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沙坡尾,一定要找準時間和角度
很多人都在追問我們,什麼才是沙坡尾?常合作的攝影師愛混沙坡尾,有時在微信上po出圖來,油畫般明亮耀眼。很多「觀眾」懷疑:「P過了吧?我見到的沙坡尾,破破爛爛,根本沒有那麼美。」
再看看「混跡」在沙坡尾的各種社群人物的朋友圈,這裡好像有玩不夠的創意市集、live show,漁民樸實又文藝,抬頭就能遇見藝術家……但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如果你沒有在合適的時間來到沙坡尾,你可能只會看到藝術西區的白樓裡空空蕩蕩,無法理解它外牆上碩大的「藝術/生活/現場」到底是幾個意思;如果你沒有找準音樂、啤酒、飲茶待黃昏這樣的好角度,你可能會覺得沙坡尾真的很無趣。
我們想說的是,沙坡尾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有趣,也不是你看到的那麼無趣。你得去感受它。
左手傳統,右手新潮
我在一個午後晃蕩進了798時代空間海西事業部位於沙坡尾的辦公室。負責人黃先生告訴我,當初把工作空間定在沙坡尾,是因為這裡很接地氣。這棟舊宅位於避風塢的臨海面,能看到避風塢最好的景觀——歸來的漁船、起落的潮水,對岸是大學路一排屋宅的後門,看得見一茶、晴天見、Juicy等一溜店面招牌。漲潮時,漁船的紅、藍倒映,退潮時,絲絲水線在淤泥上行走,像是作畫。白鷺會停留,對面一棟屋宅樓頂的鴿群飛起來,這景色瞬間就靈動了。
這是他所看到的沙坡尾,生活都變藝術了。
沙坡尾文藝,說得過去。左手傳統,右手新潮,就是沙坡尾鮮明的個性。越來越多的文化藝術機構和商家看重沙坡尾,是基於它「古老港口」、鬧市中古樸避風塢、老市區和漁民樸素生活的傳統之美,並把文學、藝術、咖啡屋、酒吧等新潮的勢力帶入到這片傳統之地。加上大學路、蜂巢山路串聯著廈門大學、南華路等文藝小資聚集地,沙坡尾的新潮越來越鮮明。
所以,你會在一對老夫婦開的涼皮店裡看到搖滾演出的海報,我也曾在這裡看到美麗姑娘在漁船上彈吉他,老人夾著剛畫好的避風塢油畫在巷子中走過。朋友間混沙坡尾,常做的事情是待黃昏時,隨手拍得幾張避風塢夕照美圖發朋友圈,文藝青年更文藝,普通青年也能瞬間bigger than bigger。海洋考古學者許路等人則通過眾籌,正在拍攝一部關於沙坡尾的紀錄片,記錄這裡的老時光……
沙坡尾的一切好像很美好。但是,我也在沙坡尾遇見黃先生的朋友,她卻在抱怨,對岸那些雜亂的不成系統的老舊民宅,隨意晾曬的衣物,路過時會有人從樓上倒下一杯過了夜的茶水……公共空間好像被這裡的原始生活弄得不美好了,哪裡還有什麼文藝可言?而如果沒有潮水,漁船仿佛置身淤泥,陽光直射,畫面也不見得多美。
如果你想在對的時間,從對的角度,遇見對的沙坡尾,我們建議你考慮以下幾點:
1、潮水
退潮時只有船隻和淤泥的避風塢,會讓許多特意趕來的遊客失望。計算海水漲落潮規律不算難:每天漲潮有兩次,相隔12小時。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中間的時間。漲潮計算公式為:農曆初一到十五:漲潮時間=0.8h×[農曆日期-1]+高潮間隙;農曆十六到三十:漲潮時間=0.8h×[農曆日期-16]+高潮間隙。
2、黃昏
天氣晴朗時沙坡尾的黃昏非常美,從大學路一側觀賞,落日、漁船、陽光灑在水面上的點點金光,是最文藝的圖像。另一側則可以看到更完整的避風塢景觀,藝術西區樓頂和798時代空間海西事業部的辦公樓視野都不錯。
3、漁船
從大學路70號後門「一茶」附近的小棧道可走到漁船上。傍晚時漁民會在路邊賣海鮮,許多稀奇古怪的海鮮你沒見過。
4、早市
大學路很多店鋪下午才開門。但是,早晨中華兒女美術館前面會有早市,主賣海鮮,喜歡這種氛圍的,可以在這個點來瞧瞧。
音樂/Madein Xiamen
10月18日晚8點,中華兒女美術館內的微風劇場裡,年輕的貝斯手、吉他手、鍵盤手在演出,四五個人,都能彈能唱,偶爾會互相調侃「真的不想聽他唱歌了」。他們還演繹了好幾首原創曲目,比如《十四行》、《五百萬》,底下觀眾說「有點感動。」
這支樂隊叫做廈門製造MIX,MIX的意思是made in xiamen。當晚是他們在微風劇場的首場專場,免費開放。非演出時間去劇場,他們是「辦公」人員——微風樂集的音樂人。演出時總是在劇場內走動的捲髮、瘦高、儒雅男人,是他們的領頭人——臺灣資深音樂人、第一代臺灣校園民謠創作歌手楊慕。你可以踱步過去跟他打個招呼,他會問你「感覺怎麼樣」,然後自己解讀「比較純粹。」
你也可以說這支樂隊有點「嫩」。年輕不說,舞臺經驗顯然也少。但是,在旅行的夜晚聽到這麼真誠的聲音,蠻令人動容。這大概就是楊慕口中「純粹」帶來的感覺,對於旅行中的人來說,很需要這種一路拾掇碎時光的隨遇而安的心情。
楊慕和夥伴鄭冬梅一起經營著微風樂集,他們希望把微風樂集所在的微風劇場打造成一個文化旅遊景點,純粹的音樂之外,這是他們的初心。他們更喜歡把沙坡尾的這處空間強調為「微風劇場」。
劇場的含義遠遠大於音樂本身,這裡有每周四舉行的情懷依舊音樂文化沙龍、少見器樂的彈唱會、live演出、文化創意市集、每周五晚開放的市民音樂課堂,還有與文學、詩歌、藝術相關的各種沙龍,頻率超過一年80場,且多是公益。加上「音樂廈門」在鴻山公園、海滄等地的場外演出,微風樂集一年的演出活動有100多場次。
但還是時不時會有挫敗感。以「文化旅遊景點」的身段來說,真正在微風停留的人還太少。樂手們調侃,逛到劇場的許多人,要麼「問什麼都不回答」,要麼是來借用洗手間,要麼是穿過劇場到海邊看風景。
當我們坐在劇場裡談論到它的好景觀時,楊慕開了句玩笑,「要是文化做不成,我就做大排檔。」坦白說,要不是因為微風的好,我還真的會期待坐擁這麼好景觀的大排檔呢。
還有哪裡可以聽音樂
我在微風樂集聽歌時,不遠處的藝術西區Real Live也有IRON MIC鋼鐵麥克的演出。Real Live是專業化的演出場地,常有國內外的爵士、民謠、搖滾、電子音樂等演出。Reallive演出很頻繁,11月份大約有15場。
藝文/一月一度,創意耍酷
RealLive所在的地點是今年上半年剛興起的藝術西區。藝術西區是利用冷凍廠、設備房、貝類淨化中心、工廠倉庫等舊廠房改造而成,佔地近萬平方米。藝術西區的微信上把這個地方寫得風生水起:廈門唯一的livehouse、市區最正點的滑板場、每月一次的沙坡尾市集、時髦有趣的木工坊和濃厚藝術氣息的雕塑、陶藝、版畫、服飾設計、剪紙等專業工作室。每周都有免費的藝術工作室活動,每個月都會舉辦大型主題文藝/潮流活動……
關鍵點在於「每月一次的沙坡尾市集」。我們在朋友圈中看到的熱鬧、新潮、前衛,多數是在市集上集中展現。來的時候未趕上,好玩就丟了七八分。
藝術西區的夥伴將每月一度的活動稱之為「藝術西區大型主題活動」,市集是其中一項。10月藝術西區玩的是「波普」,11月是「設計尖叫」,內容包含了「沙坡尾市集·設計生活家」,「設計師X設計詩」廈門本土原創服裝設計展、「與設計對話」主題論壇、藝術家工作室活動、最美書市等等。這幾天,2014CIID(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年會在廈門舉行,還在沙坡尾舉辦了一場場外展。
如果沒有碰上月度活動,藝術西區每周末都有藝術工作室主題活動,且開放參與。藝術西區也考慮到不能僅靠每月一次的主題活動吸引人氣,有把活動做得越來越頻繁的趨勢,你需要做的是也頻繁地關注其信息發布。11月初這裡的文藝夜市也開幕,引入「洋氣」餐飲項目,每晚營業。
還有什麼藝術的事兒
798時代空間海西事業部其實是工作空間,但裡面「天天有展」。年輕的工作人員會跟你聊,每天觀看沙坡尾潮水、光線和人們生活的變化,還有隔著避風塢與對面大學路的人之間產生的距離與互動,就是他們要倡導的生活藝術化。
啤酒/潮流進行時……
攝影/黃達隆
高立的世茂海峽「雙子塔」大概意味著沙坡尾遲早會變成時尚的商業區。遇沙坡客棧的方熙說,這兩年來,沙坡尾的店面房租漲了大概三倍。古早的五金鋪和小吃店紛紛退場,我們所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咖啡館、酒吧、文藝小店,它仿佛要走向鼓浪嶼和曾厝垵了。
但這裡正在自然形成一股啤酒潮流。越來越多的啤酒店家進駐,比如德國人親手釀造並對外開放的胖胖啤酒馬,還有閩廈漁28號。
閩廈漁28號9月剛剛試營業,做的是自釀啤酒,有黃啤、黑啤、小麥啤。老闆好音樂,所以三樓的空間計劃做成吉他工作室。
不過如果你到大學路43號的Beerstation喝一杯,說明你對此處略懂。Beerstation的名字很直白就叫「啤酒站」,位於蜂巢山路和大學路交叉口附近。與大學路上其他各路啤酒吧相比,這家店的裝修很普通,招牌也簡單。但是一進入會發現,裡面有超過200多種的啤酒,來自於丹麥、義大利、法國、德國、愛爾蘭、荷蘭、英國、美國、比利時、挪威等各個國家。
這裡座位很少,來的大部分是熟客,很多外國人會站著邊喝邊聊,對各類啤酒品頭論足。啤酒站是廈門島內第一家精釀啤酒專賣店,因而不能說是真正意義的酒吧,雖然也接待遊客,但更多的是做啤酒批發,也因此價格平實。
逛逛書店喝喝茶也是醉了
中華兒女美術館微風樂集緊挨著的書店是琥珀。另外,在大學路往廈大方向走,可以看到曉風書屋。這兩家書店都是廈門知名書店,口碑不錯。廈港酒家旁邊還有一個荒島圖書館,有許多舊刊舊書。而在大學路70號非常純粹的茶空間「一茶」,像廈門人一樣喝喝老闆們從福建各地精挑細選的24節氣好茶,體驗一下肯定醉了。
一網打盡沙坡尾周邊美食
「一茶」小掌柜小璇,在沙坡尾混跡4月有餘,常呼朋引伴在沙坡尾聚餐,所以談起這裡的美食頭頭是道。遇沙坡的方熙在沙坡尾開店已有2年,雖然覺得「已經很少在這裡找吃」,但對一些老店還是情有獨鍾。小悅這次請他們推薦,外加實地探訪,帶讀者找準店門,吃好喝好。
小璇首推的是大學路84號後門的海鮮大排檔,就在「一茶」邊上。沒有招牌,普通民宅,私家菜館。晚上5點半開始營業,在行人小道上擺出一二十桌,特色是沒有固定菜單,當日有什麼食材就做什麼,所以很新鮮。再者,餐桌就擺在避風塢旁,沒幾個排檔有這種質樸感了。
另外有幾家知名度挺高的海鮮店集中在大學路靠近廈門大學路段,有213、照強,213所在店面就是原來網絡爆紅的亞尖大排檔。靠近中華兒女美術館有一家紫竹園,也是海鮮主打,小璇認為雖然它名氣不高,但品質不見得比213、照強差。
愛傳統小吃類,可關注蜂巢山路。路口的緣盛意湯包是快30年的老字號,在蜂巢山路也有十多年。小籠包和沙茶系列是他們的強項,而且價格實惠,2個人50元左右可以吃得非常飽。從緣盛意往大學路走,丁字路口附近有永豐魚丸,除了魚丸,它的扁食和拌麵據說不錯。周邊還有一家蜜餞店和土筍凍,都是口碑老店,蜜餞店旁的鍋邊、煎包是點讚美食,閩北邵武特色,打包一份只要4塊錢。這裡還有一家阿肥沙茶麵,晚上才開,一盞小燈,幾個小方桌,小璇評價「不輸烏糖」。
大學路的美食則更多元。民族路往大學路走,有寶貴和廈港酒家老字號,位於民族路的寶貴的八寶飯、南瓜飯不錯,湯是最大賣點,廈港酒家開業於1958年,承載了很多老廈門人的舌尖記憶。新開的咖喱叻沙只賣兩款馬來西亞做法的面,一個是海鮮咖喱,一個是咖喱雞肉,料很足。Juicy的麵包、水果塔很好吃,就在著名的晴天見(它家好貨是冰淇淋)邊上。附近還有相心,比較適合年輕人,做的是墨西哥風味的菜式,漢堡、雞肉卷不錯。沿著大學路往中華兒女美術館方向走,右手邊還有一家小小門店,叫做宣平味語,做的是浙江金華一帶的風味小吃,兩兄弟經營,可以來碗陽春麵。
照強邊上有一家很小門店的西安風味小吃,小璇的最愛,涼皮、肉夾饃是賣點。老闆在這開店十多年,個人介紹和菜品介紹是中英文的,好洋氣。附近還有幾家韓料店,廈大醫院對面的金剛園較早,從豪客來的巷子進去有長白山和阿姨家,頗受廈大學生歡迎。最近比較火的店有曉風書屋邊的Paradiso,主推窯烤披薩。往頂澳仔走,那邊有著名的黑糖,廈門文藝青年都知道的地兒,還有助屋,主推蓋飯。
當然,你還會一路遇見亞海面線糊、樸熹的手工巧克力以及芋圓、酸奶、漢堡、cupcake……我們不打包票它們一定合你口味,但沙坡尾的美食不缺品類。
本文摘選自《海峽旅遊·悅城》2014年11月刊
攝影/阿四 田磊 供圖/藝術西區
想了解更多內容,可以通過很簡單的方式免費獲贈我們的紙刊和電子刊哦!
很心動嗎?那麼——
現在,你可以通過掃描下方二維碼,完成一個簡單的調查,就可以免費獲得《悅城》每期電子刊或紙本雜誌的熱情投遞。
(二維碼出沒,請注意!)
懶到連表格都不想填腫麼辦?
你可以在很多場合看到我們。
但是,我們還是建議您填寫表格,享受每月一次的專門投遞。
關注悅城微信,更有機會享受廈門最夯的店家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