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月的會員,一個月以後發現每個月會員費變成了30元/月,在線流媒體平臺的「首衝」把戲已經讓不少小夥伴防不慎防了,可誰能想到APP也會玩這招!
試用App卸載後直接扣費
試用免費,可交費才能卸載,這事兒怎麼聽著比視頻會員首充都不靠譜,可人家Android平臺就真能玩得風生水起,全球超6億Android都有被坑過
據外媒報導,安全機構Sophos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了一組新的「fleeceware」應用程式,這些程序已經被超過6億安卓用戶下載安裝。「fleeceware」一詞是網絡安全術語中的新增內容。該詞由英國網絡安全公司Sophos於去年9月創造。
此前的一項調查發現,谷歌Play商店存在一種新型的金融欺詐行為。它指的是那些「濫用安卓應用試用期的App」。默認情況下,所有註冊安卓應用試用期的用戶都必須手動取消試用,以免產生費用。然而,大多數用戶只是在不喜歡的時候卸載應用。
絕大多數應用開發者都將這種「用戶卸載他們應用」的行為,理解為一段試用期取消,因而無需付費。但是去年,Sophos發現一些安卓應用開發者在用戶卸載應用後並沒有取消應用的試用期,並且他們也沒有收到來自用戶的特定請求。
Sophos表示,最初發現有24個安卓應用,包括QR二維碼掃描器和計算器等最基本、最簡單的應用,以這種方式向用戶收取每年100美元到240美元的訂閱費用。Sophos的研究人員將這些應用稱為「fleeceware」。
在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Sophos表示,它發現了另一套安卓「fleeceware」應用,這些應用仍然在濫用應用試用機制,並在用戶卸載應用後收取費用。
這些應用被超過6億用戶安裝。Sophos移動惡意軟體分析師Jagadeesh Chandraiah指出,他懷疑這些應用可能使用第三方的安裝付費服務來增加安裝數量,然後購買假的五星級評論來提高它們在Play商店的排名,進而吸引大量用戶。
上表包含了25個安卓應用的名稱和其它信息,Sophos稱這些應用都在使用fleeceware。
是不是覺得上面這些軟體都是英文的,和咱們沒啥關係?想多了,國內這樣玩的軟體同樣不少。
早就被坑了的國內Android用戶
去年底,廣東珠海消費者陳小姐告訴《中國消費者報》,12月24日,她打開美易APP,看到裡面的部分功能被打上了小皇冠的標誌,點擊後彈出付費開通「PICSART GOLD」(即VIP)的頁面,其中的「三天試用並訂閱」吸引了陳小姐的注意。
陳小姐說,自己點擊「三天試用並訂閱」後,APP彈出了「3天試用期內可隨時取消,逾期自動續費」的對話框,陳小姐選擇「開始試用」,隨即,APP彈出刷臉窗口,還來不及反應是怎麼回事,她的帳戶便直接被扣除了253元。
陳小姐告訴《中國消費者報》,她的手機使用的是人臉識別,平時在APP store(蘋果手機軟體應用商店)下載軟體前的確認步驟就是刷臉。
如果說美易APP用的人不多,那「愛剪輯APP」坑的人就比較多了。消費者「匿名」在1月13日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在蘋果app store上下載愛剪極app。修改視頻需要開通會員,我沒有選擇,選擇了三天免費試用,中間未告知免費試用後就必須開通會員,昨日收到微信支付通知愛剪極app免密付款288元,開通了年會員。
該平臺存在未經本人授權同意的前提下自動扣款,當時只是點擊同意試用三天,平臺存在誘騙客戶的情況,當日通過蘋果申請退款,蘋果不予退款。請退回我的288元」
這樣的事兒在2019年底和2020年初發生得特別多,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問題的小夥伴會越來越多。
而這樣的試用扣費,顯然已經被不少APP企業採納,相對於讓用戶心甘情願的付費成為會員,能撈一筆撈一筆,憑藉龐大的用戶數量,真的很誘人,即使是「脈脈」這樣的知名軟體,同樣出現了類似問題。
「2020年1月2日,我在脈脈APP的推薦頁上開通了「7天試用會員」,但我沒有同意它可以自動續費,但它的支付過程就直接綁定了APP STORE,在7天後沒有收到通知的情況下直接從支付寶扣款了68元所謂的「會員費」,我未曾提前收到過簡訊等扣費通知,屬於誘導扣款,而且我也不需要脈脈的會員服務,聯繫客服也沒有回應,我要求脈脈將私自扣除的68元所謂會員費退還給我!」
顯然,免費試用,過期扣費已經成為APP新的掘金方式了,而且,對於帳號綁定相對較深的iOS平臺而言,這樣的問題更嚴重一些。
iOS平臺淪為重災區
免費使用,過期扣費的模式其實在iOS平臺並非太新鮮,很多應用,特別是以付費內容為主的應用通常在正式訂閱前通常會提供約為 7 天的免費試用時間,很多用戶會下意識的認為在試用結束後,應用應該會彈出提示詢問是否續訂,在試用結束時,自己選擇取消續訂即可。
但事實在APP某些訂閱服務試用時,通常彈出「面容/指紋 ID」驗證行為,已經視為授權應用自動續訂,而這些生物驗證方式過程通常耗時極短,很多用戶甚至意識不到自己完成了一次授權行為。如果試用截止日期前一天仍未取消訂閱,則會通過帳戶綁定的付款方式自動扣款續訂,開啟正式訂閱。
被坑的用戶後來也有醒悟,實際上,前往「設置」,點擊頂部的個人資料,輕觸「iTunes Store 與 App Store」;或直接前往 App Store,在屏幕頂部點擊 Apple ID 頭像並選擇「查看 Apple ID」,向下划動並輕觸「訂閱」,即可管理當前訂閱內容進行取消操作。
對於已經自動訂閱並扣費的應用,可以前往「Apple 支持」,點擊屏幕底部的獲取支持-選擇設備-更多主題,選擇「訂閱與購買」,在問題描述中選擇「意外購買」或「不明收費」,輕觸「請求退款」。
說實話,iOS平臺雖然扣費很方便,但人家退費也不太複雜,再怎麼倒黴,扣一次會員費也差不多了,不過真的不排除某些惡意扣費的情況,一次性來幾百元,真的很鬱悶。
對於Android用戶而言,恐怕目前真的就只有小心一點、再小心一點,時長注意下銀行卡扣費簡訊這些手段了……
近期熱門文章推薦
·別再抱怨PC性能不夠!這些大作低配也能玩得爽
·新一代Windows下半年推出:硬體殺手
·真的便宜嗎?瘋狂博士帶你看國外電腦城長啥樣
小獅子最喜歡的雞腿 分割線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