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布一諾是個什麼故事?一諾千金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你了解嗎?

2021-01-08 小乾品歷史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說有的人非常講信用,一諾千金,答應別人的事情,總是能準時做到,這樣的人也是我們非常欣賞的人,沒有誠信,一個人是無法在人世間行走的,更不要談混出一片天地了,也不會有朋友願意幫你。但是大家了解一諾千金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嗎?這跟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這個人叫季布,是個非常講信用的人,曾經流傳著季布一諾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季布一諾到底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說是在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是非常的耿直,為人是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無論有多麼困難,他都想盡辦法一定都給辦到。所以受到大夥的稱讚,給他留下這麼一句話,說是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所以這個典故叫季布一諾或者叫一諾千金。

接下來我們就具體說說這個故事。話說在當時社會非常動蕩,楚漢相爭的時代,戰爭成了經常發生的事情,人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但是亂世出英雄,越是動蕩的社會,越容易出現不一樣的人物。一開始季布是楚霸王項羽的部下,能耐特別大,好幾回都是出謀劃策,把劉邦的軍隊打的是落花流水。可是後來項羽一敗塗地,劉邦成了氣候當了皇帝,這就是漢高祖。劉邦就特別的恨這個季布,就下令把他給抓起來,四處逃走,落網魚,驚弓鳥,日子是特別的難熬。後來遇上一位貴人,這個貴人是誰呢?就是劉邦的部下汝陰侯叫做夏侯嬰,這夏侯嬰在劉邦的面前百般美言,最後漢高祖點頭答應了,撤銷對季布的通緝令,而且封他做了郎中,不久改做河東太守,這下子季布是聲名鵲起。這也為季布的名聲打下了基礎。畢竟有名的人,他的優美品德才更容易傳播,更容易留名青史。

他有一個老鄉,姓曹叫曹丘,特別的喜歡結交權貴,一聽說季布現在牛哄哄的,那我趕緊投奔他。找到季布之後就開始溜須拍馬,抱臭腿捧臭腳。季布那是什麼人,久闖江湖。一看曹丘來了,他就故意板著個臉,發落幾句話,讓曹丘下不來臺。誰知道這個曹丘太會來事兒了,一進廳堂,不管這個季布臉色有多麼陰沉話語有怎麼樣的難聽,他總是笑眉喜臉的,又是作揖,玩了命的吹捧,說我在楚地聽到您的美名,說是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您怎麼這麼大能耐啊,您這樣的好名聲流傳在梁楚之地,是怎麼辦到的呢?我是您的老鄉啊,我應該有義務到處宣揚您的好名聲,您放心,我就是您的宣傳隊,保證讓您萬古流芳,他這麼一說,這季布心情好多了。臉上也有點笑容了。就熱情的款待曹丘,臨行還送給他一份厚禮。

曹丘也是真幹活,回去之後就到處宣揚,把季布吹得有口皆碑。所以季布一諾、一諾千金,這兩個成語一半是季布自己做出來的,另外一半是曹丘幫他吹出來的。看完了這個故事,大家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呢?通過這個故事,小編想說兩句社會上的事情,在這個日益發展的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講究誠信,古人尚且能做到誠信贏天下,懂得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人,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現在人也應該如此,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要像季布一樣,做到一諾千金,社會的良好風氣需要你我一起來營造。

相關焦點

  • 成語故事:一諾千金
    【成語】:一諾千金【拼音】:yī nuò qiān jīn【解釋】: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成語故事】:  秦朝末年,楚國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這個人個性耿直,而且非常講信用,只要他答應的事,就一定會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許多人的稱讚,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經在項羽的軍中當過將領,而且率兵多次打敗劉邦,所以當劉邦建立漢朝,當上皇帝的時候,便下令捉拿季布,並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黃金千兩,藏匿他的人則遭到滅門三族的懲罰。
  • 季布:一諾千金的故事
    這是小方叔叔第一百二十九篇故事了今天我們來講一個成語故事這比一般的成語故事有點兒長
  • 季布一諾
    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僕遊揚足下之名於天下,顧不重邪?何足下距僕之深也!」      解釋:曹丘先派人把竇長君的介紹信送給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著曹丘的到來。曹丘到了,就對季布作了個揖,說道:「楚人有句諺語說:『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諾言。』
  • 項羽麾下的五虎將,第二位則是一諾千金這句成語的出處
    在當時也廣泛流傳著一句,得千斤黃金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諺語。而且一諾千金的這個成語就是從季布這兒來的。3英布英布同樣是項羽帳下的得力幹將十分勇猛擅長打以少勝多的仗,項羽十分的信任英布,封英布為九江王。不過後來英布投奔了劉邦,成為劉邦手下的一員大將,後來被劉邦封為淮南王。
  • 失信和「季布一諾」
    「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兩千多年來季布成為講信用的象徵。當今契約社會尤當提倡按時按質按量兌現自己的承諾。
  • 季布一諾千金,真的是如此嗎?
    一諾千金原名原句「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講的是楚漢名將季布的故事。
  • 季布一諾,曾子殺豬!這幾個人也是言出必行,甚至看起來有點傻
    所謂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有時候,誠信比黃金還之前。 之所以有人幫他就是因為季布這個人對待朋友非常慷慨而且信守諾言,只要朋友有困難,季布如果答應幫忙,那就不怕,從來都是這樣,所以他遭遇劉邦緝拿的時候很多人冒死為他奔走,最後在夏侯嬰的協助下轉危為安,後來成語一諾千金就是來源於他。
  • 成語故事:爾虞我詐,理解成語,了解我國傳統文化
    成語故事:爾虞我詐,理解成語,了解我國傳統文化文|歷史趣味學說成語是我國一種極具傳統的文化,大多成語背後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了解成語裡蘊含的故事也是在了解我們國家的歷史。前兩天小編給大家已經講了一些成語故事了,今天小編依舊和大家來講講成語運蘊含的故事。
  • 漢字的故事:「一」的趣事
    在前兩期,我們草述了漢字結構的六書,漢字演變的七個階段,現在大家對漢字結構與演變過程有了一個大概框架
  • 季布一諾千金
    季布的父親是楚國的商人,因為誠實守信,他的生意相當紅火。季布記得,父親從來沒有欺騙過顧客,即使在通貨膨脹的時候,父親出售的商品價格依然和平時一樣。在季布的印象中,父親從來沒有說過大話、謊話,一般也不輕易向別人承諾什麼,一旦承諾,就一定會辦到。  只可惜父親命不長久,因為過於操勞,不惑之年就染病身亡了。
  • 來《成語天下》第二季,試講成語故事
    《成語天下》第二季第四期播出之後,因為這期節目再次激發了許多觀眾的答題參與度,也有很多精彩的成語故事為大家展露出來。隨著比賽進度的推移,選手之間的競技更上一層樓,節目看點越來越多。星羅棋布:你的成語庫存合格嗎?
  • 南通一座「低調」的千年古鎮,曾出兩個成語,古樸滄桑遊人稀少
    還沒完全商業化的餘西古鎮,你喜歡嗎?餘西的遊人很少,喜歡清靜的人一定會愛上這裡的,這裡有一塊節孝牌坊,上面鐫刻著「百年貞操冰霜厲,千載徽音日月昭」,鎮上有很多古院落,還有一些感覺就快消失的老房子,杜義茂綢布莊、曹恆興油坊、永泰和茶葉店、曹家酒店、朱家肉鋪、馬家燒酒坊,它們就像一段段故事上演之後就將落幕,這裡有他們的奮鬥史,也有他們的感人故事。
  • 言而有信|成語故事
    古往今來,功成名立的人往往都是一諾千金、言而有信的。宋慶齡從小就是一個言而有信的人。一次,宋慶齡的爸爸要帶她去一位叔叔家完,那位叔叔家裡養了很多可愛的鴿子,宋慶齡特別想去。但她之前已經跟一個小夥伴約好,要教對方做花籃。於是,宋慶齡果斷放棄了去那位叔叔家看鴿子的機會,留在家裡完成自己和小夥伴的約定。與人交往,哪怕是很小的承諾,也應該堅持做到言而有信。
  • 這個成語你經常用,但你卻不了解它的背後故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語也是源遠流長的一種文化經典。我們都知道古人說話是文言文,簡短精煉,往往會將一句話表達為一個成語,短短的字詞間濃縮了諸多意義。如果我們在理解時望文生義,曲解了成語含義,甚至在運用時出現錯誤,就會鬧出不少笑話和誤解。那麼,有一個成語,我們經常用它,不知道你是否真正了解它的故事呢?
  • 《馬首是瞻》這個成語什麼意思,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一起學起來
    《馬首是瞻》這個成語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是比較貶義的成語,但是這個成語在最開始的時候是指原指士兵作戰時,當時沒有現在的先進設備,沒有對講機,怎樣直觀的看見將軍的命令呢,士卒看主將的馬頭行事。後來這個成語慢慢的演化,用來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
  • 改良親子關係,需要學習100個成語故事,故事啟迪人生
    從具體措施,專家的措施少之甚少,這篇文章主要想給大家推薦的是一種建立親子關係的實操方法——成語故事共讀建立良性親子關係。無論孩子是幼兒期、少年期還是青春期,通過今天講解的這種方法來進行培養親子關係,會延伸出很多良性結果。了解一個方法,先從最基本的概念而言,成語故事是什麼?
  • 成語故事「寶刀未老」中的智慧,你了解嗎
    比如故事中的黃忠,雖然年紀大了,但在國家需要他的時候,仍然毫不猶豫的上前線,遭到別人質疑的時候,敢於擔當,展現了大將之風。俗話說:「老將出馬,一個頂倆。」不管是上戰場,還是做其他事情,年長的人雖然體力不一定比得上年輕人,但是他們往往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閱歷,這些都是年輕人沒有的寶貴財富!生活中對於那些年紀大了卻仍然堅守崗位,為國家、為社會發揮自己光和熱的前輩,我們應該表示深深的敬意。
  • 你知道狗尾續貂的故事嗎?原來這個成語是諷刺司馬倫!
    你知道狗尾續貂的故事嗎?原來這個成語是諷刺司馬倫!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狗尾續貂這個故事吧,這個故事所要表達的就是用壞的東西來補充好的東西,前兩者並不對稱。事實上,他仍然是個幽靈,因為皇帝是個傻瓜,是歷史上有名的痴皇。原來司馬炎並沒有打算立他為太子,但是,由於他娶了賈南風這樣一個惡毒、心地縝密的女子為妻,她想出了一個辦法,把太子的位子傳給自己的丈夫,好讓她自己也當皇后。所有這些都得逞後,這位女子也一直在鬧事,她不僅為自己尋找各種男寵,還幹涉朝政,朝廷的一切事務都要聽她的指揮,使整個朝政看起來烏煙瘴氣。
  • 人盡可夫:這個成語背後究竟是個什麼故事?並非行為不檢
    很多男人,都曾面臨過一個千古難題:如果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裡,你先救誰?如果下次,再有人這樣問你,你可以反問她,如果我和你爹只能活一個,你選誰?「人盡可夫」這個成語,大約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人盡可夫的本意便是,丈夫死了再找個帶把的就是了,但父親卻只有一個,所以該幫父親還是丈夫,你懂了嗎?
  • 〖中華成語故事〗不平則鳴
    選自《我的智慧成語世界》,由接力出版社出版。   本期主播:依然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