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水「氵」是漢字中最為常見的偏旁部首之一,根據現代漢語字典統計,偏旁部首中包含三點水的漢字多達601個,其中常用漢字近300個。要知道,我國的基本常用漢字為2500個,那麼帶有三點水「氵」的漢字就佔了總的常用漢字的1/8左右,由此可見三點水「氵」在漢字書寫中的重要性。
常聽很多人說「三點水很難寫」,其實在書法上無論多複雜的結構總有規律可循,如果我們掌握了其間架結構固有的書寫規律,相信三點水寫起來也就容易多了。今天我們就以古人名帖為藍本,從以下3點來探討如何寫好「三點水」。
一,觀察字形特徵:
眾所周知,我國的傳統書法講究「圓潤飽滿、端莊雋美」,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三點水」往往與整個字體一起形成合圍之勢,這種合圍正好彰顯了漢字書法「圓潤飽滿」的藝術特徵,這種合圍令字體形成一種無形的「藝術光環」。
正如上圖所見,三點水「氵」這三點的起筆形成了一道弧線,因此書寫第一點時宜偏內,第二點宜偏外,第三點要與第二點對齊或稍微偏內,且這三點均宜布局在整個字體所形成的圓環上,呈現書法的「合圍之勢」。
二,研究結構布局:
三點水的字形左開右合,並非簡單的三個點,仔細觀察古人的書法,我們發現三點水的收筆也有規律可循,我們以三點水的起筆、收筆做延長線,則會發現它們匯聚於一點,而這一點則與整個字體的重心有著莫大的關聯。
想要寫一筆好字僅僅掌握單個的筆畫書寫是遠遠不夠的,間架結構和字形布局才是重中之重。那麼三點水「氵」的這三點在布局上有著怎樣的關係呢?通過仔細對比古人書法我們發現這三點並不是均勻的等距關係,而是第一點與第二點的間距較小,第二點與第三點的間距略大。
三,探索書寫技巧:
說白了,觀察字形特徵和研究結構布局依然停留在理論階段,如何利用自身的書寫技法將書法理論積極地表達出來則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和學習,尤其對於較難偏旁部首的掌握更是如此。那麼三點水的寫法有著怎樣與眾不同的技法呢?
首先,第一點為短斜點,如果將第一點單個拿出來分析便發現和書法中的橫筆「一」的起筆完全一致,正如「永字八法」中所講的一樣,點是所有筆畫的起筆之源。那麼這三點該如何連貫完成呢?我們起筆停頓後迅速收筆開始書寫第二點,此時的第一點已經順利過渡完成,如果是行楷書我們便會發現第一點的收筆處會有一絲若隱若現的連筆、斜鉤,而這斜鉤正好不偏不倚的指向第二點的起筆。
第二點的運筆和第一點相似,但是第三點卻是整個三點水的核心筆法,第三點的筆法也叫點提筆法,寫點落筆然後向著整個字體的重心提筆,提筆的角度至關重要,高一點或者低一點都將無法實現整體效果,通過我們對比分析,這一提筆的角度正好指向整個字體的重心部位。
以上三條技法便是寫好三點水必不可少的基本要領,要想真正寫好帶有三點水的漢字,除了掌握以上的基本筆法,還需要在左右結構的整體把握以及間架結構的互相映襯上苦下功夫。總之,掌握筆法是基礎,勤學苦練、熟能生巧才是書法穩進的最好捷徑。
以上便是如何寫好三點水「氵」的3個方法,希望能為喜歡書法的朋友們提供一點參考素材,本文由國學鑑原創,實屬一家之言,如有不足之處還請高手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