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妲己之墓在河南被發掘,揭開歷史之謎,專家嘆息:千古奇冤

2020-12-27 人文歷史那些事兒

提起蘇妲己,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自古以來,她就是"狐狸精"、"紅顏禍水"、"蛇蠍美人"的代名詞。相傳她是一個國色天香、妖豔嫵媚的絕代佳人,但卻心如蛇蠍,心狠手辣,蠱惑紂王,使其縱情女色,殘害忠良,民不聊生,斷送了殷商幾百年的基業。《封神演義》中更是將她描寫成了一隻禍國殃民的狐狸精。

蘇妲己劇照

當然,傳說和小說並不能代表歷史的真實性。那麼歷史上的蘇妲己是否真實存在,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

蘇妲己的身世

由於殷商年代久遠,歷史資料對蘇妲己的記載比較少。

《國語-晉語》中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史記-殷本紀》中記載"(帝紂)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聽計從。"意思為殷商國君帝辛(紂王)徵討有蘇這個部落時,有蘇氏部落首領把自己的女兒妲己獻給紂王。紂王十分寵愛妲己,並十分聽她的話。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以上史料並沒有指出蘇妲己如何惡毒、禍國殃民,這後來也通過後人考古研究得到了印證。

商紂王墓

二十世紀初,考古專家在河南省安陽市發現了一座商朝古墓,經研究發現墓主人是商紂王,而旁邊分別是蘇妲己和姜皇后的墓,由此可以肯定歷史上的蘇妲己是真實存在的,但是由於時間久遠,原來的墓碑早已不知所蹤,圖中的墓碑是後人所立的。

經發掘,墓室出土了許多殷商時期的陪葬品,主要是玉器、青銅器等各種器具。墓志銘以及墓中的龜甲和獸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和"卜辭"記載的信息,顛覆了幾千年來人們對於蘇妲己的看法。根據墓室信息記載,紂王原名帝辛,孔武有力嗜好戰爭,蘇妲己就是他最得意的戰利品。

蘇妲己墓

而蘇妲己墓記載,蘇妲己己姓,蘇氏,名妲,蘇國人(現在的河南溫縣人)。公元前1047年帝辛率大軍徵討蘇部落,面對強大的商軍進攻,弱小的蘇部落抵擋不住,很快潰不成軍,最終選擇了投降,獻出了傾城傾國的美女妲己和牛羊馬匹。由此可見蘇妲己是作為"和親"的禮物獻給帝辛的,並不是像後來小說和影視劇中所說的,是帝辛看上了蘇妲己的美貌而強行招入宮中的。

蘇妲己劇照

根據墓中記載,蘇妲非但不是什麼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更不是什麼狐妖護體,而是一位忍辱負重、了不起的女人。為了部族的存活,她甘願成為政治手段的犧牲品,把自己獻給帝辛。她到了帝辛身邊後,強顏歡笑,盡力取悅帝辛,努力讓自己及部落生存下去。

殷商滅亡的真正原因

據墓志銘所記載,蘇妲己入宮的時間是公元前1047年,而商朝滅亡的時間是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說蘇妲己進宮僅僅一年,商朝就滅亡了。蘇妲己進宮時才有16歲,還是一個不諳世事小姑娘,怎麼可能在一年之內就摧毀一個已經成立了幾百年的王朝呢。再說帝辛作為一國之君,掌握生殺大權,也不可能讓一個作為戰利品的女人左右自己的想法。

蘇妲己劇照

那麼殷商滅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其實殷商的滅亡真相主要有三點:

一是徵伐過度。紂王年輕時為了能夠建立屬於自己的豐功偉績,到處開拓疆域,尤其是對東夷的徵討,戰線拉得太長,勞民傷財,國庫空虛,國力減弱。《左傳》這樣評價:"紂克東夷而損其身。"可見這場曠日持久的徵戰逐漸拖垮了商王朝。

二是樹敵太多。紂王四處徵戰導致了很多小國的覆滅,也加深了其他國民對殷商的仇恨,尤其是對西周的壓迫導致了後來的"武王伐紂",這也是殷商滅亡的根本原因。

三是荒淫暴政。紂王荒淫奢靡、殘害忠臣、魚肉百姓、濫殺無辜、橫徵暴斂,激起民憤,以致於西周大軍攻來時,軍民紛紛倒戈,配合周軍攻打殷商,加速了殷商的滅亡。

由此可見,殷商的滅亡是其自身的原因。如果說蘇妲己有什麼罪過,那可能就是她長得太美,使紂王難以自持,成天不理朝政。

商紂王和蘇妲己劇照。

蘇妲己被抹黑的原因

由於儒家觀念長期主宰中國古代社會,男尊女卑,長久以來士大夫們習慣於把王朝的覆滅歸咎於紅顏禍水,如夏朝的妺喜、周朝的褒姒、春秋的驪姬、唐朝的楊貴妃等等,這其實是統治者為維護自己的尊嚴,為自己推脫責任,找女人背鍋。

可憐蘇妲己被罵了幾千年,其實只是替罪羊罷了,考古專家都覺得真是千古奇冤,古墓的發掘總算為她沉冤昭雪。

(以上圖片均為網絡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河南挖出蘇妲己墓,揭開千古謎團,我們冤枉她幾千年了
    其實真正歷史上的蘇妲己也許並非影視劇中那麼惡毒,在河南發掘蘇妲己墓,讓我們看到了蘇妲己「禍國妖妃」背後的真相。十九世紀末期,考古學家們在河南的安陽地區發現了古墓,古墓裡面還有很多殷商時期的物品。最後考古人員的研究表明這是商紂王的墓,而蘇妲己和姜王后的墓就在商紂王墓旁邊。
  • 河南發現蘇妲己墓,歷史真相被揭開,專家:千古罵名終是冤枉
    人們常說「自古紅顏多禍水」,就像神話故事裡描述的一樣,年輕美貌的女子總是被當成禍害人間的狐狸精,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蘇妲己,看過《封神榜》這部影視作品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蘇妲己本是冀州蘇護之女,由於被九尾靈狐上身,成為了紂王的寵妃,也成為了所謂的紅顏禍水、禍國殃民的狐狸精。
  • 蘇妲己墓在河南出土,專家進入墓室後:我們冤枉了妲己3000多年
    在中國歷史上,「紅顏禍水」這個詞語是絲毫不陌生的,周朝有烽火戲諸侯的褒姒,《水滸傳》中潘金蓮,《三國演義》中有離間董卓和呂布的貂蟬,而稱得上其中的代表人物的,便只有——商朝紂王的皇妃蘇妲己,相信了解過《封神榜》類似故事的人都知道,蘇妲己差不多算得上是封神故事中的大反派。
  • 河南發掘一古墓,揭開蘇妲己真實面目,專家:我們冤枉了她幾千年
    提起蘇妲己,人們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豔如桃花,妖媚動人,美麗多姿」的美人。據說她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奉女媧娘娘之命,蠱惑紂王,縱情女色,殘害忠良,斷送商紂王基業。如在蘇妲己的蠱惑下,商紂王殺了比幹在內的很多忠臣,逼迫黃飛虎等其他忠臣投靠了西周幫助西周滅了商朝。
  • 妲己墓在河南出土,真實面目終於揭開:專家:我們冤枉了她3000多年
    是也不是。尤其是隨著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初在河南的妲己墓被發現,同時旁邊還有商紂王之墓與姜王后墓,考古學家們從中找出了諸多刻在龜甲與獸甲上的「卜辭」(殷商時期與佔卜有關的記錄),以及其他殷商時期的遺物,考古專家們這才恍然大悟:我們可能冤枉了她3000多年。
  • 河南發現一古墓,揭開蘇妲己真實面目,專家:我們冤枉她幾千年
    文學形象 商朝距今已有三千六百多年,年代太過久遠,所留史書典籍甚少,這讓我們難以了解真正的歷史。如今關於商朝的歷史,大都來自司馬遷的《史記》與民間的《封神演義》,這兩本著作中的蘇妲己都是「禍國殃民」的形象,這也讓蘇妲己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妖妃」!
  • 中國歷史上真的有龍嗎?1934年,河南發現一古墓,揭開千古大秘密
    1934年,河南發現一古墓,揭開千古大秘密文|小望帶你看歷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國歷史上真的有龍嗎?
  • 蘇妲己的墓終於找到,專家打開墓室後:我們冤枉了妲己幾千年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老王觀歷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
  • 這個女人被黑了幾千年,蘇妲己的墓被找到,才知她可能被誤會了
    縱觀殷商,,國力強盛,地域遼闊,各項技術都有了長足的發展,然而等到商紂王繼位之後,殷商的國力卻急轉直下,最終更是被周武王滅掉了,商紂也是自焚而死,其寵妃妲己也成了武王的刀下之魂。在許多人的認知中,商代與妲己的死亡離不開關係,甚至在想到「美禍」這個詞時,第一次想到妲己。在神榜上,妲己是女媧派來迷惑商王的一隻狐狸,目的是為了商朝滅亡。
  • 永城保安山2號墓墓主人身份之謎
    導讀:一枚小小的印章揭開兩座墓墓主人神秘的面紗,再現了西漢梁國那段輝煌歷史!歷史對於現代人來說是非常神秘的,考古學家們通過研讀古書籍、探秘文化遺址層、鑑別墓葬出土文物等方法來還原歷史的神秘。那麼,當一座墓葬被發掘後,考古學家都是怎麼判斷墓主人身份的呢。通常考古學家會查看該墓是否有墓志銘出土,墓志銘是確定墓主人身份的一個很客觀的標準。
  • 紀錄片《海昏侯墓考古之謎》央視播出
    本報訊 (記者張雪嬌)為了完整還原此次震驚中外的考古發掘全過程,展現中國一流的考古水平和先進的文物發掘、保護、修復水平,8月24日起,5集紀錄片《海昏侯墓考古之謎》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晚8點檔《國家記憶》欄目播出。  中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墓葬——海昏侯墓,2011年在江西南昌發現。
  • 《國家記憶》推出《海昏侯墓考古之謎》
    中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墓葬——海昏侯墓,2011年在江西南昌發現。為了完整還原此次震驚中外的考古發掘全過程,展現中國一流的考古水平和先進的文物發掘、保護、修復水平,《國家記憶》8月24日起推出五集紀錄片《海昏侯墓考古之謎》。
  • 河南出土曹操墓,揭開華佗被殺真相,專家:我們誤會曹操2000多年
    七十二疑冢只是《三國演義》杜撰出來的一個情節,為了就是襯託曹操的「奸」,然而在口口相傳下,卻成了婦孺皆知的千古之謎。南北宋時期,曹操徹底被定義為奸雄,王安石還作了一首:青山如浪入漳州,銅雀臺西八九邱。螻蟻往還空隴畝,麒麟埋沒幾春秋。
  • 《竇娥奇冤》定檔4月21日 千古奇案一朝解謎
    概念海報別致「紅與黑 」 一丈白練感召亡靈沉冤    作為歷史上十大冤案之首的竇娥案早已經深入人心,老百姓的口頭禪:「我比竇娥還冤」,然而許多人只聞其人卻不知其背後的故事,電影懸疑動作片《竇娥奇冤》根據中國古代著名戲劇作家關漢卿悲劇之首《竇娥冤》元曲改編而成,影片一反以往國產驚悚電影的俗套,真正達到了故事為根本,劇情的幾次反轉設定可謂十分精彩,該片的打鬥部分也是一大亮點
  • 河南古墓挖出一把匕首,遠超越王劍還改寫歷史,專家:這不可能!
    文化與歷史不分家,擁有久遠的歷史,也就擁有多姿多彩的文化。河南就是如此,從古都到文化重鎮,這是不能分開說的。而真要論河南的歷史,那自然不能離開考古學。考古的目的就是通過研究古遺址古墓和古人遺物來還原歷史更新歷史。對於考古,眾人熟知的或許有馬王堆漢墓,有海昏侯墓,而對於器物更出名的墓,似乎知道出土兵馬俑的秦始皇陵,還有越王勾踐劍的江陵楚墓。
  • 揭開「錢王射潮」千古之謎 杭州發現國內最古老海塘遺址
    ■「錢王射潮」雕像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長郎旭峰介紹,五代吳越國捍海塘遺址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並保存的最早海塘實物,對研究唐五代土木工程技術和海塘修築技術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作為歷史地理坐標對研究杭州古代城市發展史也有著重要意義
  • 祭拜千年的「趙雲墓」,開墓後專家都驚呆了,原來墓主另有他人
    於這個古墓有村民們的細心保護著,所以一些盜墓賊根本沒有可乘之機,但是幾千年沒有找到的趙雲墓就這麼意外的發現了讓專家們都非常的驚訝。於是考古學家們決定了對這座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當已經沉睡千年的墓葬被打開後,專家們驚呆了!這個墓葬顯然不是趙雲墓,而是一個王侯的墓葬,而墓葬的規模比專家們之前預想的要大得多!
  • 秦始皇陵發現麗字墓,墓主肢骨屈折,揭開秦朝謎案,網友:麗妃?
    據《史記》記載,自嬴政13歲繼秦王位之日,即開始為自己選定陵墓,因驪山「其陰多金,其陽多玉」,所以,嬴政選定在驪山北麓修建陵墓,名曰「麗山」(即陵墓所在的區域)。由於歷史上的秦始皇陵並未留下名字(如漢高祖的陵墓叫長陵、漢武帝的叫茂陵等),所以後世常用「麗山」(通酈山)來代稱秦始皇陵。
  • 成吉思汗墓究竟在何處?考古專家:有可能在這一座大山之中
    成吉思汗之墓下落何處?有一個學者給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答案。 其中有一位學者的發現很有意思,並且有可能揭開成吉思汗墓地之謎。這件事情得從10年前說起。 十年前,新疆博物館有一年輕的考古專家張暉副研究員,帶領他的團隊在新疆阿勒泰山考察時發現了山中有一神秘大山。此山風水和環境絕佳,山體被人鑿開一半,有很多土從山中裸露出來,隨意丟棄的人工石製品到處都是。
  • 重訪狼山「千古之謎」
    軍事上倒沒聽說他有什麼突出的作為,但他驚人的文採,卻在一篇千古奇文《討武曌檄》(又名《代李敬業討武曌檄》或《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據《新唐書》載,武則天初讀此文時,有點漫不經心,待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暗鳴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