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思》最早的記載來自明朝,也或許成曲更久遠一些,無考。是一支極古雅又極美的小曲子。一首小古曲,每一個音符跳動的,不只是一個音符,還有彈奏者充沛的感情融入。但《洞庭秋思》又是首特別的曲子,似乎短小簡單,卻頻繁轉調,若在轉調過程中不能圓潤流暢,不著痕跡,便不算能彈。若不能將每一個跳動的音符融入感情,也會沒有味道。很多人以為彈洞庭,要有世外的心,追求空遠。其實世外的心,淡化了煩惱,往往也淡化了對美的感知,只空不美,失了本意。洞庭有古意,卻無枯意,整曲都流淌著詩境古樸之美。曲調似從遠古走來,悠悠然,施施然,人世多少輪迴,世事萬種滄桑,然而大自然的四季轉換,從未改變。時代有時代的局限性,致使古意愈發小眾,但是心沒有局限,藝術也沒有局限。我們沒辦法還願一個幾百年前的洞庭,但一支古曲做到了,秋水洞庭如畫卷,隨琴聲徐徐展開。八百裡洞庭,幾百年古調,天格外高,雲格外遠,薄秋如幕,四季靜靜輪迴。起始按音如一嘆,嘆人生苦短,收尾泛音也如一嘆,人生苦短又如何,只要以自己鍾意的方式過了一生,也便值得。古韻悠悠在情不在音,今人思思在韻不在景。所以洞庭彈會不難,揉情感不易。有心,才會有情,有情,才會有詩。彈好洞庭的人,不會無情。無邊落木的蕭索,淙淙流水的清遠,紅塵之外的美,紅塵之內的憂。正所謂,萬物綿延,萬物共生,人,卻只有一世。這一世,順遂也好,坎坷也好,愛恨嗔痴嘗遍,恩怨情仇過眼,歲月助你拿起,歲月也逼你放下。難得的是,把人生風景都看透之後,依然有一顆玲瓏心,感受生命之美,四季如詩。年少時,幾人會聽洞庭?聽懂後,又有幾人不愛這沉澱之後極坦然的清澈!《洞庭秋思》是個在詩境中揉世境的曲子,需要極深的音樂素養和極清澈的內心來滋養味道和意境。葛勇恰恰具備這個能力和沉澱,整曲情感流暢連貫,氣息又平又穩又從容,轉調時不著痕跡,一霎那間:落木蕭蕭,流水淙淙,山山披落霞,樹樹漫餘暉的詩畫之感撲面而來。如果說很多人的秋思接近於憂思,他的彈奏,卻多了幾許清氣,在煙波浩渺,水天無盡中,這份思,更多的是思人生,思人世。他有清爽氣,四季中又似乎更喜歡秋江浩浩,秋色暝暝這樣的時節。喜歡秋情的人往往孤獨,又往往能享受孤獨,有這樣的心境,才能注入這樣的情感,這樣的情感,才有了這樣的洞庭。從而腕底流泉也清,指下煙波也闊。正因他給《洞庭秋思》注入了一股清氣,這個曲子因此疏闊,比憂思之調更高級。作者簡介:月滿天心,專職作家,業餘畫畫,出版各類散文隨筆集等。作品二十餘部。發表文字五百萬字,多部小說籤約影視劇。公眾號:ymtxwzf新浪微博:我是月滿天心。
傳承古琴藝術 弘揚傳統文化
客服微信號:guqin2100 客服電話:18012137031
長按識別二維碼
添加七弦古琴網 陳老師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