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這是古典派甜歌皇后鄧麗君所唱《小城故事》裡的經典歌詞。它穿越過一道又一道的時間之河,迴響在現代人的耳畔,依舊能帶給人們對「小城故事」的無限遐想與嚮往。
相較於繁華喧囂的大都市,「小城」更具有一種人文層面的魅力。它更「接地氣」,更有「親和力」,在「小城」裡,一個人「活著」的狀態會更加鮮明和凸現。
倘若把大都市比作「海」,小城則是「河」。人入海則成為「滄海一粟」,居小城則如魚如蝦。河流緩緩,魚蝦結伴。人生的境遇雖大同小異,在小城裡卻會有不一樣的演繹。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小城裡的人生故事更能具現城市人生的根本。這也是我們做這一期主題的初衷。在這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代,許多個小城鎮正在慢慢變身成中型城市,許多個鄉村正在躋身於小城鎮行列。而在許多個大都市裡,被「城市化」吞併的「城中村」儼然成為一種新型的「小城」式社區。
小城故事多,有喜樂,也有煩憂,它涵蓋了人生的種種況味。小城故事,也是小城人生,酸甜苦辣,滋味雜陳;形形色色,光怪陸離,所呈現的都是真實的小城面貌。基於此種考慮,本期所選文章在內容上也各有側重,我們試圖從有限篇幅「管中窺豹」,能對小城生態全貌有所展現。
本期所選文章,有昔日小城生活的回憶,如《記憶裡的城》;有小城底層人們生存狀態的描述,如《三合村街口》;有特殊群體在南方小城融入和打拼的城市調查,如《打開被摺疊的生活》;有某個具體的小城人物命運遭際,如《老河口的六子》;有庸常瑣碎的小城生活記錄,如《在常寨》;有初次闖入「小城故事」的年輕打工者的私人生活史,如《我的1997》;有人物與小城緊密相聯的時代變遷史,如《王美麗的幸福生活》;有對小城人事的追憶與緬懷,如《大沙紀事》;有小人物苦苦掙扎於生活的艱辛與勇氣,如《本命年》;有對小城人文生態的觀察與思考,如《迷失的城》。
眾多的小城故事,它們似乎都在向我們表達某種事物發展的固有深意:從「記憶」始,至「迷失」終。這是不是小城的宿命?在歷史的滾滾長河裡,有些東西終將湮滅,消逝,以令我們無限嘆惋的方式。
本期目錄001 記憶裡的城/駱淑景
017 三合村街口/張乃述
031 打開被摺疊的生活 / 帕蒂古麗
069 老河口的六子/冷江
101 我的1997 /林曦
131 在常寨/寇洵
175 王美麗的幸福生活/楊春
197 大沙紀事/方交良
221 本命年/李喜春
233 迷失的小城/ 蘇敏
本期導讀記憶裡的城,只有一個飯館,四條街道,它是那麼清貧,那麼寒酸,卻給了我親切的、貼心的感覺。回憶記憶裡的城,好像找到了你我的初心,青春的源頭。
——駱淑景《記憶裡的城》
三合村街口是片街頭廣場,是「城中村」三合村的生活中心。在這裡盡顯小人物種種生存狀貌,它混雜著尚未消盡的鄉土氣息與越來越濃鬱的時代風貌。
——張乃述《三合村街口》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各民族的文化處於一種交融交匯、多元雜糅的狀態。許多同時使用本民族語言和漢語的少數民族,處於兩種或多種文化之間,成為文化的居間者。
——帕蒂古麗《打開被摺疊的生活》
在我二十來歲的青春年華裡,在小鎮老河口生活了六年有餘。如今,小鎮的許多人和事漸漸都淡忘了,唯有六子,一個小鎮上曾經無所事事的文盲,卻讓我始終難忘。
——冷江《老河口的六子》
細水微瀾的生活年鑑。一座小城,一家酒店,青澀而又迷亂的青春期往事。其間的人事紛擾折射出小城生活的N種切面。
——林曦《我的1997》
一個都市村莊「常寨」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真實的城市底層生活映像。全景圖式的鋪展,展現出來各具特色又細緻入微的眾生相。
——寇洵《在常寨》
1983年,「我」在新疆戈壁油城克拉瑪依遇到普通中學老師王美麗。四十年的友誼,見證了王美麗的工作愛情生活,也見證了四十年來小城的發展變化。
——楊春《王美麗的幸福生活》
浙江舟山群島一個普通鄉鎮的小人物命運圖譜。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他們與這條大沙街一樣已經消失在了歷史塵埃中。
——方交良《大沙紀事》
下崗、創業、打工、再創業,一個小城女人的生活之路。生命是一隻陀螺,被生活之鞭抽打,不斷旋轉,不死不休。
——李喜春《本命年》
小地方固有其善,亦有其美。但,之於一個不甘平庸的年輕人,更多的是弊病。在小縣城,生活成了一場漫長的表演。每個人,都是沒有作品的演員。
——蘇敏《迷失的小城》
《向度》2020年第1期(春夏卷)總第23期 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