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自律,總不能放過彭于晏這塊活寶。
關於他自律的故事就不在這裡贅述。
姜文在「圓桌派」曾說:彭于晏不是一般人,他的自律性非常強,他的身體比古希臘的雕塑還漂亮。
彭于晏
但在新一期《魯豫有約一日行》裡,彭于晏說自律是對他最大的誤解。他們不知道我不拍戲的時候
是完全放鬆的。
前段時間網傳何炅每天只睡3小時。隨後何炅發文闢謠:「健康作息最重要!何炅不止睡三小時!另外
熱搜裡那些「他就是年紀大了覺少」的評論請自覺刪除。」
我們知道何老師很優秀,私下裡肯定付出很多,但真的不是每天只睡3個小時。
何老師
還記得科比那句經典名言: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鐘是什麼樣子嗎?這句話讓無數籃球愛好者熱血沸騰。
但事實上,科比的妻子瓦妮莎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回答了球迷關於科比早晨幾點起床的問題:"He
sleeps like a brick and naps during the day-ALWAYS has. He just happens to wake up at 4a.m.
sometimes. All the naps during the day help."
大致翻譯:「他通常睡的像磚一樣沉,還會在白天小憩補覺。他偶爾才會在凌晨4點起床,他白天的
小睡對他恢復體能很有幫助。」
沒人能夠否定科比的偉大和勤奮,但他真的不是每天4點都要看洛杉磯的太陽。
科比
有人對馬雲說:「我佩服你能熬過那麼多難熬的日子,然後才有今天這樣的輝煌。你真不容易!
馬雲說:「熬那些很苦的日子一點都不難,因為我知道它會變好。我更佩服的是你:明知道日子一成不
變,還堅持幾十年照常過。換成我,早瘋了」
每個人的認知、愛好不同。你以為很難的事在別人眼裡很簡單,同理別人覺得很難的事在你這易如反掌。
學渣佩服學霸能早起讀書,學霸也佩服學渣能熬夜吃雞。
有人跑步身心愉悅,有人跑步疲憊不堪。
你以為的苦逼自律,在別人那興許是享受,做這自己喜歡的事,什麼自律不值一提。
1、自律是反人性的。
反人性的東西一定堅持不長。
人生本來就很苦,為什麼還要自討苦吃。
如果一件事不能堅持,又何談成功。
一次雷軍在接受楊瀾訪談時提到馬雲:馬雲沒我勤奮,人家每天在雲遊四方,而我在7*24小時工作。
而現在馬雲比我成功是因為我們沒有順勢而為,沒有把事情做到點上。
回到個人,我們要順應天性,順應人性。
當然也不是放縱。
2、自律無事可做
自律做什麼?
每天6點起來做什麼,玩手機嗎?
上廁所別玩手機,玩馬桶嗎?
無事可做又如何堅持。
3、沒有動機
李笑來老師當年想進新東方教書,要考TOFEL/GRE,需背兩萬多個單詞。一開始覺得:靠,這哪
兒是人幹的事兒啊?然後他花了一下午琢磨,有沒有辦法把背單詞這事兒賦予一個重大的意義呢?
很快就想到一個。在新東方教書,據說年薪百萬,一個單詞就相當於50塊錢。背一個單詞50塊錢,是
不是很爽,這樣不需「自律」也很容易堅持。
單詞
彭于晏自律其中一個原因是,據他透露由於自己天生有哮喘和過敏,因此不得不保持一個好的狀態。
科比的自律也是源於他對籃球的熱愛,為了球場上的偉大時刻。
沒有無緣無故的自律。
4、自律不一定有結果
沒有人享受自律的過程,終究要的是那個結果。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並不是努力就能成功,自律就能成功。
人 往往是無利不起早。有利起的比誰都早。
最近總是在抖音裡刷到關於自律的短視頻。基本都是打卡。
有人說自己每天早上跑5公裡,堅持一年,徹底改變了人生,現在年入百萬。
這樣的視頻且不論真假,但絕不科學,只是為了吸引眼球。
一位資深健身教練的建議是每周跑5-6次,每周留下1-2天放鬆和休息肌肉,減少傷病機會,這樣更有
助於長期堅持。
之前網上瘋傳王健林的時間表。很多人抓住了4點起床大肆宣揚,比你成功的人還比你努力。
所以要比他成功只能比他起的更早,3點起?你知道人家4點起,前一天晚上很早就睡了嗎?
王健林日程
如果我堅持每天早上4點起,跑5公裡。我斷定我會猝死,因為我在過去的一年裡都是996。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要適度自律。過度自律得不償失。
經常在朋友圈看到學英語的打卡一族。背了多少單詞,朗讀了多久。
打著打著就堅持不下去了。
當開始打卡的那一刻,就已經輸了。
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打卡,而不是背單詞。
結果再也不關注是否背會了單詞,而是是否打卡,是否用人點讚。
真正的自律是悄無聲息,一鳴驚人。
有句話我很認同,何必假裝自律,結果不陪你演戲。
不用刻意自律,必然堅持不久。
不用為了自律而自律,那樣毫無意義。
忘掉自律,才能真正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