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一個寶寶,伴隨著自主意識的萌發,逐漸會進入第一個叛逆期,有些時候父母會忽略,其實最早的叛逆期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
很多家庭有些時候會忽略孩子的叛逆期引導,就會覺得這個階段的寶寶很難搞,內心很無奈。
張萌2歲女兒進入叛逆期,自己陷入束手無策的尷尬境地
張萌就經歷著這個過程,演員出身,如今又以製片人身份頻頻亮相的張萌,在參加某綜藝節目的時候表示,自家的寶寶2歲進入叛逆期,每天都想看手機,張萌擔心會傷害到孩子的眼睛,但是女兒卻喜歡與自己對著幹,你越不幹啥她就幹啥。
有些時候女兒還會說出一些令人出乎意料的話,在幼兒園的時候大哭大鬧非要見媽媽,老師詢問原因的時候,她居然說,我太想媽媽了,她離世了。
張萌很多時候都很無奈,自己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來應對處於叛逆期的女兒。
我們周邊也有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進入第一個叛逆期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去應對,有些父母動輒打罵,卻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寶寶的第一個叛逆期有何影響?
孩子進入叛逆期,其實也是孩子成長比較快的時期,如果父母不能很好地應對寶寶的第一個叛逆期,其實對於孩子有很多不利影響。
一:對於孩子的個性以及思想產生影響
孩子進入第一個叛逆期的時候,其實也是孩子個性以及思想初步發展的重要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一般情緒不太穩定,有些時候比較任性、同時容易焦慮。
如果父母不好好引導,很容易造成孩子個性方面出現一些問題,亦或是擁有一些不良的心態。
二:對於好的親子關係的形成不利
進入這個階段的孩子,與父母對著幹,其實也在試探父母的底線在哪裡,和父母對著幹亦或是表現出討厭父母的樣子都是比較正常的。
父母需要更為耐心地去引導,如果沒掌握好的方法,往往會影響之後親子關係更好的形成。
如何更好地應對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孩子到2歲左右,自主意識萌發,開始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他們想要更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自己的語言方面發育還處於初步階段,有些時候表達不好,因而會通過一些對抗的舉措,來表達自己的內心。
策略一:了解孩子階段性心理特點
每一個父母都會比較關心孩子日常的一些舉動,當發現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後,父母多了解孩子的心理髮育特點,了解孩子這個階段究竟想要的是什麼,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叛逆行為的產生。
策略二:學會適當轉移孩子注意力
當孩子想要什麼,或者非得幹什麼的時候,父母可以退而求其次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聽會兒歌,陪孩子玩平時最喜歡玩的遊戲等方式來緩解。
這樣會避免孩子大哭大鬧,自己也跟著鬧心。
策略三:多陪伴孩子成長
這個階段的孩子,內心還是很需要安全感的,父母日常有時間的時候,要多陪伴孩子,如果孩子與自己對著幹了,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多了解一下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這樣孩子的內心更具安全感,也更容易度過這個階段。
如果孩子能更好地度過這個階段,對於孩子好個性的形成以及孩子的獨立性等思維方面的培養都是十分有利的。
希望每一個父母都可以採用恰當的方式幫助孩子度過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