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香港有個歌手叫麥浚龍Juno,給他寫詞時我不用管這歌以後紅不紅,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很爽的。」
林夕說這話 除了和麥浚龍性格有關, 最重要的是...他有錢啊!想怎麼玩音樂,怎麼玩,流行音樂裡面玩出世, 玩佛教, 玩古詩詞, 玩意境, 光從歌名就可意會。 《金剛經》, 《櫻吹雪》, 《成魔之路》,《彳亍》,《弱水三千》,連專輯名都叫 《問世》,《無念》之類。
之前在網抑雲上看到一個段子:
林夕:「我和雷頌德寫了首《大話西遊》裡的孫悟空。」
唱片公司:「林老闆,這種賣不出去的,你寫詞不能光顧自己爽啊,要接地氣,你去找不差錢的歌手吧。」
林夕:「那我還去找麥浚龍。」
說到麥浚龍,不得不提貫穿了10年的愛情三部曲:《耿耿於懷》,《念念不忘》,《羅生門》 。這三首歌的大結局是我在第一篇中提到的黃偉文作詞, 周國賢演唱的 《雷克雅未克》。其實在這延續了10年的故事中, 男主角便是Juno本人。
2018年,麥浚龍推出了他的最新概念專輯 《The Album》,這個專輯製作標準非常之高, 團隊成員全都是頂尖創作人。麥浚龍親自監製, 擔任策劃與編寫, 創作班底包括林夕,黃偉文,周耀輝,雷頌德,以及澤日生(作曲《富士山下》,《鍾無豔》,《塵埃落定》等)。每首歌都是一個小故事, 每個小故事連起來成了一部電影作品。它講述由Juno飾演的男主角董折和謝安琪Kay飾演的女主角浦銘心,從17歲相戀到34歲分開再到70歲的情感故事。但Juno所想表達的不單單只是一個簡單的情感故事, 哪怕很多歌都是圍繞著情感, 它會隨著人物角色17歲和34歲所經歷的,隨著他們的長大,會在文字,影像,歌詞,用字,曲風都會有轉變。
專輯的前三首是以男主角董折(麥浚龍飾)為視角講述的,音樂已然成為故事的附屬品。如果不看MV 單單只聽音樂,是很難將故事給串起來。
《勇悍.17》是整首專輯的開端。故事發生在1986年, 車諾比核爆, 17歲的董折和17歲的浦銘心(謝安琪飾)相愛,故事開始。整首歌都充斥著少年人的張揚和輕狂,早婚早孕,為愛情不懼世俗。看看歌詞 「成家應趁早 你願意 別逃避 不要等苦澀吃夠了才有喜」 ,「為何才十八歲要計較八十幾歲回望 ,要報答世界大多數期望,襯託你我這極少數,活的猖狂」 。歌詞最後一句 「約定未來,要到切爾諾貝爾跟你闖闖,當然心跳冒汗」 結束在對未來的暢想。
林夕很會講故事, 而不談對錯是非。歌詞配合編曲表面看上去貌似讓人領略到那個年紀的勇敢與美好,但細味後發現那只是「仍未知的滋味先可對抗乏味」,只是「愛定你的那刻」或「性起」,只是單純覺得「夠浪漫才流芳」。
2020年9月,麥浚龍發布了新歌《我在車諾比等你》,這首作品與第一首 《勇悍.17》結尾「約定未來,要到切爾諾貝爾跟你闖闖」遙相呼應。這首歌我非常喜歡,強烈推薦!
「1986年4月26日,正是那晚核爆,讓我自以為悟懂了生命的真諦,不理世俗、不為別人,全憑感覺選擇和你闖進教堂,更許下「下個旅程同赴生與死」的約定。這是屬於我17歲時的勇悍,也是我董折與你浦銘心故事的起點。
一路走來,儘管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插曲,甚至曾墮進情感的廢墟 ,看不到曙光。但今天,在切爾諾貝爾經過半個世紀的封鎖後,我仍然決定踏足這片瓦礫之地,義無反顧地等你。此「乃最初跟最後那約定」, 我這份自始至終的「勇悍」,也只屬於你浦銘心。」
《困獸.28》是講11年後, 倆人已經到28歲, 婚後的生活沒有想像的那麼浪漫與美好。成家立室十年後,28歲的愛情有了現實的壓力, 雖然兩人處於同一屋簷下, 但各自為生活努力,兩個相愛的人成功廝守成逃不出去的困獸。MV的影風悽涼,昏暗破舊的房間將氣氛渲染的更加壓抑。「這雙手剛殺了誰和誰又牽手
只怕 在吻著看著這 頸背後
想到 這血肉 為何沒有切口
誰令我收手 留下世放手
悲咒念完後 但求沒人念我舊
一再做人後 積血可會渡扁舟」 ---《劊子手的最後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