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星番
她怎麼紅的?她有什麼作品?
鞠婧禕2013年以女團SNH48成員出道。
7年,她兩次出圈,一次「四千年美女」橫空出世,一次尖叫之夜「鞠婧禕仿妝」美出圈。
她頂著「四千年美女」的稱號闖入大眾視野,知名度直線上升,成為了SNH48第四屆總選舉的第1名。
但當楊迪在《青春環遊記》中問她,四千年美女的標籤是從哪冒出來的,是不是解釋過好幾次?
她斬釘截鐵地否認,「我沒有,從來沒說過,因為公司會規避這個問題」。結果被網友對比發現,此前至少公開主動提及過5次。
她參加活動的「港風仿妝」,引發各大平臺的美妝博主效仿。
今年8月,鞠婧禕起訴分析其造型的博主侵犯肖像權,結果敗訴——法院駁回原告鞠婧禕的全部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由鞠婧禕承擔。判決文書上,寫了17行鞠婧禕個人簡介。
網傳她整容,鞠婧禕力證「天生麗質」,發洗臉視頻大力揉搓鼻子、曬媽媽美照證明美貌基因,發量濃密是因為「遺傳」,還要發出靈魂拷問:年紀輕輕還有禿頭的?
吃瓜群眾們從淘汰了易烊千璽、蔡徐坤等一眾流量明星的綜藝《向上吧,少年》找到了她的螢屏初始版。
從頭:髮際線、發量、顱頂、臉型、眼睛、顴骨、鼻子、肩膀;到腳:拍古裝劇、參加活動,「恨天高」不離腳,拍雜誌封面也不忘墊厚鞋墊。
鞠婧禕脫胎換骨,成為漂亮人偶。
01
48系選秀:流量發家
鞠婧禕的走紅,源於「製造偶像」的時代紅利。
她2013年從偶像女團SHN48出道,比網際網路興起的偶像選秀元年早了整整5年。
眾所周知,亞洲選秀幾乎都在效仿日本偶像文化及其背後的商業模式:男團培養參照傑尼斯模式,女團偶像參考48系。
48系偶像以「養成」為賣點,通過專用小劇場和握手會培養了一批忠實御宅族粉絲。
粉絲氪金為愛豆爭取曝光率。粉絲購買力直接決定偶像命運。
公司會依據人氣分配資源。每年舉行人氣總選舉,決定下一年成員的資源分配,排名靠前的成員將享受雜誌、單曲、寫真、綜藝的優先出演權利。
國內的SNH48沿襲了劇場文化與可接觸偶像的模式,仿若研發一款真人版的養成遊戲。
鞠婧禕參加了四屆人氣總選舉,依次取得了第四名、第二名、第一名、第一名的成績,也是SNH48總選舉蟬聯第一名的連霸成員,晉升SNH48明星殿堂。
1張單曲1張投票券,鞠婧禕得票數277781.3,累積起一定規模流量基礎。
她奪取第二名時,公司特別為她定製了造價數十萬的禮服。
不難發現,2016年是鞠婧禕人氣飛躍的分水嶺。
正是在這一年,鞠婧禕名字前開始加上前綴「四千年美女」。早前她被分在蘿莉組,人設標籤是「天籟嗓音的劇組女神,清純可人的鄰家妹妹」。
起先,日本2CH論壇出現《中國出現四千年一遇的偶像爆誕》一帖,後日媒以《中國四千年第一偶像誕生》為標題,轉載至國內,卻被翻譯為《中國四千年第一美女誕生》。
一個翻譯錯誤,讓鞠婧禕一夜間走紅,刷新了存在感。
後續接著誕生了《被譽四千年第一美女引中東阿聯的石油王子開豪車示愛》新聞,引發網友熱議。
現在看來,這只不過是一次成功的出口轉內銷藝人宣傳策劃。
日本媒體喜歡把各種美少女稱為XX年一遇,橋本環奈是千年一遇,永野芽鬱是世界寶藏。日韓式誇張的人設限定詞畫風,近年在國內流行開來,比如「人間Gucci」等。
但當年4千年一遇美女稱號鋪天蓋地的新聞通稿、中東土豪萬裡表白求愛,大張旗鼓的宣揚,擊中網友的獵奇心態,眾人圍觀。無形中,助力了鞠婧禕的國民度提升。
鞠婧禕後來表示:自己沒有在意那個東西,但是別人太在意。
口嫌體正直,5次公開提及「四千年美女」,可見這塊招牌有多好用!
02
資本造星:絲芭文化輸出第一人
本周,鞠婧禕主演的《如意芳霏》將迎收官,該劇豆瓣評分4.9,1.3萬人看過。據不完整統計,這是其主演的8部劇中僅次於《新白娘子傳奇》的最低分。
《如意芳霏》中,不論劇情是扮男裝還是靈堂披麻戴孝,鞠婧禕的兩捋碎劉海、紅唇、楚楚可憐紅眼妝不能缺席,演綁架戲被吐槽偶像包袱太重,像咬化妝棉,一不小心就會掉下來,#鞠婧禕演被綁架像咬化妝棉#也隨之登上熱搜。
但該劇熱度居高不下,一度衝上骨朵熱度排行榜10月網絡劇榜首、全平臺TOP2,本月也依然穩居TOP3,並多次登網劇評論數第1。
自開播後,鞠婧禕本人更是蟬聯骨朵藝人霸屏榜周榜榜首3次。
黑紅也是紅。分眾市場下,鞠婧禕已然成為一位流量花旦有力競爭者。
她為什麼總有戲拍?
背靠大樹好乘涼,網友評價:鞠婧禕,絲芭文化輸出第一人。
絲芭文化,前身是日籍華人王子傑和親戚王靖女士聯合成立的上海久尚演藝經紀有限公司。2015年09月股東變更為王靖。2016年12月改名為上海絲芭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負責鞠婧禕所在的偶像女團SNH48的運營。
早先,「女團偶像鼻祖」秋元康在2005年成立 AKB48,在日娛異軍突起,他曾在一檔電視節目上談48G(48 GROUP)海外擴張,提到有意向在上海建分團。後王子傑與秋元康聯手建立SNH48,並成立公司負責運營。
通俗地講,秋元康創立48系,王子傑是加盟店。建立早期時,雙方曾有密切聯繫,SNH48曾與AKB48在新加坡、香港兩地演出同臺。
2016年6月, 因SNH48未經授權而私自開了GNZ48和BEJ48,SNH48與AKS雙方合作破裂。
後來,日本AKS又與中投中財集團的香港合資公司AKB48 (China) Holding Limited成立上海艾愷文化傳媒公司,其法人代表繆森創立上海尚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重組女子偶像團體AKB48 Team SH。所以年初選秀的《青春有你2》,會出現兩個48系同臺競技。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天眼查顯示:絲芭文化的法定代表人是王靖。
2015年,王靖又成立絲芭影視,相繼出品了《貼身校花》《芸汐傳》《小夜曲》等十多部影視作品,在影視、網綜、網大和電商直播都有戰略布局。
鞠婧禕作為絲芭文化的初代偶像,是絲芭影視嘗試「以劇捧人」造星模式的第一人。
她今年主演的兩部作品《漂亮書生》《如意芳霏》,出品方都寫著絲芭影視。
兩部劇在播期間的骨朵熱度趨勢顯示:《如意芳霏》幾乎一路領先《漂亮書生》,最高熱度77.44,高於《漂亮書生》的78.63。
人比劇紅。
18年,也正是同一出品方,鞠婧禕與張哲瀚首度搭檔的《芸汐傳》小火,才有了類似人物設定和敘事框架,原班人馬再度打造的《如意芳霏》。
接下來,鞠婧禕攜手曾舜晞的古裝劇《慕南枝》,出品方一欄絲芭影視赫然在列。據相關人士透露,是一部「新形態古裝宮闈言情大劇」。
他們也不斷在加碼48系偶像粉絲經濟的砝碼,「而本屆人氣總決選的投票結果將決定今後一年SNH48,BEJ48及GNZ48三大團體各重點項目和產品的參演成員陣容、演出成員,重點影視作品和重點綜藝節目的參演陣容。」
03
立身之本:作品與實力
選秀養成+資本造星,生成人造流量。
鞠婧禕看似踩中了每一步鼓點,就連美貌也在精心打磨中翻身成為代表作。
她拍照總挑左半邊側臉角度,自拍和時尚照Ctrl+C和Ctrl+V。
蒙淇淇的凡爾賽還沒爆紅前,娛樂圈已經興起——「鞠學」。
不會自拍無p圖軟體、沒有化妝技巧「沒化,全靠黑眼圈撐著」。此外還有蛀牙連醫生都說長得很漂亮、借導演之口誇自己演技「2遍過」、總遇到沒見過美貌大明星的小職員求合照。
參加明星獨居生活觀察類綜藝,她錄製時化著眼影、眉毛、口紅,剛睡醒「偽素顏」刷牙。
吃早餐一口麵包嚼32口,隨即#女明星吃飯和我吃飯的區別#登上熱搜。後續她索性直接表演了2.0版,吃口麵包,嚼了80下。
鞠婧禕稱自己「廚房小白」拿不動刀,不會切菜。被網友指出,三年前她在電視劇《遊泳先生》中刀工熟練、三個月前參加《朋友請聽好》也是「小廚娘」架勢,出道前發博說回老家割麥子,也讓人對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嬌仙女人設生疑。
節目中,她也不知道不知今夕何夕,以為是2012年。
一張委屈巴巴的臉走天下,目前對她來說無往而不利,總有戲拍,粉絲買單、公司會捧,總有熱度。
但她忽視了資本逐利的本質,捧一個人造流量試驗成功,後續將有源源不斷的偶像被依此流水線生產製造。
秋元康與成軍15年的AKB48分道揚鑣。作為日本偶像女團顛覆者的AKB48時代悄然遠去。
資料顯示:秋元康經營 AKB48 的策略,在日本被稱作「AKB商法」。這個詞並非秋元康自己認可的用詞,也沒有一個嚴謹的定義。事實上,這個詞在使用上往往帶有負面的含義,指涉秋元康所使用的一些有效、成功,但卻是邪門歪道,甚至有些狡詐的商業策略。這些策略推翻了過去少女偶像的定義,甚至是「偶像藝人」的定義。
早有網友預言流量現象:「只是恰好出現TA,換成別人也沒差。」
現在資本是給鞠婧禕餵資源,內部已有許佳琪、孫芮、戴萌、宋昕冉、蘇杉杉等進軍圈外的偶像綜藝《青你2》嶄露頭角,外部張子楓、文淇、趙今麥、鄧恩熙等00後演技小花崛起。
人氣分流,不早日補上演技、唱跳這塊業務能力短板,沒有硬實力的鞠婧禕還能走多遠?
今年,鞠婧禕參加活動的裙子和手鐲被眼尖的網友認出是「仿版」,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她穿的不是山寨高定,而是一個山寨小眾品牌設計。
「仿妝」、「偽素顏」、「山寨版」,合起來就一個字「假」。
為了美的追求本無可厚非,但鞠婧禕永遠在辯駁「天然美」、四千年主動避嫌提都沒提,演戲「哪怕0.1秒都沒有懈怠過」。
另一邊將精心搭配的粉眼影、紅鼻頭、眼瞼亮片的楚楚可憐妝容帶到片場,一臉淡定地拍著綁架戲。她一度紅上春晚,搭檔謝娜演了小品《喜歡你喜歡我》。
「作」、「假」、「網紅」成為觀眾眼中鞠婧禕的人設標籤。但因為資本的資源餵養,畸形粉圈的審美追捧,鞠婧禕等的「人造流量」們也開始慢慢相信「顏值」、「人氣」這些一切都是真的,活成了她們的皮囊,深入骨髓。
她最大的問題是誤以為顏值經濟和偶像號召力是唯一的通行證,在任何場合都能暢通無阻。
一直有粉絲在捧她、幫她維持這種人氣的「虛假繁榮」。萬一,流量掉到谷底,平臺還會找她演戲嗎?矯情自戀、小家子氣,有時會誤以為自己認為的就是規則的全部。
「勸君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資本的「金縷衣」等著適配的每一位偶像,「少年時」卻一去不復返。
少年的鞠婧禕也曾真誠過,這至少是一張有故事的臉。
鞠婧禕們的漂亮人偶,穿上「皇帝的新裝」,將自己活成戰戰兢兢維護美貌人設的「套中人」,等待下一個隨時可被替代、沒有靈魂的漂亮人偶。
太在意偶像包袱的人,不會演好戲。童星出道的楊紫,演起戲來不在乎扮醜、角色是否完美無缺,她將鄰家女孩「小蚯蚓」邱盈盈演得活靈活現,哭起來也不顧形象,最近在獨白劇《聽見她說》幾乎全程素顏出鏡,所以才成了現在炙手可熱的90後演技小花。
也許,用心演戲的好演員看到「人造流量們」的走紅也會因此寒心,損害到作為好演員的真正價值。對於觀眾,沒有演技的演員們活躍在各大螢屏和銀幕,令人索然無味。
唯有大家合力秉持專業、真誠態度做事,才能讓「劣幣驅逐良幣」的時代離每個人遠一點。
深陷泥潭的「假人」鞠婧禕,不是第一個被反噬的人造流量。當人們都圍著群嘲她的時候,「人造流量」的生產線依然運轉。
最終只能成為越來越多的不解和嘲點:她是怎麼紅的?她有什麼作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