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西遊》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可以說周星馳就是憑藉著這部電影而火起來的,他被人們譽為「喜劇之王」,在那個時代也算是一個標誌性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一個時代的人。然而在《大話西遊》剛出來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太多人看好,這背後的事情又知道多少呢?那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大話西遊這部電影。
在當時《大話西遊》其實是一部和內地合拍的影片,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時拍攝《大話西遊》的時候,香港還未回到祖國的懷抱當中來,而香港電影又在大陸沒有多少市場,所以周星馳就和內地合作,拍攝了這部《大話西遊》。
當時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據消息稱,劇本是在拍攝過程當中邊拍邊寫的,所以劇中的有些臺詞都是靠演員自己的演技來完成的,相當於自由發揮。當時劇組的拍攝演員也是有限的,一個演員常常分飾多角,比如吳孟達就在這部影片當中演了三個角色。而電影當中有一個著名的橋段,就是豬八戒和紫霞仙子互換身份,豬八戒說出了紫霞仙子的聲音,估計大家想的都是後期配音吧,但其實是朱茵自己戴上了豬八戒的面具來參演的。
《大話西遊》這部電影後期需要配樂,於是他們就請了趙秀平老師來為這部電影配樂。但是趙老師在看完劇本後,表示根本無法接受這種電影的風格,就對這部電影產生了一些誤解,在他完成配音的時候,他對電影片尾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名字打在電影片尾上。
當時《大話西遊》這部電影拍攝完畢後,一共花了近6000多萬元,這是在當時那個年代投資成本是相當巨大的。但是,就是這樣一部花費巨額資金拍攝出來的電影,它的票房卻異常慘澹,根本沒有人願意去看它,很多人都無法看透這部電影星爺所要表達的情感,這部電影是周星馳電影公司的處女作,但也因為這部電影公司就要面臨破產了。
之後《大話西遊》這部影片迎來了一個轉折點,那就是在1996年,《大話西遊》在北京電影學院播放後,北京電影學院裡面的學生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甚至還專門成立了一個課程來研究這部電影,同時他們也體會到了當時星爺創作這部電影的笑點,隨後這部電影迅速的在全國上下掀起了一波熱潮,相當於《大話西遊》在1996年才「火」了起來。
《大話西遊》到現在這個年代也依然是神作,無數喜劇電影都無法超過他,它就相當於喜劇電影界的一個巔峰,在未來也會影響一代代人。你們喜歡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