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海昏侯墓考古之謎》央視播出

2020-11-18 中國新聞出版網

  本報訊 (記者張雪嬌)為了完整還原此次震驚中外的考古發掘全過程,展現中國一流的考古水平和先進的文物發掘、保護、修復水平,8月24日起,5集紀錄片《海昏侯墓考古之謎》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晚8點檔《國家記憶》欄目播出。

  中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墓葬——海昏侯墓,2011年在江西南昌發現。據了解,海昏侯墓葬已經出土了各類文物兩萬多件,光是整體提取保存的銅錢就有10餘噸,並發現大量的金器、玉器。經考古人員層層發掘最終確定,這是漢廢帝劉賀的墓葬。

  《海昏侯墓考古之謎》節目通過紀實、再現、動畫等方式,講述了一件件文物背後的故事,以及劉賀跌宕起伏的一生,並一步步揭開劉賀的死亡之謎。


相關焦點

  • 《國家記憶》推出《海昏侯墓考古之謎》
    中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墓葬——海昏侯墓,2011年在江西南昌發現。為了完整還原此次震驚中外的考古發掘全過程,展現中國一流的考古水平和先進的文物發掘、保護、修復水平,《國家記憶》8月24日起推出五集紀錄片《海昏侯墓考古之謎》。
  • 海昏侯墓裡的漢簡,沉睡千年後復活!
    江西南昌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官博@海昏侯 18日發布的這一幕,來自12月16日央視播出的首部古籍修復保護紀錄片《古書復活記》,第四集介紹了「簡牘復活」的故事。江西南昌海昏侯劉賀墓,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墓中出土的5000多枚竹木簡牘,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發現之一。
  • 【追蹤】考古價值超過馬王堆?西漢海昏侯墓最新猜測!
    ◆◆11月11日,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發布了海昏侯墓墓園內細節,跟著小編來探個究竟吧!◆◆經過5年的科學發掘,海昏侯墓考古目前已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多項成果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有專家認為,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價值超過長沙馬王堆漢墓。
  • 史上最「黃」的紀錄片《海昏侯》,堪稱2019​央視考古懸疑大片!
    沒錯,它就是紀錄片——《海昏侯》。央視操刀的8.8分紀錄片——《海昏侯》,短短三集,吊打一眾盜墓片。海昏侯墓清理了3年才清理完……出土了上萬件文物,這上萬件文物都有啥,咱後面說,先把金燦燦的部分說完。除了大量的金器,海昏侯墓還出土了一座「錢山」,總重達十餘噸,約兩百萬枚五銖錢。其中還有一千枚串成一貫的實物例證。
  • 海昏侯墓現失傳千年《齊論語》 還有四個未解之謎等著你……
    聽說「網紅」海昏侯墓又出大招了?失傳1800年之久的《齊論語》竹簡已完成掃描?在專家學者的眼中,這批竹簡被寄予厚望,甚至被認為是整座海昏侯墓出土的最重要文物之一。日前,南昌漢代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傳來新消息,失傳1800年之久的《齊論語》竹簡已完成掃描,為文字釋讀做好準備。
  • 海昏侯墓裡的漢簡,沉睡千年後復活
    江西南昌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官博@海昏侯 18日發布的這一幕,來自12月16日央視播出的首部古籍修復保護紀錄片《古書復活記》,第四集介紹了「簡牘復活」的故事。江西南昌海昏侯劉賀墓,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墓中出土的5000多枚竹木簡牘,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發現之一。
  • 海昏侯2號墓考古發掘取得階段性成果
    海昏侯2號墓考古發掘取得階段性成果 大字 日期:2020-01-21 來源:南昌新聞網   1月17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舉行考古項目成果匯報會。省考古院的13名考古工作者就包括主動性調查勘探項目、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基本建設考古發掘項目等方面在內的《宜春嚴家橋遺址考古發掘》《南昌罈子口明墓考古發掘》《樟樹國字山1號墓考古發掘》《海昏侯2號墓考古發掘》《南昌繩金塔民俗風情街區A08地塊墓葬發掘》《贛江新區七星堆六朝墓群考古發掘》《南昌江西建材大市場明墓發掘》《鷹潭大上清宮遺址考古資料整理》等共19個項目進行了系統匯報。
  • 海昏侯墓考古挖掘,一堂寶貴的實踐課
    【一線講述】   海昏侯墓考古挖掘,一堂寶貴的實踐課  講述人: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與文物保護室工作人員 吳振華  2014年末,南昌海昏侯劉賀墓考古工作漸入高潮,發掘清理的任務離主槨室越來越近了。
  • 揭秘|海昏侯墓主身份終於確認 遺骸腰邊有塊印章刻了他的名字……
    來源:央視新聞 新京報今天上午,首都博物館召開發布會,宣布南昌海昏侯墓主人身份終於確定,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僅僅當了27天皇帝的漢廢帝劉賀
  • 考古探秘,海昏侯之墓重見天日,劉賀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談起海昏侯,有朋友可能聽過有一些印象。 那是2011年的時候,當時海昏侯劉賀的墓葬群,首次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被發現。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轟動一時的重大考古發現,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或許只有史學界的人才會偶有提及吧。
  • 海昏侯墓後,安靜的人 世界的美意
    離南昌市區將近50公裡的海昏侯墓,開車需一個多小時。考古所租下當地村民的房子,既當辦公室,也是集體宿舍。這份工作註定遠離城市、遠離家庭,是大部分考古隊員一開始就接受的事實。海昏侯墓對外界曝光之後,管理有一天接到了大學室友的電話,電話那頭,室友興奮地告訴她,她正看《探索·發現》,管理正在電視熒幕後面講著自己的考古發現。輿論喧囂聲浪的最高點也是管理最感恐慌的時刻。考古成果在北京開展時,她從南昌來到北京,當天,專家正式對外確認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墓主人的身份,就是此前一直猜測的第一代海昏侯——漢廢帝劉賀。
  • 圖解考古紀錄片《海昏侯》| 帶你進入真寶藏男孩的地下宮殿
    最近,央視出了一部三集紀錄片,揭開了這座西漢古墓的神秘面紗:《海昏侯》。可這座海昏侯墓,卻在眾多網民的關注之下,成為著名的「網紅」...從2011年被發現,開始搶救性挖掘,到一件件文物出土,開棺…2016年,首都博物館舉辦海昏侯墓特展,甚至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盛況。到底為什麼這座墓這麼引人注意,一句話就是:真的很豪!
  • 首博副館長:海昏侯、婦好墓展是如何策劃的
    這是公共考古的一個重要議題,我們整理了楊館長的演講內容,以飧讀者。博物館辦的考古展覽是公眾考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公眾通過參觀展覽學習考古知識、了解研究成果,這種形式最直觀、最便捷,也最受公眾歡迎。可以說展覽架起了考古與公眾之間的一座橋梁。那麼,海昏侯和婦好墓這兩個特別展覽是如何策劃的呢?
  • 江西出土海昏侯墓,10餘噸寶物被挖出,單挖掘工作就用了五年
    於是乎,每當有新的古物發現,往往會引起大眾的廣泛關注,被譽為考古價值或超"馬王堆"的海昏侯墓,位於江西省南昌市,在海昏侯墓中考古人員挖出了十多噸的寶物,僅僅是挖掘工作就開展了五年之久。
  • 我的不定期的分享01——《海昏侯》紀錄片
    前幾天看了一部紀錄片,突然就想分享一下於是我寫下了這篇推文那麼話不多說 讓我們進入正題今天就讓我給大家分享一部紀錄片《海昏侯》說起這部紀錄片我一開始看關於海昏侯的紀錄片還是在高中的歷史課上我的高中歷史老師趙老師是一位很好的老師沒事的時候經常會分享紀錄片給我們看
  • 海昏侯墓還原真實的「漢廢帝」劉賀
    昨日,謎底揭開,考古專家在首博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確認墓主人為漢武帝之孫、西漢第一代海昏侯、「漢廢帝」劉賀。據史書記載,劉賀稱帝27天即被廢,「行淫亂」三個字總結了劉賀為何被廢。從2011年開始發掘至2015年底面世,在地下沉眠千年的這位海昏侯,因其豐富的隨葬品名聲大噪,墓內出土的378件金器已成漢代考古之最,再加上墓穴中清理出的10噸銅錢,以及僅「一步之遙」就被盜墓賊「摸金」的傳奇經歷,為這位墓主人和他的隨葬品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 海昏侯墓出土失傳的《齊論語》,揭露劉賀被廢真相:他不是昏君
    有人說考古很枯燥,那是你沒看過央視爸爸在去年出品的三集考古紀錄片——《海昏侯》。哦,海昏侯,我知道嘛,這不就是2016在江西新建區發掘的王侯墓嗎?墓主叫啥來著?對了,叫劉賀,網上還因為墓中出土的遺體爛成了沫沫狀,從而很多網友戲稱他為:劉沫沫。也真夠親切的。說到這個海昏侯墓,大家可能有所不知,這個墓可能是至今為止中國已知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了。
  • 解密海昏侯墓為何出土文物堪稱現考古發現歷史之最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目前已經發掘了,海昏侯和侯夫人墓,有兩座主墓,主墓周圍有祠堂、寢、便殿、廂房和道路系統和排水設施等,這次發掘出土文物1萬餘件。另外,還出土了10餘噸五銖錢約200萬枚,相當於現在的50公斤黃金。
  • 海昏侯墓「熊形玉飾」的文化解讀
    海昏侯墓出現熊形玉飾與劉賀的思想觀念、漢代的黃老之學、熊圖騰信仰等密不可分。從民俗文化意義上講,這件熊形玉飾具有驅邪避惡、保護墓主人靈魂不受侵擾、肉體不受侵害的作用,最終目的是幫助墓主人完成鍊形,升入仙界。這既是對熊圖騰文化的繼承,又是結合新的時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新發展。海昏侯劉賀墓自發掘以來,已清理出1萬餘件(套)遺物,給考古界、藝術界、史學界帶來了巨大的驚喜。
  • 海昏侯墓出的衣鏡顛覆認知
    從「屏風」到衣鏡    2015年江西南昌發現蜚聲海內外的海昏侯劉賀墓,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馬蹄金、麒趾金、金餅、金板和各種玉器、漆器、200多萬枚五銖錢,其巨量財富令世人詫異和驚嘆。    鮮為人知的是,除了奇珍異寶外海昏侯墓還出土了一套國寶級別的,學術價值極高的文物:孔子衣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