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美食鬥士,吃貨的終極修煉寶典

2021-01-13 娛樂小記雯子

要說咱們中華美食,那可能七天七夜都講不完,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沃土上,五十六個民族有自己的特色菜,從川菜、魯菜、粵菜、蘇菜四大菜系,又加入閩菜、浙菜、湘菜、徽菜,形成著名的「八大菜系」,所以說中國是美食國度一點沒錯。

為了展示中國的廣大美食,其實國內拍攝了很多相關的作品,其中《舌尖上的中國》已經家喻戶曉,但它的拍攝手法和人文氣息濃厚的旁白,讓一道道菜品瞬間飛升幾個level,不太接地氣。

舌尖上的中國2
舌尖上的中國3

但最近有個韓國大叔,就來中國拍起了「吃播」,接地氣的主持方式讓他收穫了一眾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5分

這檔節目是由tvN推出的《Street Food Fighter》,即《街頭美食鬥士》,從名字上就能get到,主要是講街頭就能買到的食物,街頭隨手就能食物讓觀眾產生不少共鳴。再加上tnN一貫高水準的製作模式,這檔節目大受歡迎也是意料之中,但令人意外的其實還是第一期和第二期,主人公白鍾元把地點定在成都和香港,把街頭美食拍的讓當地人都覺得很棒,這是非常難得的。

說到白鍾元,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是韓國美食綜藝界TOP級人物,簡直是號稱餐飲界的王健林,吃播界的劉在石。據說旗下擁有26個餐飲品牌,1000多家分店,除了是成功的企業家,白鍾元本人可是資深吃貨一枚,品嘗全球各地的美食是他獨特的愛好,所以就有了《街頭美食鬥士》的誕生。

美食大胃王白鍾元第一期先到成都,成都素有天府之國、美食之都的美稱。而以川菜為主的成都則會給大家呈現怎麼樣的美食體驗呢?

成都—辣味之都
成都夜景

首先是成都的夜市,喜愛美食的成都人更不會錯過品嘗美食的機會,夜晚來臨,小攤主推著推車走上街頭,給晚歸以及夜生活的人們送上暖心的美味。

燒烤,全國各地夜宵必備美食,炭烤的食材有著獨特的風味,被烤得滋滋冒油的肉串,香得讓人移不動腳步

紅紅的炭火是美味的關鍵
滋滋冒油的肉串讓人移不開眼

香煎小土豆也是夜宵少不了的一道小菜

吱吱的油煎著金黃的土豆

將土豆切成滾刀塊,用熱油炸熟,再放入各種佐料、香料拌勻,即是一道下酒好菜,配上一瓶啤酒,約上兩三好友,「巴適」的很。

除此之外,成都夜市還有很多「主食」,比如炒麵、炒飯和炒河粉,各種配料蔬菜加上雞蛋,在油鍋裡翻炒,最後加上面一起炒,味道接地氣。

熱騰騰的炒麵

成都的早餐也十分豐盛,油條豆漿、紅糖發糕、大肉包子,口味豐富,營養均衡。

冒著熱氣的發糕

還有成都小吃軍屯鍋盔,脆脆的麵皮咬下去,油而不膩,唇齒留香。

油炸脆脆

吃完街邊小吃,白鍾元來到成都有名的專做麻婆豆腐的名店—陳麻婆豆腐,說到麻婆豆腐,這也是四川的一道名菜,一說到川菜,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應該是麻婆豆腐吧,熱騰騰的豆腐上澆上花椒豆瓣以及各種香料熬成的湯汁,麻麻辣辣的口味讓人食慾大開。

有嚼勁的豆腐
熱騰騰的豆腐

吃完了麻婆豆腐,慢慢的我們跟隨鏡頭來到成都知名的旅遊景點—寬窄巷子,傳統小吃三大炮、兔頭、夫妻肺片必不可少。

三大炮

擔擔麵

酸豆角加花生的組合

豆花兒

剛做好的豆花和辣醬是絕配

魚香茄子

魚香茄子沒有魚

當然也少不了成都獨特的串串,恰似火鍋的做法,但是卻又比火鍋更隨意,火鍋講究「涮」,需要把握時間,而串串則與之不同,你可以把所有的食材一起放進鍋中,蔬菜和肉類的味道在麻辣的鍋底中交錯,吃完享受老闆數籤子的樂趣,總會有下次還想來的衝動。

翻騰的串串

第二期,白鍾元選擇了東方之珠、購物天堂—香港

正如白鍾元所說,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歷史因素,讓它成為一個兼容並包、百花齊放的城市,各地的美食都能在香港找到,而最正宗的香港風味,才最令人嚮往。

港式鴛鴦奶茶

避風塘炒蟹

牛肉煲仔飯

牛肉煲仔飯

竹升雲吞麵

竹升雲吞麵

為什麼一個韓國大叔拍中國的美食紀錄片卻能拍的這麼讓人垂涎欲滴,口水直流,主要是因為他會講解每道菜的來源,比如「麻婆豆腐」的來源,陳麻婆豆腐,就是陳家麻臉婆婆的豆腐。陳氏其實是這位婆婆丈夫的姓氏,也就是陳家老闆娘是個麻臉,她做的豆腐。

麻婆豆腐

說實話,雯子直到今天才知道「麻婆豆腐」原來是這個意思。

比如「避風塘」:它起源於獨特的漁民文化,他們會在船上做菜吃這件事發展成了叫做避風塘的一個種類。避風塘的料很衝,主要是用很多大蒜且末和辣椒一起等重口香料一起炒。因為以前船上的人們白天幹活,晚上就會吃下酒菜。

避風塘由來

所以在香港如果想吃口味重一點的菜,就可以選擇前面避風塘字樣的。

還有科普醬料的製作,別出心裁地採用了倒敘的手法:

比如豆瓣醬,從新鮮的辣椒和黃豆,慢慢轉化到辣醬和豆瓣醬,整個過程讓人覺得無比驚喜,

鮮辣椒和黃豆
辣椒醬和豆瓣醬

大自然給予了人類多少神奇的饋贈,而人類又是多麼聰慧勤勞能從最簡單的食材出發,創造出如此豐富多樣的美食。

除了這些,白鍾元也是為了美食十分拼的人,其中就有不少十分搞笑的片段。

豬蹄飯吃到一半,盤子卻被老闆回收,白鍾元也只能惋惜的跟老闆說「沒事兒,沒事兒」

看完《街頭美食鬥士》,應該有很多人跟雯子一樣,看的口水直流,恨不得馬上去成都嘗嘗,但這檔節目拍中國美食為什麼評分能這麼高呢?

原因很簡單,它拍出了城市中最普通、最尋常卻最容易被鏡頭忽略的東西:煙火氣。

美食節目本來就是很需要煙火氣,如果失去這個,那美食也變得寡淡無味,這也恰恰是近期一些美食節目的一大弊病。

對於老百姓來說,大家愛看的並不僅僅是五星級飯店或米其林餐廳,精緻的菜餚和靜默的餐桌禮儀,而是喜歡熱鬧的市井氣息,這才是屬於絕大多數人的生活。

《街頭美食鬥士》就做到了這一點。

確認過眼神,遇上會吃的人。

以上分享純屬個人觀點,絕對沒有惡意批評的含義,如有不同見解,歡迎您提出寶貴的意見,或者你們還想看類似的推薦,都可以評論指出,雯子在這等你們哦。

相關焦點

  • 《街頭美食鬥士》:白老師教你做真吃貨
    《街頭美食鬥士》海報今年四月,白老師再次與tvN攜手,推出了一檔記錄隱藏於世界各地街頭巷尾的民間美食的節目,《街頭美食鬥士》。在真吃貨眼中,食物分為兩種,並不是能吃的和不能吃的,而是吃過的和沒吃過的。《街頭美食鬥士》中,白老師就帶著這種勇於嘗試的精神,在曼谷的木船上,品嘗了蘸著鹽的青芒果;在香港的甜品店,品嘗了熱乎乎的布丁——薑汁撞奶;在成都的肥腸店,品嘗了單憑菜名根本猜不出是何物的冒節子……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嘗試之後,才會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 豆瓣評分9.4,《街頭美食鬥士》比《舌尖上的中國》更接地氣
    半夜刷朋友圈對待朋友們的深夜放毒,看著自己的贅肉勵志減肥,在美食麵前你會怎麼做?小編只能說我投降。韓國4月推出一檔美食節目,據說看著能下飯,不餓都能看到餓,我想你們都猜到這是什麼節目了,沒錯就是《街頭美食鬥士》。
  • 街頭美食鬥士、帶你走進美食都
    ——《街頭美食鬥士》▼科普魚香肉絲的就是海報上這位和藹的韓國大叔:白鍾元大叔絕對是十足的中國美食通中文菜單點菜不僅無壓力還能順嘴再為觀眾科普一把解釋陳麻婆豆腐雖說我們可以做到顧名思義是真下了功夫怪不得,一個韓國人介紹中國美食能讓中國網友打出9.5的高分在這裡無形之中又鞭了舌尖3的屍 ▼在貓哥看來,美食節目的質量無非就是關乎「誰吃?」
  • 《街頭美食鬥士》第二季回歸,街邊美食走胃也走心
    無論是日綜《有吉君的誠實散步》,還是韓綜《街頭美食鬥士》,都聚焦於街頭美食,拓展了美食綜藝的題材。 近日,第二季《街頭美食鬥士》回歸,從土耳其的伊斯坦堡開始,白鍾元又開啟了全球美食探尋之旅。回顧過去的第一季,成都、香港、曼谷、東京、夏威夷、泰國、福岡和哈爾濱八個城市的美食仍然歷歷在目,這檔節目真正用街邊美食俘虜了觀眾。
  • 《街頭美食鬥士》豆瓣9.5,餓著肚子看這片簡直是作死
    街頭美食鬥士 「舌尖3」的撲街讓很多人疑惑,泱泱美食大國,竟然把自己的食物拍的讓人毫無食慾,想想也是沒誰了。確實,一個心中沒有美食的人是拍不出讓眾人垂涎的美食作品的。想想之前陳曉卿導演在做客「圓桌派」的時候,只要談到吃的,他就兩眼放光,然後做出頻繁的吞咽口水的動作。
  • 納尼,白鍾元竟然在西安吃這個——街頭美食鬥士2西安篇
    #尋找街頭美食#作者:劇能吃DramaEater 【街頭美食鬥士2】跟著老白吃西安劇能吃,您的影視劇吃貨指南來了來了,他來了。老白帶著他的街頭美食鬥士2來了!不管了,一定要找時間打卡老白同款美食! 接下來,讓我們來盤一下桑切斯在西安吃的是啥。一、油茶!油茶!tea-oil tree打卡點:蒸碗大全燻肉大餅早早起來趕集,一波走動後來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油茶,又美味又頂餓,滿滿活力迎接新的一天!學著本地人往油茶裡撕油條,看把老白爽的。二、油潑麵!油潑麵!
  • 街頭美食鬥士:韓國人拍中國美食,拍出了9.5分!
    節目形式很簡單,一個男人+無數街頭小吃。而它有一點很不同的是,韓國人拍美食,這次竟然來到了中國。最神奇的是,正宗程度得到了廣大吃貨的認證。吃貨第二步,觀察別人。吃貨第三步,做大量資料。很多真正好吃的美食都隱藏在小店裡,有目的性的去哪家都靠白鍾元搜集資料。
  • 「我來中國吃了幾天後,回韓國就啥也不想吃了」——街頭美食鬥士
    在韓國,有一個叫白鍾元的美食主持人,他參加錄製了一部名叫《街頭美食鬥士》的美食綜藝節目。
  • 外國人鏡頭下的中國路邊攤之白鍾元的《街頭美食鬥士2》
    白鍾元的《街頭美食鬥士》出第二部啦!在這一部同樣來了中國,在外國人的視角下拍攝咱本國的街頭美食,給人不一樣的真實感受!這部綜藝特別不適合半夜看!因為這部綜藝簡直可以叫深夜放毒每一個街頭美食都被拍的鮮活,好像你能隔著屏幕聞見味道一樣,越看越餓會忍不住想點外賣的!
  • 《街頭美食鬥士》香港篇,近期必看吃貨紀錄片
    香港原來美食不只有色香味形,美食的聲音也可以被聽到。食物油滋滋流淌的聲音,仿佛聞到滿溢出屏幕的香氣。香港,作為一座國際化大都市,高房價,高人口密度,竟也催生出不一樣的美食高度。傳統和現代融合,東方和西方融合,市井和廳堂融合……香港的美食給人感覺有萬千氣象,可以口味囂張,也能夠鬧中取靜。仿佛吃遍香港街頭,便嘗過人生的百般滋味,這大概是大都市致命的吸引力。即使過不了多樣的人生,也可以體會得到。認識香港,從一杯地道的凍鴛鴦開始。凍鴛鴦:奶茶與咖啡交融,冰塊在杯中沉浮跳躍。
  • 韓國美食節目《街頭的美食鬥士》,中國美食在韓國受到追捧
    韓國美食節目《街頭的美食鬥士》,中國美食在韓國受到追捧,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關於美食的節目或是電視劇成為了人們追捧的主流,無論在什麼樣的國家或是文化之中,人們對於美食的追求都是不變的。從日本的深夜食堂到中國的舌尖上的中國,它們都有各自的特色,無不在用著各種的方法撩撥著觀眾們的味蕾。
  • 綜藝|街頭美食鬥士第二季 —下飯必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本周開始,每周都會更新綜藝推薦本期推薦的是韓國tvn的綜藝《街頭美食鬥士
  • 街頭美食鬥士哈爾濱篇,世界那麼大,我們去吃吃看
    「最會吃的韓國大叔」白鍾元出演的美食綜藝《街頭美食鬥士》,記錄了隱藏在世界各地的街頭美食,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3分。在第一季講述的8座美食城市中,有3座都來自中國,除了享譽中外的美食天堂成都和香港外,《街頭美食鬥士》更是發掘到了一處經常被吃貨們忽略的美食寶藏地——哈爾濱。這是一份哈爾濱篇的美食地圖。
  • 《街頭美食鬥士》之「東京街頭」讓人迷戀的精緻美食主義
    如何在浮光掠影的旅途中,一探東京街頭的美食真味。韓國美食節目《街頭美食鬥士》,白鍾元大叔就很有自信,吃出一份東京美食攻略。大叔選擇了東京繁忙的黃金路線「山手線」,一站一站地吃下去,沒有各種經典打卡的任務,只有那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滿足自己的胃口。
  • 《街頭美食鬥士》中國行之「武漢街頭」的世界級麻辣誘惑
    自從出了《舌尖上的中國》,有多人開始被美食紀錄片所圈粉,尤其是博大精深的中餐文化,又讓我們充滿了濃濃的自豪感。如果以外國人的視角來看中國美食,白鍾元的《街頭美食鬥士》第二部,在外國人的視角下所拍攝的中國街頭美食,同樣給予了國人不一樣的震撼。
  • 《街頭美食鬥士》完結了,我終於來交作業了
    大前天,《街頭美食鬥士》迎來了完結篇。才八集,有點可惜,很希望它能變成常駐綜藝呢。
  • 《街頭美食鬥士》:韓國人又哭暈,成都美食比辣白菜好吃一萬倍
    最近又有一位韓國大叔,來中國體驗美食,不僅從白天吃到晚上,還因為沒吃完的豬腳飯被清潔工誤收,而心痛的無法呼吸......這位大叔叫白鍾元,是韓國美食綜藝屆TOP級人物,被稱作餐飲界的王健林,吃播屆的何炅。1993年開始從事餐飲,目前已擁有30多個品牌,建立了全球1300多家連鎖店的餐飲王國,一年銷量1239億韓元......
  • 《街頭美食鬥士》之曼谷街頭——在美食的王國裡品嘗調料之美
    既然挑戰街頭美食,《街頭美食鬥士》就不能錯過背包客們最愛的城市之一——泰國曼谷。當熱愛美食的白鍾元遇上了泰國曼谷,一場有關調料的盛宴之旅即將開始。地處熱帶季風氣候的曼谷,終年炎熱潮溼,為了刺激人們的胃口,關於調料的使用,也就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 《街頭美食鬥士》之哈爾濱的東北之味
    《街頭美食鬥士》第二季終於來到了「最後的街頭」——哈爾濱。在韓國人眼中,哈爾濱與中國的其他城市截然不同,充滿著濃鬱的異域風情,因為和俄羅斯接壤,且是通商歐洲的重要的城市,這裡的建築和飲食都深受影響。炸玉米、臭豆腐、烤茄子、烤冷麵……一一登場,這些走著就可以品嘗的美食,只是開胃菜而已。真正能代表哈爾濱街頭美食的,還得去人氣滿滿的社區街頭,無論是牛肉豆腐、紅油幹豆腐還是包菜肉筋,都開始有了哈爾濱特有的味道,比如醬料、比如那種鹹辣的口味。
  • 綜藝《街頭美食鬥士》中饞哭人的美食你吃過幾個呢?
    韓國綜藝《街頭美食鬥士》吸引了許多吃貨。白老師一口流利的中文和豐富的美食吸引了不少人,在《街頭美食鬥士》第一集當中呢,就來到了辣味之都成都,也去看了許多的店,那些白老師吃過的店,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