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冬季》:現在連愛情故事都降級了嗎?

2021-02-11 電影島賞

聽人說過一條爛片定律—— 凡是拿歌名做片名的,十有八九都是爛片

印象中逃過這條定律的,好像只有《甜蜜蜜》

我本來是不太信的,直到我去看了《大約在冬季》。這片兩個小時,但以它的體量,完全不需要這個時長。畫面信息含量之少,使它看起來不太像院線電影,反而像個電視劇。

但求求創作團隊千萬不要有什麼改電視劇的想法,兩個小時都已經夠讓我坐立不安了,不要再折磨人了。

看完後我特別想問:「消費降級」就算了,現在連愛情故事都降級了嗎?現在的愛情故事這麼脆弱了麼?主人公隨隨便便就不在一塊了?

《大約在冬季》講的是一對相愛的男女,歷經二十年的歲月,最終仍沒能在一起的故事。

二十年,猛一聽還挺虐的,他們各自的兒女都長到可以談戀愛的年紀了。但電影在情節設置上出了很大的問題,使這種「愛而不得」的悲劇感完全沒有出來,反而有幾分好笑。

「障礙」是愛情故事中的重要設置,它往往是男女主不能在一起的原因。比如韓國影視劇中常見的愛情障礙就是「車禍、癌症、治不好」。設障的高低非常影響受眾的觀感。因為低障礙,甚至不能讓觀眾信服的障礙,主人公們沒有在一起,很容易讓觀眾對這份愛情起疑。

而這部電影的障礙是什麼——男主說「我爸癱了,離不開人」「我的合伙人卷錢跑了」,聽起來是不是像想分手的藉口?

另外的障礙來自於撒謊的自私女配——「我是他太太,他去洗澡了」「我又懷孕了」。這都什麼時代了,還有這種完全扁平、為惡而惡的角色,請創作團隊對自己提出稍微高一點的要求好嗎?

我們不跟經典的比,太欺負人。鑑於這部電影的底子,就是一部小言。那一般現代言情劇中的愛情障礙是什麼?《山楂樹之戀》中是重病,《後來的我們》是貧窮,《左耳》中障礙是好友的死,即使跟饒雪漫自己的其他作品比,這部電影的障礙也是弱的。

除去障礙的強弱問題,在障礙的情節安排上,這部電影,也是讓人費解的。

在愛情電影中的常見的設障套路是:

出現障礙——試圖解決障礙——解決不了—— 無奈分手

但這部電影的套路是:

出現障礙——無奈分手

愛情故事中非常重要的看點就在抗爭。跟著主人公抗爭的動作,我們的情緒被牽動,我們為他們懸心,我們希望他們在一起,我們和主人公一樣,感受到了這份感情的篤定。

但在《冬季》中,除了結尾,人物沒有抗爭感,連爭都不爭,觀眾怎麼相信他們的愛情。沒有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眼看著貼近了、達到了,突然又被一個大浪打回原點的落差,觀眾就很難感受到他們不得不分開的痛苦。

除了情節設置,在人物設置上,電影也有很大問題。

有很多評論說男主渣。實際上,要求一段關係中的雙方,純潔無暇、三觀巨正,是不符合現實的,也會消弭人物的立體程度。問題不在於男主的「渣」,而是在表現這個人物的弱點同時,沒能堆砌出其他的好。

在霍建華扮演的男主身上,我們沒看到足夠的,讓女主淪陷的理由。

女主因為什麼愛他?

因為錢嗎?因為演唱會的票和BB機嗎?

不,這是個女文青,這是個小言愛情故事,角色本身和受眾都不會接受這個原因。

因為他說「有些人見三百次也沒用,有些人見三次就足夠了」?

可女主是北師大才女,雜誌社編輯,怎麼著也是個高階文青。被這種像QQ空間裡摳下來的土味情話撩到……難道她的北師大學歷是高自考嗎?

因為臉嗎?

年輕時候的霍建華或許可以,畢竟也是能讓紫萱倒追三生三世的人。但現在這個,真的不夠有說服力。

甚至,因為他和女主之間的年齡差,還有他在撩妹上的熟練,曖昧階段的進退自如,隱藏的降維打擊,讓這個人物有了些許的油膩感。

以至於當女主跟自己閨蜜攤牌,說又和男主和好的時候。我已經不想管什麼政治正確,只想要這個東北大閨蜜喊醒她:「姑娘你醒醒啊!他有什麼好?他離過婚還有娃啊!」

對於男主,電影中並沒有展示他足夠的好,來解釋女主為何愛他。可這需要解釋,「為何愛上」是愛情電影裡避不開的問題。

我估計創作團隊自己也意識到了。

所以電影裡混進了崑曲《牡丹亭》的臺詞——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

這反而暴露了創作者的怯,確實沒編圓,那我就直接說「沒有原因沒有理由吧」。

以上那麼大的硬傷,演技再好的演員,都救不了。

說起來也是可惜,這部電影裡有金馬影后馬思純,還有金馬最佳女配文淇。把演技和時間浪費在這種爛本子上,你倆是被綁架了嗎?

文淇在電影中演馬思純的女兒,但他們倆真的沒什麼母女感。怎麼看,都覺得媽媽生閨女時,沒成年。如果馬思純捨得把妝畫老一些,會好很多。

但馬思純跟人物不符的地方不只這些。女主是高知,先在雜誌社,後來去做主持。但馬思純既不像個雜誌社編輯,也不像個主持人。知識分子身上的書卷氣,主持人的精神氣兒,她都沒有。她頂多頂多,演老師或者播音員。

這不是演技的問題,是外形的限制。演員的臉,就是她的故事。

文淇姑娘眉眼氣場真是強,她完全沒有「妹妹感」和「柔弱感」,即使劇中角色她比男搭檔小几歲,可一眼看去,你就知道她是這段關係的主導者。

看好演員在爛片裡打轉,實在是讓人難受。我們不想看爛片,又想支持好演員。觀眾也太難了。

上一篇《霹靂嬌娃》抽獎獲獎者是:

萱乎、啊哈#不加糖、陽光寶貝、郭子

請私信後臺領獎。

之後還會有更多福利抽獎活動,

請大家繼續關注~

電影島賞(j_movie)

誠招線上作者

應徵、合作請後臺留言

歡迎投稿哦~✉️

相關焦點

  • 《大約在冬季》:現在連愛情故事都降級了嗎?
    ,這個11月《大約在冬季》就是其中的代表,並且再次驗證了把歌名當做電影名十有八九都是爛片的定律。今天一起就《大約在冬季》來探討一個問題:現在愛情電影連愛情故事都降級了嗎?聽人說過一條爛片定律—— 凡是拿歌名做片名的,十有八九都是爛片。印象中逃過這條定律的,好像只有《甜蜜蜜》。
  • 《大約在冬季》矯情的愛情故事
    我們為什麼要看愛情電影?大概是想集中體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觸及的愛情的理想化部分吧。譬如很多小女生愛看《親愛的,熱愛的》,便是因為她們嚮往李現那種二話不說就寵溺的霸道總裁。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另一半往往霸道有餘但寵溺欠奉,而且,絕非總裁。基於這個理論,《大約在冬季》的選擇便有些「迷」——到底有哪個女性會喜歡看一部同性被反覆拋棄而渣男卻被洗白成受害者的戲呢?
  • 《大約在冬季》:講述愛情,高於愛情
    這麼說並不僅僅因為當下的季節與電影裡的故事恰好契合,也並不因為這個季節剛剛好細品電影與同名歌曲一起勾起一代人的舊情懷。還因為,這樣一部觀後讓人五味雜陳的愛情電影,讓觀眾在故事裡學會告白的勇氣,也能得到告別的釋然心態。它講述一場跨越三十年的愛情,而讓觀眾看到的與學到的,遠遠高於愛情。看《大約在冬季》哪裡最舒服?眼睛。
  • 一首《大約在冬季》,寫盡了王祖賢和齊秦的愛情故事
    從古至今有很多歌頌愛情的篇章,這其中有一些故事以圓滿的結局完美收官,也有一些愛情故事悽美的惹人生憐,讓我們不禁感嘆為何這對有情人的愛情道路如此的坎坷。今天本文要講的是齊秦和王祖賢之間的愛情故事。
  • 《大約在冬季》大約在冬季影評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驚喜是故事講的相當明了簡潔,同時又動人心弦。看過太多前半部分劇情拖沓,後半部分劇情有走的飛起的愛情故事,這部電影裡現實與過去交織,時間線仍然清晰,每一幕劇情都有它的目的所在,沒有哪一個鏡頭是不為了推動劇情的,得益於導演和編劇對於電影節奏的把控,這部電影敘事風格還是相當成功的。
  • 大約在冬季大結局是什麼意思?大約在冬季有彩蛋嗎?
    近日,電影《大約在冬季》公布了一組定檔海報和預告,宣布電影定檔11月15日,這部電影是由馬思純、霍建華領銜主演。魏大勳、張瑤、林柏宏、文淇主演,侯佩岑、齊秦特別出演的一部電影。  大約在冬季定檔什麼時候電影《大約在冬季》改編自饒雪漫的小說,王維明執導,官宣定檔11月15日登陸院線,講述北師大才女安然與攝影師齊嘯因一場演唱會相識並熱戀的愛情故事。
  • 齊秦與王祖賢的悽美愛情故事,一切都如同《大約在冬季》
    隨後二人開始相戀,然而齊秦和王祖賢為了各自的事業不得不分居在港臺兩地,兩個人見面的機會非常少,除了用電話聯絡感情之外,兩人的每一次邂逅都成了珍貴的金風玉露一相逢。每次思念王祖賢,齊秦就用寫歌的方式表達對王祖賢的情意。分隔兩地的戀人,思念之情給了齊秦創作靈感,1987年的某一天,齊秦僅用了15分鐘的時間,便為王祖賢寫下了這首量身定做的歌曲《大約在冬季》。
  • 《大約在冬季》你什麼時候回來,大約在冬季
    小時候讀饒雪漫,《左耳》裡連許弋的名字都不會讀,糊裡糊塗讀作許戈,懵懂得連書封上什麼是疼痛青春都不知道,我還沒有到青春,我還是個小孩。大約在冬季是一個愛情也是一個成長的故事。故事裡的安然無助地坐在演唱會場館外,一隻手給她遞來了齊秦的演唱會門票。她在最後一首大約在冬季的合唱裡興奮地站上了椅子,跟著甩起了圍巾,暖暖的燈光氤氳在她的眼裡,齊嘯為她留下了這一幕,永遠定格。
  • 《大約在冬季》歌曲故事
    冬天的腳步越走越遠,每到了這個季節,總會想起《大約在冬季》以及這首歌背後的故事……1986年,齊秦因與王祖賢合作拍攝電影《芳草碧連天》而相識。不過兩人的初識過程並不算愉快,身高172cm的王祖賢覺得齊秦的個頭和她差不多,不適合一起搭戲;而齊秦則認為19歲的王祖賢個性太傲慢。
  • 大約在冬季:渣男最終是得不到愛情的
    相信在座的80後90後00後和10後以及還沒出生的20後一定聽說過齊秦,也一定聽過齊秦唱的《大約在冬季》,或許還有可能聽過郭大爺的《大腰在冬季》。1987年,齊秦發行了一張名叫《冬雨》的專輯,裡面的《大約在冬季》蟬聯中文金曲龍虎榜七周冠軍,後來又接連獲得金曲獎。說起八九十年代的齊秦,真的是兩岸三地最最最火的歌手,幾乎沒有之一。
  • 大約在冬季,我想你了
    冬季如約而至,由馬思純、霍建華主演的電影《大約在冬季》也上映了,上映才短短幾天就已經破億。電影講得是北師大才女安然與臺北攝影師齊嘯曾經的一段愛情故事,電影通過倒敘回憶的手法,展示了兩代人的愛情。安然和齊嘯的愛情來得轟轟烈烈,在齊秦的演唱會上初遇,遇見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給予了故事的開端。你當初聽《大約在冬季》這首歌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想法呢?電影中安然是個很活潑開朗,熱情奔放的女孩,就鑄造了她在面對愛情時,就會勇往直前,奮不顧身,像極了我們青春時的樣子,青澀、熱烈、迷茫。
  • 他們的愛情裡有一首歌叫《大約在冬季》
    愛情是什麼?估計沒有人能給出具體的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愛情的不同理解。電影《大約在冬季》講述的是一段關於等待的愛情故事,而等待的期限就是「大約在冬季」。大約,一個無法界定具體時間的詞語,每年都會有冬季那究竟是哪年的冬天?
  • 電影大約在冬季有彩蛋嗎 大約在冬季結局什麼意思
    《大約在冬季》這首經典老歌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近日他的同名電影也即將登陸院線,那麼《大約在冬季》電影什麼時候上映呢?《大約在冬季》電影主要講的什麼?大約在冬季電影什麼時候上映電影《大約在冬季》將於11月15日上映。
  • 《大約在冬季》看完之後,感覺最喜歡的是歌,而不是裡面的愛情
    許多經典語句都很文藝,經常被一些人拿來抒發心靈感悟發在朋友圈裡,似乎讀她的書,看她的小說改編成的電影成為一種時尚,所以《大約在冬季》上映的時候,還是帶著許多期待的。《大約在冬季》這部電影的陣容還是挺強大的,編劇是作者親自擔任,避免了被他人改得親媽都不認識,但是饒雪漫畢竟不是專業的編劇,對於小說與劇本的區別還是沒有搞明白,所以鏡頭語言不如小說語言流暢;演員有馬思純霍建華,還有小天才影后文淇加盟,偶像與實力兼具的魏大勳,可以說都是實力派。
  • 電影《大約在冬季》,70年代男女的愛情崇尚
    「大約在冬季」這首歌流行的時候,我正在上中學,比《大約在冬季》的主人公小一些的樣子。講真的,這部劇很能觸動我們那個年代的情懷。這段女主人公安然與男主人公齊嘯跨越30年悽美的愛情故事,觸動很多人心底的隱痛。如同回憶錄一樣,詮釋了每一個前任都會有一段令人心痛的過往,讓人不由自主地生出淡淡地感傷。
  • 《大約在冬季》:爛俗的愛情電影,可惜了馬思純和文琪
    根據饒雪漫小說作品改編的電影《大約在冬季》從11月15號上映以來就引發了觀影熱潮。然而,和走勢良好的票房成績相比,電影的口碑卻是在不斷的下降,截止到11月底,電影的評分已然降至了5.3分。所以,有人會問了,電影真的有那麼爛嗎?那麼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部電影說說戲裡戲外的那些情感糾葛和是是非非。
  • 《大約在冬季》:在遺失中尋找,愛情原本美好的樣子
    一首齊秦的老歌《大約在冬季》貫穿始終,也是這個故事的由來。《大約在冬季》講述的是北師大才女安然與臺灣攝影師齊嘯在1991年齊秦的演唱會上邂逅,相識相愛的故事。》,來不及述說衷情的愛情在現實裡的落敗這部電影倒也簡單,沒有曲折環繞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簡單直白的故事架構,沒有一點的新意可言,反而平淡而乏味。
  • 《大約在冬季》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太感人
    由霍建華和馬思純領銜主演的愛情電影《大約在冬季》目前還在熱映中,上映8天票房破1.48億,算是最近票房比較好的一部作品。
  • 《大約在冬季》:比愛情更美好的,還是當年的那首歌
    「一起都是命運最好的安排」「我對你從來都不敢認真」11月15日愛情電影《大約在冬季》上映。這是一部由齊秦的歌曲改編的電影,由知名作家饒雪漫擔任編劇,霍建華,馬思純聯袂主演。這部電影演員發揮得當,編劇饒雪漫也將二十八年的戀愛故事講的環環入扣,跌宕起伏。
  • 大約在冬季影評票房 大約在冬季電影劇情介紹
    由導演王維明執導的電影《大約在冬季》到11月26號時已經上映了十二天,加上目前顯示的241萬票房,電影已經累計了1.96億的票房。目前從觀眾的評價和票房來看,這部由馬思純和霍建華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電影勢頭還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