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對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進行了提醒式約談,指出,近期媒體多次報導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產品有關問題,主要是「附近訂單」功能偏離順風車本質,涉嫌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業務,用戶頭像顯示性別、開展長途城際服務等方面存在安全風險隱患。
順風車和網約車同為新生業態,都屬於出行工具,一些人常常將二者混淆,但事實上,順風車和網約車有著本質的區別。2016年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私人小客車合乘,也稱為拼車、順風車,是由合乘服務提供者事先發布出行信息,出行線路相同的人選擇乘坐合乘服務提供者的小客車、分攤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費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這意味著順風車不同於經營性的網約車,而是屬於典型的共享經濟,通過順路的車主和乘客實現共享車輛出行,從而有效提高車輛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空氣汙染,緩解城市交通出行壓力。
今年11月20日,交通運輸部在回復網友提問時再次重申,合法的私人小客車合乘與網約車經營性客運服務有很大區別,不需要辦理網約車相關許可,但應當符合以下要求:一是應以車主自身出行需求為前提、事先發布出行信息;二是由出行線路相同的人選擇合乘車輛;三是不以盈利為目的,分攤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費互助;四是每車每日合乘次數應有一定限制。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平臺的管理漏洞,卻給個別人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提供可趁之機。
近段時期,嘀嗒順風車「附近訂單」功能就引發爭議。有網友認為,順風車平臺車主端的「附近訂單」功能是變相的網約車,不是以車主自身出行需求為前提、車主沒有事先發布出行信息。對此,嘀嗒方面回應稱,「附近訂單」,也是基於車主自身出行需求為前提的順路出行訂單,是為臨時起終點車主匹配順路乘客,並最終由乘客車主雙向確認的快捷操作方式。話雖如此,但「附近訂單」還是容易被以營利為目的的車輛鑽空子。雖然平臺對於順風車有價格限制,合乘價格都是當地運營車輛定價50%左右,但是一些順風車可以通過取消訂單、私下交易達到營利目的。
以順風車名義提供非法網約車服務,存在嚴重的安全風險。《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於網約車車輛和駕駛員有嚴格規定,包括駕駛員「無交通肇事犯罪、危險駕駛犯罪記錄,無吸毒記錄,無飲酒後駕駛記錄,最近連續3個記分周期內沒有記滿12分記錄」「無暴力犯罪記錄」等。順風車非法從事網約車業務,實質上是繞開了有關部門的監管,容易滋生種種亂象,難以保障運營安全和乘客合法權益。
為此,交通運輸部專門對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進行提醒式約談,很及時,也很必要。下一步,有關部門應對平臺的整改落實情況全程跟進,確保安全風險隱患得到消除,守牢「順風車不能做網約車」的底線。同時,對於公眾來說,也應提高安全防範意識,選擇資質可靠的網約車平臺,拒絕搭乘不合法的「黑網約車」。
文/張淳藝
圖源/視覺中國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