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有一個段子說,剛加微信的時候不要急著聊天,給彼此一點翻對方朋友圈的時間。很多時候朋友圈代表了對這個人的第一印象,我是一個無聊喜歡翻別人朋友圈的人,這就好像看書,有一些書你翻兩下就不想翻了,有一些書你翻完了居然還意猶未盡。我不知道生活中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每次新加了一個人的微信,第一時間就是去翻他的朋友圈。
進入他的朋友圈,不用多看,只需要看十條信息,就大致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和層次。前兩天我參加了一個朋友的婚禮,在現場加了一個很久不聯繫的同事的微信。她的朋友圈,你點開後根本沒有下拉的欲望,幾乎全部都是對生活的抱怨。比如我們剛剛拍了張合影,大家都發了朋友圈,大部分配的文字都是「久別重逢,不剩歡喜」之類的,而她卻說:「幾年沒見,大家都老了,忘記了曾經的夢想,終於回歸到了柴米油鹽這樣平凡而無趣的生活。」
再比如網絡上熱議的娛樂圈緋聞,她總喜歡配文說一些感情不可信,彼此心照不宣的各玩兒各的。再比如她給別人的旅行照片評論都是:「那有什麼好玩兒的,到處都是人擠人,還不如待在家裡呢。」在她生活裡,似乎沒有一件好事發生。我這才想起來,當年我疏遠她並不是因為工作太忙,或者距離太遠,而是因為和她三觀不和。和她說話中,你永遠只覺得生活艱難,感情全部都不靠譜,老闆都是吸血鬼,以及整個社會都有問題。
而另一個朋友則和她恰恰相反,在她的朋友圈,你幾乎看不到任何的負能量。同樣是娛樂圈的緋聞,她基本上都是發表關於那些明星積極正能量的一面,然後調侃一句:「被他的精神圈粉!」這個同事剛剛升職,每天忙得四腳朝天,卻天天給自己做各種甜品,在她的朋友圈裡,你看不到任何對生活的抱怨,仿佛她的生活永遠是明媚暖陽。如果不是了解她的人,只看朋友圈,一定會以為這是一個整天無憂無慮的小姑娘。
那天聊天的時候,有人隨口和她說了一句:「下次帶上你男朋友一起出來聚聚吧。」朋友呆了一會,才說其實兩人已經分手了。旁邊其他幾個朋友聽說後都很驚訝,表示沒聽到一點風聲:「怎麼沒見你發朋友圈之類的?」 朋友我笑了笑,「因為我都設成了僅自己可見了啊。」朋友解釋說,她和男友分分合合無數次。第一次分手的時候,她把頭像,背景全部換成了自怨自艾的圖片,然後還發了條說說:「我的愛情拜拜」,然後就把手機關掉了。
她說那時候自己其實並沒有表現的那麼灑脫,她發了朋友圈其實是想讓別人多關心自己,希望男友能因為心疼自己來求著複合。不過當她重新打開微信的時候,只有前男友發來一句消息:「把那條說說刪了吧,沒必要讓大家看你的笑話。」那時候我正陷在自怨自艾的情緒裡,根本不理他說的話,事後證明我那條說說發的多麼愚蠢而可笑。我們分手後偶爾還是會見面,那天一起參加一個聚會,我和他站在一起說話,然後聽見誰經過的時候說「不是分手了嗎,怎麼還在一起?」 而這個聲音來自一個我並不太熟悉的朋友。
後來聽她解釋,「咱們朋友前都知道呀,你都發了朋友圈,而且大家都議論過的,不只是我。」那時候我才明白,如果你做好了讓自己的感情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消遣的準備,就可以發朋友圈。否則,在朋友圈最好把負能量藏起來。因為朋友之間,落井下石的人也許不多,但是圍觀熱鬧的人無處不在。其實把負能量放在朋友圈,並沒有意義。大多數人只是好奇你現在的生活狀況,卻並不在乎你傷痕累累的心臟疼不疼。
以前我會把朋友圈當做自己的心情記事本,在上面發表各種心情感悟,然後收穫一大堆「抱抱」表情。但是看到這些安慰後,我並沒有獲得多少釋然,大概是覺得那些表情就像是一個個「已閱」標籤,而真正在乎的人會給我發來私聊信息。而現在我卻只喜歡在上面記錄一些勵志句子,激勵了自己的同時,告訴別人我還樂觀的活著。發負能量的朋友圈,無非是想得到關心。可如果連一句真誠的「怎麼了」都得不到,那它沒有存在的必要。朋友圈就像一個廣場。
當你把負能量暴露出來的那一刻,你就好比在裸奔。那些真正在乎你的人,會在第一時間出來給你裹上衣服,趁著所有人都來不及反應的時候,陪你體面地離開;泛泛之交大概會簡單問你一句「你又怎麼了?」然後留下一個似懂非懂的表情包;而跟你不熟悉的人則會站在人群中,和別人一起對著你指指點點,評頭論足。所以,朋友圈有時候也能看出一個人的靈魂。漸漸的一些人選擇不再上面發表負能量,而是選擇每天笑臉面對別人。
朋友圈就像是一本自傳,雖然不能看出你生活裡真實的樣子,但能看出一個人的修養和情商,但更能反映一個人的層次和趣味。我承認人與人之間是有差距的,但是無論貧富貴賤,她們都必然要經歷各種各樣的煩惱。能力高的人有能力高的煩惱,而生活貧窮的有貧窮的煩惱,但是,生活幸福感並源自於物質的貧富,而是大家對待事物的看法。生活對大家都是公平的,只是,一個人的層次和見識,決定了他所看到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層次越高,視野越廣,心胸也越豁達。也正是有了這份見識,才能有苦中作樂的能力,才能呈現出來有趣的朋友圈或者說有趣的生活態度。
我的朋友阿吉就是那種擁有發現有趣生活的人,在她眼裡,全世界無一不是美好的。比如有人和她說自己和老公吵架了,多麼難過,她就認為,夫妻之間只要能吵架就不是大事,婚姻危機從來都來源於冷戰,而超級只是婚姻裡兩人感情的一種溝通方式。因為她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雙方到最後已經懶得吵架,彼此冷戰結束了那段感情。所以她覺得,只要兩人還願意溝通,無論是吵架還是撒潑打滾,都是在乎對方的一種體現。
有段時間,我因為工作遇到瓶頸,一直在抱怨生活辛苦,於是她專門打電話勸我:「你再辛苦有我創業辛苦嗎?你工作八個小時後就能休息,而我每天能休息八個小時就不錯了。你完不成的事情可以推給老闆,而我只要不工作,就一定失業。」後來,她創業成功,因為自己經歷過那個階段,就很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也正是由於她的經歷,所以看問題的角度很特別,讓我們覺得原來那麼困難的事情,居然也可以不值一提。
其實所謂有趣的靈魂,並不是因為,這個人真的天生有多幽默搞笑,而是,當一個人經歷得多了,心被撐大了,那些煩惱就變小了。所謂層次高,費力氣爬的高了,站得高了,就容易捕捉到生活中邊邊角角的小確幸。前段時間,朋友開車送我回家,剛進小區的時候,有一個老太太在車前方慢慢的走,因為不趕時間,也害怕鳴笛會嚇到老太太愛,於是就慢慢開車跟在她後面。結果幾秒後,老太太回頭還是被嚇到了,指著朋友車子罵「你開車不知道鳴笛的呀,撞到我怎麼辦?會不會開車呀。」朋友很心平氣和的開車從老太太身邊經過。
我問她,怎麼現在脾氣這麼好了,若放在以前,一定要停車下去理論幾句的。她說,她都七老八十了,我何必和她計較,而且今天天氣這麼熱,大家心情難免急躁,她說我幾句對我也沒一點傷害,誰都不容易。我突然理解了,為什麼層次越高,你的趣味性和涵養就會越好。因為你只有經過痛苦的攀爬,站在高處,才會知道每個人都不容易,生活從來都是苦的。而只有淡然的調侃,才會讓那些負面情緒真正的遠離自己。只有一個人層次高了,才能去放下生活之苦,去發現和享受生活之美。所以,層次越高的人,越會生活。
作者:歐陽茜茜
摘自《有趣的女人會好命》
排版: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