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許多人都想迴避的一個詞語,即便是遲暮的老人,他們也想著再多活幾天。
但社會總會出現一些例外,譬如那些頭腦衝動明明美好人生才剛開始卻覺得自己已經活夠的「勇敢」青年。
最近的社會新聞可讓人大開眼界,先是一名14歲的男生在被母親扇打後跳樓墜亡,再是一名13歲的少女將17根體溫計中的水銀一飲而盡。
(圖片來源:微博)
這些正處花季的少男少女的隕落,讓人惋惜。
前幾天,國航飛機上更是出現了一名自殺身亡的乘客。
事情還在進一步的調查中,但我相信這名乘客已經成功讓很多人嚇出陰影。
自殺是一個很可怕的念頭,但很多人都曾在某個時刻萌生過通過自殺嗝屁的念頭,然後又迅速掐滅。
因為過程所需要承受的痛苦,實在是太過煎熬。
一位母親曾在發現女兒電腦中發現搜索欄上竟出現了一些讓人感到心驚的記錄。
「最全的自殺方式」、「自殺該吃多少安眠藥」、「幾樓跳下去能死」、「用削皮刀能割腕嗎」、「吞水銀真能致死嗎」.
母親發現,女兒搜索這些信息的次數還並不少,震驚之餘又不知道該如何面對。
自殺就像是一條鴻溝,將兩人的距離推得更遠,母親根本無法判斷女兒只是一時好奇,還是真的產生了輕生的想法。
不聞不問害怕孩子真的踏上不歸之路,貿然詢問又怕刺激了女兒。
好在最後母親發現原來這是一場誤會,女兒只是因為看到一部有趣的電視劇,所以對這方面的常識有點好奇。
這理由讓人啼笑皆非,但也讓母親安下了懸著的心。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每天回家都會看到老婆在裝死》這部電視劇,正值結婚三年之癢,丈夫每天回家都會發現妻子用裝死表演逗自己開心。
妻子死亡的的方式千奇百怪,例如被鱷魚咬住了頭、黑幫火拼現場、被槍斃處決、被各種武器襲擊、被外星人劫持等等。
雖然這片子名字聽起來很奇怪,內容卻成功逗笑不少大量網友。
死亡的方式有很多種,自殺的方式也是。
但那些想不開的人並不知道,那些出現在小說、電影、電視劇中的自殺方法絕對比想像的要更痛苦可怕,經歷完這一切還可能不一定能成功死掉。
大多數人的首選自殺方式,也屬於比較正常的四種方式分別是:上吊、跳樓、割腕、安眠藥。
都說女人撒潑有三招:一哭二鬧三上吊,再加上古裝劇中頻頻出現的「三尺白綾」,更是讓人覺得它完全可以霸屏自殺排行榜上的第一位。
據不完全統計,有53%的男性和39%的女性會選擇上吊自殺,但它真的能那麼簡單而體面地讓你解脫嗎?
要確保上吊自殺的方案能成功,首先你得確保工具牢固性和確認自己不會中途被救下。
上吊未遂的案例並不少,1991年一名悲催的香港人就因繩子不夠牢固被硬生生摔成了癱瘓,2008年一名上吊自殺被丈夫救回的女子由於腦部長時間的缺血缺氧最後成了植物人。
就算成功了,你也不知道自己會以怎樣的姿態被發現。
據說上吊自殺死亡需要經歷足足15分鐘才會等到自己意識消失,而在這過程中由於求生本能的刺激,會出現各種劇烈的掙扎。
這過程會導致什麼呢?褲子掉落、舌頭突出、大小便失禁。
在這裡男同胞們還得注意,由於死後血液會流向下肢,某處還可能出現無可控制的勃起。
為了避免出現以上尷尬的情景,有的人會選擇跳樓,雖然得冒著血肉模糊腦漿飛濺的風險,但眼睛一閉也就完事了。
但到底多高才能確保死亡率能達到100%呢?沒有人知道。
理論上跳樓是死亡過程最短的方法,但如果你在著地時並非腦部著地,就至少得承受2至3分鐘神經暫流現象帶來的可怕痛苦。
如果你不幸在中途被玻璃窗、樹枝、鐵絲網等攔住,在一番痛不欲生的折磨後很可能還得繼續活下去。
即使成功著地,也有可能會大難不死。
曾經有一位堪稱世界上最幸運的空姐,她因為飛機失事從10115米的高空落到了雪地,但大難不死。
所以說在這生活處處有驚喜的時代,難保下一個幸運兒不是你。
這兩者都如此痛苦,那不如就鼓起勇氣來一把「壯士斷臂」吧。
這是一個耐心與毅力缺一不可的方式。
首先,你得成功找到動脈的所在。然後其實動脈也不傻,在你想要順利割到它之前還需要把它的幾根護脈骨搞定。
其次,有90%的人都不能正確掌握血管的位置和深度,所以輕輕一割大概只能白白留下一道疤痕。
如果運氣好點,也有能割到靜脈和毛細血管的,很痛,但絕對不致死。
而且為了能順利割出一道大口子,你可能還得在同一個地方來回割好幾下。
什麼?還指望能因失血過多而死?
別開玩笑了,血液可是有自凝能力的,一般在15分鐘左右傷口就會結痂止血。
而且即使失血過多,也有大部分人會在昏迷階段被發現並救回來。
四大方法被否決三個,那吃安眠藥總行了吧?
當服下足量的安眠藥後,人們的神經會被麻痺,進入半昏迷狀態。
腸胃在受到藥物刺激下會引起嘔吐反應,但昏迷的人是無法將嘔吐物嘔吐出來的,所以這些嘔吐物會進入肺臟或鼻腔,讓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這事還沒完,人們在這過程中會感受到肺部被灼燒以及強烈的呼吸困難,這個過程會讓人煎熬15分鐘。
你知道更可怕的是什麼嗎?這15分鐘還是最佳的可搶救時間,因為有95%的人都會在這個時候被救回來。
隨之而來在前方還有一系列後遺症在等待著你。
正常系列說完了,我們來點不太正常的。
在一些小說和電視劇上,我們也經常能接觸到一些較為奇葩的死法。
例如古代犯人在遭受言行逼供時會選擇的咬舌自盡、貴族們為了免受糟踐選擇的吞金自殺以及出現次數不亞於白綾的帝皇賞賜——鳩酒。
你有沒有試過無意識地咬到過自己的舌頭?
回想一下那種酸爽的感覺,你大致也能想像到咬斷自己的舌頭到底需要怎樣一個痛苦的漫長過程。
其實咬斷舌頭並不至於被痛死也不至於因失血過多而死,而且根據醫學分析,斷掉的舌頭也不會造成窒息死亡。
所以有大量人士懷疑這只是文學作品中一個被杜撰出來的橋段,不然為什麼同是斷舌頭,那些犯錯被割舌頭的人卻沒有死?
如果你不是壕也不是富豪,這法子就別想了。
和咬舌自盡相比,這法子的可行性倒是高得多,但首先你得有錢準備足夠的黃金。
吞下的黃金足夠多,腸胃無法將其消化分解掉,它就有可能會導致消化道出血,讓人們痛苦地死去。
另外由於古代的提純能力有限,當時的黃金純度不高,如果其中的一些雜質毒性較重,也可能會將人毒死。
但你指望吞下去一塊小小的黃金能身亡這顯然是不現實的,畢竟在現代就有不少誤吞黃金後做胃鏡取出的案例。
其他各類型的異物也同理,而且吞金自殺死亡需要較長的時間。
無論是砒霜、鶴頂紅、斷腸草還是鳩酒,都是毒酒的一種。
毒死,的確是一種科學的死法,但指望這些「劇毒之物」真能見血封喉一沾即倒也不可能。
在正常的狀態下,某些毒物起碼要在服下幾個小時候才會開始見效,然後就是持續幾個小時的煎熬階段。
你面臨的將是抽搐、痙攣、嘔吐、大小便失禁、血便等常見的不良反應,反正這過程大家可以自行想像,要多猙獰有多猙獰,要多痛苦有多痛苦。
還是那句,萬一劑量不夠或是被發現,等待你的依舊是洗胃以及一系列後遺症。
既然這些方式都那麼麻煩且成功率如此之低,那麼能有執著於一定要成功死掉的勇氣的你,還不如鼓起勇氣解決掉那些麻煩,好好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