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書上,有時會出現某人「吞金」自殺,亦或者在某些古代小說之中也有吞金的記載。譬如在《紅樓夢》第六十九回中寫道「王熙鳳借刀殺人尤二姐吞金自殺」,又比如在《明史 列傳一 后妃》中記載道「宦官張敏吞金自盡」。這些歷史人物吞金導致自己死亡,那麼他們吞的到底是不是黃金?
黃金
金是惰性金屬,本身對人體無害
相信很多人在我們初中的化學課本中曾經學過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表,金這種金屬排在最後,而且是屬於稀有金屬。所以我們知道了金是一種非常穩定的金屬,很多物質都無法與之發生反應,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這麼多金屬中,我們人類社會偏偏要拿黃金作為保值增值的金屬。那麼金這麼穩定,會和胃裡的鹽酸反應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金只有硝鏹水能與其反應,無法被胃液分解,那麼也就無法產生重金屬分子使人中毒,更無法使蛋白質變質致人死亡,所以金子使人中毒根本沒有科學依據。但如果某人拿了一大塊金子,吞下去之後死了,那麼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沒吞下去,卡在喉嚨窒息死亡;第二是金子雖然吞進去,卻無法通過腸道排出體外,活活給人憋死了。所以如果一個人把黃金吞下去,黃金個頭也不大,那麼是可以順利排出體外的。而且有些商家為了增加食品賣相,會給食物表面塗了一層金箔。
那麼既然吞黃金死不了人,那麼為什麼古人要說「吞金自殺」呢?
其實古人說的吞金,吞的並不是金子,而是有毒物質。據《本草綱目》記載:毒金即生金,出交光山石內,亦而有大毒,殺人,煉十餘次,毒乃已。說的就是黃金這種礦石周圍常常伴有有毒物質,紅色的而且毒性很大,反覆提煉足以殺人。
那麼這種物質是什麼呢?其實這種物質一般是指紅信石,是一種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的天然礦物,如果你對此感到非常陌生,那麼提起一個毒藥你可能就不陌生了,那就是赫赫有名鶴頂紅。鶴頂紅和砒霜其實是一類物質,只是用了一種比較隱晦的說法,它們其實都是這種礦物提煉而成,只是鶴頂紅不如砒霜純度高。
那麼人服下這種三氧化二砷之後,會出現什麼樣的症狀呢?如果是輕量的,會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周期性結腸炎,慢性肝炎。如果是重量服用,那麼會出現噁心,頭痛,嘔吐,腹部劇烈疼痛,四肢痙攣,抽搐麻痺,最後致人死亡。
「紅信石,鶴頂紅的原料」
所以我們可以將古人所說的「吞金自殺」理解為服毒自盡,吞的並不是金子,而是劇毒物質二氧化砷。
參考資料:《左傳·襄公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