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書法創作中,最討厭的就是接連碰到幾個偏旁部首一樣的字,處理起來非常的麻煩。比如說如果碰到連續3個字都是「三點水」,我們應該怎麼辦?其實王羲之的《蘭亭序》裡早就給出了答案,只不過我們沒注意罷了。
首先我們來說說處理難度在哪。一般來說,一幅書法作品中為了整體的藝術效果,應該儘量避免相同筆法的筆畫連續出現,而怎麼才能有效的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相信大多數人處理起來都有一定的難度。
要想避免雷同,我們必須在日常的練習中多多積累相同筆畫的不同寫法,心中有了,寫起來自然輕車熟路。
下面我們就通過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三個字,來看看王羲之遇到這種問題是怎麼處理的。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發現,接連的三個字,右邊都是「三點水」,這種情況如果處理不好,寫出來的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不過書聖不愧為書聖,這點小問題怎麼能難倒王羲之呢。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清」字,上面的點比較方重,同時和下面的部分斷開,而下面的部分直接切筆向右下行筆,沒有太多的彎轉,末筆調鋒向右上鉤出。整體看來這個「三點水」分兩筆寫成,稜角分明,厚重有力。
而第二個字呢,王羲之的這個「三點水」要比上面那個溫柔的多。首先從筆畫大小上要比第一個小很多,筆畫少了幾分剛勁,多了幾分圓轉,並且中間有遊絲相連,一氣呵成,多了幾分靈動。和上面那個三點水相映成趣,姿態各有不同。
現在我們來看第三個。上面一個剛勁厚重,一個圓轉飄逸,第三個怎麼辦?這同樣沒難倒王羲之。通過原帖我們可以看出來,第三個「三點水」的主要特點是清秀修長。筆畫簡潔幹練,姿態上也和第一個遙相呼應,第一個向右下行筆,而第三個卻向左下伸出,整體看去,實在是非常精彩。
看了王羲之《蘭亭序》中的這三個字的處理方式,大家有什麼感想?別的先不說,在這裡有一點想和大家分享。那就是我們在日常讀帖的過程當中,一定要仔細,用心的觀察帖中的細節處理,然後自己加以整理匯總。只有這樣,才能將帖中的東西化為己有,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