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原本與蘇聯關係好的南斯拉夫,為何向美國買噴氣戰鬥機

2021-01-07 騰訊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國家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敵對陣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東方紅色陣營,兩大陣營瘋狂的開展軍備競賽,歐洲大陸一時間劍拔弩張。

然而,在政治版圖劃分涇渭分明的歐洲大陸,有一個國家卻成為了非常「特殊」的存在。它的軍隊曾和蘇軍並肩作戰解放國土,它在戰後一度進入蘇聯陣營。但好景不長,原本和蘇聯關係好的它卻在1950年代購買美國的F84噴氣式戰鬥機,並積極地發展本國航空工業。這個國家就是離開蘇聯陣營的「另類國家」南斯拉夫。

那麼,南斯拉夫是如何與蘇聯鬧翻,以至於在1950年代的冷戰時期從美國購買噴氣式戰鬥機呢?

上圖_ 標註處為 南斯拉夫 位置所在

南斯拉夫解放戰爭,蘇軍幫忙並不多

1941年4月6日,德軍實施「第25號計劃」,集中兵力進攻南斯拉夫。經過10天激戰,南斯拉夫王國政府於4月17日在投降書上簽字,南斯拉夫成為了被德軍佔領的第12個歐洲主權國家。

政府向法西斯投降了,人民的抵抗不會消失。以狄托為首的南斯拉夫共產黨屹立於民族解放戰爭的最前沿,國內迅速爆發了反對德軍的武裝起義。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狄托在烏日策建立了第一個解放區。1941年12月,狄托建立了第一支正規軍武裝——無產者第1旅。1942年,德軍集中兵力進攻解放區,狄托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孤軍奮戰。1942年11月,狄托將全國的遊擊隊集中起來,成立統一的全國武裝——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

上圖_ 約瑟普·布羅茲·狄托(1892.5.25-1980.5.4)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的誕生讓法西斯大為震驚!從1943年春季開始,德軍集中兵力猛烈攻擊南軍的解放區。同年6月,南軍和德軍在蘇捷斯卡河谷展開惡戰。南軍陣亡官兵6000多人,狄托本人差點喪命。

蘇捷斯卡戰役成為了南斯拉夫戰爭的重要轉折點。儘管南軍在蘇捷斯卡戰役中損失慘重,但狄托和南軍官兵逐漸掌握了戰場主動權。這一點可以從解放區面積找到答案——1942年,南軍佔領的解放區有5萬平方公裡。1943年,南軍的解放區面積達到13萬平方公裡。

1943年11月29日到30日,南軍高層在亞伊策召開會議。會議宣布成立具有臨時政府性質的南斯拉夫全國解放委員會。1944年1月到6月,南軍粉碎了德軍的第6次和第7次圍剿。同年8月,狄托以南斯拉夫軍隊總司令的身份發出號令:解放首都貝爾格勒。

上圖_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遊擊隊員

南軍向德軍展開戰略大反攻!而狄托本人也在戰場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於9月19日飛赴莫斯科,和史達林商討蘇南兩國軍隊共同作戰的事宜。蘇聯派出託爾布欣元帥的烏克蘭第3方面軍和南軍並肩作戰。1944年10月,南軍在蘇軍的配合下解放首都貝爾格勒。此後,蘇軍離開南斯拉夫,南軍繼續作戰,於1945年5月收復全部國土。1945年3月7日,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誕生。

縱觀南斯拉夫解放戰爭的過程,我們就會發現:狄托是在幾乎沒有外援的前提下,領導南軍積極抗戰取得最後勝利,而蘇軍僅僅在收復貝爾格勒的戰役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換句話說,蘇軍並沒有對南斯拉夫民族解放戰爭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

上圖_ 南斯拉夫遊擊隊與蘇聯軍官合影

南斯拉夫和其他東歐國家的不同

同為東歐國家,南斯拉夫的解放和其他東歐國家大不相同。當時,蘇軍解放東歐的方式有四種:

第一種,本國反法西斯軍隊趕跑德軍,蘇軍僅僅起到配合作用。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屬於這種類型。

第二種:本國合法的親德政府被直接推翻,新政府對德國宣戰。蘇軍及時進入本國境內,支持新政府對德宣戰,並讓新政府倒向蘇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就是這種類型。

第三種:本國沒有太多的反法西斯武裝,其基本依靠蘇軍的坦克大炮趕走德軍,獲得獨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就是這種類型。

第四種,蘇軍佔領德國東部後,建立親蘇國家民主德國。

這四種方式產生的4類東歐紅色國家對蘇聯的態度也不完全相同: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主要依靠自己的軍隊趕走德軍解放國土,他們自然不會像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波蘭、民主德國和蘇聯之間走得特別近。(阿爾巴尼亞曾加入華沙條約組織,但1968年又退出華約)。對於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波蘭和民主德國而言,蘇聯是他們的救命恩人,他們必須在外交和軍事上和蘇聯站在一起。蘇聯說一,他們就不能說二。

上圖_ 約瑟夫·維薩裡奧諾維奇·史達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

而南斯拉夫卻是一個和可以和蘇聯對著幹的國家。由於狄托領導本國軍民獨立自主解放了國土,他們自然不需要像匈牙利和波蘭那樣對蘇聯感恩戴德。剛開始,蘇聯和南斯拉夫的關係還不錯。但史達林希望南斯拉夫作為蘇聯經濟建設的原料產地,這就觸及到狄托的底線。

在狄托看來,南斯拉夫軍民用自己的雙手解放了國土,蘇軍僅僅起了配合作用。現在,蘇聯想把南斯拉夫變成其經濟建設的原料產地,並強制移植「蘇聯模式」,這不符合南斯拉夫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在狄托拒絕史達林的無理要求後,南斯拉夫和蘇聯的矛盾越來越大。再加上兩國在巴爾幹問題、希臘問題上有一系列分歧,蘇南關係全面破裂。1948年6月,蘇聯將南斯拉夫開除出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蘇軍還在蘇南邊境線部署重兵,企圖顛覆南斯拉夫政權。但狄托依舊不予理睬,他對史達林強硬的表示「我們的每一寸土地都滲透了鮮血,但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決心再次用鮮血來浸透它。而它將仍然屬於我們。」這就挑明了:如果蘇聯真的敢入侵南斯拉夫,南軍決心和蘇軍血戰到底。

上圖_ F-84戰鬥機

當然,蘇聯最後沒有做出入侵南斯拉夫的舉動,但南斯拉夫和蘇聯的關係是徹底決裂了。這也直接影響到南斯拉夫空軍戰機的更新換代。

戰後,世界空軍發展進入噴氣時代。由於當時能大規模生產並出口噴氣式戰鬥機的國家只有美蘇兩國,南斯拉夫買不了蘇聯的米格15戰機,其只能向美國購買F84戰鬥機,建立起本國空軍的噴氣式戰鬥機部隊。

但我們必須注意到一個問題:南斯拉夫購買美國戰機不等於倒向美國,狄托在美國和蘇聯的夾縫中求生存,他在外交上積極倡導第三世界獨立自主,走不結盟外交道路,而南斯拉夫在戰後成為不結盟運動的重要發起國。

作者:軍事帥哥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狄托傳》 弗拉吉米爾.傑吉耶爾 三聯書店

【2】《1941年-1945年南斯拉夫的民族解放戰爭》 張椿年 《歷史教學(下半月刊)》 1979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一部分:空軍戰鬥機
    二戰結束的時候,英國人在航空設計和製造方面絕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即使在噴氣時代早期,英式設計靠著積累和慣性仍然能吊在第一梯隊。但其後英國的航空工業就走上了衰退之路,到如今純英式血統的作戰飛機已經很罕見了,以後還能不能看到也是未知之數。
  • 蘇聯與南斯拉夫解體:為何蘇聯友好分家,南斯拉夫卻留下仇恨?
    1992年,巴爾幹半島大國南斯拉夫在東歐劇變後也解體,而且經歷過三次解體,最終一分為七。蘇聯其實也分為兩次解體,第一次是波羅的海三國,第二次才是1991年解體出12個國家。對比蘇聯解體與南斯拉夫解體,兩國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而不同之處,並非只有解體次數不同,解體的數量不同。因為南斯拉夫雖然也稱大國,但體量無論如何也比不上蘇聯。
  • 紅星鐵翼,二戰中的蘇聯戰鬥機
    而不論高低空該機操縱性都不好,一度成為蘇聯空軍損失比率最高的戰鬥機。該機火力相對貧弱,轉為戰鬥轟炸機也難以勝任。該機於41年末被勒令停產以免影響伊爾-2的發動機供應,42年後倖存的該型機均被轉入相對安全的防空軍部隊服役。雅克福列夫雅克-1。雅克-1是其後生產的所有雅克戰鬥機的原型,在當時的三種新式戰鬥機中雅克-1試飛最早,操縱性能也最好。
  • 納粹的末日黑科技,Ta-183「烏鴉」噴氣截擊機,卻成就了米格-15
    眾所周知,提起二戰德國納粹的軍事實力、科技實力的確是非常的強大,但是由於資源的不足以及納粹高層的錯誤決策,德國到最後戰敗了,但是其先進的技術到最後為美國、蘇聯做了嫁衣。就比如說空軍當中,德國在二戰時期就已經研製出來了噴氣式戰鬥機,並且投入了戰場,依舊沒能扭轉德國戰敗的結局。
  • 一架蘇聯戰鬥機串起的歐洲往事
    這武器可以小至一個火箭筒,大至一架戰鬥機,甚至更大。美國海軍陸戰隊中校奧利弗·諾思,在國家安全委員會工作,因「伊朗門」事件而名噪一時。時值中美洲受到蘇聯和古巴染指,諾思做報告時總放一套幻燈片讓演講更生動。幻燈片上是一具中國大陸製造的火箭筒,它最初被送給北越,在河內打上北越軍的序列號和印記,隨後被美軍繳獲,待1975年西貢易幟後又被北越軍拾到,轉送古巴。
  • 二戰兵器全集-噴氣式戰鬥機篇序
    裝活塞式發動機的軍用飛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天空的主人,發動機和飛機設計師也都在努力工作,嘗試用新型的噴氣發動機為戰鬥機提供動力。勞動成果五彩繽紛,但毫無疑問,技術飛躍不可否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噴氣發動機的研製已經開始了,但總體來說對戰爭的貢獻有限。
  • 作為戰勝國的英國,為何二戰後實力一落谷底呢?
    每當人們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會按照教科書上所說的那樣,認為德國這些國家是戰敗國,英美蘇聯等國家是戰勝國。然而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出現了,作為戰勝國的英國,不僅沒有獲得什麼好處,甚至還出現了嚴重衰退的情況,以至於到了如今,原本兩次世界大戰都戰敗的德國,還能超越英國位居歐洲之巔。
  • 為何二戰結束後美蘇不把日本一分為二?答:美國和蘇聯各懷鬼胎
    希望我的文章能夠給您帶來快樂、知識,也誠摯的期望您在閱讀後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您的認可是我最大的動力!美國和蘇聯對日本的確進行了「財產分割」,但是分的沒有這麼明顯罷了!日本和德國的比較!是因為當時的美蘇兩個國家和日本的關係比較好嗎?還是因為什麼原因......這樣的一種說法並不準確。事實上日本也經受了一部分的財產被分割的過程,只不過這個過程和我們想像的有那麼一點點出入而已。我們先來看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德國,因為德國作為戰敗國,自然而然的就會受到其他國家的譴責。
  • 100艘航母萬架轟炸機,二戰結束時美國為何不在此時拿下蘇聯?
    上個世紀中期的時候,德國和日本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這場戰爭之中,世界各國都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即便是本土沒有遭受到戰火波及的美國,也在這場戰爭中損失了數十萬人。不過美國和其他國家不同的是,美國不僅不用戰後重建,還因此極大的提升了一波軍事實力,畢竟美國在二戰期間可以說是兩頭吃。
  • 二戰後的最大贏家是美國還是蘇聯?
    美國、蘇聯等強國一一崛起,成為了二戰中最大的贏家。為什麼說蘇聯成為最大贏家?首先,二戰後蘇聯領土得到了增加。二戰結束後,蘇聯收回了一戰割讓給德國的土地,瓜分了德國原來東普魯士的領土。可以說通過二戰蘇聯獲取了大量歐洲領土,領土更加接近歐洲中心區域。
  • 北美天空的守護者,美國空軍的F-89「蠍子」噴氣戰鬥機
    在說起冷戰初期美國的截擊機,當然是美國諾斯普羅•格魯曼公司研製的F-89"蠍子"戰鬥機(截擊機)了,它是上個世紀50年代北美區域防空的主力機型,成為了美國手中對付蘇聯戰略轟炸機的一把利劍,該機的重要性在當時來說,絲毫不亞於美國空軍的F-86「佩刀」戰鬥機。
  • 二戰南斯拉夫領袖狄托
    亂世中的普通人朝不保夕,生活在悲慘之中,那些參戰國的領導人又是如何度過二戰歲月的呢? (二戰時「哭泣的法國人」:滿滿國破家亡的悲傷,令人動容!) 二戰南斯拉夫 領袖約瑟普·狄托。
  • 二戰最強雙翼戰鬥機,衛國戰爭中的蘇聯伊-153戰鬥機
    伊-153戰鬥機的前身是伊-15戰鬥機,由於蘇聯航空兵對伊-15戰鬥機的長期差評,蘇聯著名航空設計師波利卡波夫決心對伊15進行改良,  但實際上波利卡波夫設計的伊-16戰鬥機在西班牙的戰爭中表現平平,蘇聯的飛行小子們對伊16的格鬥性能給了個大號差評,因此波利卡波夫確信高空高速雙翼機能夠滿足小子們的胃口。
  • 二戰結束後,蘇聯入侵過哪些國家,最後一個直接導致蘇聯解體
    1945年9月2日,日本籤訂投降書,這標誌著二戰正式結束。二戰結束後,英國的霸主地位已經不在了。之後出現了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這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國際影響力等各方面都非常強大,兩國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除了冷戰,兩國還在其他地方開始熱戰。
  • 德國人為何一定要搞垮南斯拉夫?為了當老大可以說不擇手段
    文/寂寞的紅酒近日,塞爾維亞總統向中國求助的視頻火遍螢屏。視頻中,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幾度哽咽,眼眶紅熱。而中國在收到求助後,很快就派出了醫療隊,醫療物資第一時間就到達了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中國和塞爾維亞的友誼因此引起人們熱議。
  • 細數美國二戰後發動的戰爭 是強盜還是救世主?
    二戰後南北分裂,形成了由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支持的越南共和國,和由中國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支持的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長達20年深陷越南泥潭之中,耗費了至少2500億美元,死亡5.6萬餘人,30多萬人受傷,給美國造成了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
  • 二戰期間,美國一共向同盟國提供了多少軍事援助?
    大家都知道,二戰期間美國一直充當同盟國兵工廠和後勤基地的角色,利用自己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向同盟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這些援助對於同盟國戰勝法西斯起到極大作用。那麼整個二戰期間,美國一共向同盟國提供了多少援助呢?
  • 為什麼說現在的塞爾維亞,是曾經被稱為「巴爾幹之虎」的南斯拉夫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大大小小的國家面對了勢力的重新洗牌,當時奧匈帝國瓦解,1918年,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塞爾維亞聯合組成一個新的王國,也就是後來南斯拉夫王國。雖然說當時的南斯拉夫在歐洲算一個不小的國家,國家內地形複雜,而且宗教林立,主要有歐洲天主教、新教文明,俄羅斯東正教文明,以及西亞伊斯蘭文明三大勢力角逐,讓這個地方很不穩定。
  • 這支空軍頭很鐵,二戰時硬剛蘇聯的芬蘭空軍
    1939年8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籤訂,蘇聯在安排好德國後於1939年11月30日出兵45萬攻入芬蘭,蘇聯和芬蘭的冬季戰爭(Winter War)爆發。除了地面上大軍進犯,蘇聯還出動伊-15,伊-16戰鬥機,圖波列夫SB-2轟炸機等1500架飛機協助作戰。而此時的芬蘭空軍只有不到20架布倫海姆轟炸機,40多架福克D.XXI和布里斯托鬥牛犬戰鬥機。
  • 踢館:如果美國二戰不用租借法案援助蘇聯,史達林能扛得住希特勒嗎?
    問:堂主好,二戰蘇聯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有能力打敗德國嗎?援助蘇聯對美國有什麼利益,讓他們打的兩敗俱傷對美國不是更有利嗎? 沒有美國援助,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堂主最近翻外文資料的結論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