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永清:傳說是宋慶齡的親生女兒?

2021-02-07 懷舊好聲音

來源:《世紀》2011年02期,作者沈海平(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原標題:隋永清眼中的宋慶齡

在宋慶齡晚年的照片裡,總是能看到一個長相可愛的小女孩,陪伴在她身邊,這個小女孩便是隋永清,晚年的宋慶齡與親人們隔海相望、難以團聚。隋永清的出現,給宋慶齡帶來了很多慰藉。對隋永清宋慶齡視如己出像母親般地關愛和照顧著,以至於外界紛紛猜測,隋永清是不是宋慶齡的親生女兒,然而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隋永清的父親隋學芳,是宋慶齡的警衛秘書,宋慶齡一生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女,然而她卻非常喜歡孩子,身邊的工作人員,形成了一個慣例,誰家有了孩子都要抱來給宋慶齡看看。1957年按照慣例,女兒出生七天後,隋學芳抱來見宋慶齡,沒想到六十四歲,膝下無子的宋慶齡對這個小女孩兒一見傾心,從此把她留在身邊,像母親一般地疼愛著,二十多年相依相伴。


外界對隋家姐妹隋永清隋永潔與宋慶齡的關係一直有多種傳說, 似乎很神秘。

隋家姐妹是我的鄰居, 又是我妹妹的同學。其父親隋學芳曾是宋慶齡的警衛秘書, 後來偏癱了。我們常見他拄著拐杖在路上散步或坐在門口曬太陽。永清母親姓李, 山東人, 個頭高大, 在公安局工作。隋家姐弟4個, 前面3個是女孩, 老大永清、老二永潔, 老三永衛, 老四永兵是個男孩。嚴格講, 老二永潔才是我妹妹的同班同學。而老大永清則比我妹妹高兩屆, 但比同班的永潔與我妹妹更要好。

1969年春天的一個傍晚, 隋永清匆匆上門道別, 說自己參軍了, 明天就走。過了些日子, 我在電視新聞裡看見她一身戎裝攙扶著宋慶齡, 出現在某重要場合。又過了幾年, 永潔也一身戎裝出現在宋慶齡的身邊。我想, 隋家姐妹當兵, 一定是宋慶齡幫了忙。

很多年前, 宋慶齡摯友鄧文釗之子鄧廣殷對我說過, 你要研究宋慶齡, 一定要找隋家姐妹。她們倆陪伴在宋慶齡身邊很多年, 知道的事很多。尤其在宋慶齡的晚年, 只有隋家姐妹與她同住, 了解很多內情。

2006年1月25日, 永清向北京宋慶齡故居捐出了精心珍藏的宋慶齡贈予的2件文物。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何魯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向隋永清頒發了捐贈證書。不久後, 對宋慶齡的研究與有關史料徵集和整理逐漸成為我的主要工作。於是我主動約見隋永清, 開始了對她的採訪。

以下是我根據採訪隋永清整理的片斷。

特別喜歡孩子們喊她「媽媽太太」

「媽媽太太」是宋慶齡身邊工作人員的孩子們對她的一個特有稱呼。這個特別的稱謂曾令宋慶齡研究學者們費神考證了許久。這個稱謂究竟怎麼來的?隋永清說, 這是她與永潔以及宋慶齡身邊工作人員的孩子們對宋慶齡的特殊稱呼。而且是她最先叫出來的。

宋慶齡一生未曾生育, 但她非常喜歡孩子。身邊工作人員家裡生了孩子, 都會向她報告, 還會抱給她看一眼。每個新降生的寶寶, 都會收到宋慶齡的一份賀禮:綢子鬥篷和小鞋子。男孩子是藍顏色的。女孩子是紅色或粉色的。孩子的媽媽則會收到一份雞蛋、奶粉和糖。這是慣例。

永清說, 據李燕娥阿姨告訴她, 在她出生後, 工作人員向宋慶齡報告了這個消息。宋慶齡就請隋學芳把永清抱給她看看。可是隋學芳不會抱孩子, 聽說宋慶齡要看小毛頭, 非常興奮, 趕緊跑回家裡把孩子抱來。小夥子頭回當父親, 不會抱孩子, 又心急慌忙, 毛手毛腳地抱著小毛頭上樓梯去見宋慶齡, 差點讓小毛頭從小被子裡滑出來。看著這個大男人笨手笨腳不會弄孩子的窘樣, 鍾興寶就對隋學芳說, 你先去忙你的工作去, 把孩子交給我抱上去, 留在夫人那裡玩會兒吧。

據說, 別的孩子抱上去, 總是哭鬧不停。而隋永清到了宋慶齡面前不僅不哭, 還喜歡咯咯地笑。這第一面, 大約就給宋慶齡留下良好的印象。後來, 永清就經常被要求抱上去, 與宋慶齡一起呆一會兒。宋慶齡在緊張工作之餘, 把一個銅鼓形紅木凳反過來, 把她放在木凳裡, 就好像站在一個嬰兒車裡, 非常安全。宋慶齡推著她, 逗她玩。有時候, 她讓永清自己在地上爬來爬去玩。永清很乖, 不愛哭鬧, 有時甚至爬樓梯玩時, 滾下去也不哭, 還咯咯地笑。今天上海宋慶齡故居的地毯上還有一攤深色的印記, 是當年永清的尿漬。近年故居翻修時, 要照原樣仿製地毯, 以為這是特有的顏色, 專門仿製了深色。


據永清講, 宋慶齡曾告訴她, 有次把她抱在懷裡, 摳她的小腳丫玩, 逗得她不停地笑。忽然自己感覺身上發熱, 一看, 原來是「黃金」鋪地, 宋慶齡穿的法蘭絨衣服上都沾了永清的大便。宋慶齡還告訴永清, 小的時候, 永清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 特別喜歡紫色。宋慶齡也喜歡紫色。而一般小孩子大多喜歡明亮、豔麗色。所以, 宋慶齡感覺與永清有緣分。於是永清成為宋慶齡房間裡的常客。

宋慶齡不喜歡被人叫較顯老的稱謂, 如阿婆、奶奶等。她又經常喜歡邀請身邊工作人員的孩子來寓所玩。開始時大家對宋慶齡的稱呼比較亂。多數跟著大人叫, 有時叫媽媽, 有時叫夫人, 有時叫太太, 也有叫首長。對此宋慶齡很不滿意。

在宋慶齡上海寓所餐廳裡掛有宋慶齡母親倪老夫人的一張畫像。在永清剛會講話的時候, 吃飯前, 宋慶齡把永清領到倪老夫人像前, 讓她面對老太太說:「婆婆吃飯了。」永清問:「她是誰?」宋慶齡答:「這是我的媽媽。」然後讓永清再叫一遍。永清聽到李燕娥阿姨、鍾興寶阿姨帶來的小孩都叫宋慶齡「太太」, 平時也跟著叫「太太」。現在要叫的這位既然是太太的媽媽, 於是就大聲叫「這是太太的媽媽」。宋慶齡讓她重複一遍。她便大聲地叫「太太的媽媽」。宋慶齡問:「記得了?看清楚了哦!」永清回答:「記得了, 看清楚了。」

第二天飯前, 宋慶齡又領永清走到倪老太太像前, 讓她叫。永清一下子蒙了, 不知該叫什麼。李燕娥指著倪老夫人畫像啟發她, 好好看看, 這是誰?永清一急, 脫口叫了「這是媽媽太太」, 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宋慶齡卻說, 好啊, 這個稱呼太可愛了!以後小孩子都不許叫我太太了, 都叫媽媽太太!秘書張珏也說, 今後小朋友們就都跟著永清叫「媽媽太太!」這之後, 「媽媽太太」就成了永清這一輩孩子們對宋慶齡的專有稱呼。

對家庭貧困的金阿姨特別體諒

最後一位來到宋慶齡身邊照顧其生活的金阿姨, 之所以被錄用, 是因為一句無意中說出的話。

金阿姨是1972年來到宋慶齡身邊的。說起來很有意思, 金阿姨不姓金, 而姓顧, 叫顧金鳳。

60年代起, 宋慶齡頻繁往返於北京、上海兩地。李燕娥在上海寓所留守。鍾興寶跟著宋慶齡兩頭走。

隨著年歲的增長, 鍾興寶經常生病, 且自己老感覺體力不佳, 希望找一個年紀輕些的人來幫忙, 於是就介紹了自己的老鄉顧金鳳來。

顧金鳳那時40多歲, 蘇州人, 白白胖胖, 相貌端莊。她丈夫剛因工傷去世, 留下一個老母親和5個孩子, 迫切希望找一份工作養家。

事先, 鍾興寶並沒告訴顧金鳳到什麼人家去, 只說是去幫傭, 關照她要好好做, 要吃得起苦, 做事要特別仔細、認真。還特地交待她, 你去做事不要害怕, 膽子要大些。顧金鳳滿口答應, 還表示, 自己雖然從來沒有出來做過, 但是自認為膽子蠻大, 從小幹活慣了, 不嬌氣, 也沒有什麼可怕的。

作為新來的工作人員, 是否合適, 需要面試。首先得讓李燕娥見一見, 算是把第一道關。

顧金鳳從蘇州來到上海, 迫切希望見到未來的東家, 並且得到東家的認可。她有點忐忑地在樓下等著, 準備接受主人的問話。沒想到第一眼看到的是體態肥胖的李燕娥咚咚地從樓梯上下來, 上下打量著她。顧金鳳以為這就是將要侍候的主人, 嚇得她扭頭就要走, 同時連聲說, 這個活自己幹不了。問她為什麼?不是剛才還說自己膽子很大, 什麼都不怕嗎?她說, 這麼大塊頭的東家, 從來沒見過, 猜想自己肯定侍候不來的。李燕娥趕忙解釋說, 不是侍候我, 我是同你一樣在這裡服務的。聽了這話, 才把顧金鳳穩住。經過李燕娥初審認可之後, 顧金鳳就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李家熾副局長帶到北京宋慶齡面前。

宋慶齡見了顧金鳳, 親切地與她聊家常。首先問她, 家裡都有些什麼人, 基本情況如何?怎麼想到出來幫傭?顧金鳳講了丈夫因為出工傷去世, 家裡有5個孩子要養活, 還有一個婆婆。宋慶齡又問, 你年紀輕輕為什麼不考慮再嫁?再組一個家庭可以共同撫養孩子, 你的日子就會過得輕鬆些。宋慶齡怕她有封建思想, 還勸她說:「新社會了, 腦子不要封建。你丈夫死了, 再嫁人, 一點也不丟人的。」顧金鳳講:「不是我有封建思想。我丈夫死了, 留下了一個老母親, 沒人依靠。我的婆婆, 需要我來照顧。我如果再嫁, 就必須帶著婆婆一起嫁過去。這個條件, 哪個會同意?所以, 不是我不肯嫁, 而是沒人允許我帶著婆婆嫁過去。我想來想去, 寧願出來幫傭, 也不能扔下婆婆不管。」

聽了顧金鳳的這番話, 宋慶齡很感動。她感慨道, 能把男人的媽媽當作自己的媽媽對待, 真是不容易。這個人很善良, 心腸特別好。這樣的人我願意留在身邊。就這樣, 顧金鳳當即被宋慶齡留了下來。

按理說, 顧金鳳姓顧, 該叫她顧阿姨。可是宋慶齡卻不叫她顧阿姨, 而叫她阿金。宋慶齡說, 還是叫她阿金親切、方便。後來大家就都叫她金阿姨。

顧金鳳來到宋慶齡身邊以後, 得到宋慶齡的特別關心。宋慶齡一直把她家的困難記在心裡。她知道顧金鳳家裡孩子多, 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吃得肯定多, 所以家裡一定特別缺糧食。宋慶齡就經常從身邊工作人員手裡收集糧票, 攢起來後送給顧金鳳。宋慶齡會問永清, 你手裡有多少糧票?永清那時在總政舞蹈隊, 每月定量45斤, 就回答說, 每月有45斤。宋慶齡問, 你吃不掉吧?那你把吃不掉的糧票都拿出來, 要不就節省點, 儘量回家裡來吃飯, 把每月的糧票省下來給顧金鳳。她家裡的小孩多, 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老是餓肚子不行。

宋慶齡很體諒顧金鳳思念孩子的心情。她知道顧金鳳作為5個孩子的母親, 時刻惦記他們, 肯定放心不下, 就經常安排讓顧金鳳抽空回家去看看孩子。每次顧金鳳回去前, 宋慶齡都要把從工作人員手裡收集的糧票交給她, 還動員永清把不穿的衣服理出來, 交給金阿姨帶到鄉下去。而金阿姨每次從鄉下回來, 也總是帶些當地的小玩意來回贈, 比如蘇州特產橄欖核雕刻等, 宋慶齡也很高興。


時常翻閱相冊思念親人

據永清說, 晚年的宋慶齡經常獨自一人坐在桌前, 一坐, 就是半天。開始以為她是在辦公, 只見她低著頭, 雙手放在拉開的抽屜裡, 擺弄著什麼, 翻看著什麼, 或者發呆。永清習慣了只要她不發話, 就不去打攪她。

有一天, 宋慶齡把永清叫過去, 讓她看一些東西。永清發現, 宋慶齡拉開的抽屜裡有一本相冊。這是一本宋慶齡的家庭相冊, 裡面主要是宋慶齡的家人。永清這才明白, 原來, 宋慶齡每次坐在桌前就是翻看這些老照片, 百看不厭。

宋慶齡翻著相冊, 一張一張地向永清介紹:「這是我們全家, 我的爸爸、媽媽、姐姐、妹妹、我的三個弟弟。」她還指著相片上的宋美齡問永清, 你看她像不像你?

在這之後, 每當宋慶齡翻看照片時, 會經常把永清叫過來一起看, 邊看邊與她聊自己的父親與母親。宋慶齡說, 她的父親對子女很寬容, 態度很溫和而親切, 經常與孩子們聊天, 講些有趣的見聞。還說父親早年在美國聖三一學院讀書時, 很活潑, 特別講了自己年輕時的很多故事。據她父親講, 有時與同學一起犯規, 偷著喝酒, 又怕學校發現, 就把酒悄悄藏在學校操場上的沙坑裡。家裡的孩子們都喜歡與父親一起玩。

宋慶齡說, 她的母親會給孩子們做規矩, 管教也嚴格, 但是她與母親的感情依舊很深, 從小就很願意聽從母親的教誨。因此, 自己在婚姻問題上傷了母親的心, 實在很不情願, 很無奈, 至今內心都覺得很愧疚。在宋慶齡寓所的餐廳裡, 掛著母親的畫像, 每天飯前, 宋慶齡會向母親深情注視、默默請安。她本意是要做個孝順女兒, 因此, 她決定死後與父母葬在一起, 替自己的兄弟姐妹永遠陪伴著父母。

記得有一次, 宋慶齡哭得很傷心, 眼睛也紅腫了。一問, 原來是接到了姐姐靄齡去世的消息。宋慶齡多次對永清說:「我們家的兄弟姐妹, 看法不同, 但親情永遠不斷。我們總是互相牽掛, 互相惦念, 我們始終是一家人, 是兄弟姐妹, 是至親。」

宋慶齡多次對永清強調, 她鄙視為了某種情況去聲明與家人斷絕關係, 與家族斷絕來往, 以表示自己與血親沒有任何關係的做法。她說, 新中國建立後, 她一直未能與兄弟姐妹們見上一面, 時常牽掛和思念他們, 心裡十分渴望得到他們的消息, 哪怕隻言片語。但是, 她不會主動託人去打聽, 因為怕給別人添麻煩。可還是有渠道知道自己兄弟姐妹的情況, 因為不斷有人從國外捎來親人的信息與問候。

有時, 宋慶齡會盯著永清看很久, 然後說, 你穿裙子的樣子真像美齡。她與你都是瘦瘦長長的。美齡妹妹屬雞, 你也屬雞, 屬雞的人都不胖, 不像我。你們的身材都很好看, 美齡的身材一直都好, 她穿旗袍的樣子好看極了。宋慶齡還說, 美齡妹妹小時候很依戀自己, 在威斯裡安讀書時, 姐妹倆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宋慶齡講話時的眼神裡充滿著親情和深情。她的思緒仿佛飛得很遠, 很遠。

有幾張照片, 宋慶齡經常凝神細看。她特別喜歡看的是一張她與小弟弟子安在父母墓前的合影。相片上宋慶齡挽著宋子安, 兩人都臂纏黑紗, 頭靠得很近, 十分親暱。宋慶齡一邊看, 一邊喃喃地說, 這是我心愛的小弟弟, 我最心疼這個弟弟。宋慶齡反覆看的另一張照片是三姐妹在重慶時的合影。宋慶齡指著一張照片對永清說, 這是我最喜歡的大弟弟子文, 他的夫人是個美女, 身材很高挑。永清問:「外面都喜歡評價你們三姐妹的長相, 有人說美齡漂亮, 有人說你漂亮。我每次都說你最漂亮。」宋慶齡說:「在我眼裡, 我家所有的人都是世界上最漂亮的。」

手足情與親情, 是宋慶齡心中永遠的深情。

相關焦點

  • 1981年宋慶齡去世,發生了兩件怪事,連自己的養女都無法解釋
    但好在革命勝利之後,宋慶齡收養了鄰居衛士長的女兒,她們母女的感情也算不是親生,勝似親生了。這個衛士長是宋慶齡的警衛秘書叫隋學芳,就住在宋慶齡的樓上,兩人的關係很融洽。1957年隋學芳生了一個女兒叫做隋永清,一出生這個孩子就非常討宋慶齡的喜愛。
  • 宋慶齡養女:她認為誰都不如孫先生
    在宋慶齡被傳出"第二段婚姻"的鬧劇後,她的養女很快就出面否認了空穴來風的言論,畢竟在宋慶齡心裡,誰都比不上孫先生。戲劇化地收養女兒1893年的上海,宋慶齡在一個富庶的家庭出生了,她的父親宋嘉樹民國的實業家,是孫中山革命的重要支持者,父親給她在愛國主義和民主進步上的影響很是深遠。國外留學的經歷讓她更是對國家滿懷抱負。
  • 宋慶齡收養的警衛員女兒,在80年代登上《大眾電影》封面,家喻戶曉
    ,入伍後經考核被派到宋慶齡身邊做警衛秘書。當時宋慶齡住在上海,隋永清也落戶上海,住進淮海中路宋慶齡寓所,結婚後遷居到附近的武康大樓。宋慶齡喜歡孩子,身邊工作人員誰家有孩子都要抱來給宋慶齡看看。隋永清有四個孩子,永清、永潔、永衛都是女孩,永兵是男孩,宋慶齡對永清、永潔姐妹情有獨鍾。 後來宋慶齡搬到北京,先是住在北京站對面的方巾巷,後搬到什剎海西河沿(今郭沫若故居),又住到後海北河沿(今宋慶齡故居)。
  • 宋慶齡去世之時,發生了兩件怪事,至今無法解釋
    從孫中山逝世到新中國成立,宋慶齡混亂了20多年。但即便如此,她始終非常重視國家和社會的未來。她以她的風採、使命、責任和魅力,影響了海內外無數知識分子和有志之士。當時,她舉起雙臂,在混亂中團結中國知識分子和志士。她的身體很好,她的野心也很大。太棒了!但無論一個人有多偉大,他的一生都會有遺憾。
  • 宋慶齡為何堅持收養給她帶來麻煩的養女?廖承志道破天機!
    收養永清宋慶齡十分喜歡孩子,她常常要求她的客人們:「下次一定要帶孩子來,我喜歡孩子。」1957年12月,她的警衛秘書隋學芳添了一個女兒。隋學芳是東北人,1950年由部隊安排到宋慶齡身邊做警衛工作。隋學芳結婚後,為了工作方便,他的家就安在宋慶齡上海住宅的配樓上。按照慣例,隋學芳的小女兒隋永清被鄭重地抱到宋慶齡面前。見到這個眉清目秀的小女孩,宋慶齡很喜歡,她提出希望收養這個女孩。1959年,隋學芳夫婦又生了一個女兒,一家人忙著照顧新生兒,永清就被宋慶齡接到身邊。這個只有兩歲多的小女孩從此走入了宋慶齡的生活。
  • 宋慶齡去世前有2個奇怪現象,到現在也無法解釋:掛鍾為何會停?
    宋家三姐妹我們都聽說過,就在舊上海灘風雲人物眾多的時候,宋家三姐妹,分別是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都能成為焦點,她們嫁的人都特別的牛逼,像宋靄齡嫁給的是孔祥熙,孔祥熙是當地有名的富豪,而且也參與政治,在商人當中算是個領軍人物,而宋美齡更是嫁給了老蔣,老蔣對她十分的好,甚至為了博她一笑,在南京種滿了梧桐樹,而宋慶齡老公就更厲害了
  • 39年前宋慶齡離世時,身邊發生了2件怪事,至今成謎
    儘管沒有直系後代,但是他有一個養女,叫隋永清,是衛士長的女兒。1981年5月底,宋慶齡給福建隋永清發了一封緊急電報,電報中的漢字特別的簡練,但是也包含了很多。電報中說請:見電即返!隋永清是宋慶齡衛士長隋學芳的女兒,由於隋父在宋慶齡身邊工作時間較長,兩人互相了解關係較為親密,宋慶齡也把隋學芳的女兒當作自己的女兒看待。
  • 宋慶齡母親為何突然去世?孝敬的宋慶齡,為何沒守在母親身邊盡孝
    聽到母親倪桂珍被殺的消息,宋慶齡立即乘飛機飛回家鄉,一刻也沒有耽擱。一路悲痛,一直哭泣。倪桂珍一生培育出6個傑出的孩子: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一個個都長大成人。宋慶齡的母親——倪桂珍死因如何?本來倪桂珍在休養期間生病,忽然有人傳來消息說他的兒子宋子文意外遇害,後來證實是傳錯了,死的是宋子文的秘書。可是可憐的老媽倪桂珍,本來很虛弱,又在生病。一聽說白頭髮送黑頭髮的人,肝腸寸斷,血壓升高,引發心血管疾病,上不去,下不去,死了。宋慶齡媽媽倪桂珍生病了嗎?為什麼媽媽不在身邊伺候呢?
  • 宋藹齡、宋慶齡、宋美玲三姐妹的選擇
    宋家三姐妹小時候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宋查理決定把孩子送到美國去上學。離家那天,父親再一次唱起那首美國民謠,為女兒們送行。令人意外的是,宋慶齡和她的孫叔叔(孫中山)相愛了,這讓宋查理勃然大怒,他的女兒和自己的老朋友相愛,這是雙重的欺騙和背叛。父親不僅不答應這門婚事,還將宋慶齡軟禁在家,不許她回日本。然而,慶齡為了她的愛情和夢想,可以不惜一切。在那個月光皎潔的夜晚,宋慶齡跳窗而逃,而母親則看著女兒奔跑的背影,在月光下越來越遠。
  • 孫中山去世,對著宋慶齡只說了九個字
    一開始,孫中山身邊的人只是平淡地稱呼宋慶齡為「宋小姐」,只有極少數與孫中山私交甚篤的老朋友如廖仲愷、朱卓文等贊成他們結婚而尊稱宋慶齡為「孫夫人」。 他在致老師康德黎的信中說:「我的妻子,是受過美國大學教育的女性,是我的最早的同志和朋友的女兒。我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這是我過去從未享受過的真正的家庭生活。我能與自己的知心朋友和助手生活在一起,我是多麼幸福!」若干年後,孫中山曾在一幀與宋慶齡的合影照片上題詞:「精誠無間同憂樂,篤愛有緣共死生。慶齡賢妻鑑。」
  • 歷史痕跡:宋慶齡晚年不為人知的黃昏戀!相愛卻無法成婚,這是為何?
    宋慶齡算是近代中國最偉大的女性之一,中國民國的第一夫人,後來又是新中國的副總理,直接參與了新中國的發展進程。
  • 宋慶齡死後和保姆一起安葬,卻不願與孫中山合葬?
    被宋慶齡埋葬的人是她的保姆李豔娥。 1927年,李豔娥跟隨在宋慶齡身邊。宋慶齡也從來沒將其當成是下人,而是像家人一樣對待她。這使得幾個大字不識的李豔娥非常感動。在遇到宋慶齡之後,她決定照顧她的生活,她確實做到了。
  • 愛的見證:孫中山宋慶齡婚姻誓約書
    宋慶齡返回日本後,孫中山親自去車站迎接。此後他們幾乎每天都見面,參觀展覽、商店,晚上一起看電影。在櫻花盛開時節,他們一起乘車旅行,在花海中沿著堤邊漫步。此時的孫中山和宋慶齡已處於熱戀中。熱戀中的孫中山向宋慶齡求婚。宋慶齡對這樁婚姻是渴望的,她向孫中山表示:「經過長期、慎重的考慮,深知除了為你、為革命工作,再沒有任何比這更使我愉快的事……我願意這樣獻身於革命。」
  • 鉤沉|宋慶齡與兒童劇團
    宋慶齡曾說過:「我的一生是同少年、兒童工作聯繫在一起的。」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歲月裡,宋慶齡一直對少年兒童工作給予熱情的支持。其中,兒童戲劇事業是她關注一個重要方面。1946年秋,宋慶齡在光華大戲院觀看陳白塵的諷刺粵劇《升官圖》,對此劇極為讚賞,便萌生了創辦兒童劇團的想法。幾天後,宋慶齡把著名戲劇家黃佐臨請來,對他說:「對於貧苦兒童,不能只給他們吃飯和穿衣,還要給孩子們精神食糧,要使他們看到未來。」
  • 西班牙六大詭異傳說,兄妹結婚並殺死親生女兒!
    都市傳說每個國家都有,與之相關的地方大多成為了禁地,人們談之色變,唯恐避之不及。在西班牙也有這麼幾個地方,有著流傳甚廣的傳說。 這棟古建築是16世紀中葉卡洛斯一世給女兒Elena公主建造的宮殿。Elena公主和軍官Zapata熱戀,並很快結婚。不曾預料,還沒來得及度蜜月,西班牙邊境就發生了戰事。 Zapata作為軍官,必須到前線指揮爭鬥。可悲的是男主人公毫無意外的戰死沙場,沒有回來!
  • 宋慶齡與國父牽手10年:愛情與革命已經融為一體
    因此,小時候的宋慶齡就對中山非常仰慕,把他看作救國民出水火的英雄。1908年9月5日,留學美國的宋慶齡考入美國喬治亞州的威斯裡安女子學院文學系。那期間,宋慶齡每每接到父親的家信,也總會在信裡讀到關於中山先生活動的語句。青年時期的宋慶齡已經成為孫中山革命事業的一個熱誠支持者。1913年夏天,大學畢業後的宋慶齡放棄繼續深造的打算,立即動身回國。其時,國內卻已是風雲劇變。
  • 戀情曝光,宋慶齡遭父親軟禁,半夜翻牆與孫中山「閃婚」
    宋慶齡慷慨激昂地講述自己對愛情和婚姻的看法。宋查理幾次打斷她,話到嘴邊,卻發現自己的聲音都啞了。誰願意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比她年長將近30歲的男人?而且這個男人還是自己的同輩,多年好友,乃至自己深知他歷任妻妾的內幕。但除了這些世俗的原因,他還有其他立場去反對這樁婚事。一旦慶齡和孫中山結婚,意味著宋家和中國革命將背負相同的命運——或者一起登上頂峰,或者一起跌入深淵。
  • 孫中山和宋慶齡的愛情:相識於革命,是知己亦是戰友
    宋慶齡是富商的女兒,從小便家境優渥,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以後,孫中山不再四處輾轉,他擔任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第二年中華民國政府建立,這是一個民主的政府,而此時宋慶齡還在美國的一個女子學院中深造,兩人之中唯一能稱得上有交集的大概就是她的父親是孫中山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