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在河面上泛舟遊覽,在橋洞下看電影,都將成為可能。甚至還可能在橋洞底下設置能量驛站區通過能量收集站的簡易跑步裝置儲能發電……
黃浦江河口至外環線的蘇州河中心城區兩岸共有約42公裡岸線,其中普陀區段長21公裡,佔總長度的50%。自2018年上海提出全面啟動蘇州河沿線綜合整治四期工程推進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後,同年10月,普陀區正式啟動項目建設。截止2019年底,第一階段貫通目標基本完成,區域內19處斷點基本實現貫通。2020年,第二階段岸線品質提升工程全力推進。記者了解到,局部岸線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景觀美化提升工程,91.2%岸線已經陸續對外開放。力爭今年年底,將全部對市民開放。
10月29日,2020蘇州河論壇在普陀區人民政府舉辦。圍繞重構蘇州河的空間、講好蘇州河的故事,普陀已明確第二階段建設目標為「通過城市更新、人文建設和生態修復,建設邁向全民共享的蘇州河」。普陀區副區長張玉鑫表示,下一步,普陀將結合「蘇河十八灣」及沿岸工業遺存,融合文脈水脈,打造一條承載記憶、蔓延情懷、貫通融綠,為所有人共享的蘇州河。
掩鼻匆匆而過的蘇州河畔如今成為市民最愛的「遊憩寶地」如今,每每走過武寧路橋下南側的橋洞,都能聽到濃鬱的薩克斯風,三五位中老年人自組成了「樂團」在此演奏。時間久了,橋洞下賞樂圍觀的人也日漸多了起來。
穿過這橋洞,又是另一番生機。河水潺潺,水波蕩漾,數十隻水鳥在蘇州河面上展翅飛舞。樹蔭下,花叢間,藍色步道上,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運動裝的、休閒服的,或狂奔追逐,或漫步閒談,或規律競走。親水平臺上,還能見到老人家耍著太極。
除了健身,還有娛樂。記者沿著蘇州河從武寧路橋段步行至半島花園小區內發現,有關部門在升級優美岸線景觀的同時,更貼心地增添了眾多休閒設施,以提升蘇州河岸宜居環境。兒童樂園、生態廊架、綠化植物、戶外座椅等大量設施得到更新或新建,甚至還安裝了供老年人鍛鍊健身的器械和各類棋桌,幾乎將每個年齡層的需求都考慮到了,無疑成為了附近居民們日常最愛的「遊憩寶地」。
好幾位漫步在步道旁的居民紛紛坦言,這裡風景好,步道舒服,打掃得也很乾淨,這裡對上海市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享福之地。
蘇河的貫通,讓居民真切感受生活帶來的便利我們希望通過蘇州河為紐帶,開放更多的濱水區域、共享更多的水岸空間、激活更多的文化生活,依水而興,將普陀建成多元功能複合的活力城區、尺度宜人有溫度的人文城區和生態效益最大化的綠色城區。
張玉鑫告訴記者,M50段岸線實現貫通開放。M50創意園是滬西工業建築群,而今是上海著名的文創產業園區。由原來的封閉園區改成了開放式園區,打開沿河公共空間的同時,也讓更多的人走進M50創意園,了解它的故事和文化。
河濱香景園段岸線實現貫通提升後,濱河公共空間成了周邊老百姓們茶餘飯後,休閒、健身、娛樂的好去處,讓城市成為了老百姓宜業宜居的樂園。
另外,考慮到,蘇州河普陀段有幾處地方接連著居民區和企事業單位,於是,普陀區在提升整個岸邊風貌的同時,將小區的修繕也一併納入了規劃當中。
半島小區將近20年沒有好好修繕,以前河岸邊上都是破爛不堪的木柵欄、木地板,小區居民活動場所也比較少。在此次貫通工作推進當中,既結合社區景觀,在岸邊布置了大量的綠樹和花草,雕塑長廊,更用綠化做了軟隔離,並安置了感應門,還特地在水岸邊增添了兒童活動場所,讓小區業主有了根本的安全感同時,又無疑增添了新的休閒去處。還有大華清水灣二三期岸線段也實現貫通提升及小區整體修繕。
圍繞重構蘇州河的空間、講好蘇州河的故事目前,圍繞重構蘇州河的空間、講好蘇州河的故事,普陀已明確第二階段建設目標為「通過城市更新、人文建設和生態修復,建設邁向全民共享的蘇州河」。張玉鑫表示,下一步,普陀將結合「蘇河十八灣」及沿岸工業遺存,融合文脈水脈,打造一條承載記憶、蔓延情懷、貫通融綠,為所有人共享的蘇州河。
繼續以自然為最本底設計,構建親水宜人的綠色岸線,集中增加綠地公園和開放公共空間;
集中推進綜合慢行系統建設,21公裡全程貫通,享有一線濱水優先權 。根據各區段的岸線及腹地情況,設置不同道路系統。譬如,東段(安遠路-曹楊路橋)空間窄小、侷促,以慢線親水漫步道為主;中段(曹楊路橋-內環線)——局部有腹地空間,除漫步道外,增設中線跑步道;西段(內環線-涇陽路)空間開闊,結合岸線公園建設,設置漫步道、跑步道、騎行道;
通過橋梁架設實現岸線環通,縫合兩岸濱水腹地空間,並全力推進規劃橋梁建設。譬如,武寧路橋橋下影院。祁連山南路橋下設置能量驛站區通過能量收集站的簡易跑步裝置儲能發電,以及提供自動販賣機電能和能量驛站夜間光照;
集中提升沿線歷史建築改造建設,打造重要節點,在保留原有工業文化元素的同時,融入現代化特色,讓老建築煥發出新生機;
集中設置濱水岸線便民服務設施。通過「蘇河軒」設置,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務點位,豐富岸線功能,提升濱水活力;
集中盤活水岸聯動的商業綜合業態建設。串聯水上遊線碼頭和水上遊覽,增加水上觀光線,盤活以船為載體的水上旅遊,與岸上商業呼應,形成水路聯動的商業綜合業態 ……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