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的遊戲
百度看上了龔宇。據《南方人物周刊》報導,百度當初決定創立愛奇藝的時候,副總裁任旭陽對三家國際頂級獵頭公司提出了要求,想要一個「創業型的CEO」。
龔宇是當時非常合適的一個人選。他有創業理想,雖然是自動化專業的學生,在清華一路從本科念到博士,但他上學期間就開發過一套數據管理系統。它「什麼都能管理」,比如管理圖書、菸草交易、酒店。龔宇就是靠它實現了「吃吃喝喝不成問題」。
1999年,進入一家公司工作了兩年多,龔宇選擇出來創業,做了綜合門戶網站焦點網。4年後搜狐收購焦點網的時候,焦點網已經轉型為焦點房地產網,他也隨之進入搜狐,歷任搜狐副總裁、高級副總裁和營運長。
後來結束了搜狐之旅,龔宇在2009年2月加盟無限訊奇(12580),任總裁兼營運長。11個月之後,他收到了來自百度的邀約。
邀約始於百度的「中間頁」戰略,百度想要在它的搜尋引擎和垂直行業之間搭建一些中間服務提供商。這些中間服務提供商建立起來之後,用戶在百度搜索到的結果就能夠儘可能在百度的業務範圍內。
▲ 百度創始人兼執行長李彥宏
百度提供的機會正中龔宇下懷。《人物》曾採訪過從焦點網到搜狐、與龔宇共事了10年的工作夥伴何民虎。何告訴《人物》,龔宇當時在搜狐的副總裁崗位上「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束縛」,「可能一個星期只有兩個小時花在業務上」,但龔宇想做的是創新的事情。
在龔宇「特別喜歡」的匯賓大廈的名典咖啡,有一天他對何民虎說,從頭開始幹一件事情到把它幹成需要10年,他的下一個10年快開始了。何民虎對《人物》說,「他要如果再不動,就沒時間了。但具體幹什麼他也沒想好。」
歷史告訴我們,龔宇也選擇了百度。
他曾向騰訊科技說過為什麼會做這個選擇。「如果做創業型的企業,真正地白手起家,從一個人兩個人幹起,可能覺得不過癮,太慢了,自己的特長也發揮不出來。這是更年輕,經驗更少的人去做的事情。既然有資源,別人信任自己,投入更多的資源,就應該是高起步來做,壓縮創業成功的過程。」
《南方人物周刊》的一篇報導則寫過他解釋自己為何會被百度選中:「投資者要找一有創業精神、二有創業經歷和大企業管理經驗的人。這個人知道只有一個人的時候怎麼幹、知道省吃儉用,在業務規模快速膨脹時還要有經驗和能力。」
2010年1月,高清正版視頻網站奇藝誕生了(奇藝在2011年11月更名為愛奇藝),投資方是百度和美國風投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龔宇出任執行長。
對那時候中國的視頻行業來說,奇藝的入場不算早。已經上視頻「戰場」廝殺的,有優酷、土豆、搜狐視頻、PPTV、PPS以及剛剛進入的騰訊視頻。放眼全國,還有大大小小50多個視頻網站。
▲ 2018年3月29日,愛奇藝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事實證明,龔宇選擇百度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早期,一部湖南衛視播出的電視劇單集網絡播放獨播價高達150-200萬元,總價上千萬,但視頻公司的廣告收入遠不足以回本。但選擇了百度,愛奇藝就不需要太發愁資金來源了。
龔宇也更看重長期利益。「你要早盈利就失去市場份額,別買劇,控制帶寬成本,但損失的是長期利益。」2012年,他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採訪時說,「我們今年投入的買劇成本只會比去年更多,這就是個有錢人的遊戲。有錢就玩,沒錢就自動退出,不買你就死了。」
資金之外,來自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流量也很重要。這一點,百度也能幫助愛奇藝打消顧慮——2012年,愛奇藝的流量中有接近40%來自百度。
有了資金和流量的加持,愛奇藝很快就從一眾視頻公司中突圍了。2011年2月,龔宇在一次公開活動上宣稱,愛奇藝的獨立用戶數達到1.48億。《財經天下周刊》寫道,這意味著上線僅10個月,愛奇藝已經覆蓋了中國視頻用戶的一半。
數據如此強勢,這也難怪龔宇會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採訪時說:「做第二沒什麼意思,在這個行業,我們要做就做老大。」
感性、規律與抱負
龔宇曾經說,他不指望愛奇藝的規模能達到騰訊或百度的量級,但他有一個很清晰的抱負,就是「讓更多的人看視頻、看更好的視頻」。而這個自動化專業畢業的CEO實現抱負的路徑,是找到做這行的規律。
「我以前不是做這個行業的,我能不能很快學會,掌握基本規律?這個公司不需要我去當製片人或者導演,但我在投入產出方面是不是很快能夠學到最敏感?是不是具備核心能力?這都很重要。」他曾對《南方人物周刊》說。
龔宇一邊尋找規律,一邊審時度勢。
早年,愛奇藝主要做長視頻業務,購買電視劇版權之前,它會先用一套量化數據模型來分析電視劇。有一部分數據是從百度獲得的,愛奇藝拿到數據計算好了回報,再和百度一起權衡是否要買某部劇。
而現在,流量經濟火爆,愛奇藝就請趙麗穎和陳偉霆當VIP會員代言人。「南北通吃,觀眾如痴如醉地喜歡。」「GQ報導」寫道。
▲ 趙麗穎是愛奇藝VIP會員代言人
馬東接受《人物》採訪時說,理科生出身讓龔宇「不太信忽悠」。「他也不太受輿論影響,因為他手裡看到的是數據。數據的力量遠比我們個人的感知力量要大得多。數據本身是隨著時代變化的,數據是工具,數據就反映的是時代變化。」
龔宇良好的眼光也曾幫他做出了對愛奇藝的發展至關重要的決策。2010年,愛奇藝內部成立了「新業務拓展事業部」,研究移動端、會員和其他新興業務。在移動端方面,他們放棄了當時主流的塞班系統,只開發iOS和安卓,這個決定加速了愛奇藝在2013年移動網際網路爆發時的發展。
還有一個決策也非常重要,2011年,愛奇藝推出了付費會員。頭三年,公司都完不成龔宇定的KPI。2011年的KPI是幾十萬人,一年結束,只完成不到20%。
一直到2015年上半年行動支付普及,用龔宇的話說,「中間無數的煎熬,而我們終於等到了那一天」,愛奇藝的付費會員「迎來了爆發性增長」。兩年之後,付費會員為愛奇藝「貢獻」了無法忽視的收入比例。據愛奇藝2018年的上市招股書顯示,付費會員佔愛奇藝2017年總收入的37.6%,為65.36億元。
不過,憑規律獲得不錯的數據和收入表現,只是愛奇藝成功路徑的一面——在媒體或者文娛行業工作,僅僅憑規律是不夠的。
「所以做媒體的人需要一種大思維去考慮,我總的投入多少,我對市場有一個預估,我對團隊變現能力有一個預估,我的回報是多少。更多的是一種感覺,一種感性的認識,而不是靠公式算出來的。」龔宇在接受騰訊科技採訪時說。
▲ 龔宇
這又體現出龔宇在管理公司時感性的一面。
招人的時候,他看重團隊成員是否「高素質」、「未來有發展空間」。愛奇藝發展到200多人規模的時候,入職的員工都相對比較年輕,原來在行業裡頭不是很有名氣。龔宇相信他們優秀的基本素質和工作熱情能讓他們在半年到兩年的時間內能成長起來,變成非常優秀的企業管理者。
一旦被龔宇招進公司,他就會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何民虎接受《人物》採訪時說,這是龔宇一貫的處事方式。曾經為了招聘秘書,龔宇面試了無數人,「最後看準的那個就會一直跟著他」。
龔宇也很相信自己的判斷。何民虎說,龔宇認定的東西就會一直堅持下去。「就是什麼事情我先做,然後我及時要追蹤反饋,根據這反饋及時做調整。我是覺得這個對他影響是最大的,他做很多事情總是強調這個。」
歸根結底,這依然是龔宇就讀的自動化專業給他帶來的影響。
階段性勝利之後,做一個百年老店
這幾年來,愛奇藝都在證明龔宇的這套理性和感性交織的決策系統是有效的。
2015年7月3日,《盜墓筆記》在愛奇藝全集上線,當晚,網站5分鐘內的播放請求達到1.6億。技術團隊已經提前增加了3倍伺服器資源,但這些伺服器資源沒能滿足所有網友的觀看請求。也因為《盜墓筆記》,愛奇藝App當時登上了蘋果App Store排行榜免費榜第一名、暢銷榜第二名。
《人物》曾報導,時任愛奇藝高級副總裁的楊向華看到,中國網民一直被認為不習慣為內容付費,但他們其實一直是被低估的。而《盜墓筆記》的成功也「為這個長期困鬥於資本力量的行業帶來了新的希望」。
去年,憑藉自製的兩檔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和《偶像練習生》,愛奇藝獲得了超過50億的流量。龔宇就是拍板做《偶像練習生》的那個人。
▲ 《偶像練習生》為愛奇藝帶來巨大流量
在接受「界面娛樂」的採訪時,《偶像練習生》總製片人姜濱說,2017年8月的時候他就想做這檔節目。原來他想的是2018年第四季度上線,但老闆們對他說,「你2018年第一季度就上。」最後節目組用了3個月,快馬加鞭把節目推到臺前。
去年夏天,還有一部在愛奇藝獨播的電視劇,霸佔了諸多中國網民討論話題的核心長達兩個月——這部劇就是《延禧攻略》。據《財經》報導,《延禧攻略》去年為愛奇藝帶來了1200萬的會員拉新。
用「節節勝利」來形容愛奇藝在這幾年的表現並不為過。
而在外部,從愛奇藝創立至今的9年時間裡,與愛奇藝在同一個賽道上狂奔的視頻公司,一個個地落在了愛奇藝後頭。「GQ報導」曾總結過:2016年4月,優酷正式退市,成為阿里的全資子公司;樂視在2017年崩盤了;張朝陽決意讓搜狐不再參與寡頭競爭,轉而去做小而美。
2018年3月29日,龔宇迎來了他的階段性目標的實現——愛奇藝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這是愛奇藝創立之初,龔宇為這家公司定下的目標。他在接受騰訊科技採訪時說,「大家都需要一個回報,基本認為IPO回報最大的出路。」
▲ 龔宇和李彥宏
他在愛奇藝上市後接受了「GQ報導」的採訪,談起上市,他的語氣平淡:「這個行業投入太大,周期也特別長,所以上市真的只是一個階段性、不算特別大的成果。」他更關心的是愛奇藝上市的優點,比如提升品牌、資產化更好、團隊激勵。
百度或許是會為愛奇藝上市感到「開心」的一方。在愛奇藝的股權結構中,控股股東百度持股比例為69.6%。龔宇持股僅為1.8%。《財經天下周刊》評價道,身為一個實際控制公司的「創始人」,這一比例過低。
儘管如此,龔宇仍然有夢想,他想把未來的愛奇藝打造成中國的「線上迪士尼」,為每個人提供一站式的線上娛樂。在視頻和自製綜藝之外,愛奇藝的商業版圖中還有拍影視劇、投資電影,延伸出了遊戲、文學、漫畫、藝人經紀等泛娛樂產業。
去年3月愛奇藝上市那天,在敲鐘儀式之前,龔宇和國內媒體進行了視頻連線。在他的第2個10年裡,他已經幹成了「上市」這件事,再往下,他在愛奇藝的目標是:「我們要做百年老店,要把自己規劃得變成一波一波不停的有強大驅動力,讓我們長期地走下去。」