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鄭鐵峰)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按照「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要求,聚焦「全覆蓋、零許可、數位化、強監管」目標,以更快速度、更大力度推進照後減證和簡化審批。通過「六大突破」有效解決了「準入不準營」難題,促進更多新企業開辦和發展壯大。截至目前,「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惠及全省31.7萬戶市場主體。
位於衢州的龍遊縣今年積極打造「無證明縣」,推動取消161項證明;舟山市取消海釣許可事項,原先需要20個工作日審批變為「零審批」……這正是浙江自貿試驗區和各地市按照結合本地實際、對照《浙江省「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事項清單(2019年版)》,以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方式分類推進,對涉企事項進行全面整合清理。浙江省在認真總結梳理自貿試驗區「證照分離」改革各項舉措後,面向全省各地市及時推廣好經驗,出臺全省統一實施方案,明確總體目標、實施範圍和時間、配套細則等,推動改革試點在省級、地市級無縫銜接,率先實現省域全覆蓋。
在浙江,企業只需對所涉及經營許可事項作出承諾就可以獲得相關經營資格,實際解決了企業主「辦照容易辦證難」問題。浙江省實行告知承諾增量擴面作為「證照分離」改革增量擴面的重點和著力點,以企業承諾替代政府審批,解決了企業申辦過程中的不少難題。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為實現「點」上的率先破題,選取杭州、舟山和省市場監管局作為試點單位,選取與企業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率先推動告知承諾增量擴面。在試點基礎上,全省推廣,形成新增告知承諾清單,浙江自貿試驗區告知承諾總事項由61項增至109項,全省其他地區由39項增至100項,全省累計減免辦事材料130餘種,減少審批環節33個。同時,浙江自貿試驗區和一些地市積極探索「一表一書」式最簡告知承諾模式,對人員資格身份、財務資金狀況、設施設備要求、經營管理制度等推行承諾後免提交,對經營場所證明、歷史業績狀況、檢驗檢測報告等推行約定期限內補交。截至目前,通過該模式已累計辦理相關事項2125件,累計為企業節省3.9萬多個工作日,減少申請材料2.1萬餘份。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還把優化審批服務作為推進「證照分離」改革的重要抓手,堅持下放審批權限與壓減審批環節並進,對審批時間、提供材料等要素環節能再壓減的一律壓減。浙江省將就近辦理更便捷的事項最大限度下放或委託給所在地主管部門,充分賦予審批權限,最大程度讓企業就近能辦事、辦成事。目前浙江自貿試驗區已對205項事項進行再優化,其中下放審批權限83項、壓減審批時間100項、壓減審批要件11項、壓減審批環節9項、延長或取消有效期限2項,全省其他地區同步對202項事項進行再優化。
在下放審批「就近辦」的基礎上,浙江省以「跑一次是底線、一次不用跑是常態、跑多次是例外」為目標,著力從企業視角優化審批流程,集成打包若干服務事項,做到能夠減並的材料主動提示企業、網上可辦的事項不用企業跑腿、政府共享的信息無需企業提供,實現了31個涉企高頻事項的「一套材料、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次辦結」。
為保障「證照分離」改革順利推進,浙江省還在創新事中事後監管紮實守牢風險底線,強化數字支撐全面歸集共享涉企信息,加強法治保障依法推進改革措施落地三方面均有突破,今年1-10月,新設市場主體增幅從-46.91%逆轉為18.56%,呈現強勁反彈、快速增長勢頭。通過六方面的改革創新,浙江省打造了「證照分離」改革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