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晚,《你好鄰居》圓滿收官。自7月29日開播以來,這檔由貴州衛視傾力打造的全國首檔鄰裡溝通公益真人秀帶給了觀眾最真誠的溫暖,也帶給了觀眾滿滿的正能量和思考。
12期節目下來,「金牌主持」李銳、「國民姐姐」張凱麗、「全能偶像」大左、「鮮肉男神」陳翔、「90後小鮮肉」邵明明、「鬼靈萌妹子」蘇妙玲、「宅男女神」劉美含、「萌趣BOY」武藝等9位明星走過全國6個城市。
這個被稱為「破冰挑戰團」的明星組合走進鄰裡之間,通過隱藏攝像、集體挑戰、陌生人拜訪等形式,探訪當下鄰裡關係,開啟了全國社區的破冰之旅。
明星鄰居穿著少數民族服飾出場
在明星真人秀泛濫之際,節目星素搭配的組合模式使得節目渾然天成真實感特別強烈,從更深的層次來看,這樣一檔立足社會問題、直擊當下社會痛點,體現電視媒體社會責任的節目,值得咀嚼與回味。
以「真」為內核,多角度、多地域詮釋鄰裡情感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變遷,鄰裡間的感情越來越淡薄,而以往形形色色的真人秀節目卻沒有將鏡頭對準這一社會痛點,貴州衛視《你好鄰居》的出爐直面社會鄰裡溝通痛點,採用多種環節全方位展現鄰裡溝通現狀,並給出解決措施示範。
在這個過程當中,最打動人的莫過於「真」,為什麼這麼說呢?
縱觀12期節目,節目組通過鄰裡關係測試、深入居民拜訪及與社區居民共同完成挑戰,達成公益目標三大環節。
遊戲難度升級
這三個環節分別是:「你好,攝像機」「你好,明星」「你好,鄰居」,三個環節呈遞進關係,在真誠的互動與交流、溝通逐漸深入的過程中展現鄰裡關係、探討當下人際關係。
例如第一期節目中邵明明和李銳扮演孫子(侄子)和坐輪椅的大爺,在假裝扭傷腳的情況下,邵明明請求鄰居的幫忙,一位熱情的鄰居二話不說將李銳扮演的大爺背上了6樓。
儘管明星們是角色扮演,但是這個過程中展現出來的「真實、真誠」卻打動了明星和觀眾。
李銳踩高蹺失敗
在完成挑戰任務的環節,無論是廣場舞比賽,還是全民KTV,亦或者是剝龍蝦比賽,接地氣貼近居民生活的挑戰任務天然拉近了明星與鄰居之間的距離。
明星們與同住一個社區的居民一路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也是節目真實感之所在,不擺拍、不做作,觀眾在看到居民與明星之際溝通交流的變化更是體現了節目的「真」。
通過梳理12期節目,我們看到,歷時兩個多月,《你好鄰居》走過北京、重慶、長沙、瀋陽、西安、貴陽,每一站都將當地的風土人情揉入其中,人與城市的連接也使得節目的人情味更加濃厚,風土人情、生活方式不同的地方鄰裡關係的不同探試,地點的切換也使得節目具有節奏的變化,也避免了觀眾的審美疲勞。
每一個地區的人民個性也迥異,北京人的大氣善良、重慶人的火辣直爽、西安的古樸現代、貴陽人的大方熱情……都給節目增添了地域特色,也帶給了觀眾不同的體驗。
李銳、劉美含
第一站:北京——全亞洲最大住宅小區天通苑,在這裡眾明星將喬裝打扮,例如李銳變裝為輪椅上行動不便的老人,等待鄰居助其上樓;而嬌小的蘇妙玲手提一堆重物,祈求路人伸出援手。
明星們還將為鄰居們牽線,在居民家中辦起一場「和睦宴」,讓大家共憶老北京胡同裡的睦鄰往事。
第二站:重慶——說起重慶當然少不了火鍋,遊戲環節也相當接地氣,結合重慶當地特色就地取材,展開用長嘴壺注水、長筷夾菜接力、長筷夾菜過障礙的火鍋大作戰,將重慶的熱辣展現得淋漓盡致。
第三站:長沙——美食之都長沙全國聞名,節目更是融入了長沙「臭豆腐」、「小龍蝦」等各種美食更是成為節目道具,伴著各種誘人的美食,明星們與鄰居們的測試與溝通也是火辣辣的。借廁所、問路測試、猜詞挑戰等環節都體現了長沙人民的熱情與好爽。
第四站:瀋陽——第四站明星們來到了東北瀋陽,節目組將傳統民東北滑冰、高蹺踩氣球、飯鏟顛桌球融入挑戰環節之中;而雷鋒小區」的探訪,鄰裡之間相互幫助及東北人助人為樂的天生熱情,真正體驗了那句「東北人都是『活雷鋒』「。
第五站:西安——西安擁有濃鬱的中國傳統文化,李銳帶領團隊身著大秦服飾玩起了「穿越」,體驗一把「夢回大秦」的滋味,回到現實中的明星們不僅完成了種種奇葩測試,還發起了「節約一度電,點亮能量樹」的社區活動,吸引了圍觀群眾的支持。
第六站:貴陽——作為《你好鄰居》的收官之地,節目組來到了貴州衛視所在地貴陽,無論是極具苗家特色的服飾、美食,還是淳樸善良的貴州人,都是節目收官的點睛之筆。節目將貴州的傳統文化揉入其中,苗族的樂器蘆笙、各類美食展現在全國各地觀眾面前,明星們身著多彩的民族服飾更是增進了觀眾對各地風情的了解。
凱麗扭秧歌
一反常規,新聞視角+綜藝娛樂呈現民生問題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但是在當前社會,當高樓取代了小院,鄰裡關係的疏遠是個不可否認的社會現象。但是無論時代怎麼變,人們對於溝通的需要都是不過時的。
這個節目最大的特點是不迴避當下社會問題,開展鄰裡破冰之旅,治癒都市冷漠症,找回鄰裡之間曾經的溫暖。
為什麼說節目的新聞視角呢?節目通過隱藏的攝像機,採用現實的社會實驗去觀察問題,當明星們褪去光鮮的外表喬裝成普通居民,去求助鄰居,這個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這也正是節目新聞特性之所在。
武藝測試
扮成輪椅上行動不便的「大爺」李銳,需要提重物上樓的女孩蘇妙玲,在求助的過程中也多次被拒,但最終都獲得了幫助。
節目用新聞的真實性視角去關注社會問題,在娛樂的外殼之下多了更多值得更多人深思的成分。而任務環節,明星與鄰居們通過合作使得彼此更加熟悉,鄰裡關係也得到了升華。
以娛樂綜藝的手段、新聞的視角直面社會問題,是節目形式和內核的雙重創新。
也許有人說電視節目的形式不能與現實生活相提並論,但是這個節目最可貴的地方不是僅僅存在於電視之中,而是將電視媒體的社會責任感融入其中,用新聞的視角、娛樂的呈現形式關注社會問題,不說教、不生硬地講述社會鄰裡問題,展示都市人內心所想所思,也引發電視機前的觀眾思考。
拍賣會現場
最後一期節目中,明星們扮演成沒有帶手機、錢包出門的居民,在超市購物的環境中,請求鄰居幫忙付錢,在涉及到錢的敏感問題上,一位學生毫不猶豫幫助邵明明,讓我們看到了善良美好的童心。
看到這樣的情景回到生活裡,也許我們會更多地去關注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或許以後更多人在對待鄰居的態度和方式上就會有所改變,每一個細小的改變都是值得關注的。
貴州衛視《你好鄰居》雖然已經收官,但是鄰裡之間的溝通交流卻沒有結束,節目給公眾的啟示也不會停止。就像節目所說:「我們的測試畫上圓滿句號,但找尋更多好鄰居,傾聽鄰裡最真實的聲音,我們一直在路上。」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深度透視影視產業規律,由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新版微信長按二維碼圖可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