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前陣子給我分享兩張圖片,看完後我直接笑岔了氣:
果然,上至白髮蒼蒼的老人,下至尿不溼寶寶,人類男性對於挖掘機的謎之喜愛,令人嘆為觀止!
我們家也是男孩,長到將近四歲,家裡的「斷臂殘車」已經集了滿滿一箱子,孩子依然捨不得扔掉;買罩衣要選汽車圖案的,鞋子要小汽車的,甚至小內褲也要小汽車的才肯穿……
朋友家是個女孩,也酷愛各種汽車模型,有段時間家邊上在施工,女孩子每天眼睛睜開就要求去工地上報到,用朋友的話說,妥妥的女漢子一個!
其實,小的時候,女孩們對於交通工具的喜愛,並不會比男孩少一些。只是人們對性別的一些刻板印象,認為女孩應該更喜歡娃娃,久而久之,因為環境做出的消極反饋,喜歡車子的女孩子慢慢就變少了。
為什麼孩子們都喜歡交通工具呢?
1、交通工具滿足了孩子們的好奇心理
為什麼吊臂動一動,那麼大的土就可以被挖起來呢?這也太神奇了吧。
為什麼火車可以跑得那麼快呢?這也太厲害了吧!
為什麼消防車的雲梯可以伸得那麼高呢?這也太強大了吧。
為什麼警車可以發出聲音、可以有亮閃閃的燈呢?這也太酷了吧。
……
孩子的好奇心與生俱來,這些活動在他們周圍、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觸到的「龐大大物」,神秘又有力量,讓人心馳神往。
2、潛意識裡嚮往自己變得強大
挖掘機可以搬動那麼大的泥土堆,做到了爸爸都完不成的事呢;
飛機可以像鳥兒一樣飛,我們人都不可以呢;
孩子們天生崇拜強者,在孩子們心中,車是力量、速度、激情、行動力的代名詞,是無所不能的存在,符合孩子們心中的「英雄情結」,讓孩子們深深迷戀,渴望自己也變得強大有力量。
我們可以利用孩子的這個興趣來做什麼呢?
日本教育專家弘田陽介說:在孩子的遊戲中,沒有比交通工具這一喜好更具有豐富的延展性的了。
也就是說,交通工具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必需品之一,十分適合拿來給孩子做啟蒙。
通過玩交通工具,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學分類、進行顏色認知、空間認知、形狀認知,滿足探索欲望……
1、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
車子不只是可以開來開去,我們還可以通過帶孩子觀察和辨別不同交通工具的外觀特徵,來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
車輪是圓形的,車門是長方形的,這是形狀的認知;消防車是紅色的,計程車是綠色的,挖掘機是黃色的,這是顏色的認知。數一數,有幾個輪子?這是點數能力。這輛車比那輛車大,比那輛車高,這是反義詞概念。有條件的話,你還可以帶著孩子拆解工程車,看一看裡面的結構,認一認不同的部位,這是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你看,是不是可以玩出無限可能呢?
2、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見多了車,我們還可以引導孩子用手邊的材料搭建各種各樣的車。
比如橡皮泥、磁力片、積木,甚至廢舊的紙盒子,一堆普通的泥土,這些都可以作為材料,通過我們的小小手,組裝成一輛車,讓想像力的翅膀自由飛翔吧!
3、讓孩子學會克制欲望
不管家裡有多少車,你家孩子是不是見到車就想帶回家?
雖然這是一件很讓人頭痛的事,但是也不用著急,這是我們引導孩子合理消費,讓孩子學會克制欲望的最好時機。
在一次次的未被滿足中,我們的孩子終於會明白「不是喜歡就能擁有」這個道理。
當然,如果「只要孩子要,你就立馬給」,那就另當別論啦,你家會成為大型停車場。
我們還可以利用交通工具,幫助孩子學習更多生活常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入手,學習知識變得更輕而易舉。
因為男孩子喜歡交通工具,從小到大,我給孩子買的交通工具主題繪本不勝枚舉,我們通過交通工具類繪本學會了點數,認識了100多種車標,學習了生活中經常見的交通標誌,學會了看紅綠燈、遵守交通規則,也懂得了禮讓的道理。
1、5歲前的孩子,不要迷戀機關書
市場上有很多高大上的立體繪本,機關書雖然暗藏玄機,設置巧妙,玩起來引人入勝,但是相對來說更脆弱,很容易遭到「毒手」。
越小的孩子,控制手部力量的能力越弱,有時候一不留神就給扯下來了,用不了多久就翻爛了。
慘遭毒手的機關書
2、純科普的主題書,同質化嚴重,不用都搬回家。
很多交通工具類繪本只是純科普、拆解交通工具的各個部位,或者簡單地以圖鑑的形式呈現,書的內容基本上大同小異。
你還會心累地發現,孩子喜歡看,但是老母親根本不愛講,因為實在是太無聊了!
但其實,有趣的交通類繪本還是存在的,文科生老母親照樣可以講得津津有味。
比如這套全景手繪、風格清新繪本《愛工作的交通工具》,來自紐西蘭,曾入圍英國格林納威大獎,拿到手就讓我眼睛一亮,它太特別了!
展示真實工作場景,非常接地氣
這套書裡的故事都不是虛構的,它是以各種工作場景來展開,既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又滿足了媽媽們對孩子進行人文教育的目的——讓孩子們了解一些平凡但不可或缺的職業。
哐當哐當,去蓋樓
比如《哐當哐當,去蓋樓》講的是一座高樓從挖地基,到正式落成通電,再到大樓裡的圖書館完成裝修、陳設,直到開館迎接讀者,一個結構完整的故事娓娓道來。
哐當哐當,去蓋樓內頁
讀完這個故事,孩子不僅可以對一座大樓的建造有了完整的認識,也可以明白「團結協作」的道理,還學會了裝載起重機、移動吊車、挖掘機、建築工人、混泥土泵車、混泥土攪拌車、建築工人等相關知識點。
《咕嚕咕嚕,猜車名》是局部與整體的對應關係,對促進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大有幫助。
《噼裡啪啦,去拆除》講的是拆遷的故事,一座舊樓被拆除,變成了一個新的休閒遊樂區。生活中常見拆遷場景「大樓為什麼要被推倒啊」,孩子從此就有了答案。
《噹啷噹啷,去修路》顧名思義是修路的故事,從勘測地形到竣工通車,又是一整個完整故事。
《嗚啦嗚啦,去救人》,讀完這一冊,救護車從接送病人到病人完成搶救的整個工作流程就能瞭然於心。
這種真實工作場景的帶入,就有這樣的神奇魔力,可以讓孩子們過目不忘。
兒歌式重複,契合低幼兒童的認知規律
我之所以特別喜歡它,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符合低幼兒童的年齡特點。
書裡運用了大量的短句、兒歌式重複,讀起來朗朗上口。
還有大量來自真實場景的擬聲詞,妙趣橫生,家長在朗讀的時候配上一些誇張的表情動作,用來給2歲前的寶寶做語言啟蒙也非常合適。
全套5冊,平臺活動,還贈送五大張貼紙,如果你家有0-5歲的車迷寶寶,記得把這套書送給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