生的建議以這個錢為資,去行萬裡路了。
靳彝甫三年後回鄉,馬上探望他的兩位好友,王瘦吾,陶虎臣已經先後破產,生活窮困潦倒。過去一天後,靳彝甫約二位好友在如意樓喝酒,並從口袋掏出兩封錢,一封一百。兩位好友一見,明白靳彝甫把三塊田黃石賣給了季先生。
此時,臘月三十,外面下著大雪。屋外,天氣寒;屋內,友情暖。
這個小故事也默默感動了我好久,靳彝甫,不僅有個性,還有俠氣。
尤其修仙道者,不但要有志氣,還要帶些俠氣,就像早上的朝陽,才更有人性之暖。
背靠山脈入上圖。
背靠山脈,一人一山,仙也。數千年來,中華大地上傳承著仙道,無數人成就了仙道,仙道還會繼續發揚光大。
因為仙道裡有人如何能延壽,長生,超越生死,解脫自在,逍遙宇宙的,人類關心的核心奧秘,仙道本身與身心,宇宙的高能量物質有關。
修道,可以公開講授,重在心性功夫,明理,智慧,積善修德;但是修仙,除了要有修道的基礎,更注重色身的修煉,命功的修煉,有「防危慮險」的講究,要看因緣和修道者的福報,根器,仙緣等,要隱修。
比如南宗三祖薛道光《復命篇》云:
「歸根復命復元真,氣人四肢精養神。神氣若還俱不散,混同塵世一閒人。」
仙道成就大道成,自然是入上圖,圖是神仙之境。
影中流逝魔空轉,
呂祖是劍仙之祖,呂祖的風採,老師所寫《玄歌》裡有:
「你是隱修中條的劍仙,劍氣是你凝練的罡氣;電光萬裡,只這一念;隱顯隨身,凡人難見;朝遊北海,暮宿蒼梧;袖裡青蛇,豪氣雲天,三過嶽陽無人識。」
呂祖與唐末黃龍禪師是好友,他倆有一段「飛劍斬黃龍」的機鋒應對,呂祖年長黃龍禪師五十多歲,敬其智慧,結為方外之交,更見呂祖的博大謙和。後世誤傳為呂祖是好鬥之人,是謬傳。呂祖的丹法裡也有性命雙修的法門,講究禪宗明心見性的悟證。
能悟空性,就不會在迷在光影門頭,不會被世間夢幻泡影,水月幻影般的各種假象所迷惑,在習氣,心魔等魔障裏白白空轉好年華。
真人真傑貴三世。
張三丰真人說。修道成真的機會,就是拿七輩子狀元,三輩子天子的富貴來換,他都不換。
真人修成大道,修道的成就,比三世天子的富貴還要傑出,是真正的英傑。因為一人得道,九祖升天,九代祖宗都可以因此功德自然超度。
修道中的福報,對上可幫助父母健康,長壽,可以度化他們,引導他們,安頓父母的心靈;對下,可以很好地教育子女培德培福,積善化性,有俠義精神,而成就良材美質,而造福三代。
* 郵箱:yishengwh@163.com。
* 需要請購陳全林老師的鑲名詩、丹訣、羅漢、仙人、山水畫、書法,掛曆,新出的陳攖寧先生文集《中華仙學養生全書》以及張玉仙老師書法的朋友, 請到孔夫子舊書網:陳全林益生文化書店下單、預訂。
掃描上圖的二維碼可進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