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獎」遭差評 業界呼喚國內電影節評選提質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第23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已於9月27日在蘭州落下帷幕,與往年一樣,為期5天的電影節照例充滿爭議與質疑。電影節雖已閉幕,話題卻漸次展開。本報記者曾多次參與金雞獎和百花獎的採訪報導,為何金雞和百花的評選屢被吐槽?兩獎的評選到底癥結何在?中國式評獎為何總被詬病缺少公信力?根據歷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的歸納分析,結合本屆電影節實際,本文試圖稍作梳理。

  1

  眼花繚亂的金雞百花

  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很難辨析金雞獎與百花獎的關係。實際上,這是兩個電影獎項的評比,金雞獎是專家評定,百花獎是大眾評定,即所謂專家獎和觀眾獎。2004年開始,兩個獎項被合併為金雞百花電影節,每年舉辦一屆,各自隔年進行評獎,即奇數年頒發金雞獎、偶數年頒發百花獎。這就意味著,每年的金雞百花電影節的內涵不同——奇數年頒發的是專家獎(金雞獎),偶數年頒的是百花獎(觀眾獎)。

  在沒有合併成金雞百花電影節前,金雞獎和百花獎都是每年一屆,所選的作品均是當年影片,差異只是專家與觀眾的選擇有所不同。而合併成金雞百花電影節後,候選範圍從一年變成了兩年,而當年的評獎結果則完全不同——分別為:奇數年是專家獎(金雞獎),偶數年是百花獎(觀眾獎)。剛剛閉幕的是第23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是偶數(2014)年的獎項,即揭曉的是第3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觀眾獎)。

  從上面的說明中不難看出,如此不同的獎項設置,拉鏈式的交替進行,即使是專業的電影記者也常常難以明辨,兩獎的不同成色和質地常會混淆。一般觀眾和讀者,更是完全會被繞暈。

  縱觀世界上所有成熟的電影評獎,比如公認最具公信力的奧斯卡,華語地區的香港金像獎和臺灣金馬獎,以及各個國家的電影評獎,幾乎都是以一年的出品電影為評獎範圍。唯有中國的金雞獎和百花獎被人為割裂成兩年,且是以專家獎與觀眾獎的不同劃分,成為一年專家一年觀眾的「輪流執政」式。

  這樣就必然出現,每年的獎項質地不同,新(當年)老(往年)不同作品同臺較量的態勢。且不說當年的作品和往年的作品考量已發生改變,最讓觀眾感覺奇怪的是,決出獎項的作品:有些已經「老掉牙」,有些則根本還沒見,甚至沒有聽說過。

  2

  時空相錯的獎項混戰

  金雞獎與百花獎是兩個不同評獎體系,在相隔兩年的角逐裡,因其作品公映首尾不同,前後差不多有近四年時差。因此,觀察其獲獎作品,幾乎很難看出當年中國電影的整體風貌。

  進入專家或觀眾法眼的作品,可能會因時差等原因,有的被過渡青睞,有的則徹底被低估。同時,百花獎獲獎作品之陳舊,金雞獎某些作品之陌生,都讓人極為驚嘆。比如,2007年12月公映的《集結號》,在第二年的第29屆百花獎上成為最大贏家,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四項大獎。而到了第三年(2009年)的第27屆金雞獎評獎中,已是兩年前舊作的《集結號》又與比其晚一年公映的《梅蘭芳》同臺較量,兩部電影獲得了金雞獎的最佳故事片獎雙黃蛋。最佳導演由獲得百花獎最佳導演的馮小剛再次奪得,最佳男主角則從百花影帝張涵予易主為《鐵人》主演吳剛,最佳男配角則由《梅蘭芳》的老戲骨王學圻取代了《集結號》的偶像派鄧超。

  被金雞獎青睞的馮小剛,並不總會被金雞寵幸。在2011年的第28屆金雞獲獎名單中,他執導的災難巨製《唐山大地震》只獲得了最佳音樂和最佳美術兩項小獎,而當年的金雞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獲得者,當時和現在都是觀眾聞所未聞——最佳故事片是《飛天》,最佳導演是《愛在廊橋》的陳力。但要說電影的群眾影響力,還是馮小剛無人難敵,在來年(2012)的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評獎中,馮小剛一雪金雞前恥,已屬舊作的《唐山大地震》再成最大贏家,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新人的四項大獎。

  我們再來比較最新的兩屆金雞百花獎。

  在2013年的第29屆金雞獎評獎結果中,最佳故事片由2013年5月公映的《中國合伙人》和在2013年7月小範圍放映過的《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共同分享,最佳導演則由《中國合伙人》的陳可辛獨得。同屆金雞獎中,2012年11月公映的《一九四二》,雖被評論界稱為馮小剛最偉大的作品,卻不無平衡色彩地獲得了評委會特別獎、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錄音,《一九四二》的主演張國立和《中國合伙人》的主演黃曉明並列最佳男主角。

  在剛剛揭曉的第3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和《中國合伙人》再次並列,分享「優秀故事片」雙黃蛋,黃曉明再次因《中國合伙人》獲影帝,又搭上佟大為獲了最佳男配角獎。首執導筒的「小燕子」趙薇繼去年《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得金雞獎導演處女作獎後,此次在百花獎中再次升級,晉升為「最佳導演」。已是兩年前舊作的《一代宗師》,則在失去了最佳編劇、最佳導演等重要獎項後,最後鹹魚翻身,獲得了最高獎的「最佳影片」。最可憐的是嘔心瀝血十多年的歷史巨片《一九四二》,因時過境遷,被完全剔除出局。

  3

  公正與權威的訴求

  通常,電影評獎有兩項最基本的功能,一是對已觀電影的評獎;二是對最新電影的推介。奧斯卡、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等均屬前者。坎城、柏林、威尼斯,以及中國的上海等著名國際電影節則屬後者。

  通常,電影獎都以公開放映的年度單元作品為限,國際電影節的參賽作品幾乎都是尚未公映的各國新片。前者通過表彰判別高下、嘉獎優秀,後者則經由競賽性評獎,彰顯主辦方的藝術品位,以相對獨立客觀的評價,肯定和推薦所選中的獲獎作品,客觀上為國際影壇推薦優秀新作。從這兩大功能看,這些世界通行的電影評獎體系,均具有新聞性、新鮮性的基本特質。觀眾會關注當年或剛剛結束一年的電影評價和評獎,比如奧斯卡、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通過這樣的年度總結式電影評獎,觀眾可得到對熟悉電影的全面檢閱。而對於國際電影節,觀眾則能通過對世界各地電影新作的評獎,獲得最新國際電影佳作的專業推薦。

  由此來觀察我們的金雞獎與百花獎,就會發現兩樣目標幾乎都難以抵達。

  當金雞獎與百花獎尚未分家時,人們能從中看出專家與觀眾評獎的分野。比如作為專家獎的金雞獎,雖然存有爭議,但確具有專家視野和標準。

  合併後的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候選作品延展至兩年之久,兩年前的舊作與新鮮出爐的新片,或更舊或更新,或觀眾已耳熟能詳或只有小圈子所知的作品同臺角逐,其評判標準與影響評判的元素都會大相逕庭,最後的獲獎也必然是莫衷一是,飽受爭議。

  各自為政的金雞獎與百花獎,其初衷也許是為避免重複頒獎的資源浪費,但被拉長的評獎戰線並不會改變重複獲獎,反而因拉長導致了更多「老掉牙」作品的重複獲獎,而因時空轉換,新老選手雜陳,更導致評判的失衡與標準混亂。

  沒有對藝術標準的嚴格界定,反融合了太多隨心所欲的人為成分,疑其客觀公正性幾乎無從談起。比如改造後的百花獎,最終的結果卻要由101位大眾評委現場點擊決定,取代了曾經神聖而相對公正的成千上萬的觀眾投票,其評委構成雖有101位,卻因身份來路不清,集中看片討論不透明,且表決的整齊趨同,以及獲獎結果幾乎多未卜先知等等,反更讓人認定是暗箱操作,大有貓膩。更有甚者,百花獎因「四海為家」的特點,東道主的地域照顧,也每每讓獎項偏向,比如在江蘇江陰舉辦的電影節中,101位大眾評委就有25位來自江陰一地,具體獎項更不避諱地對本地作品或主創傾斜。

  戰線過長,手法隨意,人為明顯,讓金雞與百花的評判變成了標準不清,了無新意的獎項。

  任何的電影評獎,其最大權威均得力於體制制約下的公平公正。奧斯卡以及國際各大電影節的實踐與聲譽均仰賴於此。至於紅毯秀上明星的多寡,參展片的品質,主持人的個人魅力,活動設置與參與的熱鬧程度等等,都不是重點。如果沒有公開公正、清晰嚴明的提名和評獎規則,沒有與國際接軌的謹嚴監理,以及剔除各種或軟或硬的利益勢力幹擾,金雞與百花獎不可能會有令人服膺的真正權威,也永遠無法走出自己的誤區。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樽

相關焦點

  • 國內電影節熱度下降,獎項缺少影響力,應該問問為什麼和怎麼辦了
    眾所周知,百花獎曾是我國電影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之一。上個月月底,第三十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公布各獎項提名名單,並且宣布將於9月26日在河南鄭州舉辦頒獎典禮。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在百花獎公布了提名名單和頒獎時間之後,好像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 國內電影節含金量比拼,金雞華表誰是第一,章子怡給出答案
    而和金雞獎經常並稱的百花獎,也有自己值得驕傲的地方。百花獎和金雞獎的主辦單位相同,都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舉辦,也可謂是非常專業。而在舉辦年限上,百花獎創始於1962年,比金雞獎、華表獎都要早許多年。
  • 2020金雞百花獎電影節鄭州舉行,各大獎項花落誰家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24日晚在河南鄭州啟幕。十部候選影片競爭百花獎,當晚,此屆電影節在鄭州博物館外廣場拉開帷幕,並舉行了星空放映活動。中國影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在當日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此屆百花獎將評選最佳影片、優秀影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人共計
  •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鄭州啟幕 十影片競百花獎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24日晚在河南鄭州啟幕。十部候選影片競爭百花獎,26日將揭曉各獲獎者。當晚,此屆電影節在鄭州博物館外廣場拉開帷幕,並舉行了星空放映活動。中國影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在當日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此屆百花獎將評選最佳影片、優秀影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人共計9個獎項。此屆電影節經初選、組委會確認,已產生百花獎十部候選影片,各項提名此前也已產生。
  •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鄭州啟幕 十影片競百花獎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24日晚在河南鄭州啟幕。
  • 百花獎評選備受爭議,周冬雨放下「豪言」,易烊千璽實至名歸
    第三十五屆百花獎的頒獎活動在鄭州如期召開。這次活動幾乎邀請了過去一年中所有的高票房明星,包括張譯、周潤發、吳京在內的多位實力派巨星都參加了此次活動。可這個國內影響力頗深的獎項,卻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質疑。周冬雨被人質疑:「只會演中學生」,黃曉明被質疑:「演技不如肖央、周潤發等人」,甚至連百花獎的評選模式也遭觀眾吐槽
  • 喜訊 | 祝賀我會會員入選百花獎大眾評委
    祝賀我協會的兩位會員張春、葉展入選第35屆電影百花獎大眾評委。具體參考關於本屆百花獎消息。電影節主體活動將包括電影節開幕儀式、電影藝術家下基層、專題電影展、中國電影論壇、提名者表彰儀式、百花獎終評及頒獎典禮暨電影節閉幕式等六項活動。
  • 金馬獎是電影節?帶你了解國內電影節那些事
    敲黑板:電影節≠頒獎禮頒獎禮是獨立的一個活動,一般是對上一年度已上映的影片進行總結及表彰,我們熟知的臺灣金馬獎就屬於這種另外,頒獎禮也可能是電影節的一部分。一般電影節包括影片放映評審,開幕式,頒獎典禮(暨閉幕式)等環節。我們熟知的金爵獎,就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那麼,國內比較大型的電影節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
  • 電影節海報變男科醫院廣告,歷數金雞百花電影節海報黑歷史
    第2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發布了主題海報,瞬間登上了微博熱搜。,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金雞獎和百花獎後來合併成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算是國內電影節的頒獎盛典了。其中「金雞獎」評選最為專業,普遍為行業、演員、大眾所認可。比起大家關心預測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員等獎項的入圍名單,我最關心的是今年電影節的海報。不管怎麼說,今年海報相比前二十幾屆有了質的提升,也不枉費網友嘔心瀝血還自發組織「金雞你最美」民間設計大賽,為主辦方加油鼓勁。
  • 金雞百花電影節官宣9月24日:周冬雨、章子怡等角逐百花獎影后
    據金雞百花電影節官方微博,8月29日,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影協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組委會副主任閆少非發表講話,介紹了關於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評選情況和電影節的主體活動。
  • 百花獎獲獎名單新鮮出爐!附百花獎最強攻略
    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合稱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這裡要說一下,百花獎和金雞獎是兩個獎項啊。百花獎是「觀眾獎」,金雞獎是「專家獎」。其實百花獎誕生得更早一點,1961年在周總理的肯定下,《大眾電影》在1962年主辦了首屆百花獎,第一屆就有12萬讀者投票。
  • 西安"女神"研究生擔任中國大眾電影百花獎評委
    9月26日晚,第35屆中國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陝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2019級電影方向碩士研究生賈曼茜作為全國101位大眾評委代表,在現場以投票的方式參與了9個提名獎項的最終評選。
  • 華鼎獎遇冷金鷹獎遭嘲,公信力缺失是關鍵,國內頒獎禮要珍惜羽毛
    所以,金鷹女神禮服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索,讓金鷹獎遭嘲的真正原因還是獎項的公信力缺失。前者歷史悠久地位高,後者評選機構專業知名度高,兩者在1992年合二為一後誕生金雞百花電影節後,甚至在國內的聲望超過了金馬獎和金像獎,一度成為國內華語電影獎項的標杆。
  • 華表獎、金馬獎、金鷹獎、金雞獎、百花獎傻傻分不清?來漲知識
    與大眾電影百花獎合稱金雞百花電影節。金雞獎評獎委員會是由中國最具權威的導演藝術家、表演藝術家、電影劇作家、攝影家、音樂家、美術家,以及電影理論家、教育家、事業家共同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2015年,金雞獎全新開放政策,凡是在大陸取得龍標(上映許可證)的華語電影都可以參加金雞獎評選,不再具有地域保護。三、百花獎大眾電影百花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簡稱百花獎。
  • 2020年金雞百花電影節在鄭州開幕,歷屆電影節有趣幕後你知道嗎?
    金雞獎邀請中國國內最具權威的導演藝術家、表演藝術家、電影劇作家、攝影家、音樂家、美術家,以及電影理論家、教育家、事業家共同組成金雞獎評獎委員會,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1963舉辦第二屆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年才恢復舉辦了第三屆。
  • 2020年金雞百花電影節鄭州開幕 歷屆電影節有趣幕後你知道嗎
    這兩天河南人的朋友圈非常熱鬧,最火的話題當然是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鄭州開幕,感覺倍有面兒。其實在今年八月份電影節海報公布的時候,就有人疑惑:說是金雞百花電影節,為啥今年的海報主體是「百花」,卻沒見到「金雞」呢?
  • 我是百花獎評委:真沒「內定」
    有一個評委實在忍不住了,他主動提出來要替組長說個話:是否大家需要統一下意見?有什麼必須選上的就提出來,不然各抒己見,時間就來不及了。這個話很快就被大家懟了回去。主要大家覺得如果最終獲獎的齊刷刷都有100票,落選的票數奇少,這也太假了,完全不靠譜。另外如果要求統一,這還是百花齊放的「百花獎」嗎?
  • 百花獎結束:周冬雨易烊千璽妝容遭吐槽,吳京站姿猶如出逃蠟像
    百花獎結束:周冬雨易烊千璽妝容遭吐槽,吳京站姿猶如出逃蠟像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結束了,在閉幕式上,這幾個獎項也讓許多人覺得實至名歸。這一次的電影節,觀眾們十分的期待,在鄭州的社區裡面,有許多也辦了露天的電影,供人們觀看。可以說,這個電影節還是相當受重視的。
  • 百花獎是什麼來的?你知道百花獎的歷史嗎?
    前段時間百花獎頒獎了,女星之間的各種爭妍鬥奇一時之間都成為了外界所關注的焦點,作為吃瓜群眾,也是看的不亦樂乎,不過不少網友都看了那麼多年的百花獎,似乎還不知道百花獎的歷史。今天就來普及下百花獎的歷史。提到百花獎就不得不提到像我們觀眾常常聽到的比如什麼金雞獎,華表獎等等,事實上,百花獎、金雞獎華表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合稱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 金馬獎,金雞獎,金像獎,北京國際電影節等都是什麼含金量
    現在國內的電影節越來越多,有含金量大的,也有野雞電影節。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國內各大電影節的前世今生。近些年中國的電影事業蓬勃發展,受到世界的矚目。應運而生的電影節,也是關注的焦點。兩岸三地最權威的且最專業的電影節已有五個,他們分別是:臺灣電影金馬獎,香港金像獎,金雞百花獎,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臺灣金馬獎:創辦時間1962年,算是一個老字號了。」金馬」二字源自金門、馬祖兩島名的字首,此外,它亦符合全球主要影展名稱以「金字招牌」為號召的潮流金馬獎不以票房作為入選考量,反而為華語文藝片提供了展示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