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男人,單曲作品大部分充斥著負面情緒。
他的代表色,是五彩斑斕的黑。
他叫麥浚龍。
兩年前,被他的一首《耿耿於懷》打動,將所謂的「三部曲」,按順序——《耿耿於懷》《念念不忘》《羅生門》一口氣聽完,連續一周循環不下20次。
無意中看了Juno與蒼井空版本《超生培欲》的MV,極致的戀物癖讓我對Juno產生一種恐懼又興奮的感覺,於是我想嘗試更多地了解麥浚龍的風格。
我用現成的爬蟲工具簡單抓取了麥浚龍部分歌曲並生成分析,從他部分歌中提取的關鍵詞詞云:
喪味滿滿,Juno的念舊情節挺重。
點開分析工具中的情感評分:
嗯..結果完全在意料之中。
再看一下歌詞中名詞、形容詞、動詞的權重:
▲名詞Top3:世界,以後,血肉
▲形容詞Top3:快樂,太多,更多
▲動詞Top3:需要,感覺,沒法
儘管歌詞並非Juno親自填寫,也可從歌詞選擇的態度上表明Juno非常感性。
同時我以「Juno麥浚龍」作為關鍵詞,搜集了2014-2018年相關的微博評論,共694條。
600多條內容看了一半都不到,發現:1/6剖析歌詞意境,2/3是表達對麥浚龍的喜愛。不過,像Juno這麼「另類」的音樂人,抨擊他的人還真是寥寥無幾,也許和他低調、謙虛、禮貌有關。
打開他微博裡的圖片,幾乎是清一色的黑,我斷斷續續花了兩天時間才差不多算是翻了個底朝天。
翻看的同時在手機備忘錄做了一點記錄。
2011-2012年,Juno還沒有那麼「高冷」,幾乎堅持每天發動態,更新的微博大多是日常工作極度忙碌和精神疲憊。
麥浚龍說過兩句話我很喜歡:
▪ 人總會有失落時,有期限般對待失落。
▪ 冷是一種獨有的熱情。
根據Juno的微博動態,推測他喜歡繩結,褪色的物品,深夜讀書,蠟燭燃燒,閒時發呆,冬日,小鎮,貓。
麥浚龍:想去探究的事情太多,可惜時間太少,可以每天多探索多一點的自己,就滿足了。
究極的內向探索,如果不是出家,對於常人恐怕異常艱難。
Juno在2013年後,話就愈來愈少,大多時候是轉發別人的評價內容,附上一句「謝」,與他全心投入劇本創作當然有關聯。
Juno似乎是中了邪般的奉行簡言,能一、二字說完的話儘量少說四個字以上,有時文字內容僅是一個句號。
我稱不上是麥浚龍的頭號粉絲,不過是欣賞他一意孤行般地貫徹著旁人認為暗黑或比較cult的風格,極度認真和異於常人的專注,才能對作品千錘百鍊、不惜耗費數年地極致打磨,真正活出自己真實的模樣。
2016年《Evil is a point of view》這張專輯的題材談論到一些禁忌的話題,專輯中的十一首歌,Juno都有導讀歌曲背後的創作理念。
蝦米音樂網友們對Juno每首歌背後的寓意揣摩也很有趣。
有網友這麼評價麥浚龍:張張概念專輯,寫天地蒼生,寫萬千色相,寫儘是虛無皆是空,寫遁入空門,寫六根清淨,寫禪寫意,寫塵世難斷,寫畸戀。
側面反映他確實有足夠資本,探究未知矛盾與生命哲學。少了市井氣,即,不接地氣。反正麥浚龍從沒想要迎合大眾口味。
麥浚龍自創的電影劇本目前為止共3部,分別是2011年的《復仇者之死》,2013年的《殭屍》。以及創作時間長達4年,將於2019年上映的《風林火山》。
18年Juno帶來了《勇悍‧17》,依據車諾比核爆事件為背景,重新演繹浪漫青春愛情故事。車諾比下的愛情,象徵著駭人的愛情,是自己一個人的愛情。
一早醒來看到通知,Juno新專輯《困獸‧28》,開頭「不止心跳冒汗」呼應勇悍17結尾的「當然心跳冒汗」,微微一笑,感知Juno的歌曲與歌曲之間有著緊密銜接和貫通。當然離不開偉文,林夕,穎琪等人,整個Juno團隊的配合。讓歌曲真真切切地變得有故事性,趣味性,甚至懸疑性。
有時候,忍不住去慶幸,香港樂壇有一個麥浚龍。
————————————————————
長按二維碼關注蝦米音樂微信
今日互動:
你最喜歡麥浚龍的哪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