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與人打交道,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然而,社交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其實有很多是相同的,即人性。雖然每個人的學識與閱歷各不相同,但人性是每個人的共性。因此,把握人性就能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
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人不要把事情做絕了,給別人臺階下,其實就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在你得理而他失理的時候,給人留條後路,對方會感激你,或者不再與你為敵。如果你把事情做絕了,對方自然是怨恨你。這些便是人性,唯有知曉人性,人際關係才會和諧且深厚。若不懂得這些道理,人際關係恐怕會是一團糟。
退一步,收穫更多。有時候,以退為進才是明智之舉。曾經有兩家超市,開在同一所學校裡。其中一家超市老闆為了吸引更多客戶,千方百計地做優惠活動。另一家老闆自然也不甘示弱,把商品的價格降得很低,以吸引更多的客戶。最後雙方價格都調得很低,以至於無利潤可言,這樣似乎沒有任何意義。其實,兩家老闆可以各退一步,雙方可以共同商量,以相同的價格出售商品,這樣實則是雙贏。因此,很多時候做事要考慮人性,辦事效率才會高,獲得的機會才更多。
為人處世要有度,每個人都好面子。把兔子逼急了也會咬人,把狗逼急了也會跳牆。這是動物的本性,人性亦是如此。如果我們能明白這一點,我們就能夠避免犯低級錯誤。如果你的愛人喜歡打麻將,且經常泡在麻將館裡。你若一下沒忍住,衝到麻將館裡,對愛人又打又罵。此時,他非但不會聽你的話,他可能還會讓你更失望。再比如,孩子犯錯誤了,父母當著其他孩子的面,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嚴厲批評,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牴觸父母。
以上的例子都是把事情做過頭了,從而忽略了其他人的自尊。這種做法只會讓對方更加牴觸你,這個結果似乎不是我們想要的。所以,當你有理而他失理時,記住要得饒人處且饒人,做事一定要有度,否則其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人性是每個人的共性,知曉人性你就會明白與人相處的規則,從而收穫和諧且精彩的情誼。社交心理學是一門探索人性的學問,掌握基本的社交心理學知識,有利於深化我們的人際關係。
大家覺得人性是人的共性嗎?
感謝讀者耐心地閱讀,祝您一切順利!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