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難過的一天】
一大早就被這個新聞刷屏了,腦子懵了一上午,根本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竹內結子在晗晗心中就是女神級別的人物。看了這麼多年的日劇,無論是《沒有玫瑰花的花店》還是《草莓之夜》都是經典劇作。因為被報導在一月產子,所以大家開始猜測竹內結子自殺的原因是不是產後抑鬱,尤其是某篇文章中說她的寶寶才五個月,還沒記住媽媽的樣子就與自己最親的人分別了,真的戳中了老母親的淚點。
最近日本演員接二連三自殺的新聞讓人沮喪,熒幕上熟悉的面孔相繼以結束生命的方式告別,屬實讓人難過。對於他們來說,選擇生與死是很艱難的事情吧,也許選擇活著需要比死亡更大的勇氣。
【涂爾幹似乎預示了一切】
人類一生中都在學習離別,於是巫術和宗教給了人類緩衝肉體帶來消亡的恐慌。
涂爾幹在《自殺論》中提到,自殺增加的根源很可能是現在伴隨著文明的進步而來的一種病理狀態,但不是必要條件。自殺表現了社會的情緒,而民族的情緒像個人的情緒一樣,反映了機體最根本的狀態。這個描述與《菊與刀》中本尼迪克特對於日本社會的描述不謀而合。無論是三島由紀夫還是太宰治,日本的一些文藝中青年似乎都逃不過以結束自己生命為己任的結局。
如今,我們在社會事實基礎上加上了關於心理健康方面的因素,似乎強調心理健康就可以規避掉背後的社會運行和文化機制。如果文明進步的表現是可以將生命自己處理的話,那麼自殺成為一種社會現象,甚至一種文化(似乎看起來很反人類)就顯得不那麼突兀了。
很多宗教都在追求永生,但是又在鼓勵用生命獻祭獲得生命的極致,這種矛盾背後是對生命意義的褻瀆,然而人類生命在其他動物看來就是珍貴不可觸碰麼?也許在猛獸眼裡,只是一頓食物。
【說再見不難,難的是活著】
生活真的很艱難。每天都雞飛狗跳的,即使平靜一會兒也是漣漪,還未擦乾身上的臉上的水珠,緊接著另外一個水花就飛濺到身上,讓人措手不及。我們總是和生活做著鬥爭,努力讓自己不那麼難,網絡暴力也好,自我掙扎也罷,在他人看來不過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因為根本沒有感同身受,只有隔岸觀火。
說再見真的不難,難的是活著。
真的不想再看到這樣令人悲傷的新聞了。
最後盜用一張閨蜜發的朋友圈。
(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