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區新聞辦說,該區蘇州河沿線綜合整治工程(中遠兩灣城段)作為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提升的一部分,東起彭越浦泵站,西至江寧路橋,總長約1690米,沿河開放共享空間面積約9177平方米。今後,這裡將打造一條開放共享的花園式濱水健康步道。未來TA將變得如何?設計方案有哪些?詳見↓
設計方案
空間布局
本次工程在保持原有濱水區域的空間布局及功能不變的基礎上,進行景觀提升,步道儘量利用原有沿河步道及廣場進行貫通。貫通步道全線平均2.5米寬,但不小於1.5米,步道材質結合現有步道材質及周邊場地材料進行統一設計,著力打造一條全天候開放共享的花園式濱水健康步道。
綠化改造
綠化改造延續原有綠化布置空間,對現有喬木最大程度保留,並適當修剪病老枝。新增開花主題小喬木,櫻花及紫薇,四季有景可觀。保留局部生長好,效果佳的地被及灌木,儘量清除老化灌木及地被。新增灌木及地被,根據環境因子及場地設計需求,選擇耐陰地被、開花地被、彩葉灌木等,增加開花灌木及新優地被植物運用。
軟性隔離
小區與步道之間採用自然生態的綠化隔離形式,增加種植密度,通過豐富的綠化層次及原有二級防汛牆達到隔離的效果。沿河一側梳理中層植物,增加視線的通透性,地被則統一進行梳理調整,增加觀花、觀葉灌木、地被,營造路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環境。
門禁系統
門禁位置儘量保留原有進入沿河通道,門禁形式採用低矮院門形式,風格與中遠整體風格統一。門禁安裝監控,接入物管系統,由物業統一管理。沿河開放共享步道空間全線安裝監控,進一步提升小區安全性。
重點區域
重點區域廣場進行重點打造,原有場地低於4.0標高的統一進行抬升,確保蘇州河汛期場地不被淹沒,對原有場地面層、花壇、臺階等進行翻新,增加小品、設施,滿足人們休閒活動需求。
沿河設施
東區、西區均在保留原有沿河欄杆基礎上進行修復翻新處理,西區欄杆考慮進行安防提升,增加警示標牌。步道沿線設施根據設計規範及居民需求進行統籌、合理布置。
資料:普陀區新聞辦
編輯:張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