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在河北唐山順利舉辦。9月24日晚,金雞百花電影獎獎項揭曉,我們先來看一下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終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烈日灼心》
最佳導演:烏爾善(《尋龍訣》)
最佳編劇:曹保平、焦華靜(《烈日灼心》)
最佳男主角:馮紹峰(《狼圖騰》)
最佳女主角:許晴(《老炮兒》)
最佳男配角:李易峰(《老炮兒》)
最佳女配角:楊穎(Angelababy)(《尋龍訣》)
最佳新人:莊小龍(《戰狼》)
終身成就獎:陶玉玲 葛存壯 梁信 謝芳
優秀電影特別表彰:《智取威虎山》
優秀影片:《戰狼》
此次獲獎,爭議最大的是這三位:最佳男主角馮紹峰,最佳男配角李易峰,最佳女配角楊穎。
為什麼爭議大?
憑藉《狼圖騰》拿到最佳男主的馮紹峰
戰勝了《老炮兒》中的金馬影帝馮小剛
《親愛的》中催淚的黃渤
《烈日灼心》中複雜煎熬的鄧超
而最佳男配李易峰
戰勝了《親愛的》裡的張譯
《尋龍訣》裡的夏雨
《烈日灼心》中的段奕宏
至於,最佳女配楊穎,戰勝了《老炮兒》中的梁靜
《捉妖記》的姚晨
要知道,在2015年豆瓣「年度最面癱表演」評選活動(非官方,由網友投票評選)中,李易峰憑藉《老炮兒》中的表演拿下829票成功上榜。
而楊穎則憑藉《尋龍訣》拿下1069票奪得第六。
因此對於這樣的結果,網友們都相當不滿意:
大眾電影百花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簡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百花獎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並由觀眾投票產生獎項。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這裡有必要先做一個科普,百花獎的評獎機制。
據微信公眾號電影大爆炸介紹,第一階段是初選,根據《大眾電影百花獎章程》有關規定,中國影協委託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下屬100名骨幹影院經理組成初選委員會,從本評獎年度符合條件的221部影片中,投票產生了候選影片10部:《老炮兒》《尋龍訣》《戰狼》《親愛的》《捉妖記》《夏洛特煩惱》《烈日灼心》《狼圖騰》《智取威虎山》《滾蛋吧!腫瘤君》。
第二階段是觀眾投票,5月17日啟動,8月10日截止,投票方式包括紙質選票和線上投票。觀眾投票結果中,各獎項的票數前五名將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的提名。
據本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組委會主任張宏介紹,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收到各類選票共計26850918票,為歷屆最多。
第三階段是頒獎典禮上的終極評選,組委會平衡地區、年齡等因素後,在全國所有投票觀眾中以電腦隨機、多次抽取的方式進行,最終確定了101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幸運觀眾,組成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終評委員會。
這101位觀眾將在電影節期間,對10部候選片目進行再次觀摩和充分討論,在現場直播的百花獎頒獎典禮現場,他們將以按表決器的方式當場投票,評選出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各個最佳獎項的獲得者。
看一下男主角的票選結果:
馮紹峰和黃渤之間,差了59票?
再看一下男配角的票選結果:
說白了,還是粉絲大戰。
此次的得獎名單,再度引發外界對於百花獎公信度的質疑。
此前,百花獎就被多次質疑毫無公信力,毫無影響力,幾乎年年都被吐槽。
而此次馮紹峰、李易峰、楊穎獲獎,被認為不僅是對新人的鼓勵,而且在粉絲效應下,會幫助提高百花獎的熱度。在近年來金雞百花關注度直降的情況下,儘量挽回一些人氣。
但問題是,缺乏說服力和公信力的評獎結果會進一步損害百花獎的公信度,甚至還會傷害人們對作品本身的評價,讓獲獎或提名的其他導演、編劇、影片連帶失去口碑,由此陷入惡性循環。
說完獎項,來看看電影本身。
「經過十三年爆發式增長,中國電影展現了全新的面貌。面對票房的火爆和資本的熱潮,讓電影回歸藝術本體,對開拓中國電影新格局顯得尤為重要。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張宏如是說。據統計,2016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總計247.25億元,同比增長22.2%,與去年的井噴式發展相比,出現了增速放緩的情況。但與北美電影市場微增0.4%、全球電影市場增長1%相比,中國市場增長仍顯著領先,依然是全球電影市場的主引擎。
「好電影必須將現實生活作為表現對象,包括人文情感的呈現和社會人心的反映。」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星舉例說,美國經久不衰的系列電影《星際迷航》,雖然不是現實生活的直接表現,但卻是以更深刻的方式反映社會現實問題。
從本屆電影節展映的國產新片來看,儘管許多是小成本影片,但內容體現出了電影人的責任和擔當。比如,《月是故鄉明》反映的是當下中國鄉村留守兒童和中國農民生存現狀;《白犛牛》探討生命的起源、意義以及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哲學思想……但是,近年來中國電影總體上還是精品力作不多,多數質量平平,有些類型創作同質化、空心化問題突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較少。
「中國電影人需要有更多的想像力,發現中國社會發展中的問題,並用商業片的形式傳達出來,因為這是一個不缺乏故事的年代,缺少的只是講述故事的眼光和方法。」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慧瑜說。
總的來看,近幾年電影市場日益繁榮。多品種、多類型的電影創作有一定收穫,但有好口碑的上乘作品還不夠。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漢文表示,電影行政管理部門制定了百部重點主旋律電影選題規劃,鼓勵電影工作者扎紮實實提高創作質量。鼓勵電影工作者以多樣化的作品譜系來表現中華文化精髓,體現中國電影在文化品格和工業進步方面的新成就。
「引領這個時代的電影,是那些真正能夠把電影精湛的藝術品質、正確的精神導向和健康的娛樂功能進行有機整合的主流電影。」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賈磊磊認為,這種影片是中國電影與好萊塢電影進行市場博弈最為有力的市場主力。
「我們有理由期待,具有得天獨厚、源遠流長文化背景的中國電影,一定能找到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發展模式、審美特徵和藝術風範。它既不同於好萊塢電影,也不同於歐洲電影、韓國電影,它只屬於中國電影。」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王志敏說。
內容來源:觀察者網、《光明日報》9月25日08版《開拓中國電影新格局》、騰訊娛樂、新浪微博、微信號電影大爆炸
圖片來自網絡
本期編輯:蘭亞妮、張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