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已建成福道、吉道、文道、樂道四大城市慢行系統,打通綠色「血管」。作為吉道(光明港—森林公園)的延伸,橫跨江濱中大道的吉道天橋(暫定名)預計明年春節前建成開放,屆時市民可沿著吉道從光明港公園直達江濱公園。
直通吉道天橋明年春節前建成
全長44.6公裡的吉道從光明港出發,途經晉安河、溫泉公園、金雞山公園、古城公園、森林公園等山水節點,但光明港公園與「近在咫尺」的閩江間,卻被一條江濱中大道阻隔。現在,市民想要順路去閩江北岸「打卡」頗為不便。
臺江區江濱中大道與瀛江路交叉路口附近,一座亮眼的吉道天橋(暫名)正一點點架起,把吉道「拉長」至閩江北岸。「這吉道天橋,就是把『斷點』在空中給串聯起來。」市城鄉建總該項目負責人李翔介紹,天橋為「一」字形,呈南北向,從已建成的全長932米的晉安河直排閩江通道綠軸起坡,跨過江濱中大道,最後落在閩江北岸。
▲吉道天橋效果圖
這座「一」字形天橋主橋全長66.4米,橋面寬8米,北側為1個等 寬(寬8米)梯道,南側(靠閩江側)為1個變寬梯道(寬3.5米至7.1米),整個主橋面積約530平方米。
自上月進場以來,吉道天橋已順利完成所有樁基(8根)施工,轉入橋梁的承臺作業。按計劃,吉道天橋將在明年春節前建成開放,周邊整體景觀提升將在明年3月底前整體亮相。今後,市民可經由這1公裡的「綠軸+天橋」組合,實現琴亭湖公園、晉安河公園、金雞山公園、溫泉公園、洋下海綿公園、光明港公園和閩江北岸的「一站式」遊園。
100㎡瞭望平臺將成榕城觀江新地標
吉道天橋為榕城再添觀江新地標!據介紹,通過寬幅綠植橋面、觀景臺階、閩江懸挑瞭望平臺等精細化設計,將把吉道天橋打造成可通行、可賞景的觀江新地標。天橋為通體白色外觀,兩側與底部被白色的鋁擋板包裹,護欄處為透明的鋼化玻璃,配以水磨石鋪設的橋面,美觀通透。
▲吉道天橋夜景效果圖
通過橋面向江面延伸的一座懸挑瞭望平臺,是該項目的最大亮點。該平臺長12.5米、寬8米,總面積100平方米,在這裡,市民遊客能近距離飽覽閩江的一線江景。
作為地標性的打卡點,吉道天橋還將進行細化布置與特色夜景燈光的植入。白天,以白色為主色調的橋梁,是閩江邊的美麗「雕塑」。到了晚上,又成為閩江夜遊的一處新觀賞點。
除了親水元素,在寬幅橋面上,這座天橋還將建成一座園林景觀橋,設置觀景臺階,橋面將鋪設水磨石,上橋如同行走在公園步道。橋面兩側還將打造園林景觀,為市民打造一個四季有花的花園式空中通道。
需要提醒的是,吉道天橋為行人步行天橋,不設置非機動車過橋坡道。
44.6公裡吉道串起市區公園群
全長44.6公裡的吉道,是福州四大特色慢行系統(吉道、文道、福道、樂道)中最長的一條,串起光明港至森林公園沿線的公園群。
吉道自光明港出發,途經晉安河、溫泉公園、金雞山公園、古城公園、森林公園等山水節點。這條步道貫穿福州南北,可謂是福州自然山水的脊梁,故將其定位為城市公園群脊梁慢道,以「脊」的諧音命名為「吉道」。該步道的支線還將與金雞山棧道相連接。
福州已打造四大城市慢行系統
福州四大慢行道已於去年底基本完工,分別叫吉道、文道、福道、樂道,總長近125公裡!除了吉道之外,另外3條步道位置也不同,風格不同,定位同樣不同。
文道
北江濱—西湖公園慢行道,全長14.2公裡,自北江濱開始,沿白馬河一路向北,直至西湖公園慢行道,串聯上下杭、烏山、安泰河等沿線景點。該慢行道規劃定位為最具文化氛圍的「城市人文景觀步道」。
福道
省體育中心—金牛山公園慢行道,主打「半城半野」樂趣,將市中心景觀與山野閒趣相融合。市民從省體育中心出發,可遊覽屏山公園、西湖公園、金牛山福道、閩江等。全新的保福路將讓金牛山福道和福山連接,打造全長33.5公裡的「雙福環線」。
樂道
奧體片區—金山公園慢行道,全長33.2公裡,定位為「城市健身休閒慢行道」,將連接海峽奧體中心、飛鳳山公園、流花溪、環南臺島休閒路等節點。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樂居買房
優質內容推薦
定了!福州這家售樓部被強制拆除後,打造8萬方休閒公園!
金山片區城市天際線顯形!14.83萬㎡主體結構本月底封頂!
喜訊!地鐵4、5號線又有區間雙線貫通!1號線新出入口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