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心理學:人性是共性,為人處世要有度,好面子是本性!

2020-12-26 雷霆車神i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與人打交道,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然而,社交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其實有很多是相同的,即人性。雖然每個人的學識與閱歷各不相同,但人性是每個人的共性。因此,把握人性就能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

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人不要把事情做絕了,給別人臺階下,其實就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在你得理而他失理的時候,給人留條後路,對方會感激你,或者不再與你為敵。如果你把事情做絕了,對方自然是怨恨你。這些便是人性,唯有知曉人性,人際關係才會和諧且深厚。若不懂得這些道理,人際關係恐怕會是一團糟。

退一步,收穫更多。有時候,以退為進才是明智之舉。曾經有兩家超市,開在同一所學校裡。其中一家超市老闆為了吸引更多客戶,千方百計地做優惠活動。另一家老闆自然也不甘示弱,把商品的價格降得很低,以吸引更多的客戶。最後雙方價格都調得很低,以至於無利潤可言,這樣似乎沒有任何意義。其實,兩家老闆可以各退一步,雙方可以共同商量,以相同的價格出售商品,這樣實則是雙贏。因此,很多時候做事要考慮人性,辦事效率才會高,獲得的機會才更多。

為人處世要有度,每個人都好面子。把兔子逼急了也會咬人,把狗逼急了也會跳牆。這是動物的本性,人性亦是如此。如果我們能明白這一點,我們就能夠避免犯低級錯誤。如果你的愛人喜歡打麻將,且經常泡在麻將館裡。你若一下沒忍住,衝到麻將館裡,對愛人又打又罵。此時,他非但不會聽你的話,他可能還會讓你更失望。再比如,孩子犯錯誤了,父母當著其他孩子的面,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嚴厲批評,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牴觸父母。

以上的例子都是把事情做過頭了,從而忽略了其他人的自尊。這種做法只會讓對方更加牴觸你,這個結果似乎不是我們想要的。所以,當你有理而他失理時,記住要得饒人處且饒人,做事一定要有度,否則其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人性是每個人的共性,知曉人性你就會明白與人相處的規則,從而收穫和諧且精彩的情誼。社交心理學是一門探索人性的學問,掌握基本的社交心理學知識,有利於深化我們的人際關係。

大家覺得人性是人的共性嗎?

感謝讀者耐心地閱讀,祝您一切順利!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厚黑學》教你修煉情商:為人處世要有厚的功夫,也要有黑的學問
    做人難,處世難,這幾乎是每個人都有的切身感受,但具體難在哪裡,就未必人人都能說得清楚搞得明白了。「人情練達皆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為人處世是一門非常考驗人的學問,難倒了很多人,也成就了不少人。為了讓自己在社會上混得開,人情世故是必須弄懂的,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做人還是需要點「厚黑的」。
  • 老實人不懂怎麼為人處世,4句處世良言,讓你左右逢源,無往不利
    與人交往是也是一樣,更應當主動,你的主動會讓對方很舒服,有一種被在乎的感覺,有益於你接下來的事情和關係的升溫。4,知之始己,而後知人為人處事所有的前提是要了解自己幾斤幾兩,唯有了解了自己才可以更加好地了解他人。
  • 鬼谷子處世之學,僅需五招,就能看清一個人,認清本性方知人心
    認清一個人的本性與本心很重要,只有認清這點,才能知道對方到底值不值得深交。男女交往中,如果不認清對方的本心,很可能所託非人,遇到了一個渣男或者渣女。鬼谷子在這方面很有成就,他從挑選徒弟到之後的為人處事,都漳縣他的才能。
  • 為人處世,最忌「做盡」:好命的人,處事「有度」,這是人的福氣
    要知道人就像是一個「容器」,裝滿了會溢出,傾倒盡了就會「空虛」,唯有把控好「度」,才能源源不斷,細水長流。相反,人這一生,無論落到何種田地,都不能過分地貶低自己,看不起自己。所謂「人不欺者天不欺」,倘若連自己都看扁自己,又怎能東山再起,重臨峰頂呢?蘇軾有句話說得好,高處不勝寒。
  • 為人處世,這三種話應當儘量少說,或許會為自己帶來禍患,要注意
    這就是鬼谷子的智慧:為人處世,這三種話儘可能少說,非常容易招來禍端。一、喜時之言——容易失態許多 情況下,人生中發生了喜事,不一定完全便是好事情。喜事中最容易潛藏禍端,假如一不留神,在某一些小細節中產生了疏忽,就很可能造成 事情功虧一簣。就例如範進中舉,原是好事,範進卻樂極而亡,讓喜事變喪事。
  • 過得窮的人,身上有這三大惡習,不改,日子難過好(老祖宗智慧)
    過得窮的人,身上有三大惡習,不改,日子難過好。第一個惡習便是滿嘴跑火車俗語說得好「人要一張臉,樹要一張皮」,人活在世,最珍惜的便是自身的臉面。由小到大,面子就隨著整個人的一生。長大了以後,依然為各類面子而活。
  • 為人處世潛規則,自私自利,才是人的本性
    了解人性,能分配好各方的利益!做人成功的,往往做事也不會太差。但只會做事的,卻不一定懂得如何去做人。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一種現象,很多職場老黃牛,勤勤懇懇一輩子,也只是個普通小員工。1、自私是每個人的本性。想更好地把握人性,第一條就是必須記住,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做的任何決策,一定是從自身角度出發,實現利益最大化。忘記了這點,必然是處處碰壁,寸步難行。
  • 《教父》唐·柯裡昂的為人處世
    教父對他的教子方坦說:「我要你遵守我的命令,」唐說,「我要你在我家住一個月。好好吃飯,休息睡覺。我要多陪陪我,我喜歡有你作伴,你說不定能從你教父身上學點為人處世的代理。幫你在了不起的好萊塢混世界。一個月結束,你回好萊塢,這個一把手、炮筒子,就會把你要的角色交給你。成交嗎?」教父是很謙遜的。
  • 鬼谷子:若你是老實人,要學會變通!記得這四點,能精明處世
    戰國時期的鬼谷子就是一個有超群智慧的人物,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智慧的總結,也有很多為人處世的理論。他的思想不但在戰國時期影響了很多人,也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下面和大家總結的是鬼谷子教給大家的為人處世的四點原則,那就是安徐正靜。如果你太老實,學不會變通,那就學會這四點,讓你能夠在人際關係中學會變通,可以在這世間精明做事做人。
  • 外表一般但很有「魅力」的男孩子,其實都有共性
    有些男孩的迷人之處在於他的幽默感,總能讓人感受到愉悅;有些則是為人處世很有分寸,給人很大的安全感。但表現不同之間也有更深層次的共性,正是這些內在的共性,才增添了自身的『魅力』。對於這句話的解讀有很多,甚至也成了很多人表白的首選文案。但如果要把這份迷人的笑容具象化一點,那麼肯定是很溫柔的笑容。溫柔這個詞,包含了太多的美好,甚至可以形容絕大多數難以言喻的情感。正如那句「我永遠屈服於溫柔」,人們對於溫柔的偏愛出奇的一致。
  • 千萬別相信「人」,千萬要相信「人性」(深刻)
    因為社會沒有一個客觀的價值衡量標準,所以人性裡的陰暗面,諸如貪婪、慵懶、自私都有了發揮的空間:每個人都想獲得的更多、付出的更少;每個人都用自身的偏見去衡量別人的價值。過於相信人,喜歡用人情,一定會欠下很多人情債,這些將來都是要還的,於是僅有兩種結果:你要是太講究了自身就會吃虧,你要是太計較了自身就落下罵名,何苦呢?人性有光輝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有句話說得好:不背叛,只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大,這種利誘大到一定程度,人性陰暗的一面就會被誘發。
  • 許敬宗為人處世的智慧
    君王盲目聽信臣子的,可能要遭受殺戮;父親盲目聽信兒子的,可能要遭受誅殺;夫妻聽到讒言,可能會離棄;朋友聽信讒言,可能會斷交;親人聽到讒言,可能會疏遠;鄉鄰聽信讒言,可能會生分。人生有七尺高的身軀,要謹慎對待聽到的傳言,舌頭上有龍泉劍,殺人不見血。哪個人在人前沒有說過別人?哪個人背後不被別人評說?唐太宗說:「你講得很好,我會記住的!」
  • 鬼谷子智慧:人窮莫說3句話,沒錢別管3件事,為人處世不吃虧
    一定要認清現狀,不要稍有一點成就就把表情全寫在臉上,不管什麼話全都說出去,其實與其過過嘴癮,還是比如踏踏實實地做點實事,來讓自己更充實一點。賭徒就是要拼最後一把,但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內心,冷靜的想一想自己到底有沒有這個能力,自己到底有沒有資源去應對「試錯」,因為「試錯」後失敗的代價是巨大的,任何沒有把握的事,如果說失敗了,那麼代價一定是巨大的。
  • 鬼谷子:越是深藏不露的人,越懂得這3招,為人處世不吃虧
    一定要有耐心先聽別人說。等別人說完,我們了解了別人內心所想後,我們再開始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如果別人在說話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打斷別人的說話,自顧自說,那別人就會覺得你是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也會覺得你是一個很自負的人,眼裡只有自己。
  • 素媛案犯罪嫌疑人出獄:人性到底有多可怕(深度解析)
    我從未想過人的本性是如此險惡,能將所有的過失怪到受害者身上。還可以義正言辭地當著審判長的面前說:自己的丈夫是無辜的。我真不知道該怎麼不能評論她老婆,大概是人性的泯滅,讓她成為了惡魔的劊子手。十二年過去,素媛現已成年了。
  • 為人處世,經常把「謝謝」掛在嘴邊的人,往往會遇到三件「好事」
    為人處世,經常把這兩個字掛在嘴邊,人緣越來越好,機會越來越多。這兩個字就是「謝謝」,常說「謝謝」能給人留下謙虛懂禮的好印象,體現出來的不僅僅是一種禮儀,同時也能提升了個人魅力,增加了親和力,還能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
  • 心理學:不要費力解釋自己,人們只理解與本性相呼應的東西
    別人認可你,並不意味著你多麼優秀,而是你的觀點恰好符合對方本性而已。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只能夠理解與本性相呼應的東西。這就意味著,人與人能夠成為朋友,並不是你多麼優秀,而是你恰好能夠滿足對方某種需求而已。
  • 鬼谷子的忠告:禍從口出,別觸碰這些為人處世的雷區(值得收藏)
    之所以縱橫學派能夠有如此厲害的遊說能力,完全取決於對人生的把控。所有事情的執行者都是人,而人在做事情的時候不管是私心還是公心,都會有著一套屬於自己的想法。因此掌握人性,通過對人心的揣摩則更能夠做到知己知彼,隨後再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對策,往往會取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 《道德經》: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就是「無知」!
    不僅如此,老子也談到了一個人應當如何處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認為「柔弱勝剛強」,就已經很厲害了,甚至「知其雄,守其雌」,也能讓自己的一生,無所缺失。也就是說,《道德經》中講述了許多的人生智慧。但是其中最大的智慧,既不是上善若水,也不是知其雄守其雌。
  • 鬼谷子:為人處世,儘量少說這三種話,容易招惹禍患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亂吃東西的話可能會導致拉肚子等等,吃點藥可能就會好;但是如果你平時不注意自己的情緒,想到什麼東西就說出來的話,就會在不同的情緒中,說出不同的話,很有可能並不是自己本來想要表達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