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內存是提升電腦運行速度的一個重要硬體,因為很多數據在內存裡面就經過了計算,在進入硬碟後速度提升更快,這也就是為什麼處理器廠家經常會把處理器的緩存做大的原因所在,運行內存是提升電腦速度的重要保障,正如安卓手機運行內存越做越大的原因一樣,電腦的內存大了總比小了好,但也有一個閾值,內存總數超出之後,可能對於電腦的速度提升作用並不大。
有小夥伴由於資金雄厚,自己的主板有四個插槽,在配電腦的時候,就已經組建了8+8G的雙通道,也就是說電腦已經有了16G的運行內存,目前兩條內存插在第一和第三個插槽上面,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還想增加16G內存,可不可以把另外的8+8G插到第二第四個內存插槽上呢?
如果新買的內存條和之前的內存條時序、和頻率一致,那麼性能粗略的說,可以提升一倍,但是如果頻率比之前的內存條低,那麼就反而按照最低的來了,木桶原理大家想必都很清楚。
一般來說,雙通道的主板都有4個內存插槽,而且是有順序的,從靠近cpu標記插槽開始分別為1234,那麼如果是2根內存條,優先插到13,其次是24,也就是顏色一樣的插槽,千萬不要12或者34的插,那會大大降低內存的性能發揮。另外,主板是否支持四通道,如果主板只支持雙通道,即使你插了4根內存,也還是雙通道,而不是四通道。
不僅僅是需要主板支持,cpu也要支持四通道才行,如果不支持,插滿4個內存條,也還是雙通道的性能,不是四通道。當然,單純的相比較,4個內存條肯定比2個整體性能會好一些的。但是,可能遭遇的問題也會多。
主板上的內存條,強烈建議使用同一品牌統一批次的產品,因為即使同一品牌不同批次之間,也會有微小差異,不同品牌之間,差異更大。尤其是4根內存的時候,時序和頻率不同的內存之間的差異會放大,這個時候,不僅不會提升性能,反而會嚴重降低性能,甚至會發生頻繁死機、藍屏等情況。
作為個人使用,沒有必要追求內存的數量,容量才重要,安裝的兩根內存條,頻率、規格、容量、時序等完全相同,那麼在性能發揮、兼容性和穩定性幾方面,都將會是最好的。也就是說,內存容量相同的情況下,內存條的數量越少,則越穩定。完全沒有必要搞四通道,除非是發燒友則另當別論,大家的電腦一般插幾根內存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