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Nameme攜手,
了解每一個英文名背後的意義,
鼓勵孩子邁出空間禁錮的第一步。
找到那個最心儀的英文名,
與愈發平坦的世界輕鬆溝通,
為這個名字添上帶有自己色彩的一筆。
這兩年央視出了一系列各種形式的有關國寶文物的紀錄片、節目,每部都實力圈粉,備受好評,從去年1月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豆瓣9.3分;到前不久剛介紹過的重磅真人秀節目《國家寶藏》,豆瓣9.1分。
其實通過這幾檔欄目,大家也都能看出來了。央視不再是各種不苟言笑,嚴肅認真,而是告別了原來枯燥的語言文字的堆砌,加入了活潑生動的表達方式。
央視精心打造的這一系列文博節目,使得沉睡已久的「國寶們」重見天日。
網友讚嘆:此生不悔入華夏!更有甚者表示:看不過癮,再來100集!
然而就在大家仍沉浸於《國家寶藏》無法自拔時,央視再次出手了,同樣是歷時兩年製作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這次真的是100集!
2018開年第一天登錄央視紀錄頻道(CCTV-9)首播,第一季25集剛播完(100集分四季播出,每集僅五分鐘,每天5集連播),豆瓣評分已經高達9.4分。
《如果國寶會說話》播出之前,官方首先推出了幾張海報。
華麗、驚豔、大氣有木有!你以為這就是本片的基調了?別急 ,節目還放出了別的海報:
節目對三星堆青銅人像的介紹是:「說我像奧特曼的,你別走」
對太陽神鳥金箔的介紹是,「這款美瞳我要了」
還有「因為刻骨,所以銘心」的甲骨文。
並且從片頭的開場白就是:
「你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
別懷疑,連國寶都會留言了。
讓一向以嚴肅形象示人的國寶擬人化「說明文」就已經夠有創意了,竟然還不按套路出牌,公開賣萌,怪不得深得民心,惹得網友們為其瘋狂打call!
不同於其他紀錄片,長而無趣,《如果國寶會說話》每集只有5分鐘,語言親切有趣且接地氣,觀眾看起來也更放鬆。
5分鐘能幹嘛?吃外賣拆筷子的時間,都不止5分鐘。
但,這部紀錄片的5分鐘,卻能迅速了解一件傳世國寶。抓穩了年輕觀眾希望的「輕」和「快」。
以精緻的微記錄小視頻來介紹國寶背後的中國文化,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央媽簡直太了解乃們這些「少男少女」口味了~
就像是在匆忙的快節奏生活裡,給自己快速充電。簡直就是「充電5分鐘,穿越幾千年」啊!
除此之外,市井氣息也比較濃厚。
它不像《國家寶藏》中展示的瓷母、越王勾踐劍等等,都是帝王家的東西。
《如果國寶會說話》中這些動輒幾千年的無價古董,在古代可能都是王嬸兒家的茶壺、張媽家的大碗、李大爺家的板凳……
比如第一集介紹的,「假裝我是一個人」的水壺。
這個「45度仰望天空」的「人頭壺」小盆友,難以分辨男女,那微微上翹的嘴唇、抬起的頭顱,旁白將這解讀為一種「對自我的凝望」。
水從眼睛和嘴巴中流出,央視還做了非常可愛的特效。emmmm...怎麼不做個流口水的特效?
官方配詞怎麼說的?
「水從人頭壺的眼睛流出,恰如淚水流淌,紀念著人類孕育的最初痛楚。」
服了服了,國寶都沒你這麼會說話。
而下面這集,同樣來自 6 千年前,「假裝我是一隻鷹」的陶鷹鼎,則生動演繹了什麼叫「官方逼死彈幕」。
中國陶器千千萬,陶鷹鼎卻最特別。甚至被禁止出境展覽。成了這100件頂級文物中,遠古陶器的代表之一。
因為在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文化裡,它是唯一一件以鳥類為造型的陶器。
可是央視卻吐槽它是胖胖腿的鷹、肌肉萌……
俗話說的好,官方吐槽最致命,新詞get。陶鷹鼎內心os估計也是:我不要面子啊!能與它抗衡的可能也只有可達鴨了
拆完臺,官方還是想為它挽尊的,盛讚它的上古「王者之氣」,下一句卻又變成……萌萌噠……
我一定是開成了芒果臺,這不是我認識的央視!
這還沒完,在介紹陶鷹鼎的珍貴之處時,《國寶》還不忘來一記回馬槍:
「陶鷹鼎展示著巧技神思,也展示著屬於他自己的,肌肉萌」
陶鷹鼎本鷹也是極其硬氣的:
此刻,只想問央視爸爸,泥們醬紫做,陶鷹鼎知道嗎?考慮過鴞它老人家的感受嗎?
放眼望去,也就只有《國寶》才敢這麼大膽地吐槽國家文物,毫不嘴軟。
對國寶的調侃,簡直生生不息上了癮。
比如,吐槽鴞尊「像一隻蹲著的狗」
在介紹 「具有威懾力」的鴞(貓頭鷹)時,出現的畫面卻是這樣的 ↓
這樣的 ↓
甚至有時候畫風會變成這樣…… ↓
不過,《國寶》想做的,可不僅僅是通過賣萌引起觀眾的興趣。
它還在保證通俗易懂的基礎上,獻上了最精闢和專業的講解。
短短5分鐘內,圍繞著一件國寶,塞滿重中之重的精華內容。
比如這個黑陶杯。
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最質樸的材質(陶)邂逅了最巔峰的工藝。這件高挑美豔的黑色陶杯,最薄處達到了0.2毫米。
就算用高超的現代工藝來還原復刻,都很難達到這0.2毫米的極限薄度。
如此精湛的技藝,古人是怎麼做到的?這一定是所有觀眾心中的疑問。
隨著一句旁白:史前時代的黑科技,或許是這樣的。《國寶》畫風一轉,竟然響起了激奮的電子樂。
就連畫面也變成了帶感的動畫,再配上簡潔的解說,黑陶杯的複雜工藝,一下就被闡述清楚。實在刷新我們對文物紀錄片的固有印象。
《國寶》正是試圖用這樣一種「深入淺出」的方法,拉近國寶和我們普通人的距離。
在一些知識點的講解上,影片用有趣的動畫來輔助理解,不僅通俗易懂,而且饒有趣味。
西周的玉的「象形」演繹 ↓
讓良渚玉琮王上,神秘的獸面相神人「動起來」 ↓
嫌簡筆動畫太單調?《國寶》又雙叒畫風突變——
立馬響起迷幻的電子舞曲,把國寶變成閃爍的舞池;
把裝飾變成耀眼的音符鍵號。
又比如,模擬后母戊鼎的製造過程(猜測)↓
描繪二里頭遺址曾經的都城藍圖 ↓
還有用甲骨文展示的「商人的一天」,可是說是非常形象生動了!
除了動畫形式,影片也有很多酷炫的場景,視覺效果一流。
金燦燦的何尊銘文,帶你穿梭時空 ↓
三星堆青銅神樹,出場方式炫到沒朋友 ↓
為了拍好這部片子,攝製組也可謂是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將探索的足跡遍布全國!
「能走到的,能拍到的,我們都有去拍。」
囊括故宮博物館等近百家博物館、考古研究所、50餘處考古遺址……從新石器時代到宋元明清,穿越八千年的風霜雨雪!
最終從全國3,856,268件珍貴文物中,精選了這100件國寶,並且用巨大的腦洞,讓它們開口說話。
這100件,凝聚著中華文化的璀璨精華。每一件文物的背後,都精準代表了一種古人文化。
它們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經歷者。
當國寶擁有了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態度,他們的前世今生、滄桑歲月也躍然出現在觀眾面前,立在屏幕中的正是一個個飽滿的生命、以及古人非凡的智慧。
這正是《國寶》的終極目的——
把原本高冷的國寶文物,輕輕放在我們的跟前。
用最親切的方式,讓國寶成為我們身邊的朋友。同時,也讓國寶為自己發聲,傳遞它的文物精神。
央視給了國寶賣萌的屬性就讓它們仿佛離我們更近一些,雖然我們不是國家的寶物,但每個人都是各自家中「獨一無二的珍寶」,如果你也想找到一個意為寶物的英文名,看看這一篇《每個孩子身上,都隱藏著你還未發現的寶物》有沒有中意的,名叔再給你介紹兩個——Amber和Augus。
【來源】
阿拉伯語
【含義】
「琥珀、寶石」
【相關名人】
郭採潔 Amber Kuo
中國臺灣女歌手、演員、模特。 2008年,出演偶像劇《無敵珊寶妹》擔當女主角走紅,並榮獲2008年臺灣偶像劇年度最佳新人獎。2010年,出演電影《一頁臺北》,並獲得2010臺北電影節臺北電影獎最佳新演員獎以及2010年華娛衛視十大亞洲紅人獎。2013年出演電影《小時代》,擔任女主角顧裡,並提名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之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
Amber Tamblyn 愛波·塔布琳
美國演員。曾經在《非凡女警》、《小鎮大街》、《春假一團糟》、《高度懷疑》等多部影片中飾演角色。
【來源】
蓋爾語
【含義】
「一個,獨一無二的」
【相關名人】
童安格 Augus Tung
加拿大籍男歌手、音樂人。1989年第六張個人專輯《夢開始的地方》得到IFPI的白金唱片獎。1990年以歌曲《耶利亞女郎》得到香港無線電臺十大勁歌金曲"國語歌曲銀獎"。1991年第一次在中國內地舉辦十場個人巡迴演唱會。
【相關連結】
Black Augus 美國安格斯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