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最忌「做盡」:好命的人,處事「有度」,這是人的福氣

2020-12-22 舒山有鹿

呂蒙正在《破窯賦》中寫到:「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聽由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焉。」

人這輩子,富貴不能將它用盡了,因為你的運氣和福氣就蘊含在其中。要知道人就像是一個「容器」,裝滿了會溢出,傾倒盡了就會「空虛」,唯有把控好「度」,才能源源不斷,細水長流。

相反,人這一生,無論落到何種田地,都不能過分地貶低自己,看不起自己。所謂「人不欺者天不欺」,倘若連自己都看扁自己,又怎能東山再起,重臨峰頂呢?

蘇軾有句話說得好,高處不勝寒。人要是「寒」了,就得下山,人要是在山下呆久了,就得重新爬山。就像是一個又一個的循環,你只有把控好那個輪轉的「度」,才能成就自己的一生。

很多人就疑惑,什麼是把控好「度」呢?就像四季之輪轉,每個季節大概只佔三個月,不多也不少,而是適度剛剛好;就像日升月沉,黑夜一去光華出,白晝已過清輝至,一切都有它的規則。

人最高級的智慧是什麼?就是把控好「度」。所謂「過猶不及,必損也。」便是如此。

為人處世,最忌諱「過度」

古語云:「衰為盛之終,盛為衰之始。」

當人走到了極端的時候,無論他是富貴也好,貧困也罷,也多是要遭殃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桿秤,唯有這桿秤不偏不倚,才能稱量出最好的結果。

要知道,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果熟則爛,人滿則敗。萬事萬物都有它的規律,人不能只是憑著一腔孤勇去做事,唯有三思後行,步步為營,才能在走鋼絲般的生活中平穩過度,有所得。

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過度」就會有害呢?說實話,就像你吃飯,吃得太飽了就會漲肚子,唯有吃個七分飽,才能輕鬆而又舒適。就像你喝酒,喝得太多了,酒過三巡人就會醉,唯有喝個七分醉,留三分給自己清醒,才能不昏了頭腦。

前段時間陪著侄子去開家長會,發現他們班有個第一名的孩子特別驕傲,甚至老師也不敢說他幾句。老師每一次都跟侄子說,要學學別人。侄子很揪心,為何非得這樣呢?

回到家,他的爺爺跟他說了一番話:「孩子,第一不第一的,別計較得太多。滿招損,謙受益。爺爺我還是希望你能一生少走點彎路,平淡點就好。」

聽到這番話,說實話,其實頗有領會,很多人不喜歡「平淡」,認為它不是「第一」的象徵,可終究還是錯了。要知道,不曾平淡,就不會有所成就,也就不會懂得謙卑,守住成就。唯有不過度,才能遊走於萬事萬物之間,進而「遊刃有餘」。

為人處世,要存有「餘地」

俗話說得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一個池塘,倘若裡面的水都太清了,連一些雜質也沒有,那麼也就沒有魚所需要的生存的物質,又怎能讓魚更好地生存呢?一個人,倘若每天總是抱著一大堆「高尚」的道理去找朋友,只能是落得「孤家寡人」的地步。

為何做人要有度?就是因為你要給別人留有餘地,也要給自己留有餘地。給一個池塘的水留有餘地,讓它能清能濁,自然就能滋養萬物。什麼是「餘地」?就是讓自己有周旋的空間,也讓別人有進退的維度,不至於一條道走到底,一根筋做傻事。

古語云:「太剛則折,太柔則廢。」

過分剛硬,就是沒有給「柔軟」留有餘地,那麼就會失衡,導致折斷。過分懦弱,就沒有給「剛正」留有餘地,那麼就會傾斜,只能是一方獨大,讓人吃虧。

孔子,正是看到了要給社會留有餘地,他才提出了「中庸」一說;老子,正是看到了要給萬物留有餘地,他才提出了「無為」一說;墨子,正是看到了要給人間留有餘地,他才提出了「兼愛」一說。

要知道,有黑夜,就會有白天;有日落西山,就會有如日中天;有寒風之凜冽,就會有灼熱之暑氣。一切,都是「度」。一把尺子,為何存在「有刻度」的一面,又存在「沒刻度」的一面?就是要給人知道,世間之事,既能丈量,又能不丈量。這要看人的權衡利弊,懂不懂得留有「餘地」了。

為人處世,「適度」就好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米淘得太清了,飯就不香了;肉洗得太淨了,菜就沒味了。」

人活於世,本就是夾雜在矛盾之中。你一味虛偽,則會讓人感到不可信。可如果你一味真誠,則會讓人感覺你真好騙。如此,就要懂得適度,別越了界。

你看一年四季,為何它們總是枯榮相伴,潤旱兩生?正是因為要適度。春天的雨水下得太多了,就會讓萬物「枯萎」,唯有讓秋天的小旱去補回來,才能平衡。

什麼是適度?其實就是「平衡」。平衡的背後是什麼?便是事物的萬般發展,不至於千篇一律。比如說,我喜歡吃刀削麵,他喜歡吃白米飯,我喜歡吃紅蘿蔔,他喜歡吃西紅柿。說到底,世間平衡,萬物適度,便是讓一切都生長,多彩多姿。

為人處世也是如此。你在職場工作,肯定會遇到不同類型的人,總有些人你喜歡,也總有些人你不喜歡,難道你能讓不喜歡的人都統統消失嗎?反而是不可能的。唯有你去平衡自己的處境和內心,才能更好地與人打交道。

適度的世間,才能容得下天地萬物;適度的園子,才能讓百花齊放;適度的社會,才能富庶安定;也只有適度的人,才能如魚得水,在社會上吃得開。

君子者,外圓內方。適度的人,說到底,就是外在圓滑,內在有底線,是懂得變通的靈敏者。為人處世,不能總是想當然,而是要理性對待,把控好一個「度」。這樣,才能進可攻,退可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文/舒山有鹿

相關焦點

  • 水低成海,人低成王;謙遜為人,福氣臨門
    君子有傲骨,但沒有傲氣,有著堅強內心的同時,能謙恭有禮,待人和善;小人有傲氣,但無傲骨,只會處處顯擺,驕矜自勝。 謙遜,是一種風度,一種高尚的境界,一種達觀的處世姿態。 層次低的人,愛張牙舞爪,總試圖通過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有一點點成績都要譁眾取寵,炫耀自己。
  • 人到五十,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問心無愧」,這是人的福氣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為人乾淨,自有福氣;良心做事,無愧天地。孔子有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人到五十,什麼是天命呢?其實就是明白何為「平衡」。有些不當的事兒,該捨棄的就捨棄;有些存心不良的人,該分離就分離。別讓過多的「汙垢」沾染了自身,毀了人天生的「福氣」。
  • 真正有福報的人,從不做這三件「事」,人生有度,處世有譜!
    《易經》中透露真正有福報的人,從不做這三件「事」,人生有度,處世有譜!人們常說上輩子培養了福報,但現實是,我們不知道上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我們可以在這輩子做好事,從自己的行為出發,做好人,做好事,做好人,做好人,然後就會有回報。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有福報的人有什麼特點?《易經》:人生有度,處世有譜!
  • 「心態好的人,福氣不淺」:命好的人,往往有這4種好心態
    世界上的人有千千萬萬,但粗略劃分其實只有兩種人,命好的和命不好的。命好的人往往做事順風順水,而命不好的人有時即使喝口涼水都塞牙。但是命運不是生來註定的,初生的人就如同一張白紙,白紙上的圖樣,是人自己描繪的。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為人處世牢記兩條「天規」,多數人不在意
    現在這個社會最離不開與人打交道,這個時候你就要求你懂得人情冷暖,讓你不得不接受社會的現實,所以這個時候你就要學會怎樣保持自己的初心,不被世俗所渲染,對此王陽明早已言明,王陽明曾說過:「真正聰明的人,為人處世牢記兩條天規
  • 一個人「福氣」來臨,會有這4大徵兆,看你佔了幾條?
    而沒有福氣的人,為人處事就會非常尖酸刻薄,心胸狹隘,吃不了一點點虧,只想要佔別人的便宜,最終導致和身邊的所有人,都處得很差,沒有人再願意和這個人交往了。③一定是心存善意的人,真誠地對待朋友,是有福氣的人最大的優點。但是,那些沒有福氣的人,就是根本沒有心存善意這樣的人,他們心裡想的從來都不會什麼善良的事情。
  • 福薄之人往往有這四個「優點」,稍作調整,福氣自來
    文/唯晨老話說:「命由己造,福自己求。」人這一生有沒有福氣,多半取決於自己,只不過身在其中的人皆是當局者迷,說白了就是沒有自知之明,這才導致他們在心理上認定上天不公。人生猶如一場考試,我們每個人都是考生,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盡己所能給出了所謂的「正確答案」,但這個答案究竟是不是標準答案,就不得而知了。我們口中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便是這場考試的結果,一開始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所做之事會招來惡報,每個人都信心滿滿地等待著福報的降臨,卻不是所有人都能等得到。
  • 性格開朗,為人處事大方的五位星座,對人仗義,不會小氣
    我們在生活上可以遇到不同的人,遇到大方的兩個相處起來就很簡單,要是遇到小氣的人,那相處起來很煩人,因為對於小氣的人是不可能老是請你,一般處事大方的人,人品都比較好,他們不喜歡跟別人計較太多,只是想請你吃飯,對朋友也是很仗義,讓你覺得很安心。
  • 鬼谷子大智慧:沒有福的人,謹記這3句話,福氣會一天比一天旺!
    我們和人打交道,要是沒有一點為人處世的智慧,非常容易被別人利用,變成別人成功之道上的踏腳石。有的人天性善良,想要幫助更多的人,這本沒錯,可是卻不可以心太軟,假如碰到什麼事都發善心,最終便會被人欺負。鬼谷子是我國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他一生隱逸在雲夢山鬼谷,所以自稱鬼谷子先生。
  • 曾國藩:「謙虛為人、謙遜待人」是一種處世智慧
    謙虛為人、謙遜待人,這個道理置於人脈關係的構建之中,指的是待人處事須謙遜恭敬、有禮有節,切勿目中無人、傲慢無禮。
  • 人的福氣,是天註定嗎?爺爺說:不,常做這三件事,福氣自來
    我不懂,爺爺緩緩解釋給我聽,我這才明白,做這三件事,能自己賺到福氣,現在我把爺爺告訴我的分享給大家:1,常說讚美的話,會獲得福氣爺爺說:你如果仔細觀察隔壁李阿嬸,就會發現這麼多年,她不論對家人還是對鄰裡,幾乎沒說過不好的話,不論人前人後,說的總是誇獎讚美的話。
  • 這四個星座有強迫症,為人處世比較執著
    在現在的生活當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強迫症。而且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他們是不允許自己的生活,雜亂無章的出現的,一定會把所有的事情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也可想而知,他們對待自己也肯定是要求非常高,必須要做到完美極致。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四個星座有強迫症,為人處世比較執著。
  • 社交心理學:人性是共性,為人處世要有度,好面子是本性!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與人打交道,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然而,社交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其實有很多是相同的,即人性。雖然每個人的學識與閱歷各不相同,但人性是每個人的共性。因此,把握人性就能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
  • 和氣生萬物,有好脾氣,才有好福氣
    04 有好脾氣,才有好福氣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曾說過: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性格決定命運,脾氣決定福氣。 脾氣好的人,心胸寬廣,為人大度,心寬路自寬;脾氣差的人,性格暴躁,容易動怒,路越走越窄。
  • 真正有命好的人,往往自帶這三個「護身符」,福氣源源不斷
    這可能是我們經常會聽到的話了。許多長輩們經常喜歡這樣倚老賣老地和我們說話。雖然這樣的話很令我們反感,但是不得不說,有時候過來人的經驗,的的確確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正如那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那樣。曾經我的一位老領導,就常常跟我過,真正有命好的人,往往自帶這三個「護身符」,福氣總是源源不斷!
  • 鬼谷子:為人處事,如何提升潛力?做到這4個字,助你實現目標
    如果你缺乏為人處事的能力,不善於待人接物與人相處,往往難以在社會中取得更大的成就。鬼谷子是我國戰國時期的謀略奇才,他精通百家學問,更是教誨了無數優秀的學生,其中不乏一些名人大家。能夠在那樣一個戰亂的年代,佔有這樣的一席之位,就可以料想到,他是一個善於處事的奇人。鬼谷子在他所著《鬼谷子》一書中,就曾經告訴了大家很多處事的技巧與辦法。
  • 記牢老祖宗所說的這2句話,做一個大度穩重有福氣的人
    為人大度,做事穩重,人生必然容易有福氣。老祖宗這2句話,告誡人們如何待人,如何處事,充滿智慧,充滿正能量,值得每個人學習。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見不得別人好的人沒有心胸,沒有度量,只能是個鼠目寸光的小氣鬼。相反,能夠承認、能過學習、能夠吸收、能夠弘揚別人的優點和好處,既取悅了別人,更豐厚了自己。其次,要能原諒、能寬容別人的短處。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別人不苛求、不指責、不挑剔,就不會誤傷別人,不會輕易樹敵。就可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鋪就人生坦途,營造和諧環境。
  • 老實人不懂怎麼為人處世,4句處世良言,讓你左右逢源,無往不利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清楚調控自己的情緒,把所有的情緒都變現在臉上,鬼谷子指出,一個人可以做到不被情緒控制,一定是一個有城府的人。這類人成就大事的機率也比較大。與人交往是也是一樣,更應當主動,你的主動會讓對方很舒服,有一種被在乎的感覺,有益於你接下來的事情和關係的升溫。4,知之始己,而後知人為人處事所有的前提是要了解自己幾斤幾兩,唯有了解了自己才可以更加好地了解他人。
  • 心好命就好,一個有福氣的人,內心會有這四個特徵,你都有嗎?
    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一個有福氣的人,從來都不會去妄求,都不會去勉強,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所謂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能夠以淡然的心態,平和地對待自己的生活。人生心態決定一切,你以怎樣的態度對待生活,生活就會回報給你什麼,一個人心態好命運就會好,一個有福氣的人,內心會有這四個特徵,你都有嗎?一、內心安靜,心平氣和。
  • 一般身上有這幾個特徵的人,都自帶福氣
    文:喬木為人處事,有的人自帶福氣。老話常說,會做人,才能成事。現實生活中,身上自帶福氣的人,一般有這幾個特徵。1.不拘一格,懂得變通生活中最害怕遇到的,就是那種墨守成規,循規蹈矩的人。在他們的字典裡,什麼事情,都必須按照規章制度來辦,沒有另眼相待,也沒有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