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行走在一座城市的街道上,經常會遇到綠化公司的灑水車從身邊駛過。幾乎每一輛灑水車都會播放一首曲子,曲子名字叫做《蘭花草》。每當聽到這首曲子的時候,就不由得會想起它的原唱劉文正先生。

劉文正是中國七八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流行歌手之一。他的出現,直接引領了中國流行音樂的前進方向。同時,他也是中國音樂史上第一位校園民謠歌手,他那一首首琅琅上口的佳作影響了好幾代人。他曾被國人描述為「男學劉文正,女學鄧麗君」,成為了中國流行音樂的標杆式人物。然而,就在他事業最輝煌的時候。1991年,劉文正突然在大眾面前消失地無影無蹤,讓所有人淬不及防。直到今天,依然沒有任何人知道他的生活狀況,也沒有任何一家媒體捕捉到他的信息。

關於劉文正消失的原因,大概有幾種猜測:有的說是因為他江郎才盡,沒有更好的作品呈現給大家,所以選擇了退出;也有的說是因為他突然決定轉行做生意,於是跟著自己的哥哥去美國做起了房地產;還有人說劉文正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懂得激流勇退的人生法則,他在最合適的時候及時地退出,為自己的藝術生命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但真相併沒有這麼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不管怎樣,劉文正自己應該非常清楚,所有的歌迷都是愛他的,跟他無冤無仇,根本不會影響他任何方面。他完全沒必要做得那麼絕,消失得無影無蹤。無論他選擇做哪種行業,也還是可以正常與歌迷們互動的,沒必要故意躲避。如果他真的想轉行,所有的歌迷們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本身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無論他躲避還是不躲避,都完全不會影響他未來發展方向的。

那麼,他到底為什麼會在91年突然杳無音信呢?
據網上一位媒體朋友說,劉文正的失蹤很有可能是因為在當年受到了某種勢力的威脅所致。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劉文正消失之前,他的身份已經不單單是一名歌手和主持人了,而是一位文化公司的老闆。由於他前身已經是一位名聲大噪的巨星,如果做文化公司的話,勢必會對一些同行造成致命的威脅。商場如戰場,有商業的地方必然就會有競爭,甚至是惡性競爭。所以,劉文正很有可能是在商業競爭當中被對手抓住了把柄,然後在對方的一再要挾之下,最後只能無奈地關閉自己的公司,退出娛樂圈,永遠離開臺灣,不再露面。或許這才是劉文正消失的真正原因。但目前也只是一種猜測,還未得到主流媒體認證。

據說,劉文正現在在美國的生意做得特別好,特別大,也特別的成功。可能對於如今的劉文正而言,在臺灣的那段經歷早已經成為了過去,甚至當年一些回憶對他來說都是一場噩夢,永遠不願再提起。但不管怎樣,對於老百姓而言,他能給大家留下這麼多經典的音樂作品就已經足夠了。他的藝術地位早已經根深蒂固地紮根在每一個國人的心裡。不管真相的背後是什麼,劉文正都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人。我們都應該祝福他。
你們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