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黃鸝鳴翠柳」竟是個病句?8歲小孩的質疑讓老師都無法反駁

2020-12-22 賞詩詞品歷史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隨著我們漸漸長大,從一個成年人的視角出發與孩子溝通古詩詞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在孩子單純的認知世界裡,他們對於古詩詞的理解確實和我們存在一定的差異。

比如被奉為經典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他們會問大漠裡面的煙怎麼可能是直挺挺的呢?當他們讀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又會發問,真的有三千尺那麼高的瀑布嗎?

儘管這些問題聽起來無可辯駁,但是大家要明白,其實我們賞析古詩詞更多的時候是在欣賞詩詞的意境與情感,如果太執著於現實情況就可能喪失了那一份詩意,而大家也可以這麼給小孩子解釋。

最近我在和朋友交流的過程中他就告訴我遇到了一個類似的問題。我這個朋友在某省會城市的小學裡任教,他帶的班級裡有個年僅8歲的小朋友思維非常活躍,這個小孩經常提出一些別出心裁的問題,這次的問題就把我這個朋友給難住了。

小孩提出的質疑是關於杜甫的《絕句》這首詩的,沒想到一個8歲小孩竟然會質疑「詩聖」杜甫的千古名作。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相信很多人對這首詩詞都耳熟能詳,不僅年年入選課本,更是為大家廣為傳頌。可是這個小孩子竟然認為「兩個黃鸝鳴翠柳」是一個病句,語病就出在「個」這個數量詞上面。

因為我們現代人說鳥經常用「只」來表示,很少有「一個鳥」這種用法字,而且他們在日常習作中如果用「一個鳥」可能會被判有誤,所以這個小孩認為杜甫的詩詞是用語病的。

我這個朋友對於孩子的問題表示無法反駁,因為小孩子的用現在的眼光去看待這句詩詞的時候是沒有錯誤的,但是他還是很耐心地為孩子講解了詩詞理解的一些知識。

為什麼大文豪杜甫沒有用「兩隻黃鸝」呢?難道是因為在唐朝時期還沒有「只」這個字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詩奴」賈島就在《尋隱者不遇》一詩當中寫道:「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杜甫自己也曾在《贈花卿》一詩中說「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究其原因,杜甫之所以用「個」這個字可能是基於以下考量:

第一,從平仄韻律方面來考慮。因為「個」是急促短暫的入聲,而「只」是平順委婉的平聲。雖然很多人認為平仄可以轉換,但是明顯這裡用「個」更能體現那種輕快的意境;

第二,從字詞用法角度來思考。閱讀過《全唐詩》的朋友應該就會知道,「只」這個字經常被解釋為「僅僅」或者「只是」的意思,比如「詩仙」李白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又比如李商隱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都是這麼解釋的,而很少將「只」用作數量詞;

第三,從情感語境層面來分析。縱觀全詩,生機勃勃,詩人心情暢快,情趣高昂,用「個」比用「只」更偏口語化,能夠與詩詞清新明快的風格相匹配。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也曾在《西江月》當中寫下「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名句,他當時同樣心情順暢,與平民百姓相談甚歡,意蘊十足。

總體而言,不管從什麼角度去理解,我們都不能夠將杜甫的這句詩理解為存在語病。恰恰相反,可能從詩詞賞析與朗誦角度而言這樣的寫法更加朗朗上口、清新自然。

對於詩詞的學習與賞析我們要秉承著一個開放包容的態度,只要言之有理、符合基本意境就應該容許「百花齊放」,而不是橫加指責、胡亂揣摩,您覺得呢?

都知道故人具雞黍,然而這句詩到底什麼意思?很多人都沒理解正確

李商隱誇人:雛鳳清於老鳳聲,教你怎麼會說話,妥善處理人際關係

馬雲說胡雪巖是正面榜樣和反面典型,一件事就能體現胡雪巖的智慧

學孟浩然的詩詞:教你怎麼在飯局中讀懂人心,拓展人脈,學會應酬

相關焦點

  • 輔導娃寫作業,再被問「兩個黃鸝鳴翠柳」是病句,這樣回答就行了
    孩子們各種天馬行空,奇思妙想讓家長哭笑不得,無力反駁,不得不說,孩子們小小的腦袋裡想的的東西和大人真的不一樣。當家長教孩子:一個門一個口,這個字念什麼啊?孩子不假思索地答:家門口。或是一加一等於幾都可以在孩子腦中得出奇奇怪怪的想法;或許你的孩子在讀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時,會不禁地渾身打哆嗦,感到害怕。"
  • 杜甫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為什麼不能改為兩岸黃鸝鳴翠柳?
    兩【岸】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一、黃鸝自古少題主也說了,兩岸是無窮數,可見兩岸多,兩個少。我們先看看」少「的故事。熊眉愚說,因為杜甫作詩說過,兩個黃鸝鳴翠柳 ,當然不多嘍。這個故事雖然是開玩笑,不過說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兩個」有數量少的意思。那麼詩中的數量多好,還是少好呢?
  • 男女對唱猶如「兩隻黃鸝鳴翠柳」
    這個樂團在寶島臺灣吉馬唱片公司成立,由邱芳德老師組建。這個樂團最大的特點是男女對唱猶如「兩隻黃鸝鳴翠柳」,一唱一和令人陶醉。曲目試聽:閩南語歌曲《金包銀》,該歌曲描述了每個人的命運各有不同,有的人一出生就是名門貴族,有的人一出生就是窮苦人家。原唱蔡秋鳳,吉馬大對唱將這首歌重新編曲演唱,感受一下!
  • 抖音兩個黃鸝鳴翠柳我還沒有女朋友是什麼歌 名字與完整歌詞分享
    抖音中出現了一首比較魔性的歌,那就是一首改編之後的歌,其中的歌詞是這樣的:兩個黃鸝鳴翠柳,我還沒有女朋友。。。這首歌是什麼歌呢?下面我愛秘籍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單身狗之歌》視頻觀看<<<<點這裡  抖音兩個黃鸝鳴翠柳我還沒有女朋友是什麼歌:《單身狗之歌》  《單身狗之歌》歌詞  兩個黃鸝鳴翠柳  你還沒有女朋友  雌雄雙兔傍地走
  • 兩個黃鸝鳴翠柳,到底還要堵多久?你們準備好在高速堵車了嗎?
    2、兩個黃鸝鳴翠柳,到底還要堵多久?3、萬水千山總是情,讓我先走行不行4、天生我材必有用,三個小時都沒動。5、兩岸猿聲啼不住,一覺醒來在原處。8、新寶馬老奧迪,一動不動干著急。9、堵車堵得實在累,只怪高速不收費。10、國慶加上中秋節,最好選擇坐高鐵。11、沒錢在家天天睡,有錢高速來受罪。
  • 學生說「兩個黃鸝鳴翠柳」,量詞錯了,應是「兩隻」,我一時語塞
    作者:納蘭唐兒一日,我在上新課——杜甫的《春望》,於是提問都學過杜甫的哪些詩?學生在臺下呱呱回答,說小學學過了《絕句》,有人還情不自禁地吟詩起來:「兩個黃鸝鳴翠鳥,一行白鷺上青天」,我正沉浸在這美好的詩意中。突然,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起來:「老師,這是病句,怎麼能說『兩個鳥』,不是叫『兩隻鳥』嗎?」對啊,沒想到大詩人杜甫居然寫錯了。很多同學紛紛響應著。
  • 驚蟄物侯:兩隻黃鸝鳴翠柳,竹外桃花三兩枝
    驚蟄的物候有三,「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也就是在這半個月裡,桃花開始開花,所謂倉庚就是黃鸝鳥,這個時候開始了它們最自在興奮的春天,而鷹化為鳩,可千萬別理解成老鷹變身,那是指在冬天裡靠捕捉小動物的老鷹,被各種各樣的春天的鳥類所替代。老鷹往北方飛去,南方是百鳥的樂園。在中國的古代二月花是指什麼?許多人並不清楚。
  • 兩隻黃鸝鳴翠柳 ——老人家 灰黃鸝耳機測評 外觀篇
    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是我們大家都再熟悉不過的一句詩,詩句裡的黃鸝鳥,羽色豔麗,鳴聲悅耳,若把它擬人化,我想它一定會是一位歌手
  • 兩個黃鸝鳴翠柳,其實你是一條狗
    因為孩子沒有生存能力,沒有話語權,就象小狗一樣,只能被動的等著別人投喂。屬於被分配者,所以對推送過來的食物質量和數量,高度敏感。上次多了這次少了,上次味道美這次難下咽,都是人生重大事件。 進入社會,投餵終止。 成為捕獵者。
  •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詩旅行 No.10
    詩人看著看著發覺高處的柳枝上剛好停著兩隻黃鸝,正在你一句,我一句的交談:小黃鸝問大黃鸝:「你喜歡春天嗎?」 大黃鸝回答說:「喜歡喜歡啊,春天真是美極了~你看柳樹姐姐的辮子都長了呢~桃花妹妹的臉都紅了」 這時飛來了另外一隻黃鸝說:「我也喜歡春天,好棒哦!風都變暖和了。」
  • 燕子、黃鸝、杜鵑:古詩詞中的那些鳥兒,究竟有什麼寓意?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在古詩詞中經常能讀到與鳥兒有關的詩句黃鸝【含義】黃鸝又名黃鶯、倉庚,羽色鮮黃可愛,鳴聲清亮婉轉,常常出現在歌詠春天的詩裡!一般代表著輕快、喜悅的感情。
  • 鴻雁、杜鵑、黃鸝:古詩詞中的那些鳥兒,究竟有什麼寓意?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鸝【含義】黃鸝又名黃鶯、倉庚,羽色鮮黃可愛,鳴聲清亮婉轉,常常出現在歌詠春天的詩裡!【例句】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晏殊《破陣子》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發現詩詞之美:在詩詞中出現最頻繁的黃鶯和黃鸝有什麼區別?
    而詩中出現的黃鶯和黃鸝一般是出現春天的詩詞中,是代表春天來了。比如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就是來代表春天來了。兩個黃鸝鳴翠柳03上有黃鸝飛鳴,下有溪水潺潺,再加上滿山鮮花烘託,境界何其優美。黃鸝(8)柳梢聽得黃鸝語,此是春來第一聲。
  • 王維的七律壓軸之作,卻被嘲笑是抄襲,宋代粉絲一句話反駁太到位
    下了很久的雨,到處都是溼潤的,連柴火都很難點燃了,燃起的炊煙也是遲遲地、緩緩地從溼潤的樹林中飄了出來。菑:開墾了一年的田地。久雨之後,農夫們都在田間地頭忙著幹農活,農婦將藜黍蒸熟後,給在東邊田裡幹活的人送去。「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 為什麼語文老師說「凱旋歸來」是病句?
    語文老師說「凱旋歸來」是病句,本身沒有問題,這是遵從於漢語語法規範所下的結論。"凱旋"初為動詞,意指"軍隊奏著得勝樂曲歸來",這裡的「旋」字就是回來的意思。所以說,「凱旋歸來」如果作為句子來講,「旋」和「歸」意思重複,這就是為什麼老師說是病句的原因。
  • 飛花令「柳」,春天裡的柳是什麼樣子的?古詩告訴你答案
    柳諧音「留」,在中國古代,有「留下、挽留」的意思,古代詩人送別友人時也常常折柳送別。春天柳樹多生新芽,是謂新生。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關於「柳」的飛花令,歡迎大家來接令哦~1.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 【黑白總相宜】談談Oriolus白黃鸝和黑黃鸝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開頭寫下了經典的那一段:一個男人的一輩子都有這樣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了,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成了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這段文字之精妙,用筆之老辣,每次讀來,皆是嘆為觀止。
  • 又因納蘭唐兒的一篇文章,引起我要講兩個文學小故事
    為表示支持和響應,我就選擇了納蘭唐兒《學生說"兩個黃鸝鳴翠柳",量詞用錯了,應是"兩隻",我一時語塞》這篇文章為題發表點個人的看法。我又看了一遍納蘭這篇文章,,越看越佩服,對"一個"、"一隻" 曲裡拐彎的解釋,追根溯源,講出了許多道道,讓人看了不得不服。真如俗語所說: "好馬長在腿上,好人長在嘴上",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